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鎖定
西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以能源動力類、水利類的學科專業為辦學特色。辦有能源與動力工程(國家特色專業、省級本科人才培養基地、省級卓越工程師培養專業)、水利水電工程(校特色專業、省級本科人才培養基地、省級卓越工程師培養專業)2個本科專業,其中能源與動力工程的水力機械及工程專業方向是西南地區唯一設置的學科專業方向,始建於1974年。學院1985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擁有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碩士點(其流體機械及工程是四川省重中之重建設學科)和水利水電工程二級學科碩士點以及動力工程、水利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 [1] 
中文名
西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所屬學校
西華大學
所屬校區
校本部
就業率
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西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學院簡介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師60餘人,91%的教師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其中教授、副教授20餘人,中組部“萬人計劃”百千萬人才工程領軍人才1人,四川省“塔尖”人才培養工程人選1人 ,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4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2人。
學院具有優良的辦學基礎和學科平台。擁有流體及動力機械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四川省流體機械及工程重點實驗室、四川省流體機械(高校)重點實驗室、四川省“2011計劃”能源動力重大裝備及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四川省泵行業協同創新中心、西華大學-安德里茲國際水力機械研究中心(Xihua university-Andritz international hydro research center)、四川省高校水電工程實踐教學示範中心、能源與動力工程實驗中心、四川省流體及動力機械科技創新研究團隊、四川省能源與動力工程教學團隊。四川省水力發電工程學會的水力機械及金屬結構專委會掛靠學院。
學院教學科研設施先進。學院實驗室及研究室面積達到3000餘平方米,擁有大型流體機械試驗枱、水力機械多相流動試驗枱、風洞試驗枱、B級泵閥試驗枱、流體動力機械計算分析中心,裝備有三維PIV測試系統、三維激光多普勒測速及粒子動態分析儀系統、高速攝影機、三維熱線/熱膜風速計、流體及動力機械數字化產品開發平台、頻譜分析儀系統、紅外成像儀、三維激光掃描儀、快速成型設備(3D打印)、水利水電工程仿真系統以及用於CFD分析的Fluent、Adina、UG、Flowmaster、Ansys、Numeca、CFturbo、MPCCI、EDEM、ARMD、CGTech/Vericut軟件等國內外先進水平的教學和科研設備。
學院具有較強的科研實力。近年來先後獲得國家、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餘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0餘項,編寫專著及統編教材20餘部,在國內外各級刊物上年均發表科研論文100餘篇(其中年均被SCI、EI等檢索收錄論文20餘篇)。
承擔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四川省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等科研項目200餘項。與國內外一些大型設備製造企業、設計院、工程局、科研院所等有良好的人才培養和科研合作關係。
近年來,學院多次組織全國性學術會議,與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奧地利、日本等國家有廣泛的學術交流。 [2] 

西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辦學條件

西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師資力量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師60餘人,90%的教師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其中教授、副教授20餘人,中組部“萬人計劃”百千萬人才工程領軍人才1人,四川省“塔尖”人才培養工程人選1人 ,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4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2人。 [3] 

西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學科建設

建有西華大學-安德里茲國際水力機械研究中心(xihua university-andritz international hydro research center)、四川省泵行業協同創新中心、“流體及動力機械”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四川省流體機械及工程重點實驗室、四川省流體機械(高校)重點實驗室、四川省流體機械及工程重點學科、“水利水電工程”校重點學科。
省級重點學科:“流體機械及工程”二級學科自1992起被認定為四川省重點學科,是四川和西南地區在該領域唯一設置的省級重點學科。2004年被批准為四川省重點建設的四川省重點學科(稱為“重重之重”)。經過10多年的建設,已發展成為具有一定特色和較強的人才隊伍的省級重點學科。
在該學科已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人、後備人選1人。支撐“流體機械及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三個工學碩士點和“動力工程”、“水利工程”2個領域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的研究生培養,已培養出研究生200餘人。同時支撐熱能與動力工程國家特色專業的建設。近十年來該學科團隊先後承擔科研課題200餘項,團隊成員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部,省級科技進步獎10餘項。獲國家發明專利4項,被sci、ei等收錄論文50餘篇。
校級重點學科:“水利水電工程”學科自2009年起被批准為西華大學重點建設學科。支撐“水利水電工程”工學碩士點和“水利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的研究生培養。近五年來該學科團隊先後承擔科研課題50餘項,團隊成員獲省級科技進步獎2項,被sci、ei等收錄論文10餘篇。

