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電東送

鎖定
中國煤炭資源主要分佈在西部北部地區,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區東部地區的一次能源資源匱乏、用電負荷相對集中。能源資源與電力負荷分佈的不均衡性決定了西電東送的必要性。 [1] 
“西電東送”就是把煤炭、水能資源豐富的西部省區的能源轉化成電力資源,輸送到電力緊缺的東部沿海地區。西電東送在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工程中工程量最大、投資額最多,從2001年到2010年的十年間,總投資將超過5200億元。這一工程的實施,將有利於西部能源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減輕了環境和運輸壓力,對於合理配置資源、優化能源結構、促進中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截止2022年11月,“西電東送”特高壓工程累計向浙江輸電突破5000億千瓦時。2023年7月26日下午,在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能源局電力司負責人劉明陽表示,截至2023年6月底,中國“西電東送”輸電能力已超過3億千瓦,其中跨省跨區直流通道度夏期間最大輸電能力可達1.8億千瓦,較去年同期提升約1750萬千瓦。 [22]  2024年3月15日,國家電網陝北至安徽正負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開工。 [26] 
中文名
西電東送
外文名
West-East electricity transmission project

西電東送建設背景

提出西電東送設想自1986年開始,電力部門付諸實施自1996年開始。
西電東送 西電東送
“十五”期間,國家將重點加快實施“西電東送”南線的電源和輸電線路建設。除開工的貴州洪家渡水電站、引子渡水電站和烏江渡水電站擴機工程外,還將盡快開工貴州納雍、黔北、安順二期火電廠和廣西龍灘水電站、雲南小灣水電站及開遠、曲靖、滇東等一批火電項目,總裝機容量達1500多萬千瓦。同時,在建設天生橋水電站至廣東第三回輸電線路的基礎上,還將新建從貴州安順地區經廣西到廣東的輸電通道。
到2005年底,從雲南、貴州兩省送電廣東的輸電能力將增加到700萬千瓦,加上三峽送至廣東的300萬千瓦,基本可以滿足廣東“十五”期間的電力需要。隨着廣西龍灘水電站和雲南小灣水電站的投產,在“十一五”期間還可再增加送電廣東能力400萬千瓦。據悉,完成這些工程投資將達到1000億元。
西電東送是西部大開發的標誌性工程之一,在西部開發三大標誌性工程中,西電東送投資最大,工程量最大。從2001年到2010年,西電東送項目的總投資在5265億以上(不包括三峽電站)。西電東送在中國版圖上可謂“遍地開花”,同時開工的工程之多是史無前例的,單個工程的規模之大也是罕見的。在中國電力建設史上,如此大規模的電源、電網建設也從未有過。顧名思義,西電東送重點在“送”,要送就要有通道。西電東送從南到北,從西到東,將形成北、中、南三路送電格局。北線由內蒙古、陝西等省(區)向華北電網輸電;中線由四川等省向華中、華東電網輸電;南線由雲南、貴州、廣西等省(區)向華南輸電。西電東送這一偉大工程,為西部省區把電力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將改變東西部能源與經濟不平衡的狀況。對加快中國能源結構調整和東部地區經濟發展,將發揮其重要作用。與其他西部開發戰略的標誌性工程相比,西電東送工程最大的特點是,它不僅僅是西部的工程,也是東部的工程,充分地體現了黨中央提出的“東西部協調發展,共同富裕,共同進退”的戰略構思。 [1] 

西電東送三大通道

“西電東送”是“西部大開發”的標誌性工程。“十五”期間,“西電東送”將形成北、中、南三路送電線路:北線由內蒙古、陝西等省區向華北電網輸電,5年後將向京津冀地區送電270萬千瓦;中線由四川、重慶等省市向華中、華東電網輸電;南線由雲南、貴州、廣西等省區向華南輸電,5年後將向廣東送電1000萬千瓦。“西電東送”還將帶動中國設備製造業、電力施工業、建材業等的發展。
北部通道:將黃河上中游水電和山西、內蒙古坑口火電廠的電能送往京津唐地區
中部通道:將三峽金沙江干支流水電送往華東地區
南部通道:將貴州烏江、雲南瀾滄江和廣西、雲南、貴州交界處的南盤江北盤江紅水河的水電以及雲南、貴州兩省坑口火電廠的電能開發出來輸送到廣東。 [2] 

