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華師範大學(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簡稱“西華師大”,位於四川省南充市,是四川省屬重點大學,四川省第一所師範類高等學府和全國首批學士、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四川省首批免費師範生培養實施高校,四川省首個“四川省優秀大學生選調基地”,四川省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入選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訓計劃”、四川省“雙一流”建設計劃、四川省卓越教師教育培養計劃、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四川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四川2011計劃。
[1-4]
- 中文名
- 西華師範大學
- 外文名
-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 簡 稱
- 西華師大、CWNU
- 創辦時間
- 1946年5月16日
- 辦學性質
- 公辦大學
- 學校類別
- 綜合(師範)類
- 學校特色
-
四川省屬重點大學
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訓計劃
四川省“雙一流”建設計劃
四川省卓越教師教育培養計劃 展開- 學校特色
-
四川省屬重點大學
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訓計劃
四川省“雙一流”建設計劃
四川省卓越教師教育培養計劃
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四川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四川省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70]
四川省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71]
四川2011計劃 收起
- 主管部門
- 四川省
- 現任領導
-
王元君(黨委書記)
陳濤(校長) - 本科專業
- 82個
- 碩士點
-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9個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3個 [26]
西華師範大學歷史沿革
編輯西華師範大學建校背景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東北大學被迫遷校北平。
1936年2月,東北大學再遷西安。
1938年3月,因抗日烽火連綿,東北大學遷至四川省三台縣草堂寺、舊潼川學府院等處。
西華師範大學大學沿革
1949年12月,私立川北農工學院更名為私立川北大學。設文商學院、理工學院和農工學院,增設中文、哲史二個系。
1950年7月,私立川北大學和私立川北文學院合併成立公立川北大學。8月,公立川北大學由三台縣遷至南充市。9月,公立川北大學改名為川北大學,增設水利、土木、化工、電機、採礦五個一年制專修科。
1952年10月,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以川北大學以文、理專業為基礎先後併入川東教育學院,以及四川大學師範學院、華西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歷史系,組建了四川師範學院,設中文、歷史、化學、數學、物理五個系及相應的專業。
1956年8月,學校一分為二,專修科各專業留在南充,校址更名為南充師範專科學校,增設生物系及相應的專業(本科專業遷至成都市,校名沿用四川師範學院,1985年更名為四川師範大學)。
1966年6月,“南充師範學院文化革命領導小組”成立。
1979年,南充師範學院開始招收研究生。
1989年1月9日,南充師範學院恢復為“四川師範學院”校名。
2020年7月2日,西華師範大學加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藝術聯盟。
[7]
2023年7月23日,西華師範大學加入西部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創新與發展聯盟。
[76]
西華師範大學辦學條件
編輯西華師範大學院系專業
學院 | 本科專業 |
---|---|
- | |
漢語言文學、秘書學、漢語國際教育 | |
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技術學 | |
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政治學與行政學 | |
法學 | |
公共事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旅遊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 | |
歷史學(師範)、文物與博物館學 | |
經濟學、市場營銷、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 | |
學前教育、小學教育 | |
- | |
英語(師範)、商務英語、翻譯、日語 | |
新聞學、播音與主持藝術、網絡與新媒體 | |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生態工程 | |
音樂學、音樂表演、舞蹈學、舞蹈表演 | |
美術學、環境藝術、視覺傳達、服裝與服飾設計、繪畫 | |
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 | |
西華師範大學高等職業技術師範學院 | - |
- | |
西華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 - |
西華師範大學國際學院 | - |
- | |
- | |
數學與應用數學、統計學、信息與計算科學、人工智能、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
物理學、材料物理、天文學 | |