西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教學建設

四川省流體機械高校重點實驗室始建於1995年,現共有儀器設備594台(套),總價值1157餘萬,佔地1800餘平米。現有專兼職研究人員32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研究人員2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5人,具有碩士學位的18人。近5年,已培養碩士研究生167餘人,現有在讀碩士生102餘人。
實驗室下設水力機械實驗室、測控技術實驗室、水電站計算機監控仿真實驗室、內流場研究室、流體機械數字化設計與製造研究室、cfd研究室。
四川省流體機械高校重點實驗室是西南地區唯一系統的在流體動力機械及其相應工程應用領域開展理論研究和技術開發的實驗室。

西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主要研究方向

♦ 流體動力機械內部流動(含多相流)理論
♦ 流體動力機械數字化設計製造理論與技術
♦ 流體動力機械設備可靠性及故障診斷
♦ 流體動力機械新產品開發研究
♦ 流體動力機械及工程系統測試、控制及應用
♦ 動力工程系統可靠性及節能降耗技術
實驗室現擁有“流體機械及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2個學歷型碩士點和1個“動力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
實驗室裝備有大型流體機械試驗枱、b級泵閥試驗枱、多相流動試驗枱、三維piv測試系統、三維激光多普勒測速及粒子動態分析儀系統、高速攝影機、三維熱線/熱膜風速計、流體機械虛擬產品開發平台、頻譜分析儀系統、cfd及流體動力仿真軟件等具有國內外先進水平的教學和科研設備。已建成為國內有一定特色和水平的學科點,並形成了穩定的研究方向。
目前,實驗室與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核動力研究院、四川省電力試驗研究院、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四川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新疆農業大學、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所屬東方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東方汽輪機公司、東風電機廠有限公司等大批科研院所及企事業單位有廣泛的科研合作。
近五年實驗室已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00餘項,總經費750餘萬元;主編或參編高校教材13部;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會議)上發表論350餘篇,其中被sci、ei及istp等收錄論文18篇。
實驗室多次組織全國性學術會議,與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奧地利、日本等國家有廣泛的學術交流。

西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學術研究

西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主要科研項目

1. 劉小兵 含沙河流中水輪機的性能研究及其設計軟件包的開發
2. 劉小兵 水輪機壓力脈動及水力振動的機理研究
3. 劉小兵 含沙河流中水輪機過流部件的優化設計
4. 餘 波 水輪機微機負荷調節器應用研究
5. 張禮達 水電站水輪機故障診斷專家系統的研究
6. 劉小兵 含沙河流中水輪機內部流動的數值模擬級其新模型轉輪的開發
7. 餘 波 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綜合管理信息系統
8. 劉小兵 水輪發電機組水力振動研究
9. 劉小兵 大型水力機組水力激振特性研究
10. 谷晉川 微波製備非金屬礦物/納米二氧化鈦複合材料研究
11. 蘇 華 政府辦公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能耗調查、評價與能效公示制度研究
12. 賴喜德 1000mw超超臨界火電機組油系統關鍵技術研究
13 .張禮達 高性能水輪機轉輪創新理論設計研究
14. 劉小兵 多相流動試驗枱自動測試系統研究
15 .張禮達 水電站水輪機防蝕增效關鍵技術的應用研究
16 .劉小兵 含沙河流中混流式、軸流式水輪機轉輪優化設計及其軟件包開發(自籌)
17. 劉小兵 水輪機壓力脈動及水力振動的機理研究
18 .嚴 敬 流道軸向旋渦的研究
19 .劉小兵 電廠移動通信短消息自動報警系統的研究
20. 谷晉川 茶多酚廢水處理技術研究
21. 李慶剛 水能回收技術及新產品開發研究
22. 賴喜德 高揚程小流量特殊結構葉片泵開發
23. 劉小兵 葉片式水輪機非穩定流與葉片交互作用激振特性研究
24. 宋文武 燈泡混流式水輪機的結構優化設計研究
25 .王 桃 切削參數對葉片類零件曲面加工表面質量的影響研究
26 .李太富 活性污泥法計算機模擬在污水處理工程中的優化應用研究
27. 賴喜德 基於性能預測的低比轉速雙吸泵優化設計方法研究及其應用
28. 劉小兵 廣安高橋水電站水力機組增容防蝕改造設計
29 .賴喜德 水輪機葉片的數字化製造關鍵技術研究
30.張 婧 堆積體作用下山區河道三維水力特性及河牀演變機理研究
31.賴喜德 混流式水輪機尾水管渦帶引起的水壓脈動預測及控制
32.劉小兵 巴基斯坦高摩贊項目水輪發電機組性能試驗與技術服務
33.餘 波 嵌入式大氣數據系統神經網絡算法技術開發
34.谷晉川 廢液中重金屬處置技術研究
35.宋文武 .冷卻塔節能專用水輪機的研發與推廣
36.劉小兵 水輪機轉輪葉片表面、沙粒和空化相互作用機理研究
37.張 彬 三峽庫區消落帶磷的賦存形態及其對水環境的影響機制研究
38.魏春梅 改性活性炭處理含鉻廢水作用機理研究
39.付成華 馬蹄灘電站大壩安全技術分析
40.劉小兵 流體及動力機械四川省科技創新研究團隊

