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覃振

鎖定
覃振(1884/1885-1947) [1-2]  ,原名道讓,又名金聲,字理鳴,又字競存(也作競羣),湖南省桃源縣人。1902年入縣漳江書院。1903年肄業常德府中學堂。1904年春,參加華興會,留學東京弘文學院。1905年參加同盟會,被推為評議部評議員。1906年參與公葬陳天華、姚洪業於長沙嶽麓山;嗣又策應萍瀏醴起義。失敗後逃亡日本。1908年,奉命回國策劃革命,被捕。在獄中繼續進行革命活動。1911年9月,獲釋。任湘桂聯軍督戰官,率師援鄂。後任湖北軍政府秘書。宋教仁被刺後,他與蔣翊武返湘謀劃討袁。事敗,東走日本。1914年參加中華革命黨,任湖南支部長。次年回湘,從事反袁驅湯(薌銘)活動。1916年組織正誼社,自任副社長,推動中華革命黨在湘各項工作。1917年參加護法運動,曾任湖南檢閲使、總統府參議兼法制委員。1924年,參加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並主持漢口執行部,指導湘鄂黨務。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他任特別委員會宣傳部部長。1932年被選為立法院副院長,代理院長。1943年任國民政府委員。抗日勝利後,蔣介石發動內戰,他不滿蔣氏所為。1947年4月18日,逝世於上海。 [1] 
本    名
覃振
別    名
覃道讓
覃金聲
理鳴
競存(也作競羣)
所處時代
民國時期
出生地
湖南省桃源縣
出生日期
1885年(一説1884) [1] 
逝世日期
1947年

覃振人物生平

覃振,字理鳴,原名道讓,湖南省桃源縣建寧鄉大田村羅家店(今馬鬃嶺鎮理鳴村)人。年少有大志,吐屬不同凡響。清末廢科舉制,改漳江書院和桃源書院為縣高等小學堂,覃振與同裏諸生應試,試後諸生各誇所作,覃振斥呵道:“君等所述,皆昔日獵取科第濫調耳。士生斯世,應追念有明亡國之慘,今日清廷壓抑之苦,及外夷憑陵之禍,發抒言論,救國拯民,方為識時務之俊傑。泄泄沓沓,胡為者?”這番話批評得諸生啞口無言。 [2]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侵犯北京,燒殺搶掠,無所不為,肆意踐踏中國主權。時正在求學的覃振聞訊,義憤填膺,在縣城廣場發表演説,歷數清廷辱國喪權和八國聯軍蹂躪北京的種種罪行,以至聲淚俱下,聞者莫不動容。 [2] 
覃振生平照片 覃振生平照片
清光緒三十年(1904)春,經宋教仁介紹,正在設於常德的湖南西路公立師範學堂就讀的覃振加入華興會,因經常發表反清革命言論,被學堂開除學籍。離校前,覃忿然命筆,撰寫出《死裏求生》一文,闡揚革命的緊迫性,並將此文複製遍貼常德城街巷,圍觀者多至阻塞通途。湖南巡撫遂令將覃緝捕下獄,幸經人斡旋獲釋。獲釋後,覃即赴日本東京弘文學院求學。同年下半年,華興會策劃起義,覃回國助宋教仁負責常德一路。起義失敗後,改名覃振,復潛赴日本。次年,在東京參加中國同盟會的成立大會,被評為評議員。這年,革命志士、中國留日學生陳天華為抗議日本政府順謀順應清廷授意頒佈限制中國、朝鮮留學生革命活動的《取締清韓留日學生規則》而於12月份憤然投海自殺。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初,覃回國抵湘,與禹之謨等在長沙發動學生和各界人士共30000餘眾,護送陳天華靈柩公葬於長沙嶽麓山;途中,覃、禹等在大街上發表演説,慷慨陳辭,抨擊清廷。覃再赴日本,就讀早稻田大學。旋返湖南,任盟會湖南分會會長,與劉復基林修梅等策應萍瀏醴起義。起義失敗後又逃亡日本。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覃奉同盟會東京本部派遣,回國策劃革命。剛抵長沙,就在旅邸被逮捕。刑庭上刑具羅列,逼覃供出同黨。覃滔滔抗辯,堅貞不屈,被判終生監禁。先後系長沙獄、桃源獄,長達4年。 [2] 
清宣統三年(1911)10月10日,武昌首義。10月22日,長沙光復。覃自桃源出獄,急奔長沙,任湘桂聯軍督戰隊隊長,率部援鄂。旋奉宋教仁之命,策動同鄉人羅壽亭潛入南京,督促滬寧鐵路路工許殿爵(桃源縣人)率領路工與平素聯絡的幕府山炮台官兵1000餘人,攻打南京。南京光復後,各省聞風響應,清廷統治即呈土山崩瓦解之勢。 [2] 
民國1年(1912)南北議和成功,臨時大總統孫中山讓位給袁世凱。次年,覃振當選為眾議院議員。袁世凱多方籠絡,妄圖重金收買覃。覃凜然拒絕,且極力抨擊袁的大借款陰謀。3月,國會開會前夕,宋教仁被害,覃悲憤欲絕,參與孫中山、黃興發動的討袁“二次革命”,惜未成功。覃誓欲挺身暗殺袁賊,被黃興等極力勸阻,乃再赴北京入眾議院,力倡彈劾袁世凱。袁恨之入骨,揚言予以嚴懲,覃遂避赴日本。 [2] 
民國3年(1914),覃振在東京參加中華革命黨,任“湘支”部長,奉命聯絡旅日華僑、學生。是時,袁世凱派駐東京的坐探蔣士立,用大量金錢收買革命的旅日華僑、學生以拼湊“籌安會”分會。覃振派其學生吳先梅將蔣士立懲斃。日本政府偵知吳先梅乃覃的學生而下令捕覃,將覃監禁半月,因乏確證不得不予以開釋。 [2] 
民國5年(1916),覃振參加湖南的反袁獨立活動,率護國軍扼守湖南西、南兩路以遏制袁軍。同年6月,袁世凱在北京斃命,黎元洪繼任大總統。8月1日國會恢復,覃再度任國會議員,旋奉孫中山之命,創建正誼社本部於長沙,以龍璋為社長,覃任副社長。 [2] 
民國6年(1917)秋,以孫中山為大元帥的軍政府任覃振為湖南檢閲使,令他聯絡湘西的各部隊,與入湘的黔軍成立聯軍,和駐零陵湘軍各部為犄角之勢,擊敗駐湘北軍。民國7年5月,孫中山被迫辭大元帥職,離開廣州,與覃赴上海,密議討伐桂系軍閥。民是9年(1920)冬,桂軍被擊潰,孫中山重返廣州,召開國會非常會議,重組軍政府。翌年孫任非常大總統,覃任總統府參議兼法制委員。廣西局勢既穩,孫由粵入桂,督師北伐,設大本營於桂林,所有黨務皆委覃負責。民國11年9月,孫擬改組中國國民黨,指定覃振與陳獨秀草擬黨章。民國13年1月國民黨改組,覃振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並奉命主持漢口執行部,辦理湘鄂陝甘黨務。次年,孫中山逝世後,覃參與組織西山會議派。 [2] 
民國16年(1927),南京國民政府成立,覃振任特別委員會宣傳部部長,2個月後辭職赴滬。蔣介石下野後,覃以執行主任委員身份代表執政數月。 [2] 
民國19年(1930),國民黨部分要員在廣州召開非常會議,覃振赴粵調停黨內瀕於分崩離析的局面,結果,黨內意見趨於統一。次年覃被選為立法院副院長,代理院長職務。當時國民政府重要法制政綱的擬定,多出其手。又次年5月,當選為司法院副院長兼中國國民黨中央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委員長。覃為政本乎寬恕,清廉公正,不得已而施懲時,被懲者也全無怨言。 [2] 
民國23年(1934)5月,覃振赴英、法、德、意、美諸國考察司法,回國後發起組織中國華法學會。他嘗有言:“改良司法制度易,改精神難,改有關輔助司法的一切機關更難。”字字針砭時弊。 [2] 
抗日戰爭期間,覃振被選為中國國民黨歷屆中央執行委員,第五、六屆中央監察委員,民國32年(1943),任國民政府委員。因主張積極抗日,與蔣介石意圖多有相悖。民國34年日本侵略軍投降後,蔣介石悍然發動內戰,覃對其所為多有不滿,思想益趨進步,常設法掩護和營救中央地下工作者。 [2] 
民國36年(1947)4月18日,覃振病逝於上海,終年63歲。棄世時家無餘蓄。中國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頒國帑為之治喪,國葬於長沙嶽麓山。 [2] 