生物科學、園林、生物技術、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生態學 | |
地理科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地理信息科學、測繪工程 | |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教育、飛行器控制與信息工程 | |
化學(師範)、應用化學、科學教育(師範) | |
書法學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師範)、網絡空間安全、軟件工程 | |
西華師範大學師資力量
學校名師薈萃,師資力量雄厚。著名墨學專家伍非百,著名古代文學專家鄭臨川、周虛白、傅平驤,史學專家吳景賢、趙呂甫、龍顯昭,哲學專家李耀仙,遺傳學專家湯澤生,國際公認大熊貓生態生物學研究的奠基人胡錦矗等為代表的一大批知名專家學者為學校發展積澱了濃厚的學術底藴。
[63]
根據2023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教職員工2700餘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教師1000餘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1900餘人。獲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等各級各類人才稱號130人次;獲評全國師德先進個人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四川省“四有”好老師1人,四川省教學名師5人。獲批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12個。
[63]
姓名 | 研究所屬學科門類 | 批准時間 | 姓名 | 研究所屬學科門類 | 批准時間 |
---|---|---|---|---|---|
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 | |||||
胡錦矗 | 生物學 | 1987年 | - | - | - |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2人) | |||||
胡錦矗 | 生物學 | 1991年 | 陳寧 | 高等教育學、體育教育學 | 1999年 |
秦自生 | 生物學 | 1991年 | 王安平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2000年 |
鄭發科 | 生物學 | 1991年 | 蔡鐸昌 | 化學 | 2001年 |
湯澤生 | 生物學 | 1992年 | 聶應德 | 政治學 | 2004年 |
李培湘 | 哲學 | 1992年 | 楊樹政 | 物理學 | 2005年 |
徐鄧耀 | 地理學 | 1993年 | 張繼華 | 教育學 | 2005年 |
王代敬 | 經濟學 | 1993年 | 李化樹 | 教育學 | 2006年 |
佘正松 | 古典文學 | 1997年 | 物理學 | 2006年 | |
李明東 | 計算機科學 | 1997年 | 彭正松 | 生物學 | 2008年 |
杜學元 | 教育學 | 1997年 | 經濟學 | 2010年 | |
張炎 | 數學 | 1998年 | 馮文全 | 教育學 | 2014年 |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5人) | |||||
王安平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2007年 | 張澤鈞 | 生物學 | 2011年 |
周材權 | 生物學 | 2008年 | 蔣青權 | 物理學 | 2012年 |
苟興龍 | 化學 | 2009年 | - | - | - |
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17人) | |||||
胡錦矗 | 生物學 | 2000年 | 李化樹 | 教育學 | 2010年 |
佘正松 | 古典文學 | 2002,2011 | 王安平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2011年 |
陳寧 | 體育學 | 2002,2010 | 周材權 | 生物學 | 2011年 |
楊樹政 | 物理學 | 2004,2011 | 馮文全 | 教育學 | 2011年 |
聶應德 | 政治學 | 2005,2013 | 周曉琳 | 中國古代文學 | 2013年 |
鄭發科 | 生物學 | 2005年 | 羅志全 | 物理學 | 2015年 |
李培湘 | 教育學 | 2006年 | 李軍 | 應用數學 | 2015年 |
蔡東洲 | 歷史學 | 2006,2013 | 文藝學 | 2015年 | |
彭正松 | 生物學 | 2010年 | - | - | - |
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 | |||||
李明東 | 計算機科學 | 1994年 | 侯萬儒 | 生物學 | 2011年 |
陳寧 | 體育學 | 1996年 | 周曉琳 | 中國古代文學 | 2011年 |
佘正松 | 古典文學 | 1997年 | 吳雙清 | 理論物理 | 2013年 |
王安平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1999年 | 劉進 | 文藝學 | 2013年 |
黃浩耘 | 圖書館學 | 1999年 | 吳曉燕 | 政治學 | 2013年 |
刁永鋒 | 教育學 物理學 | 2007年 | 吳佩林 | 歷史學 | 2013年 |
羅志全 | 物理學 | 2010年 | 曾洪偉 | 英美文學 | 2015年 |
李佳孝 | 教育學 | 2010年 | 蔣青權 | 理論物理 | 2015年 |
徐遠火 | 教育學 | 2011年 | - | - | - |
西華師範大學學科建設
