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藏舞蹈家協會

鎖定
西藏舞蹈家協會成立於1981年10月,現有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23名,西藏舞蹈家協會會員108人。其中藏
會員佔90%以上,此外還有漢、回、苗、珞巴等兄弟民族會員。其中副高職稱的會員佔四分之一。為民族的舞蹈創作、表演、教學、理論研究、民族民間舞種的搶救、集成和羣眾業餘舞蹈、少兒舞蹈、中老年健身舞蹈的扶持、指導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中文名
西藏舞蹈家協會
組織性質
非牟利民間團體
主    席
丹增貢布 [1] 

目錄

西藏舞蹈家協會簡介

西藏舞蹈家協會遵循聯絡、協調、服務的宗旨,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為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的舞蹈事業做出了貢獻。

西藏舞蹈家協會榮譽

眾多舞協會員在區內外大賽中獲獎。例如:1993年首屆“珠穆朗瑪文學藝術基金”獎評比賽中舞協主席阿旺克村、副主席仁金才珍、巴桑次仁、丹增貢布、何永才榮獲此項大獎。95年副主席白芨獲第二屆“珠峯獎”,並在97年度又獲得中國文聯全國各大協會中青年“德藝雙馨”會員稱號。97年第三屆“珠峯”獎評比賽中大型主題歌舞《大雁頌》,羣舞《藏東賽鼓》及老舞蹈家降登同志獲此殊榮。98年中國文聯、中國舞協舉辦首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大賽中《康鼓報春》獲銅獎、《韻》獲表演特別獎、西藏舞協獲組織獎。98年6月在中國舞協“雙十佳”優秀會員表彰大會上,幹希玲獲“雙十佳”優秀會員稱號。98年在上海舉辦全國第三屆中老年健身舞比賽中我會組織的代表隊獲“道德風尚獎”,並獲二個“柏鶴獎”,一個“丹鶴獎”。2000年由西藏舞協副主席巴桑次仁及眾多理事、會員參與創作、表演的大型樂舞《珠穆朗瑪》,在南京舉辦的第六屆中國藝術節上榮獲特別大獎。該劇在2001年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中再次喜獲三項金獎。2000年舞協副主席亞依創作的雙人舞“珞巴人的刀”在全國第十屆孔雀杯少數民族“單雙三”舞蹈比賽中獲創作一等獎。協會理事達娃拉姆創作的女子羣舞“酥油飄香”獲第七屆全軍匯演一等獎。
在理論研究方面繼舞協主席阿旺克村同志編纂的《西藏舞蹈通史》和獲得全國科技成果二等獎的《中國少數民族舞蹈史》(其中西藏部分由阿旺克村和紀蘭府同志完成)出版之後,由西藏舞協副主席丹增次仁為主編的《中國民間舞蹈集成西藏卷》由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
二十年來西藏舞協為維護祖國統一,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傳播藏民族優秀文化,進行對外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貢獻。多次赴亞洲、歐洲、拉丁美洲、澳洲等許多國家及中國香港地區、中國澳門地區、中國台灣地區等地訪問演出,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同肘協會也接待了美國密西西比四方舞團等不少來自國內外的來賓,進行了廣泛的藝術交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