西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科研成果

1 .水輪機轉輪的製造工藝模擬和質量控制研究 賴喜德(4)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1
2 .混流式葉片展開和壓模型面計算軟件及壓模數控加工技術 賴喜德(1) 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計劃單列:中國東方電氣集團),2000
3. 泵的cad·capp·cam集成系統cadis的研究 陳次昌(1) 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01
4. 600mw機組主油泵及油渦輪升壓泵研製與優化 賴喜德(2) 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08
5. 含沙河流中混流式、軸流式水輪機轉輪優化設計及其軟件包的開發 劉小兵(1) 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01
6. 水電站水輪機防蝕增效關鍵技術的應用研究 張禮達(1) 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03
7.多相流動試驗枱自動測控系統研究 劉小兵(1) 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04
8 .大型水輪機轉輪葉片的五座標聯動數控加工工藝 賴喜德(1) 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00
9.1400米水頭段切擊式水輪機轉輪水力模型的研發及應用 宋文武(1) 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12
10.雙噴嘴高效斜擊式水輪機的研發 宋文武(1) 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13
11.水電站水輪機防蝕增容技術研究 張禮達(1) 成都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00
12.水輪發電機組水力振動研究 劉小兵(1) 成都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05
13. 電廠移動通信短消息自動報警系統的研究 劉小兵(1) 成都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05
14. cxzkp數字圖像型智能消防炮滅火系統 王靖(1) 成都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009

西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學院領導

黨委書記兼副院長:賴喜德(負責學院黨委的全面工作,分管組織、紀檢、思想政治教育、內保安全、校友等工作)
院長:劉小兵 (負責學院行政的全面工作,分管學科建設等工作)
副院長(主持學院行政日常工作):宋文武(主持學院行政日常工作,分管學院教學行政經費、科研等工作)
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王莉(分管學生、招生與就業、宣傳、工會、團委等工作)
副院長:付成華(分管本科教學、物資設備與實驗室、研究生及學位、檔案、圖書資料、對外辦學等工作)
副處級調研員:李慶剛(協助書記做好校友工作)

西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專業設置

西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研究生培養

學院自1985年開始招收“流體機械及工程”碩士研究生,現有“流體機械及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水利水電工程”、“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4個工學碩士點以及“動力工程”、“水利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和同等學力碩士學位授予權。
學院建有“流體機械及工程”四川省重點學科、“流體機械”省級重點實驗室、“流體及動力機械”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四川省高等學校“水電工程”實踐教學示範中心、能源與環境實驗中心,並裝備有國內外先進水平的教學和科研設備。還與國內同行業的一些科研單位和大型企業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關係,為研究生培養奠定良好的科研條件。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師和研究人員70餘人,其中70%的教師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學院目前擁有教授7人、副教授18人,其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人、後備人選2人。同時學院還聘有一批行業內的知名專家為兼職教授。研究生導師20餘人。目前在讀碩士生150餘人。