根據2023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生態學與生態治理學科領域、政治學與社會治理學科羣入選四川省一流建設學科,馬克思主義學院是四川省屬高校中唯一入選的全省首批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化學、工程學、材料科學、植物與動物科學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學科,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入選“2021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行榜”。學校是國家天文科學數據中心教育研發應用中心共建單位,2項科研成果入選2021年“中國太空探索10項重大進展”。學校1979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現有1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個學科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1個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
[63]
類別 | 學科 |
---|---|
四川省一流學科 | 生態學與生態治理、政治學與社會治理 |
四川省“雙一流”建設貢嘎計劃建設學科 | 生態學、天文學、中國語言文學 |
四川省重點學科 | 野生動植物保護利用、中國古代文學、動物學、政治學理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高等教育學、歷史文獻學、有機化學、理論物理 |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 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體育學、中國語言文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理學、生物學、生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林學、公共管理 |
專業碩士授權類別 | 法律、教育、體育、漢語國際教育、應用心理、翻譯、新聞與傳播、文物與博物館、電子信息、農業、公共管理、會計、藝術 |
西華師範大學教學建設
- 教學成果
校園活動(16張)
級別 | 所在單位 | 專業名稱 | 立項時間 |
---|---|---|---|
國家級 (11個) | 文學院 | 漢語言文學 | 2019 |
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 | 小學教育 | 2019 | |
歷史文化學院 | 歷史學 | 2020 | |
物理與天文學院 | 物理學 | 2020 | |
生命科學學院 | 生物科學 | 2020 | |
政治與行政學院 | 政治學與行政學 | 2022 |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 | 2022 | |
化學化工學院 | 化學 | 2022 | |
物理與天文學院 | 天文學 | 2022 | |
地理科學學院 | 地理科學 | 2022 | |
生命科學學院 | 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 | 2022 | |
省級 (30個) | 文學院 | 漢語言文學 | 2019 |
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 | 小學教育 | 2019 | |
地理科學學院 | 地理科學 | 2019 | |
生命科學學院 | 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 | 2019 | |
政治與行政學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2019 | |
教育學院 | 教育學 | 2019 |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環境工程 | 2019 | |
體育學院 | 體育教育 | 2019 | |
教育學院 | 心理學 | 2019 | |
商學院 | 會計學 | 2019 | |
音樂學院 | 音樂學 | 2019 | |
歷史文化學院 | 歷史學 | 2019 | |
物理與天文學院 | 物理學 | 2019 | |
生命科學學院 | 生物科學 | 2019 | |
化學化工學院 | 化學 | 2019 | |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 應用電子技術教育 | 2020 | |
計算機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2020 | |
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 | 學前教育 | 2020 | |
數學與信息學院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2020 | |
生命科學學院 | 園林 | 2020 | |
文學院 | 漢語國際教育 | 2020 | |
政治與行政學院 | 政治學與行政學 | 2020 | |
法學院 | 法學 | 2022 | |
教育學院 | 教育技術學 | 2022 | |
文學院 | 秘書學 | 2022 | |
新聞傳播學院 | 新聞學 | 2022 | |
數學與信息學院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2022 | |
生命科學學院 | 生態學 | 2022 |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環境科學 | 2022 | |
管理學院 | 旅遊管理 | 2022 | |
類別 | 課程 |
---|---|
國家級特色專業 | 教育學(2010)、體育教育(2010)、地理科學(2010)、生物科學(2007)、漢語言文學(2007)、思想政治教育(2008)、物理學(2009) |
國家級精品課程 | 全民健身概論 |
國家級教學團隊 |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2010) |
省級特色專業 | 環境科學(2010)、心理學(2010)、應用電子技術教育(2010)、思想政治教育(2006)、生物科學(2006)、漢語言文學(2006)、歷史學(2007)、教育學(2007)、物理學(2007)、化學(2007)、計算機科學與技術(2008)、音樂學(2008)、地理科學(2008)、生物技術(2009)、體育教育(2009)、教育技術學(2009) |