西電東送建設意義

中國西南地區水力資源豐富,缺乏開發;東部地區經濟發達,缺乏能源。積極開發中國西南水電,實施西電東送是開發西部,實現全國電力資源優化配置的一項戰略性舉措,建議國家將其列為西部開發的重點。
促進西部經濟發展
中國水力資源可開發裝機達3.78億千瓦,居世界第一位。中國西南地區水資源十分豐富,佔全國總量的68%,相當於全國總的裝機容量。西南地區大部分水電站具有淹沒損失小,開發條件好,經濟指標優越等優點,開發不到8%,積極開發西南水電,可以迅速帶動西部交通、水泥、鋼材、機電製造等行業的發展。
促進東部經濟社會發展
東部地區是中國經濟發達的地區,人口5億多,1998年國內生產總值佔全國62%,電力裝機1.4億千瓦,佔全國51%。據有關專家預測,今後10年還需要增加裝機8000多萬千瓦以上。中國東部地區缺乏能源,電力以火電為主,由於大量的煤炭用來發電,造成部分地區大氣和環境污染,再建設大量的火電站是環境所不允許的。開發西南水電實施西電東送,不僅可以解決東部地區發展的電力需求,而且有利於改善東部地區的生態環境。
促進中國電力結構調整和電力資源的優化配置
中國的電力管理體制和電網結構以省為單位,電力資源基本上在一個省內配置。開發西南水電實施西電東送,促進全國性電網的建立,電力資源可以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優化配置,發揮水火互補、東西互補、南北互補的作用,這將為國家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
促進江河治理
西南地區的水電站大多位於長江、珠江干支流上,不僅具有發電效益,而且還有防洪、供水、灌溉、航運等綜合效益,開發西南水電可以促進江河治理。
促進生態環境改善
中國温室氣體排放總量為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受到國際輿論的壓力。中國電力組成中火電佔80%,水電佔19%,全國火力發電用煤佔全國總用煤量的1/3,排放的SO2每年達520萬噸,是全國的大頭。中國的水電開發程度約為10%-18%(前者按電量算、後者按裝機算),遠低於世界平均22%的水平和發達國家50%-100%的水平。水電是清潔能源,積極開發水電將有利於中國生態環境的改善。
促進內需擴大,拉動經濟發展
據有關專家測算,如果在今後十年左右時間內再開發西南水電裝機3000萬千瓦,建成西電東送的全國性電網,需投資2500億元左右,這將有力地擴大國內需求,拉動經濟發展,解決職工就業問題。
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中國電力供應出現賣方市場,是集中力量發展水電,調整電力結構的極好時機。紅水河上的天生橋水電站(120萬千瓦)已建成,開始向廣東送電,四川二灘電站(330萬千瓦)也基本建成,急需向東送電,再過3年三峽發電,更需要向東送電,實施西電東送勢在必行,也十分緊迫。
西電東送 西電東送
中國的能源資源不僅天然氣主要分佈在中西部,石油、煤炭和水能等多在中西部,東部地區原有一些煤礦和油田,經過多年開採,後備資源大多顯得不足,在中國現代化建設蓬勃發展的今天,能源緊缺已成為一個突出的問題。尤其是東部地區,隨着改革開放事業的不斷髮展,能源緊缺的矛盾日益尖鋭突出,現已成為許多地方經濟進一步發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為了緩解能源緊缺的矛盾,除了“西氣東輸”工程外,“西電東送”也是一項重要舉措,要比直接輸送能源安全、可靠、清潔、便宜得多。因此,“十五”計劃將“西電東送”工程作為“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建設項目之一。
南方五省區曾遭遇歷史上最嚴重的缺電,電力缺口最大達940萬千瓦,佔到全國的四分之一強。2004年到2007年,是中國南方地區最為缺電的時期,就在這幾年時間裏,西電東送能力增長了1.3倍,西電東送電量年均增34%,西電東送不僅滿足於保障東部的電力供應。幾年來,南方電網充分發揮了大電網的優勢,利用時間差、地域差和各省區負荷的特性差異,快速靈活調度。在廣西、貴州和雲南電力供應遇到困難的時候,這個大平台充分發揮了支援作用。
同時,西電東送大通道作為南方電網的主網架,將五省區電網緊緊相連,提高了電網抗災減災能力。在2008年初那場歷史上罕見的低温雨雪凝凍災害中,依靠主網架的堅強支撐,南方電網在很短時間內就奪取了搶修覆電的全面勝利。有關電力專家説,“技術先進、結構複雜、聯繫緊密的西電東送大通道,已構成一個省間互為備用、相互支援的大平台。”數據顯示,南方電網公司2002年底成立以來,五省區全社會用電量年均增長11.93%。
2003年至2009年,南方電網西電東送電量創造的產值合計4.7萬億元,年均增長三成。
作為經濟大省和用能大省,按照市場規律,西電有多少要多少。10年後,西電送廣東年電量由73.6億千瓦時增長到1044.1億千瓦時,佔廣東全社會用電量的比例由5.5%提高到28.9%。這幾年迎峯度夏期間,廣東每天的統調電量裏有三分之一來自西電。
西電東送不僅改善了廣東的電源結構,而且有利於提高電網安全性和運行質量。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珠江三角洲地區出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需要,強烈需要構建一個開放、多元、清潔、安全、經濟的能源保障體系。2000年至2009年,西部水電東送3802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標準煤約11976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30萬噸,減少煙塵排放120萬噸。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中國南方電網公司原黨組書記、董事長袁懋振表示,西電東送有效促進了西部地區把能源資源的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實現了資源優化配置,對於促進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保障南方地區電力供應,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西部地區資源豐富,但經濟相對落後;東部地區經濟相對發達,但能源資源匱乏。這一特徵在南方電網覆蓋的區域(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海南5省區)表現得尤為突出。西部的雲南、貴州兩省一次能源保有量佔90.5%,而東部的廣東僅佔3.5%,但是廣東全社會用電量是其他四省區總量的1.5倍。實施西電東送,可實現資源的合理開發、優化配置、高效利用。
2000年8月,國務院作出了“十五”期末西電新增向廣東送電1000萬千瓦的重大決策。南方電網全力以赴,2004年9月,提前15個月實現了國務院確定的西電新增向廣東送電的目標。之後幾年,又確定並落實了“十一五”西電再新增向廣東送電1150萬—1350萬千瓦的規劃。
西電東送使整個區域的電網電源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2002年底南方電網公司成立以來,電網建設累計完成投資3049億元。2009年220千伏以上輸電線路、變電容量分別為2000年的3.0倍、4.3倍;全網裝機總規模達到1.6億千瓦,是2000年的2.7倍。以此為支撐,西部大開發西電東送電量累計達5432億千瓦時,2003年以來,西電東送電量累計達4970億千瓦時,年均增長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

