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門街古建築羣

鎖定
西門街古建築羣,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金華鎮劍川古城中心區北部的西門街中片區。 [4]  古建築羣建造於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至崇禎二年(1629年),是雲南省現保存較完整、數量相對較多又集中的珍貴明代歷史建築。 [2] 
西門街古建築羣由九組明代建築院落組成,佔地面積5287.45平方米,建築面積5452.42平方米。分別為昭忠祠、何可及故居、張勉宅院、王英家宅、何桂枝宅院、段學顏宅院、陳家大院、張時宜家宅及趙將軍宅院。各院落歷史格局原貌保存完好,平面佈置緊湊,功能分區主次分明,具有典型的中國傳統和地方文化特色,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 [4] 
2006年5月25日,西門街古建築羣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西門街古建築羣
地理位置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金華鎮劍川古城中心區北部的西門街中片區
所處時代
佔地面積
5287.45 m²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6-0752-3-456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西門街古建築羣歷史沿革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趙將軍第始建。 [2] 
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張勉於其父親所建宅院西北建宅,形成東西兩院,張勉宅院的兩進院落格局形成。 [5] 
明嘉慶十一年(1532年),張時宜宅院始建。嘉靖二十年(1541年),王英家宅始建。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何桂枝宅院始建。
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段學顏宅院始建。 [2] 
明天啓四年(1624年),何可及始建其宅院,該宅為西門街何姓古民居羣核心建築,為四合院。天啓六年(1626年),陳家大院始建。 [2]  [5] 
明崇禎二年(1629年),崇禎皇帝頒旨稱段高選“滿門死難,忠義可風”,除照例典外,惟於照品造墳營葬,建祠立坊,並由朝廷依例撥付銀兩,派出督理諭瑩分道竇紹仁至劍川現場督造施工。
清代,何可及故居、張勉宅院,由住户負責檢修,昭忠祠由段高選後裔負責維修。
清代末期,張勉宅院大門年久失修坍塌。
1966年,昭忠祠大門牌坊被金華鎮居民委員會拆除。
1970年,在昭忠祠大門牌坊原址建平房一幢,建豬圈兩間。在第二院落西側增建平房一幢。
1972年,昭忠祠後閣因坍塌被拆除。
1987年,何可及故居門樓東西兩側平房升為樓房。
2004年4月,何可及故居正房台明、大門地坪重修時,將原有糯米漿、石灰三合土地坪改為老君山粗麪頁岩石材地磚。 [5] 
2014年,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劍川西門街古建築羣修繕工程的勘察、測繪及設計工作。 [4] 

西門街古建築羣建築格局

西門街古建築羣由何可及故居、張勉宅院、昭忠祠、王英家宅、何桂枝宅院、段學顏宅院、陳家大院、張時宜家宅和趙將軍第九個明代建築羣組成,佔地面積5287.45平方米,建築面積5452.42平方米。古建築羣建造於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至崇禎二年(1629年),是雲南省現保存較完整、數量相對較多又集中的珍貴明代歷史建築。 [2]  [4] 
西門街古建築羣