省級教學團隊 | 教育學專業教學團隊(2010)、動物學教研室教學團隊(2010)、古代文學教研室教學團隊(2007)、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2008)、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教研室教學團隊(2008)、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學團隊(2009)、中國古代史教研室教學團隊(2009) |
省級精品課程 | 教育概論、德育原理、學校管理學、教育技術學、中國古代文學史及作品選、中國當代文學、美學、語言學概論、中國現代文學史及作品選講、世界近現代史、歷史文獻學、中國近代史、中國古代史、政治學原理、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實變函數論、數值方法與計算機技術、量子力學、電動力學、原子物理、高頻電路、力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人文地理學、環境保護、水文學、彙編語言程序設計、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聲樂 |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 政治學原理、原子物理 |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動物學實驗中心(2007)、教師職業技能訓練中心(2008)、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實驗教學中心(2009) |
四川省本科人才培養基地 | 教育學、漢語言文學、地理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 人才培養
- 社會評價
西華師範大學學術研究
編輯西華師範大學科研成果
根據2023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近年來,在學術期刊上發表科研論文13271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314篇,SSCI收錄論文32篇,CSSCI、CSCD來源期刊論文867篇;出版學術專著277部。獲國家級、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科技獎、科技成果轉化獎和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68項;獲國家發明專利101項,實用新型專利161項。“十三五”以來,累計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4700餘項,其中,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其他國家級項目214項(含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清代南部縣衙檔案整理與研究”“5-11世紀中國文學寫本整理、編年與綜合研究”2項),省部級項目419項;承接包括青藏高原第二次綜合科學考察、成蘭鐵路、蘭渝鐵路等生態環境評估項目在內的國家重大戰略工程建設等相關項目。
[63]
西華師範大學科研機構
根據2023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1個,四川省工程實驗室1個,四川省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個,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6個,南充市重點實驗室7個;擁有省級社會科學高水平研究團隊3個,四川省青年科技創新團隊4個,四川新型智庫2個。建有國家淡水漁業工程技術中心西南分中心、國家林業局竹資源培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大熊貓主食竹保育示範基地;建有四川省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區域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等3個四川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以及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四川省落下閎研究中心等其他6個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建有四川省組織修復材料工程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省級大學科技園、朱德研究中心、生態研究院、公共政策研究院、鄉村振興發展研究院、教育研究院、中華檔案文獻研究院等科技轉化與社會服務科研機構。
[63]
類別 | 機構 |
---|---|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 化學合成與污染控制四川省重點實驗室、西南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省部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 四川省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四川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西部區域文化研究中心、川北歷史文化普及基地(四川省科普基地)、四川省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四川省區域和國別重點研究基地)、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研究基地 |
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 化學應用與化學污染控制技術省高校重點實驗室、電子信息處理技術與應用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環境科學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省高校重點實驗室、丘陵地區國土資源統籌利用工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