西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本科生培養

●能源與動力工程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2014級)
一、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寬廣理論基礎、一定創新能力、較強適應能力及分析與解決相關工程問題的能力,能在水力機械及工程、水利水電動力工程等部門從事產品和系統的研究、開發、設計、運行、現代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二、專業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水力機械及工程、水利水電動力工程等相關基礎理論,水能轉換及有效利用的理論和技術,受到現代動力工程技術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水力機械及工程、水利水電動力工程的設計、製造、運行、管理、實驗研究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較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運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2.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工程力學、機械工程基礎、流體力學、電工及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等基礎知識;
3.獲得本專業領域的工程實踐訓練,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和外語應用能力;
4.具有本專業領域所必要的專業知識,瞭解本學科前沿及發展趨勢;
5.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創新意識和較高的綜合素質。
三、主幹學科
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機械工程、水利工程。
四、主要課程
機械設計、電工及電子技術、工程力學、工程製圖、程序設計基礎、流體力學及葉柵理論、熱能與動力裝置基礎、水力機械原理、水電站及水泵站、電機學、水力機組安裝與檢修、水力機械製造工藝、水力機械數字化設計、水輪機調節、水力機組輔助設備等。
●水利水電工程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2014級)
一、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水利水電工程的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等知識,掌握一定實用技能,有較強實踐能力和處理問題能力,能適應21世紀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基礎紮實、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能在水利水電工程、土木工程等行業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應用型人才。
二、專業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所必需的數學、力學、工程結構、測量、水文、地質和水工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通過人文、外語、計算機技術、繪圖以及工程設計方法、施工管理和科學研究方法的基本訓練,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較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和外語應用能力;
2.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水力學、土力學、工程地質、工程測量、工程水文學、建築材料、鋼筋混凝土結構等基礎知識;
3.掌握本專業領域所必需的專業知識,瞭解本學科前沿及發展趨勢;
4.獲得本專業領域的工程實踐訓練,具備水利水電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術和技能;
5.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6.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一定的創新意識和較高的綜合素質。
三、主幹學科
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
四、主要課程
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水力學、土力學、工程地質、工程測量、工程水文學、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水利水能規劃、水工建築物、水電站建築物、水利工程施工、水電站機電設備、水利水電工程概預算等。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2014級)
一、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基礎紮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有創新意識的工程應用型技術人才。
畢業生具備室內外環境設備系統及建築公共設施系統(供熱通風空調、建築給排水、建築電氣、建築智能系統)的設計、安裝調試、運行管理的能力,並初步具備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能力。能在設計研究院、建築工程公司、物業管理公司及相關的科研、生產、教學等單位從事技術與管理工作。
二、專業培養要求
(一)思想品德
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瞭解我國的基本國情,懂得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精神實質,具有獻身於祖國現代化建設的強烈事業心和社會責任感。具有艱苦奮鬥,勤奮學習,實幹創新,開拓進取,與時俱進的精神,具有熱愛勞動,遵紀守法,團結協作的良好道德品質。
(二)知識結構
1.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必需的基礎知識,主要包括:
(1)掌握高等數學、工程數學、大學物理等基本理論,具備針對本專業的技術問題建立數學物理模型並進行解決的能力;
(2)掌握一門外國語,能查閲外文資料,較熟練地閲讀本專業的外文書刊,具有一定的聽,説,寫基礎;
(3)掌握計算機的理論知識及應用。
(4)具有較好自然科學基礎及人文社會科學基礎;
2.較系統地掌握建築環境工程、建築設備工程的專業基本理論知識,主要包括:
(1)掌握工程製圖,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掌握工程流體力學,工程熱力學,傳熱傳質學,建築環境學等,能利用這些理論解決建築中各類熱工問題;
(3)掌握本專業所必需的控制工程基礎,包括電工電子學,建築環境測試技術,自動控制的原理和方法;
(4)瞭解本專業領域的狀態與發展趨勢。
3.專業知識
(1)掌握泵與風機,換熱器,製冷機的基本構造,基本原理,設計計算,操作運行管理等;掌握供熱系統,供冷系統,空氣調節系統、建築給排水系統之組成,設計計算和設備選用。