西電東送面臨挑戰

第一,利益分配問題。由於電網企業壟斷電力上網權、下網權、調度權,以及上網發電企業的處罰權,資源地有關方面少有話語權,電力壓價上網問題突出,水電價格尤顯過低,資源地電力資源優勢不能合理轉化為經濟優勢,西電東送中一大塊利益流向了企業,而未能有效造福資源地人民。
第二,交易機制問題。由於電網企業壟斷電力統購權、配售權和結算權,使電力市場中兩個最主要的主體即發電企業(生產者)和電力用户(消費者)被隔離,供求信息和價格信號等不能及時相互有效傳遞,未能讓市場機制發揮作用,電價水平及上下游產品比價關係被扭曲,影響資源地有關方面西電東送的積極性。應加大對中間相關企業的監管力度,改變輸電地發電方的弱勢地位,避免電價合同不能真正執行到位。
第三,市場監管問題。由於電網企業在電力規劃、投資、價格、市場準入等方面有極大影響力,對電力市場具有排它性控制力,使政府有關市場監管者對其監管很難到位,從而使資源地人民期待公平享受西電東送利益的信心日益削弱,部分老百姓意見頻出,不少人對電力改革能否繼續有效進行提出質疑,對西電東送的發展前景感到憂慮。
為了使西電東送這一利國利民的重大戰略舉措能夠得到持續有效實施,並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不僅要高度重視西電東送中存在的問題,更要盡力加快電力體制改革,積極為建設可持續發展的中國電力工業體系而不懈努力。
加快電力體制改革,重點要加快破除電網行政性壟斷改革。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歷時已經十年,關於加快電網改革的呼聲日益提高,同時關於如何進行電網改革的分歧也日益明顯。在關於是一張網還是多張網、輸配分開還是輸配一體等問題上爭論日益增多。其中,不少人將輸配分開、配售分開誤認為是拆分全國電網,將打破電網壟斷與建設全國統一穩定電網相對立,將維護電網安全與進行電力體制改革相對立,誤認為進行電力體制改革必然會影響電網安全。因而改革阻力很大。 [1] 
2014年6月,國家審計署公佈了西電東送21個輸變電項目審計結果,審計結果觸目驚心。國家電網下屬六個省市區各類公司套取建設資金私設“小金庫”總金額達到13.8億,共有陝西、湖北、湖南、寧夏、甘肅、北京六省市區公司被查出小金庫問題。

西電東送重點工程

昆柳龍直流工程
昆柳龍直流工程為國家西電東送重點工程,2018年3月29日由國家發改委核准批覆建設,輸送容量800萬千瓦,總投資242.49億元。12月27日,昆柳龍直流工程正式啓動投產送電,較計劃提前半年。
昆柳龍直流工程為線路全長1452公里,起於昆北換流站,途經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四省區,落點在廣西柳北換流站和廣東龍門換流站,預計每年送電330億度,相當於海南省一年的全社會用電量。
南方電網稱,昆柳龍直流工程創造了19項電力技術的世界第一,主要設備自主化率100%、該公司與國內相關廠家共同研發的柔性直流關鍵芯片(IGBT),成功應用到工程中,打破了國外少數廠家的壟斷。
隨着昆柳龍直流工程的建成投產,南方電網“十三五”期間建成了六大直流工程,以及海南聯網二回交流海纜工程,形成了八條交流、十一條直流的跨省西電東送大電網,西電東送總能力超過5800萬千瓦。 [3] 
雲南至廣東±800千伏直流
2022年6月,世界首條±800千伏特高壓直流——雲南至廣東±800千伏直流累計向廣東珠三角負荷中心輸送雲南清潔水電突破3000億千瓦時,相當於1.5億户普通家庭1年的用電量,可節約標煤0.86億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3億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66萬噸。 [6] 
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