覃振親屬成員

覃振共生育七女二子,女兒覃鈺、銘、銓、璞、瑙、瓊、琨,兒子覃建、定,分別在北京文史館,國務院外交部美大司、中國社科院、中國兒童劇團,湘潭市政協或在上海和海外工作定居。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黨和國家沒有忘記這位老友,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領導非常關心這位著名愛國進步人士的家屬後裔,毛澤東主席曾指示中央統戰部部長李維漢:“對覃振家屬的生活,對他子女的教育,都由我們負責。” [3] 
“文化大革命”期間,有些“紅衞兵”和學生,對覃振的愛國主義事蹟不瞭解,甚至連其家屬也遭到攻擊,黨和國家領導毛澤東、周恩來知道後親自吩咐有關部門和領導,對覃振遺孀及其子女要好好照顧、保護。 [3] 
1991年,全國召開紀念辛亥革命80週年大會,覃振遺孀全汝貞,特從美國趕來參加,還將覃振在30年代懷念孫中山的一幅遺聯:“足跡遍天下,心知惟古人”和林伯渠給覃振的兩封信等遺墨遺物也獻給了國家。 [3] 

覃振後世紀念

覃振墓照片 覃振墓照片
覃振墓,位於長沙市嶽麓山清楓峽上方,建於1948年。覃振1947年病逝於上海,1948年歸葬於嶽麓山。墓坐西朝東,佔地約150平方米。墓冢呈半圓形,墓後立花崗石墓碑,碑刻楷書“覃公理鳴之墓”。 [4] 
覃振故居 覃振故居
全國各地在紀念孫中山和辛亥革命時,均沒有忘記這位孫中山的親密戰友和中共的摯友,史學、文學各界很多人士,先後和正在撰文記述、評論覃振的生平事蹟。作為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教材。湖南省政協於1985年3月22日,在長沙隆重地舉行了“覃振誕生100週年紀念會”,紀念這位著名的愛國進步人士,表彰他對革命所作出的卓越貢獻與功績。 [3] 
參考資料
  • 1.    湖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湖南名人志.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1999:728-729
  • 2.    覃振  .桃源縣人民政府.2018-01-12[引用日期2023-06-06]
  • 3.    覃振其人  .湖南圖書館[引用日期2023-06-06]
  • 4.    湖南省文物局編.湖南革命文化遺產圖典.長沙:嶽麓書社,201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