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見(拼音:jiàn、xiàn)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 [2]  ,其古字形突出人體上方的眼睛,以強調看見,本義是看到、看見,特指平視。用作名詞時表示看法,見解。由本義引申,“見”又有接觸、遇到的意思,也有看得出,顯得出的意思,還有會見、見面的意思。呈現的意思本由“見”表示,後改用“現”字。“見”在古漢語中也用作助詞,表示被動,相當於“被”。
中文名
拼    音
jiàn、xiàn
繁    體
部    首
五    筆
MQB [3] 
倉    頡
BHU [3] 
鄭    碼
IR [3] 
筆    順
豎、橫折、撇、豎彎鈎
字    級
一級(0118)
平水韻
去聲十七霰(jiàn、xiàn) [4] 
注音字母
ㄐㄧㄢˋ、 ㄒㄧㄢˋ
筆畫數
4+0
統一碼
基本區-89C1 [3] 
四角碼
7721₂
造字法
會意字
結    構
合體字,獨體結構
GBK編碼
BCFB

文字溯源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2]
會意字。甲骨文(圖1、2)中的見字,下部像一個跪坐的人,上部用一隻特別強調的橫放的大眼(“”)來表示平視前方。“見”的本義就是眼睛向前平視。西周早期金文(圖3)仍然保持着甲骨文見字的寫法。從西周中期金文(圖4)開始見字下邊所從的人形已經變為形,但上部所從之“目”仍然很象形。到了西周晚期金文中的見字(圖5)已經變為與秦漢篆文相近,眼睛變成了斜豎形,人的形體也變成垂手站姿了,《説文解字》小篆見字正是從這一形體而來。以後,漢隸以小篆為基文,進一步將“目”下的人形寫作“兒”。由此發展成楷書。漢字簡化時又根據草書將“見”簡化為“見”。 [5] 
裘錫圭《甲骨文中的見與視》認為:“西周金文中‘目’下作立人形之字亦應釋為‘視’,這從文例上也可以看出來。”見字在甲骨文中就用其本義及直接引申義,如用為見、用為獻等義。在先秦兩漢典籍中經常用為“現”。清徐灝《説文段注箋》:“目所睹為見,因有見在之稱,俗別作現。《漢書·申屠嘉傳》:‘餘見無可者。’顏注:‘見謂見在之人。’是也。《廣韻》始收現字。”張舜徽《説文解字約注》:“《史記·項羽本紀》:‘軍無見糧’,《漢書·高五王傳》:‘於今見在最為長’。古人或單稱見,或稱見在,猶今俗語現在也……故今俗所稱現在,亦可稱眼前,或稱目前,其理一耳。” [2] 
從見的字形分析不難看出這個字的本義表示看見。《禮記·大學》裏有這樣三句話:“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裏的“見”和“視”同時出現,視就是看的意思,見即看見,表示視的結果。從這裏也大致可以看到“視”和“見”是一對近義詞,但也存在一定區別。“耳聞目見”包括聽到和看到兩個方面“見聞”就是指看到和聽到的事情。但是,耳聞是虛,眼見為實,所以又有“百聞不如一見”的説法。傳聞容易走樣,因此在法律上,憑傳聞是不能作證的,必須親眼看見才行,這叫做“見證”。
“見”由於常用於指人和人互相看到,就形成了一個專門意思“見面”。見面有種種形式:事先約好的見面叫“會面”,沒有事先約定的偶然相見叫“遇見”或“碰見”;下級或晚輩要求同上級或長輩見面叫“求見”,上級通知下級來見面叫“召見”,現在“召見”一詞常作外交用語,專指外交部通知外國駐本國使節前來見面談有關事宜這種會見形式;帶有拜訪性質的見面叫“拜見”;引導他人互相見面叫“引見”;如果初次見面談話就很投機,好像老朋友一樣,就説是“一見如故”;“再見”既是禮貌用語,也是客套話,用於分手時,表示希望以後再次見面。
人看到了事物或現象,就會產生一定看法,這看法就叫“意見”或“見解”。“意見”或“見解”有各種各樣:有獨創性的見解叫“創見”;正確而透徹的見解叫“真知灼見”;有預料性的見解叫“預見”。
事物或現象顯現出來才能被看到,所以“見”也有“顯現出”的意思。措施顯出效果叫“見效”病顯得好了些叫“見好”,顯得輕了些叫“見輕”。 [17] 

詳細釋義

讀音
語法屬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jiàn
動詞
看到。
see
《周易·艮卦》:“行其庭,不見其人。”
禮記·大學》:“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毛澤東《浪淘沙·北戴河》:“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
看見;罕見;見微知著;見縫插針;見義勇為見異思遷
指明出處或需要參看的地方。