西華師範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3年2月,西華師範大學圖書館有紙質圖書333.9萬餘冊,電子圖書482萬餘冊,電子期刊130.6萬餘冊,珍藏古籍5600餘種、74000餘冊,涵蓋師範和非師範專業的理、工、文、史、哲、政、經、法等學科,建成綜合性多學科的川東北地區的文獻和信息中心。圖書館經四川省政府辦公廳批准成為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建成四川省方誌館西華師範大學分館、川渝方誌館西華師範大學分館,系四川省內第三所揭牌的高校方誌分館,也是第二個川渝共建的方誌分館,現有川渝各地方誌、地情文獻2000餘冊。館藏線裝書5600餘種75000餘冊,善本書3000餘冊,其中有明洪武年間的《洪武正韻》、明嘉靖年間的《韓詩外傳》、清代《西域地理圖説》等重要文獻,開展古籍普查、古籍保護、古籍修復,可移動文物普查等工作。
[18]
- 學術刊物
《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西華師範大學學報》是四川省教育廳主管、西華師範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創刊於1979年。是《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知網》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執行優秀獎期刊、《萬方數據資源系統(Chinalnfo)數字化期刊羣》入網期刊。
1999年被評為“四川省質量一級期刊”,2000年榮獲四川省第二屆“優秀期刊獎”。2006年被評為“四川省高校社科優秀學報”。1999年、2002年和2006年蟬聯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學會評定的“全國百強社科學報”,並被評為“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2006年該刊“三國文化”欄目被四川省高校學報研究、中國人文社科學報學會評為“四川省高校學報社科優秀欄目”、“全國社科學報優秀欄目”; 2010年教育部科技司、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評為“第四屆全國高校百強社科期刊”。
[19]
《西華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創刊於1980年,原名為《四川師範學院學報》,四川省教育廳主管、西華師範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季刊。獲有“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全國優秀高校自然科學學報”、 “四川省質量一級期刊”、“四川省高校優秀科技期刊”、 教育部“優秀編輯出版質量獎”、全國高師學報“高校學科建設貢獻獎”等榮譽。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來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重慶維普》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執行優秀期刊;《萬方數據資源系統(chinalnfo)數字化期刊》收錄期刊。
[20]
西華師範大學交流合作
根據2023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與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和四川省大熊貓生態與文化建設促進會,卧龍、蜂桶寨、唐家河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簽署合作協議,多次牽頭承擔國家林業局大熊貓全國調查研究項目。與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研究機構搭建技術研發平台;與地方政府就基層治理、川陝蘇區黨史研究與宣傳、清代南部縣衙檔案整理與研究、地方立法、共建附屬醫院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與國家天文科學數據中心共建教育研發應用中心,投資建設50BiN中國節點望遠鏡(全國唯一高校),建立與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科研信息數據共享機制。學校領銜發現的“CWNU星團表”成為國際上首次以中國高校及科研院所名字命名編號大樣本的天體星表。學校先後與南充、德陽、瀘州、遂寧、巴中、徐州、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等地方政府及部門簽署校地合作協議;與重慶機場集團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簽署校企合作協議。學校與日本千葉大學(Chiba University)、英國桑德蘭大學(University of Sunderland)、馬來西亞世紀大學(SEGi University)等1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20餘所高校簽署校際合作協議,並開展各類層次、不同國別的學術交流、互派訪學、學生聯培等項目。
[63]
西華師範大學文化傳統
編輯西華師範大學形象標識
- 校名
- 校徽
西華師範大學精神文化
- 校訓
勤奮——成才之路
人之百年,歲月難留;學海無涯, 勤奮為舟;不倦誨人, 孜孜以求;教學相長,共創金秋。
求實——治學之道
科學真理 , 四海皆准;結合實際 ,學乃有成;不求浮名 ,不唯書本;腳踏實地 ,求實求真。
敬業——應盡之責
強民富國, 教育為先;學高身正, 乃為師範;兢兢業業, 無私奉獻;百年樹人, 功莫大焉。
創新——時代之需
神州奮進, 形勢逼人;學貴常恆 ,由貴創新;改革開放 ,時代之魂;開拓進取, 永無止境。
- 校歌
《雲飛揚》
作詞:龍顯昭、佘正松,作曲:王佑貴
巴山高,嘉陵長,鍾靈毓秀出棟樑。
眾學子,來四方,進德修業當自強
滋雨露,沐朝陽,滿圓桃李播春光。
天遼闊,鷹高翔,西華師大雲飛揚!
時代重任永不忘,傳承文明振家邦,
- 校慶日
西華師範大學校慶日為每年5月16日。
西華師範大學校園環境
