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邊圍村

鎖定
西邊圍村,隸屬於廣東省東莞市東城街道峽口社區,位於東城街道峽口社區西邊,距街道辦約10千米,與東岸坊村松柏坊村新圍村蘭廈村相鄰,總面積約1.25平方千米。 [1]  2015年末,西邊圍村户籍人口116人。 [1] 
清朝,西邊圍村屬東莞縣缺口司。民國時期,屬榴花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第五區榴花鄉。1999年,屬峽口行政村。2003年,屬東城街道峽口社區。 [1] 
2015年,西邊圍村經營物業出租為主,有廠房、鋪位1.33萬平方米,集體經濟收入153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銀行存款利息等。 [1] 
中文名
西邊圍村
行政區類別
自然村
所屬地區
廣東省東莞市東城街道峽口社區
地理位置
東城街道峽口社區西邊
面    積
1.25 km²
電話區號
0769
郵政編碼
523900
人口數量
116 人(截至2015年末户籍人口)
車牌代碼
粵S

西邊圍村歷史沿革

清朝,西邊圍村屬東莞縣缺口司。
民國時期,屬榴花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第五區榴花鄉。
1953年,屬第二區峽口鄉。
1958年,屬附城人民公社峽口大隊。
1983年,屬附城區峽口鄉。
1987年,屬東莞市附城街道峽口管理區。
1999年,屬峽口行政村。
2003年,屬東城街道峽口社區。 [1] 

西邊圍村行政區劃

西邊圍村為廣東省東莞市東城街道轄峽口社區自然村,行政區劃代碼沿用峽口社區行政區劃代碼為441900003009。 [1]  [2] 

西邊圍村地理環境

西邊圍村位置境域

西邊圍村,位於東城街道峽口社區西邊,距街道辦約10千米,與東岸坊村松柏坊村新圍村蘭廈村相鄰,總面積約1.25平方千米。 [1] 

西邊圍村地形地貌

西邊圍村地處東江南側衝積平原,海拔較低。 [1] 

西邊圍村人口

西邊圍村是一個多姓氏自然村落,主要姓氏為陳姓、鄒姓、範姓。村中還有李、韓、熊、佔等姓村民。2015年末,户籍人口116人,其中男59人,女57人;80歲以上5人,最年長者92歲(女)。外來暫住人口733人。 [1] 

西邊圍村經濟

西邊圍村傳統經濟以種植花生、番薯、木薯、葱等作物為主,盛產荔枝、龍眼、石榴、黃皮、杭果等水果。2015年,西邊圍村經營物業出租為主,有廠房、鋪位1.33萬平方米,集體經濟收入153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銀行存款利息等。 [1] 

西邊圍村社會事業

  • 基礎設施
1975年,西邊圍村通電,1986年通自來水,1990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1992年通電話,2000年通互聯網。 [1] 

西邊圍村交通運輸

西邊圍村有省道莞龍路和榴花路、縣道東江大道經過該村。 [1] 

西邊圍村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20世紀50年代建設東莞大運河,原在榴花墟的村民搬遷至此地聚居而形成。由於位於峽口轄區的西邊,故得名。 [1] 
  • 本地方言
西邊圍村村民均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東莞東城話。 [1] 
  • 傳統民居
西邊圍村傳統民居為廣府民居,存2座。主要是紅磚瓦房,建於20世紀60年代,總面積約160平方米,保存較好。 [1] 
  • 民俗文化
西邊圍村村民信奉佛教、道教,家中多供奉觀音菩薩、玉皇大帝等神靈,也供奉歷代祖宗神主牌。村頭建有土地公公廟,每月初一、十五都有村民上香添油。村民每年清明、重陽祭拜先人,祈求祖先庇佑,家族昌盛。 [1] 
  • 歷史事件
民國五年(1916年)春,峽口地區(含西邊圍村)村民與餘屋村民因農田用水發生械鬥,參鬥者1000餘人,毀壞莊稼樹木無數。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寒溪河峽口水閘建成,防禦東江洪水倒灌,保護西邊圍村等56個鄉村和8.1萬畝農田。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0月19日,日軍佔領石龍,東莞縣城告急。面對這一嚴重局勢,中共東莞中心縣委指揮東莞抗日模範壯丁隊和東莞常備壯丁隊共200多人開赴榴花前線,在峽口(含西邊圍村)、西湖、京山、鰲峙塘等地作戰20多天,擊退多次渡河進犯的日軍。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9月3日,颱風暴雨齊襲,東江潮水暴漲,釀成30年一遇之巨災。西邊圍村農田被淹,水深齊屋檐。
1957年9月22日,19號強颱風在珠江口登陸,暴雨襲擊附城(降雨量258.9毫米),東江水位急劇上升,西邊圍村受災面廣,塌房多間。
1959年,東江中上游連續下雨,江河水位急劇上漲,受東江洪水頂託、倒灌影響,西邊圍村被浸多日,房屋倒塌多間,災情嚴重。 [1] 

西邊圍村地方特產

西邊圍村特色農產品有黃皮、石榴。特色傳統食品有粽、艾角、硬餅、紅團、油角、鬆糕和糖環。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