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貒

鎖定
西貒,偶蹄目西貒科哺乳動物。 [3]  西貒科有3個種,很像歐洲的野豬。3個種裏的白唇貒是一種兇猛可怕的動物。白唇貒個頭相當大,因兩頰上的白色條紋而得名。第二個種叫環貒,體型較小。第三個種長得像環頸野豬,是西貒科中現存個頭最大的一個種。 [4]  西貒科的腿較纖長,胃較複雜,臀部有臭腺。 [3] 
西貒的分佈範圍是由美國西南部到阿根廷北部。環頸西貒和白唇貒可見於美洲的熱帶森林、稀樹草原樹林和有刺灌木叢。草原貒主要見於半乾旱的有刺樹林中。西貒和豬一樣是雜食性,但偏好果實、種子和藤蔓。所有的西貒都極具羣居性。環頸西貒和草原貒由數個家庭成羣而居,數百隻白唇貒會聚集成羣,但覓食時會分成較小的羣體。羣體中的成員互相以頰磨擦臭腺來增強感情。 [3]  遇到敵害和受到驚嚇時,其背腺能分泌有惡臭味的液體,把四周搞得臭氣熏天,別的動物就會自動躲開。 [5]  西貒非常吵鬧,用咕嚕聲、尖叫聲和牙齒的喀答聲來溝通。西貒一胎通常產2崽,但也有的高達4崽。 [3] 
西貒的生存面臨多種威脅,除了野味業者的獵捕,引進品種帶來的疾病,南美洲熱帶雨林的快速破壞等因素,都對活動範圍大的三個品種的西貒也造成嚴重衝擊。 [3]  白唇貒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為易危(VU)保護等級, [6]  草原貒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為瀕危(EN)保護等級。 [7] 
拉丁學名
Tayassuidae
別    名
javelin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偶蹄目
西貒科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豬形亞目
分佈區域
新大陸
中文學名
西貒

西貒簡介

新大陸熱帶森林中,有一種奇怪的像豬一樣的動物叫西貒。真正的野豬從未到達南美,但西貒科動物正好彌補了這個缺陷。西貒科有3個種,新大陸是它們唯一能存活到現代的地方,歐洲和亞洲只發現過它們的化石 [1] 
西貒是新大陸的一種豬類動物。長得像豬一樣,耳小而聳立,幾乎沒有尾。它的英語俗名還有(原意為“鏢槍”),源自它具有矛狀的上犬牙 [2] 

西貒身體特徵

與豬的差別是某些骨骼和牙齒的特徵。背部皮下有一臭腺,開口於脊樑上,發出一種強烈的麝香似的氣味;因此傳説西貒有兩個臍,一個在上,一個在下。西貒分佈於從德克薩斯州向南到巴塔哥尼亞一帶。以多種植物、昆蟲、蛙類和屍肉為食。報警聲如犬吠,受驚擾就使牙齒打顫發出嘎嘎聲。遇敵則用臭腺排出液體驅趕,或者集結數十至數百頭還擊。一窩2仔,妊娠期5個月。

西貒種羣類

有3個屬:
領西貒(Pecari tajacu或Collared Peccary)深灰色,有一白色帶橫過胸部,5∼25只一羣,棲於荒漠和森林,它們在覓食時會分成較小的羣體覓食後再聚集成羣。
白唇西貒(Tayassu pecari)體稍大,色較深,嘴四周色白;一羣50∼100只以上,棲息在潮濕的熱帶森林中。
草原西貒(Catagonus wagneri,即瓦格納氏西貒),分佈於南美洲查科草原,原本認為是已經滅絕的動物,但是在20世紀70年代在查科草原重新發現,是美洲最後發現的大型動物,也是西貒科最珍貴的種類。草原西貒體型大於領西貒,日間也更為活躍,4∼10只組成一羣。草原西貒僅分佈於南美中部的大查科(Gran Chaco)地區,因被人類獵殺及生境被開墾以作牧場,草原西貒的數量受到影響。在20世紀晚期,這些因素促使人們關注該物種的長期生存機會。

西貒生存狀況

西的生存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威脅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獵人捕殺、引入品種帶來的疾病和生存地的破壞。
參考資料
  • 1.    吳嵐,萬曉克,黃義揚著,珍稀動物世界,21世紀出版社,1994.10,第177頁
  • 2.    (美)古德主編 楊枕旦等編譯,康普頓百科全書 生命科學卷,商務印書館,2003年01月第1版,第525頁
  • 3.    (美)珍妮·布魯斯等著;蘇永剛等譯,世界動物百科全書,明天出版社,2005.10,第202頁
  • 4.    吳嵐等著,珍稀動物世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1994.10,第177-178頁
  • 5.    劉海棲主編;孟凡明編著,卡通自然奧秘百科圖典 哺乳動物,明天出版社,1998.09,第209頁
  • 6.    西貒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引用日期2023-06-27]
  • 7.    西貒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引用日期202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