編輯西華師範大學現有行署、華鳳兩個校區,佔地面積400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100餘萬平方米,綠化面積70餘萬平方米,運動場地面積10餘萬平方米。
1、行署校區(老校區)
西華師大行署校區位於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育英路76號,毗鄰北湖公園。是原川北行署區辦公駐地,是後來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同志任中共川北區委員會書記兼川北軍區政委、川北行政公署主任時修建。1952年撤行署恢復省制時,川北行署全部建築物由該校接收作為西華師大校園。有省級重點保護文物胡耀邦辦公舊址、川北行署禮堂以及民國時期老建築羣。
[22]
2、華鳳校區(新校區)(涵蓋西河片區和西山片區)
西華師大華鳳校區位於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師大路1號,毗鄰西山風景區。是世紀之交時學校徵地所建,由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規劃與設計,校園佔地200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90餘萬平方米。自2001年部分投入使用以來,西河片區、西山片區工程已全部完工,學校師生陸續入駐2萬餘人。校園內建設有教學樓、文科樓、理科教學實驗樓、圖書館、專家別墅、行政辦公樓、以各二級學院為獨立單位的化學樓、音樂樓、美術樓及綜合性體育館、足球場、網球場、游泳池、多功能學生活動中心、音樂廳、校醫院等各類現代化的教學、生活設施。此外,還有迎曦湖、鐘樓、浩然亭、石拱橋等景觀。
華鳳校區西河片區:校區位於華鳳街道西華路北側,緊鄰西河;華鳳校區西山片區:校區位於華鳳街道西華路南側,緊鄰西山風景區。
路名原則:
1、切合學校特徵,具有文化內涵;
2、上應天象、下合地貌、中致人和,顯示天人合一、和諧向上的氣象。寓意內藴豐厚、平正通達、不媚不俗、忌偏忌怪,讀之順口、聞之入耳,易識、易記、易誦;
3、意義指向單純,免生誤解或歧義,並與周圍環境協調呼應;
4、儘可能互為關聯。
1、鼎新大道:西河片區教學樓正門至教學大樓。進入正校門後,地勢漸高,直達新校區標誌性建築——教學樓。新校區建成後,我校進入了發展新階段。此道路取名為鼎新大道,既弘揚敢為人先的精神,又激勵師生不斷開拓進取。
2、鼎新東路:西河片區教學樓經體育場、華鳳園餐廳至學生宿舍三公寓。此路居鼎新大道之東。
3、鼎新西路:西河片區教學樓經美術樓、圖書館至人工湖。此路居鼎新大道之西。
4、彩虹大道一段:西河片區體育場經教學樓後、圖書館至車行天橋。
5、彩虹大道二段:車行天橋經西山片區配電房、西山片區教學樓至室內體育館。與彩虹大道一段相連,似一道彩虹貫通整個新校區,取其名象徵我校前景無限美好。
6、五環大道:環繞西山片區室內體育館道路。既合環形道路有五條道路相連,又取奧運五環標誌之意,弘揚“更快、更高、更強”之精神。
7、濱河路:西河片區教師公寓第五幢經新校區自來水廠、小食堂至學生宿舍三公寓。切合地理,適宜師生休閒、小讀。
8、同心路:西河片區正校門經辦公大樓、化學樓、校醫院、西河片區配電房至學生宿舍五公寓。沿路有機關部門、教學單位、後勤設施、學生宿舍,涉及教學、管理和生活各方面,取其名在於希望師生同心致力於教育教學事業。
9、同德路:西河片區正校門經音樂樓後、圖書館前、教工活動中心至教師公寓。此路主要為教師上下班通道,取其名意在強調教書育人德為先。
10、燭光路:西河片區教學樓後人工湖至教師公寓第五幢。此路也主要為教師上下班通道,取其名意在弘揚奉獻精神。
11、博文路:西河片區學生宿舍三公寓至一公寓。地處學生聚集區域,既讚美學子青春年少,又勉勵學生珍惜光陰。
12、風華路:西山片區室內體育館至開水房。與博文路對應,取意相似。
13、通賢路:西山片區室內體育館經博物館後、人行天橋至西河片區圖書館右側。此路名意在期望學子通過跋涉書山學海,完善人生。
14、聚賢路:西山片區體育場至博物館前。意指名師英才雲集我校。
15、德馨路:車行天橋至人行天橋市政幹道東北側道路。意指師德影響廣泛、傳承久遠。
16、步雲路:鼓樓山上山道路。由此路上山,步步登高,由此路下山,如履雲端。
17、燈塔路:西山片區燈光球場旁燈塔沿達成鐵路線延伸路。因高杆燈塔而得名,意指知識的光明能照亮前行的道路。
18、梓州路:西河片區中門至體育場。紀念我校源起三台川北大學,勉勵師生不忘學校創業之歷程。
19、書院路:西山片區教學樓、實驗樓與博物館、鼓樓山之間道路。紀念西山書院曾為我校歷史進程中之一部分。
西華師範大學學校領導
編輯西華師範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
黨委副書記、校長 |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
黨委副書記 | |
黨委常委、副校長 | |
副校長 | |
黨委常委 | 曾慶亮、周勇、周道春 |
西華師範大學歷任領導
類別 | 時期 | 職務 | 姓名 | 在任時間 |
---|---|---|---|---|
歷 任 校 長 | 私立川北農工學院 | 院長 | 李季偉 | 1946.05—1948.03 |
楊志龍 | 1948.08—1949.04 | |||
私立川北大學 | 校長 | 曾濟寬 | 1949.05—1949.10 | |
王宏實 | 1949.11—1950.06 | |||
公立川北大學 | 校務整理委員會主委 | 賈子羣 | 1950.07—1950.09 | |
校務管理委員會主委 | 1950.10—1952.09 | |||
建院委員會主委 | 段可情 | 1952.10—1954.08 | ||
南充師範專科學校 | 校長 | 蘇藜 | 1954.08—1958.10 | |
南充師範學院 | 院長 | 王敍五 | 1964.01—1966.06 | |
章潤瑞 | 1978.05—1982.01 | |||
羅興波 | 1982.02—1983.10 | |||
湯澤生 | 1983.10—1988.12 | |||
四川師範學院 | 院長 | 1989.01—1991.11 | ||
鄧學界 | 1991.12—1994.08 | |||
佘正松 | 1994.08—1997.12 | |||
西華師範大學 | 校長 | 2003.04—2006.09 | ||
陳寧 | 2006.07—2015.03 | |||
2015.03—2017.09 | ||||
2017.09—2022.06 | ||||
歷 任 黨 委 書 記 | 南充師範專科學校 | 黨委書記 | 蘇華 | 1957.11—1958.10 |
南充師範學院 | 黨委書記 | 黃艾民 | 1963.11—1966.06 | |