見上;見下
拜會、訪問。

《左傳·莊公十年》:“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
謁見;拜見
會晤;接待。

《詩經·王風·采葛》:“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左傳·隱公元年》:“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見面;會見
〈文言〉接見。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秦王坐章台,見相如。”

遇到;接觸。

墨子·七患》:“故國離寇敵則傷,民見兇飢則亡。”
崔璇《一條褲子》:“咳嗽病,見風就犯。”
見習;見光死
〈文言〉觀察;知道;瞭解。
observe;know
《穀梁傳·僖公元年》:“是齊侯與?齊侯也。何用見其是齊侯也?”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羅剎海市》:“歸養雙親,見君之孝。”
〈文言〉聽説;聽見;聽到。
listen
國語·周語中》:“王見其語,召原公而問之,原公以告。”
紅樓夢》第四回:“薛蟠見母親如此説,情知扭不過。”

〈文言〉比試;較量。
match
西遊記》第八五回:“我且回去,照顧豬八戒照顧,教他來先與這妖精見一杖。”
見陣
〈文言〉預料;想見。

《孫子·形》:“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

〈文言〉希望;打算。

唐·杜甫《石犀行》:“但見元氣常調和,自免洪濤恣凋瘵。”

用在動詞前面。表示謙抑、客套。

臧克家《自己的寫照》:“説來或者你不見信。”
用在表示長寬、體積等數量詞後面。表示約數。

老舍《趙子曰》第一:“天台公寓門外的兩扇三尺見長,九寸五見寬”

名詞
對事物的觀察、認識、理解。
opinion
晉書·王渾傳》:“私慕魯女存國之志,敢陳愚見,觸犯天威。”
見解;見識;各抒己見
引申為主意,辦法。



〈文言〉指覆蓋在棺上的棺衣。

儀禮·既夕禮》:“藏器,於旁加見。”

助詞
〈文言〉用在動詞前面表示被動。相當於被,受到。(常跟“於”配合)

《孟子·梁惠王上》:“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
《莊子·秋水》:“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見笑;見外
〈文言〉用在動詞後面。表示結果。

清·李漁《奈何天·驚醜》:“腳上那一種,做一頭睡,自然聞不見,不消慮他。”
見告;見諒;見教
副詞
〈文言〉表示動作持續。


日見
代詞
用在動詞前面,稱代自己。

晉書·愍懷太子遹傳》:“事理如此,實為見誣。”

xiàn
-
〈文言〉同 “”。



動詞
〈文言〉進獻。

漢·劉向《列女傳·秦穆公姬》:“秦穆公曰:‘埽除先人之廟,寡人將以晉君見。’”
章炳麟《東夷詩》之九:“大夏見邛竹,西極來天馬。”

(參考資料:《漢語大詞典》 [6]  《現代漢語詞典》 [7] 

近義辨析

見、視、看、睹
“見”指看到,表示視覺行為的結果。“視”指看,一般是從近處看。《禮記·大學》:“心不在焉,視而不見。”“睹”也表示看到,但是沒有“見”的其他意義。“看”本是探望、看望的意思,魏晉以後才有視的意思,並且逐漸取代了“視”。 [12]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八下】【見部】古甸切(jiàn)
視也。從兒從目。凡見之屬皆從見。
【註釋】①兒:音義同“人”。 [8] 

説文解字注

“視也”注:析言之有視而不見者,聽而不聞者。渾言之則視與見,聞與聽一也。《耳部》曰:聽,聆也。聞,知聲也。此析言之。
“從目兒”注:用目之人也。會意。古甸切。十四部。 [9] 

廣韻

古電切,去霰見 ‖見聲元2部(jiàn)
見,視也。又姓,出《姓苑》。古電切。又胡電切。二。
胡甸切,去霰匣 ‖見聲元2部(xiàn)
見,露也。胡甸切。四。 [10] 