(2)掌握建築供電照明,建築安全防範、消防監控、網絡綜合佈線、設備自動控制等系統之組成和原理;掌握其設計方法和設備選型。
(三)能力培養
獲得工程實踐方法和科學思維方法的基本訓練:
(1)具有較強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創新思維方法並具有一定的創造能力;
(2)具有一定的室內環境及設備系統工程設計能力,初步的工程管理能力以及運行管理能力,
(3)具有較強的書面、口頭表達以及溝通能力。
(4)具有較強的自學,自理能力以及適應各項工作的能力;
(四)身心素質
掌握心理學和生理學的基本知識,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質。掌握體育知識和科學鍛鍊的基本技能,達到大學生體育標準;養成科學鍛鍊身體的習慣,身體健康。
三、主幹學科
土木工程。
專業方向:
(1) 供熱通風與空調
(2) 建築電氣與智能化
四、主要課程
供熱通風與空調方向:
工程流體力學、工程熱力學、傳熱學、空氣調節、製冷技術、通風工程、供熱工程、熱質交換原理與設備、流體輸配管網等
建築電氣與智能化方向:
電路原理、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建築供配電、建築電氣控制技術、建築照明技術、智能建築消防工程、智能建築安防工程、智能建築綜合佈線工程、智能建築系統集成等。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2014級)
一、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城市給水排水工程、建築給水排水與消防工程、工業給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和水資源利用與保護等方面的知識,能在政府城建部門、市政規劃部門、環保部門、設計和建設單位、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及高等院校等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運行、科學研究和教學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二、專業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應通過數學、物理、化學、工程流體力學、水質分析化學、城市給水排水管網及水處理工程、建築給水排水與消防工程等方面的學習,並通過相應實踐環節的訓練,具備給水排水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運行、科研和現代管理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較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運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2.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水質分析化學、水處理微生物學、工程流體力學、工程力學、給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築給水排水與消防工程、給水排水儀表與控制、給水排水工程規劃、設計、施工和技術經濟分析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
3.獲得本專業領域的工程實踐訓練,具有較強的計算機和外語應用能力;
4.具有本專業領域所必要的專業知識,瞭解本學科前沿及發展趨勢;
5.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創新意識和較高的綜合素質。
三、主幹學科
市政工程
四、主要課程
工程力學、建築製圖、電工及電子技術、工程流體力學、給水排水工程測量、水環境分析及監測、水泵與水泵站、建築給水排水工程、給水工程、水處理微生物學、排水工程、建築電氣、給水排水工程概預算、給水排水工程施工、工業給水工程等。
●環境工程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2014級)
一、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水、氣、聲、固體廢物等污染防治和給排水工程、環境評價、環境規劃管理和資源保護等方面的知識,具有進行污染控制工程的設計、運營、管理能力,制定環境規劃和進行環境管理的能力,環境工程方面的新理論、新工藝和新設備的研究和開發能力,進行環境監測分析以及環境評價和清潔生產審核的能力,能在政府部門、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環保部門、設計單位、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學校等從事規劃、設計、管理、教育和研究開發方面工作的環境工程學科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二、專業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工程力學、工程流體力學、工程製圖、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環境工程原理、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環境生態學等環境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受到外語、計算機技術及繪圖、環境監測、污染防治、工程設計、管理及規劃、環境評價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環境工程領域的科學研究、工程設計和管理規劃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較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運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2.較系統地掌握環境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工程力學、工程流體力學、環境工程原理、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環境監測等基礎知識;
3.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的基本原理和設計方法,獲得本專業領域的工程實踐訓練,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4.具有環境監測和分析、環境評價、環境規劃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5.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三、主幹學科
環境科學與工程
四、主要課程
主幹課程:工程力學、工程流體力學、環境工程微生物學、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環境工程原理、環境生態學、環境監測、大氣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評價、清潔生產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