湯新傑 | 1969.04—1973.09 | |||
章潤瑞 | 1977.02—1978.05 | |||
黃艾民 | 1978.05—1979.10 | |||
章潤瑞 | 1979.11—1983.10 | |||
羅興波 | 1983.10—1988.12 | |||
四川師範學院 | 黨委書記 | 1989.01—1989.04 | ||
梁德璽 | 1989.04—1994.08 | |||
陳正安 | 1994.08—1997.12 | |||
1997.12—2003.04 | ||||
西華師範大學 | 黨委書記 | 2003.04—2008.12 | ||
2008.12—2015.07 | ||||
2015.07—2022.06 | ||||
西華師範大學知名校友
編輯主詞條:西華師範大學校友會
西華師範大學學校地址
編輯行署校區: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育英路76號
華鳳校區: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師大路1號
- 參考資料
-
- 1. 學校簡介 .西華師範大學.2015-05[引用日期2015-06-14]
- 2. 我校再獲一項國家級“本科教學工程項目” .西華師範大學.2014-10-20
- 3. 我校入選國家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訓計劃試點單位 .西華師範大學.2013-09-04
- 4. 全省首個“四川省優秀大學生選調基地”落户西華師範大學 .四川省政府.2015年11月02日[引用日期2015-11-06]
- 5. 歷史沿革 .西華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13-01-19]
- 6. 佘正松主編.西華師範大學校史.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
- 7. 68所高校組成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藝術聯盟成立 .四川在線[引用日期2020-07-03]
- 8. 師資隊伍>>省學術技術帶頭人 .西華師範大學人事處.2011/6/24 [引用日期2015-02-28]
- 9. 師資隊伍>>有突出貢獻專家 .西華師範大學人事處.2011/6/24 [引用日期2015-02-28]
- 10. 院部簡介 .西華師範大學.2011-03-21[引用日期2014-05-22]
- 11. 特色專業 .西華師範大學教務處[引用日期2014-05-21]
- 12. 教學團隊 .西華師範大學教務處[引用日期2014-05-21]
- 13. 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西華師範大學教務處[引用日期2014-05-21]
- 14. 音樂學院簡介 .西華師範大學音樂學院.2013-10-25[引用日期2014-05-22]
- 15. 省部重點實驗室 .西華師範大學科研處[引用日期2014-05-21]
- 16. 省(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西華師範大學科研處[引用日期2014-05-21]
- 17. 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西華師範大學科研處[引用日期2014-05-21]
- 18. 館情介紹 .西華師範大學圖書館.2011-08-12[引用日期2014-05-21]
- 19. 《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簡介 .《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編輯部[引用日期2014-05-21]
- 20. 《西華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簡介 .《西華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編輯部[引用日期2014-05-21]
- 21. 校訓校歌 .西華師大70週年校慶網.2015/4/10 [引用日期2015-05-14]
- 22. 西華師範大學校園風光 .中國高校之窗.2011-8-10[引用日期2014-05-23]
- 23. 西華師範大學華鳳校區地圖 .西華師範大學.2015/3/5 [引用日期2015-06-15]
- 24. 現任領導 .西華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0-12-29]
- 25. 教育部關於同意四川師範學院更名為西華師範大學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2003-04-16[引用日期2021-03-01]
- 26. 學校簡介-西華師範大學-網站首頁 .學校官網.2021-03-01[引用日期2021-05-14]
- 27. 西華師範大學 .軟科排名[引用日期2022-04-19]
- 28. 校徽校歌 .西華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2-04-21]
- 29. 王元君任西華師範大學黨委書記 陳濤任西華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西華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2-06-12]
- 30. 歷任領導 .西華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2-06-12]
- 31. 機構設置 .西華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2-06-13]
- 32. 學院簡介 .西華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引用日期2022-06-13]
- 33. 學院簡介 .西華師範大學文學院[引用日期2022-06-13]
- 34. 學院簡介 .西華師範教育學院[引用日期2022-06-13]
- 35. 學院簡介 .政治與行政學院[引用日期2022-06-13]
- 36. 學院簡介 .西華師範大學法學院[引用日期2022-06-13]
- 37. 學院簡介(更新至2022年5月) .西華師範大學管理學院[引用日期2022-06-13]
