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藏香青

鎖定
西藏香青(Anaphalis tibetica Kitam.),根頸粗壯,灌木狀,多分枝,根出條多數,上部被枯葉殘片,與頂生的蓮座狀葉叢,與花莖密集叢生,花冠長3.5—4毫米。冠毛約與花冠等長,雄花冠毛上部粗扁,有鋸齒,瘦果長圓形,長0.8毫米,被微毛,花期7—8月,果期8一9月。
中文名
西藏香青
拉丁學名
Anaphalis tibetica Kitam.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菊目
菊科
香青屬
西藏香青
分佈區域
西藏南部(打格章、隆子、拉薩、日喀則)

西藏香青形態特徵

西藏香青
西藏香青(7張)
根頸粗壯,灌木狀,多分枝,根出條多數,上部被枯葉殘片,與頂生的蓮座狀葉叢,與花莖密集叢生。莖直立,高15-35釐米,纖細,不分枝,下部木質,常宿存,被蛛絲狀疏棉毛及頭狀具柄腺毛,下部多少脱毛,全部有密生的葉。下部葉較短,在花期枯萎;中部葉多少開展,線形,長2-3.5釐米,寬0.3-0.5釐米,基部沿莖下延成狹長的翅,邊緣波狀反捲,頂端稍鈍,無明顯的小尖頭,頂部葉漸小,漸尖;全部葉上面綠色,被頭狀具柄腺毛,下面被白色密棉毛,有在下面稍高起的單脈。 [3] 
頭狀花序十餘個至數十個,在莖和枝端密集成復傘房狀,無花序梗,總花序梗被白色棉毛。總苞狹鍾狀,長4-6毫米,寬3-4毫米;總苞片約4-5層,外層寬卵圓形,長2.5毫米,不規則齒裂,淺或深褐色,被棉毛;內層橢圓形,長4.2-5毫米,寬達2毫米,淺黃色,頂端圓形;最內層匙狀線形,稍短,有長達全長三分之二的爪部;雌株的總苞常較小。花托有繸狀短毛。雌株頭狀花序外圍有多層雌花,中央有1-4個雄花;雄株頭狀花序全部有雄花。花冠長3.5-4毫米。冠毛約與花冠等長,雄花冠毛上部粗扁,有鋸齒。瘦果長圓形,長0.8毫米,被微毛。花期7-8月,果期8-9月。 [1] 

西藏香青生長環境

生長於高山及亞高山針葉林下,灌叢中或山坡陽地,海拔3800-4100米。 [1] 

西藏香青分佈範圍

產於西藏南部(打格章、隆子、拉薩、日喀則)。

西藏香青本種提示

此種的模式採於西藏南部(拉薩),據原始記載,“總苞長3—3.5毫米”,“瘦果無毛”。我們見到的標本總苞較大,瘦果有毛,雖與此種的原始記載不符合,但仍應視為同一種。模式標本據原插圖可能是頭狀花序未完全開放的植株,所以總苞較小。
此種與江孜香青A.DesertiDrumm.略相似,但後者的頭狀花序較大,葉上面初被蛛絲狀毛,後多少脱毛,且莖有被棉毛的腋芽或短分枝,有疏生的葉(節間長3—4釐米),與本種(節間0.5—1釐米,稀達1.5釐米)不難區別。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