2022年1月12日,“西電東送”重點工程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重慶段)江津長江大跨越驗收圓滿完成。 [5] 
2022年8月16日,“西電東送”重點工程白鶴灘—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安徽段長江跨越塔全部組立完成。 [7] 
2022年9月,“西電東送”重點工程白鶴灘-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浙江段啓動驗收。 [8]  9月13日,“西電東送”大動脈白鶴灘-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白浙線)重慶段順利完成長江大跨越放線作業。 [9]  9月16日,白鶴灘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白浙線)安徽段順利完成長江大跨越放線作業,標誌着白浙線安徽段長江大跨越線路貫通。 [10] 
2022年11月15日,白鶴灘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四川段全線貫通,也標誌着白鶴灘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全線貫通。 [13] 
向家壩
截至2022年9月27日,裝機規模排名中國第五、世界第十一位的金沙江向家壩水電站累計發電量突破3000億千瓦時。 [11] 
1000千伏瀟江線
1000千伏瀟江線是國家電網服務“西電東送”能源戰略、保障西部水電消納、滿足中東部地區綠色發展需求的重大輸電線路。該線路於2021年12月投產,最高可為湖南提供400萬千瓦電力支持,約等於長沙市最高用電負荷的40%,是“外電入湘”重要通道。
2022年12月9日,國網湖南超高壓輸電公司利用多項高科技手段解決帶電作業面臨的電壓高、鐵塔高、難度高等難題,順利完成特高壓1000千伏瀟江線首次帶電“外科手術”,確保線路安全穩定運行。 [15] 
500千伏換山甲線
2022年12月27日,貴州興仁換流站至獨山500千伏線路工程順利完成帶電調試,進入試運行階段。 [16] 
金沙江上游清潔能源基地
2023年,在建設的金沙江上游清潔能源基地將賦能“雙碳”目標實現,在建設西電東送接續基地、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20] 
榆社-晉中1000千伏變電站500千伏線路工程
2023年5月13日,G114-G125放線段導地線展放施工順利完成,標誌着榆社-晉中1000千伏變電站500千伏線路工程歷時874天全線架通。該工程是山西“西電東送”500千伏通道調整系列工程之一,是山西特高壓擴建配套項目之一。 [21] 
華電梨園水電工程
2023年7月31日,中國華電雲南金沙江中游梨園水電站工程正式通過驗收。梨園水電站是國務院批准的《金沙江中游河段水電規劃報告》中規劃的“一庫八級”的第三級電站,屬國家大(Ι)型水電站,是國家“十一五”期間規劃的重點工程之一,也是國家“西電東送”的骨幹電源之一。項目工程於2007年8月籌建,2016年8月全部機組投產發電,電站總裝機容量240萬千瓦。截至7月31日,該電站已連續安全運行3145天,累計發電約777億千瓦時。 [23] 
青豫特高壓工程
青豫特高壓工程,是中國“西電東送”的重要輸電通道。2023年9月22日,世界首條新能源遠距離輸送大通道——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2023年度檢修工作啓動,這是工程自2020年底投運後的第三次年檢,年檢將持續至10月3日。 [24] 
陝北至安徽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
2024年3月15日,國家電網陝北至安徽正負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開工。 [27] 

