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

鎖定
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始建於1952年9月8日,是一家綜合性“三甲”醫院。 [1] 
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為集醫療、教學、科研、急救、保健、預防為一體的西藏地區規模最大的三級甲等綜合型公立醫院,在滿足區域基本醫療保障的同時,是西藏自治區疑難重症診治指導中心、“大病不出藏”兜底醫院,是西藏醫學人才培養和高原病研究的核心基地,是國家級區域醫療中心,是“西藏大學人民醫院”“徐州醫科大學西藏臨牀學院”。 [4] 
醫院始建於1952年,1998年通過“三甲”評審,2011年升格為副廳級事業單位。 [4]  2018年12月4日,被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公佈為首批腫瘤多學科診療試點醫院。 [2] 
中文名
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
成立時間
1952年
醫院等級
三級甲等
醫院類型
綜合醫院
經營範圍
醫療機構
公司性質
公立醫院

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醫院科室

2023年7月,自治區人民醫院按照《精神衞生法》《健康中國2023年規劃綱要》《關於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10部委關於印發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法律規劃政策的要求,正式開設心身醫學門診。 [3] 

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科室設置

醫院內設綜合管理機構12個、後勤服務機構1個(均為副縣級),內設機構二級科室16個;專業科室42個(臨牀醫技40個,職能科室2個)。 [4] 
(一)、內設機構:黨委辦公室(內設科室2個:宣傳科、信訪辦)、醫院辦公室(內設科室1個:援藏辦)、紀檢監察審計處(內設科室1個:審計科)、人力資源管理處(內設科室1個:離退休人員服務科)、醫務處(內設科室3個:醫政科、醫患辦公室、醫保物價服務中心)、護理部、科研教育處、財務處(內設科室2個:財務科、招標採購科)、信息管理處、幹部保健處、運營管理處、器材處(內設科室3個:醫學裝備科、物資供應科、固定資產管理科)及後勤服務中心(內設科室3個:總務科、基建房管科、安全保衞科)。 [4] 
(二)、專業科室(不定級別):風濕免疫血液科、高山病心血管內科、保健特需部、消化內科(內窺鏡中心)、神經內科(心理衞生科)、內分泌科(臨牀營養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睡眠中心)、腎臟內科(血液淨化中心)、腫瘤內科(腫瘤治療中心)、普通外科、骨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神經外科、婦科、產科、兒科、手術麻醉科、重症醫學科、五官科、中醫科、皮膚性病科(皮膚美容中心)、康復醫學科(高壓氧治療中心)、口腔科、眼科、耳鼻咽喉科(醫學整形外科)、藥學部、放射科、超聲醫學科、檢驗科(臨牀檢驗中心、遺傳醫學研究室)、輸血科、病理科、感染性疾病科(發熱門診)、門診部負、保健門診、健康管理中心、消毒供應中心、急診科、全科醫學科、病案質控中心、醫院質量管理辦公室、醫院感染控制辦公室。 [4] 

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醫院領導

李虹:西藏自治區衞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負責自治區人民醫院全面工作。 [5-6] 
吳東:北京協和醫院黨委常委、副院長,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5] 

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醫院歷史

1950年9月8日開始,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張經武隨行醫療組、十八軍衞生部、重慶支援解放西藏醫療隊(稱為西南醫療隊)、科工隊醫療組、中央醫療隊(稱西北醫療隊)共近百名醫務人員陸續抵達拉薩。1951年12月26日,從各路進藏醫療隊抽調部分人員成立了解放軍拉薩門診部,地址在老城區一個當時稱為“聯歡社”的地方(原國民黨辦事處小學),負責人為十八軍衞生部醫務主任張學彬。
1952年9月8日,在解放軍拉薩門診部的基礎上成立了我院的前身──“拉薩市人民醫院”,西藏軍區衞生處副處長張學彬為首任院長。1957年,醫院遷至新址(亦即現址),醫療條件大為改善。1962年,新的拉薩市人民醫院建成後,我院更名為“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1988年10月,醫院更名為“西藏自治區第一人民醫院”(但我院仍然沿用“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的原名),核定病牀編制500張(實際開放371張)、人員編制854人(實有在編職工721人)。2011年1月,醫院升格為自治區衞計委管理的副廳級單位並恢復院名為“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 [1] 
2024年4月,為提升患兒在醫院的就醫體驗,滿足患者個性化就醫需求,更好地服務血友病患兒,自治區人民醫院兒科在兒童腎臟/遺尿專科門診的基礎上新增“血友病專科門診”,為血友病患兒提供綜合、精準的診療服務。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