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藏大學《格薩爾》研究所

鎖定
西藏大學“格薩爾”研究所最初以“西藏大學《格薩爾》搶救小組”為名成立於1979年。是針對著名《格薩爾》説唱藝人扎巴的口頭説唱錄音的進行文字記錄並進一步編輯、整理、出版而組建的專門機構。1985年,正式轉為研究室,2001年又正式更名“為西藏大學‘格薩爾’研究所”,現隸屬於西藏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 研究所的經費由學校解決。人員編制基本保持在5至6名之間。現有6名研究人員,其中有2名副研究員、2名助理研究員和2名實習研究員。 [1] 
中文名
西藏大學《格薩爾》研究所
外文名
"Gesar" Research Institute of University of Tibet
歸    屬
西藏大學
研究對象
《格薩爾》

西藏大學《格薩爾》研究所研究所簡介

研究所自成立以來,在學校的領導和關心下,克服各種困難,以搶救著名《格薩爾》説唱藝人扎巴的口頭説唱錄音為主,對錄音的文字記錄、編整成書、進行出版、錄音帶的複製保存、光盤製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從1979年研究所成立到1986年藝人過世期間,搶救出版了十七部《格薩爾》部本,其中《天嶺占卜九藏》、《英雄降生史》、《征服北方魔王》、《門嶺大戰》、《松巴犏牛宗》、《霍爾齊巴山羊宗》、《索嶺之戰》、《漢嶺傳奇》、《霸嘎拉神奇王》等九部已正式出版面世,《雪山水晶宗》、《莫桂騾宗》、《霍爾嶺大戰》(上、下冊)、《吾斯茶宗》、《象雄珍珠宗》、《姜嶺大戰》、《大食財宗》等八部本正在進一步編整過程中。
二十餘年來,研究所積極開展有關《格薩爾》的研究,結合民俗學、文化學、宗教學、歷史學等相關學科在各種學術刊物上刊發有多篇學術論文。尤其在第一屆至第六屆“國際《格薩(斯)爾》學術會”上,都有研究所同志的學術論文入選、交流。由於研究所在我國“《格薩爾》學”學科建設所做出的突出成績,研究所及其多位研究人員曾多次受到文化部,國家民委,中國文聯,中國社會科學院,全國《格薩爾》辦公室的表彰和嘉獎。 [1] 

西藏大學《格薩爾》研究所工作方向

研究所在今後一至兩年的主要工作方向仍然是説唱錄音的文字記錄和對記錄文本的進一步整理和出版。使老藝人留下的十七部本以“扎巴口頭説唱《格薩爾》系列叢書”的形式,以較高的水準奉獻給國內外《格薩爾》研究者和廣大的讀者。
此項工作對搶救和傳承不可再生的藝人口頭説唱《格薩爾》具有特殊意義,同時為推動西藏大學“《格薩爾》學”乃至我國“《格薩爾》學”全面發展將起到積極的推動和完善作用。
當然,研究所的工作也並非僅僅停留在搶救工作上。自2005去年起,研究所不僅承擔了校級課題《扎巴説唱《格薩爾》諺語選編》,而且去年由平措副研究員申請、主持的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項目——《<格薩爾>的宗教文化研究》獲得立項資助。此課題涵蓋藏族歷史、民風民俗、藏族文學、宗教文化等眾多領域,分別涉及了歷史學、宗教學、文化學、民俗學、心理學等學科的理論與方法,是一個難度較大的大型課題。這也標誌着研究所的工作開始從搶救工作逐漸邁入具體的研究工作中。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