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荒

(詞語)

鎖定
是一個漢語詞語,由於西王母國為母系社會,在夏朝乃至之前都與中原炎黃部落相對存在。由於後來西王母國漸漸落後,中原人們覺得他們比較可憐,後來用“西王母國”的所在地“西荒”代指可憐的人。
中文名
西荒
拼    音
xī huāng
釋    義
可憐
出    處
爾雅

西荒詞語解析

詞語:西荒
今甘肅省寧縣(義渠國所在)的方言中“西荒”就代指可憐的人。
西方荒遠之地。相傳古代京畿之外劃分為侯、甸、綏、要、荒,稱五服。服,五百里。荒服最遠。

西荒古籍出處

爾雅》雲:“西荒有西王母國”。
山海經》雲:“王母之國在西荒。凡得道授書皆朝王母於崑崙之闕。”
唐 孟郊 《感懷》詩:“羣物歸大化,六龍頹西荒。”
明 陳子龍 《門有車馬客行》:“何時下諸國,車駕馳西荒。”
王闓運 《<桂陽州志>序》:“外道翦滅,經術大昌,教澤未竟,遂終西荒。”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