- 38. 學院介紹 .歷史文化學院[引用日期2022-06-13]
- 39. 學院簡介 .商學院[引用日期2022-06-13]
- 40. 學院簡介 .西華師範大學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引用日期2022-06-13]
- 41. 學院簡介 .西華師範大學公共外語學院[引用日期2022-06-13]
- 42. 學院簡介 .西華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引用日期2022-06-13]
- 43. 學院簡介 .西華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引用日期2022-06-13]
- 44. 學院簡介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22-06-13]
- 45. 學院簡介 .西華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引用日期2022-06-13]
- 46. 學院簡介 .西華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引用日期2022-06-13]
- 47. 學院簡介 .體育學院[引用日期2022-06-13]
- 48. 首頁 .高等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引用日期2022-06-13]
- 49. 學院簡介 .教師教育學院[引用日期2022-06-13]
- 50. 學院簡介 .西華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引用日期2022-06-13]
- 51. 首頁 .西華師範大學國合處[引用日期2022-06-13]
- 52. 學院簡介 .西華師大國學院[引用日期2022-06-13]
- 53. 學院簡介 .公共數學學院[引用日期2022-06-13]
- 54. 學院簡介 .數學與信息學院[引用日期2022-06-13]
- 55. 學院概況 .西華師範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引用日期2022-06-13]
- 56. 學院介紹 .西華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引用日期2022-06-13]
- 57. 學院簡介 .西華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引用日期2022-06-13]
- 58. 學院簡介 .西華師範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22-06-13]
- 59. 學院簡介 .西華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引用日期2022-06-13]
- 60. 學院概覽 .西華師範大學書法學院[引用日期2022-06-13]
- 61. 學院簡介 .西華師範大學計算機學院[引用日期2022-06-13]
- 62. 四川任免一批幹部 .四川觀察[引用日期2022-06-16]
- 63. 學校簡介 .西華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2-06-17]
- 64. 西華師範大學14個專業入選第三批國、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西華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3-07-29]
- 65. 黃河流域高校金石書畫研究與創新發展聯盟在濰坊成立 .其他.2022-09-28
- 66. 王元君-西華師範大學門户網站 .西華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2-10-23]
- 67.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任免朱江等職務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2022-11-21[引用日期2022-11-21]
- 68. 李敏任西華師大黨委副書記,陳仕品任西華師大黨委委員、常委、副校長 .西華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2-12-06]
- 69. 現任領導 .西華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2-12-06]
- 70. 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農業廳四川省林業廳關於公佈四川省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立項名單的通知(川教函〔2014〕273號) .四川省教育廳.2014-05-13[引用日期2023-03-27]
- 71. 我校再獲4項省級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 .西華師範大學.2017-02-13[引用日期2023-03-27]
- 72. 【軟科排名】西華師範大學 .軟科[引用日期2023-04-13]
- 73. 四川省人民政府發佈一批人事任免 - .川觀新聞[引用日期2023-05-30]
- 74. 四川任免一批幹部 涉及多所高校 .川觀新聞[引用日期2023-06-21]
- 75. 西華師大新增為全國師範類院校教育資源共建聯盟成員單位 .西華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3-07-29]
- 76. 我校加入西部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創新與發展聯盟 .西華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3-07-29]
- 77. 躬耕教壇鑄師魂 強國有我育新人 .西華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3-09-12]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