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藏茶藨子

鎖定
西藏茶藨子(Ribes xizangense L. T. Lu),為茶藨子科落葉灌木,小枝灰黑色或紫黑色,芽長卵圓形,葉卵圓形,葉柄幾乎無毛,花較大,苞片橢圓形,稀倒卵狀長圓形,果實球形。
中文名
西藏茶藨子
拉丁學名
Ribes xizangense L. T. Lu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虎耳草目
茶藨子科
茶藨子屬
西藏茶藨子
分佈區域
西藏東北部、東部和南部。

西藏茶藨子形態特徵

西藏茶藨子,高1-3米;小枝平滑,皮長條狀縱裂,嫩枝紅褐色,具短柔毛,無刺;芽長6-8毫米,先端急尖或微鈍,具數枚紫紅色或褐色鱗片。葉寬卵圓形,長1.5-3釐米,寬1.8-4釐米,基部近截形至淺心臟形,上面深綠色,無柔毛,具粘質腺體或疏生短腺毛,下面色較淺,無柔毛,疏生粘質腺體,掌狀3-5裂,裂片三角狀卵圓形,先端急尖,頂生裂片比側生裂片稍長或近等長,邊緣具不整齊粗鋭單鋸齒或重鋸齒;葉柄長1.5-2釐米,無毛或僅沿槽微具短柔毛,疏生短腺毛。
西藏茶藨子線稿圖 西藏茶藨子線稿圖 [1]
花較大,開花時直徑4-6毫米,單性,雌雄異株,組成直立或微下垂的總狀花序;雄花序長2-5釐米,具花5-15 (-20) 朵;雌花序稍短,長2-3釐米,具花5-9朵,稀較多;花序軸和花梗被短柔毛和短腺毛;花梗長2-4毫米;苞片長4-7毫米,寬2-3毫米,先端急尖,被短柔毛,具單脈;花萼深紫紅色,外面無毛,稀微具短柔毛;萼筒盆形,長1.4-1.8毫米,寬1.5-2毫米;萼片舌形或卵圓形,長2-3 (3.5) 毫米,寬1-2 (2.5) 毫米,先端圓鈍,直立;花瓣小,近扇形,先端圓鈍或圓狀截形,紫紅色;雄蕊稍長於花瓣,花絲幾與花葯近等長,花葯近圓形;雌花的雄蕊退化,幾無花絲;子房微具短柔毛和短腺毛,雄花兒無子房;花柱先端2裂。果實直徑6-9毫米,桔紅色至紫紅色,幼時微具柔毛和短腺毛,老時脱落無毛。花期5-6月,果期7-8月。 [1]  [3] 

西藏茶藨子生長環境

西藏茶藨子生於高山坡地針葉林、灌叢中或谷底樹旁,海拔3500-4600米。

西藏茶藨子分佈範圍

西藏茶藨子產於西藏東北部、東部和南部。 [1] 

西藏茶藨子近種區別

此種和東方茶藨子 R. orientale Desf. 近緣,區別在於後者葉圓形或腎狀圓形,兩面均被短柔毛、粘質腺體和短腺毛,裂片先端圓鈍,邊緣具粗鈍鋸齒;雄花序長2-5釐米,具花15-30朵;花較小,直徑2-4毫米;花萼外面具短柔毛和短腺毛;果實老時常具短柔毛和短腺毛。 [1] 

西藏茶藨子相關的種

與“西藏茶藨子 Ribes xizangense L. T. Lu”相關的種有:
圓葉茶藨子Ribes heterotrichum C. A. Mey.
東方茶藨子Ribes orientale Desf.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