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見聞之知與德性所知

鎖定
見聞之知與德性所知是中國北宋哲學家張載關於認識論的重要概念。
作品名稱
見聞之知與德性所知
作    者
張載
創作年代
北宋
作品出處
正蒙·大心

見聞之知與德性所知概念簡介

中國北宋哲學家張載關於認識論的重要概念。見聞之知起於感官與外物的交接,是"耳目內外之合",即通過感官達到的主體與客體的統一;德性所知是"合內外於耳目之外",即不通過感官,而依賴心的作用達到的主體與客體的統一。孔子曾講"多聞"、"多見"的重要,孟子提出"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心之官則思"的問題。《中庸》提出"尊德性而道問學",實際上把認識分成"德性"和"問學"兩種,張載則進一步把知識分為見聞之知和德性所知兩種,他説,"見聞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於見聞"(《正蒙·大心》)。張載認為,見聞之知是人的認識所不可缺少的,"耳目不得則是木石,要他便合得內外之道,若不聞不見又何驗?"但張載認為,見聞之知有侷限:①見聞有限而物無限,"如只據己之聞見,所接幾何, 安能盡天下之物?" ②見聞之知不能認識道,"耳不可聞道","聞見之善者,謂之學則可,謂之道則不可"。德性所知是關於"性與天道"和神化的認識。張載認為,關於神化的知識,是超智力、超思辨的,只有依靠道德的修養,發揮心的作用才能取得。他説:"窮神知化,乃養盛自致,非思勉之能強,故崇德而外,君子未或致知也"。德性所知,實質上是關於世界本質及其規律的認識。張載説:"聖人儘性,不以見聞梏其心,其視天下無一物非我。孟子謂盡心則知性知天,以此"。張載把認識分為兩種,區別它們在認識過程中的不同作用,在認識論上有積極意義,但他斷言德性所知"不萌於見聞",就陷入了唯心主義。

見聞之知與德性所知產生的影響

張載關於兩種知識的學説對宋明哲學影響很大。程頤説:"聞見之知,非德性之知。物交物則知之,非內也,今之所謂博物多能者是也。德性之知,不假見聞"。這一思想直接來源於張載的思想,不同的是,程頤明確提出,德性之知是"吾之所固有"的。朱熹則認為,張載的"德性所知","是説聖人盡情事",但就"為學"講,聞見之知是重要的,要豁然貫通,下學上達,必須從聞見開始,達到對於"理"的認識。王廷相則批判了離聞見而別有德性之知的説法。王夫之接受了張載思想的影響,在肯定聞見之知的同時,又把"德性之知"説成是先驗的道德知識,不萌於見聞,説:"德性誠有而自喻,如暗中自指其口鼻,不待鏡而悉",認為德性之知靠內心的體認即能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