西門街古建築羣主要建築

  • 何可及故居
何可及故居始建於明天啓四年(1624年),為四合院民居,坐北朝南,由正房、門樓,東、西耳房組成,東西長16.62米,南北長21.96米,佔地面積364.97平方米。整個建築木構件保存完好,均為小青瓦屋頂,土基築版牆。 [2]  [13] 
正房面闊五間,通面闊16.3米,通進深7.8米,砼地坪,二層樓房,穿鬥式木構架,土基築版牆,小青瓦屋頂。木構件保存完好,梁頭雕精美獅紋等紋飾,樓下明間安雕花格子門。東耳房,面闊三間,通面闊8.37米,通進深4.14米,重檐懸山頂,二層樓房,青色筒板瓦,抬梁式木構架。土基築版牆,木構件保存完好。樓上左右樑架均施兩棵短金柱,明間及次間為豆腐塊心屜木檻窗木檻牆。西耳房,與東耳房對稱,結構等現狀基本一致。倒廳、門樓連為一體,面闊五間,通面闊16.3米,通進深4.5米,抬梁式木構架、土基牆、青色筒板瓦,其中保留明代獅紋勾頭及滴水20餘件。木雕雀替等裝飾構件保存完整。大門門樓,單檐歇山頂,面闊一間,大門兩側各置一粗大木墩,墩頭刻捲雲,與門樓連為一體。斗拱、斗拱挑檐等雕飾保留完整。 [5] 
  • 張勉宅院
張勉宅院始建於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現存格局為兩進院,坐西朝東,由正房、倒廳、南耳房組成。佔地面積404.61平方米。 [2] 
張勉宅院門廳 張勉宅院門廳
正房坐西朝東,西闊三間,通面闊13.4米,通進深8.7米,重檐懸山頂,二層樓房,穿鬥式木構架,肥梁瘦柱。前檐正面木構件雕獅紋、仰蓮、卷草紋、萬字紋、如意紋等草紋,製作精美,保存較完整。倒廳坐東朝西,面闊三間,通面闊13.4米,通進深6.6米,重檐懸山頂,二層樓房,穿鬥抬梁混合式木構架。現存78件獅紋勾頭和86件蓮紋滴水。穿插枋雕卷草紋圖案,樓上左右明間樑架拱眼各由五道疊梁相連垛成列屏,屏面上雕卷草紋圖案,樑架下施捲雲紋雀替。次間兩山面樑架施兩落地金柱,以增強穩定性。南耳房,坐南朝北,面闊二間,通面闊3.5米,通進深4.9米,重檐懸山頂二層樓房,穿鬥式木構架。現存40件紋飾勾頭,紋飾有獅紋、八卦、壽字、蓮花等。廈承重及穿插枋中間施一拱形梁墊。 [5] 
  • 昭忠祠
昭忠祠保護碑 昭忠祠保護碑
昭忠祠始建於明崇禎二年(1629年),為三進院。東西寬17.41米,南北長62.39米,佔地面積1086.2平方米。為明天啓間四川巴縣縣令段高選殉節御建祠堂,由祠堂、過廳、門樓及廂房組成。建築羣主次分明,威嚴雄壯,為一處主要建築構架和始建格局基本完整的明代古建築。祠堂和過廳均為抬梁穿鬥混合式木構架,單檐懸山頂。 [2]  [12] 
祠堂坐北朝南,面闊三間,通面闊12.6米,通進深12.5米,抬梁穿鬥混合式木構架,單檐懸山頂。中開間抬梁木構架,山面均穿鬥式木構架,屋架大構件基本完整,雕花雀替等裝飾構件大多數保存完整。過廳坐北朝南,面闊三間,通面闊12.7米,通進深8.6米,抬梁穿鬥混合式木構架,單檐硬山頂,青石壘砌台基,覆盆形青石柱礎。中開間拾梁式木構架,山面穿鬥式木構架。柁墩草蓮紋圖案,古樸大方,線條流暢。過廳以北至祠堂為第二院,天井西建六開間平房,院內種植柏樹、海棠各一棵。門樓舊址上建有一幢土木結構平房。 [5] 
  • 王英家宅
王英家宅屋面 王英家宅屋面
王英家宅位於金華鎮西門街,始建於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正房坐北朝南,現保存格局為典型四合院民居。 [2]  [11] 
  • 何桂枝宅院
何桂枝宅院位於劍川縣金華鎮西門街51號,始建於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一進院,由大門、正房、面房、東西耳房組成,大門及東耳房為現代建築,明代建築僅存正房和麪房。 [2]  [6] 
  • 段學顏宅院
段學顏宅院位於劍川縣金華鎮西門街20號,始建於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一進院,由大門、正房、面房、北耳房組成。 [2]  [10] 
  • 陳家大院
陳家大院大門 陳家大院大門
陳家大院始建於明天啓六年(1626年),為一進五院,由第一院、第二院、東院、西院和南院組成。第一院由大門、過廳、東西廂房組成。陳家大院第二院是一個四合院。由正房、東西耳房和過廳組成。東院由正房、東西廂房組成。西院由正房、北房、南房和過廳組成。南院由正房、南北廂房、倒座共同組成一個四合院。 [2]  [9] 
  • 張時宜家宅
張時宜家宅西院大門 張時宜家宅西院大門
張時宜宅院位於劍川縣金華鎮西門街張家衝10號,始建於明嘉慶十一年(1532年),五進院格局,現存三個院落。第一個院落為二進院,由大門、二門、正房、倒廳、前院南北耳房、後院南北耳房組成。清代晚期由於失火,正房、倒廳、南耳房皆燒燬,現僅存的明代建築為大門、二門、前後兩院北耳房,其於建築為清代晚期重建。 [2]  [8] 
  • 趙將軍第
趙將軍第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格局為四合五天井。由大門、二門、正房、面房、南北廂房及四處漏角組成。 [2]  [7] 

西門街古建築羣文物價值

西門街古建築羣,為國內保存較好的民居木構建築,時代特徵突出,格局完整,佈局合理,是研究雲南乃至中國明代民居建築發展、街區演變歷史的重要實物載體,具有較高的歷史文物價值與建築藝術價值。 [3] 

西門街古建築羣保護措施

2003年,劍川古城被公佈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金華鎮人民政府開始對古城內的明、清及典型民國居民實行掛牌保護。 [4] 
2004年,張勉宅院、昭忠祠和何可及故居被劍川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 
2006年5月25日,西門街古建築羣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西門街古建築羣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西門街古建築羣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金華鎮劍川古城中心區北部的西門街中片區。 [4] 
  • 交通信息
大理汽車北站至劍川客運站,42元/人。
麗江客運站至劍川客運站,25元/人。
劍川客運站距離劍川古城約1千米,步行前往即可。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