康熙字典

【酉集上】【見部】 見;部外筆畫:0
《唐韻》《廣韻》古甸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經電切,堅去聲。《説文》:視也。從目從兒。《易·乾卦》: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疏:德被天下,為萬物所瞻覩。《書·立政》:灼見三有俊心。《禮·王制》:問百年者就見之。《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賓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注:此六禮者,以諸侯見王為義。《史記·五帝紀》:舜擇吉月日,見四嶽、諸牧、班瑞。《前漢·東方朔傳》:未得省見。注:言不為所拔識也。
又《通鑑》:漢武帝元光五年,張湯、趙禹定律令,務在深文,作見知法。詳矢部知字注。
又姓。出《姓苑》。
又《唐韻》胡甸切。《集韻》《韻會》《正韻》形甸切,賢去聲。《廣韻》:露也。《易·乾卦》:見龍在田。疏:陽氣發見,故曰見龍。《儀禮·士相見禮》:某也,願見無由達。注:凡於尊曰見,敵而曰見,謙敬之辭也。《史記·淮陰侯傳》:情見勢屈。師古曰:見,顯露也。
又薦達也。《左傳·昭二十年》:齊豹見宗魯於公孟。注:見,薦達也。謂為之紹介,猶《論語》雲:從者見之也。
又見在也。《史記·項羽紀》:軍無見糧。注:無見在之糧。《前漢·高五王傳》:文帝封悼惠王子列侯見在者六人為王。《集韻》:俗作現。
又《集韻》:日朝也。《詩·小雅》:見睍曰消。箋:《韓詩》作曣,雲:見,日出也。
又《集韻》居莧切,音襉。棺衣也。《禮·雜記》:實見閒,而後折入。疏:一解雲:鄭合見閒二字共為覸,苦辯反。《集韻》:或作梘。
又雜也。《禮·祭義》:建設朝事,燔燎羶薌,見以蕭光。注:見當為覸,音閒廁之閒。孔穎達雲:覵,謂雜也。 [11]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上:U+89C1;下:U+898B) 字形對比(上:U+89C1;下:U+898B) [3]

書寫提示

見字書寫筆順 見字書寫筆順
❶“ㄇ”主體在上半格,居中,下端過橫中線。❷豎撇沿豎中線撇出;乚(豎彎鈎)從“ㄇ”框口起筆,沿豎中線右彎鈎出;豎撇與乚(豎彎鈎)形成寬底。 [13]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k
ian
王力系統
k
ian
董同龢系統
k
iæn
周法高系統
k
ean
李方桂系統
k
ianh
西漢


東漢




ian


ian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山先仙

iɑn
北魏後期北齊
山先仙

iɑn
齊梁陳北周隋
山先仙

iɑn
隋唐
高本漢系統

k
ien
王力系統

k
ien
董同龢系統

k
iɛn
周法高系統

k
iɛn
李方桂系統

k
ien

參考資料: [14-15] 

韻書集成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去聲
三十二霰

開口呼
全清
古電切
kiɛn
去聲
三十二霰

開口呼
全濁
胡甸切/胡電切
ɣiɛn
集韻
去聲
三十一襉

開口呼
全清
居莧切
kɪæn
去聲
三十二霰

開口呼
全濁
形甸切
ɣiɛn
去聲
三十二霰

開口呼
全清
經電切
kiɛn
禮部韻略


去聲





形甸切



去聲





經甸切

增韻


去聲





形甸切



去聲





經甸切

中原音韻

去聲
先天

齊齒呼

全清

kiɛn
中州音韻


去聲
先天





雞現切

洪武正韻

去聲
十一霰


全濁
形甸切
ɣien

去聲
十一霰


全清
經電切
kien
分韻撮要

陰去
第一先蘚線屑






(以上參考資料: [16] 

方音彙集

注意:下表所列為“看見”之“見”訓讀。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發音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tɕiɛn
51
去聲

官話(北方官話)
濟南
tɕiæ̃
21
去聲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tɕiæ̃
5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tɕiɛn
3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tɕiɛn
13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tɕiĩ
53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tɕiẽ
55
去聲

晉語
太原
tɕie
45
去聲

吳語
蘇州
tɕiɪ
412
陰去

吳語
温州
tɕi
42
陰去

湘語
長沙
tɕiẽ
45
陰去

湘語
雙峯
kĩ
35
陰去

贛語
南昌
tɕiɛn
45
陰去

客家話
梅縣
kian
52
去聲

粵語
廣州
kin
33
陰去

粵語
陽江
kin
24
陰去

閩語
潮州
kieŋ
213
陰去
文讀
閩語
潮州
kĩ
213
陰去
白讀
閩語
廈門
kiɛn
11
陰去
文讀
閩語
廈門
kĩ
11
陰去
白讀
閩語
福州
kieŋ
213
陰去

閩語
建甌
kiɪŋ
22
陰去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 [16]  、《漢語方音字彙》 [18]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12-02]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761
  • 3.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12]
  • 4.    平水韻 十七霰  .搜韻[引用日期2019-12-02]
  • 5.    陳政 著.字源談趣 800個常用漢字之由來[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07 :221-222
  • 6.    羅竹風 主編.漢語大詞典 第10卷 [M]: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311
  • 7.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1414;635
  • 8.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173
  • 9.    辭書查詢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19-12-02]
  • 10.    餘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407,408
  • 1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1107
  • 12.    曹先擢,蘇培成主編;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新華多功能字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12:334
  • 13.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155
  • 14.    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1-14]
  • 15.    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1-14]
  • 16.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19-12-02]
  • 17.    丁義誠等主編.常用字音·形·義·用 第2分冊[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98.01:268-269
  • 18.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 第2版[M]: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06:25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