西電東送工程調整

2024年2月,2024年山西“西電東送”通道調整工程展開。
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預計2024年迎峯度夏前,華北“西電東送”通道調整工程將完工投產。特高壓通道輸電潮流相對改造前由1072萬千瓦增加至1450萬千瓦,特高壓潮流增長35%,單通道潮流最大增加至800萬千瓦,可向京津冀地區增加送電3800兆瓦,進一步提高“西電東送”重要輸電通道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賦能山西電力供應,帶動經濟持續發展 [25] 

西電東送建設成果

截至2021年11月,“西電東送”兩條直流大通道已累計外送寧夏電量突破5000億千瓦時。 [4] 
截止2022年11月,“西電東送”特高壓工程累計向浙江輸電突破5000億千瓦時。浙江現有溪洛渡左岸—浙江金華±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靈州—紹興±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兩條“西電東送”特高壓工程,分別將來自西南和西北的清潔能源送入浙江。 [12] 
截至2022年12月4日零時,寧夏“西電東送”累計外送電量達到6002億千瓦時,突破6000億千瓦時大關。 [14] 
2022年12月27日18時50分,貴州興仁換流站至獨山500千伏線路工程順利完成帶電調試,進入試運行階段。 [17] 
截至2023年1月,寧夏“西電東送”累計外送電量達6085億千瓦時,為寧夏當地創造各類經濟效益超1300億元,增加就業崗位5萬多個。 [18] 
截至2023年3月21日,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已安全運行1272天,日輸送電量最高達2.4億千瓦時。 [19] 
截至2023年6月底,中國“西電東送”輸電能力已超過3億千瓦,其中跨省跨區直流通道度夏期間最大輸電能力可達1.8億千瓦,較2022年同期提升約1750萬千瓦。 [22] 
2024年3月15日,國家電網陝北至安徽正負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開工。建成後,每年可從陝西向安徽輸送電量超360億度,其中一半以上是新能源電量。 [2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