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直門車務段志

鎖定
《西直門車務段志》是《西直門車務段志》編委會編纂的地方誌
中文名
西直門車務段志
作    者
《西直門車務段志》編委會
類    別
地方誌
出版時間
2004年11月
編纂人員
王洪勳、李建忠、王繼烈、李映雪、楊德忠等

西直門車務段志內容簡介

本志記載了西直門車務段興衰起伏發展變化過程。包括運輸設備、設施、組織以及綜合管理等內容。 [1] 

西直門車務段志作品目錄

西直門車務段志1905~2000
灰圖
1、1993年9月21日下午,路局黨委副書記萬玲在分局總經濟師胡亞東的陪同下到段檢查工作。
2、1999年3月7日下午,北京市市長劉淇、副市長孟學農、汪光燾、劉敬民等領導到段檢查工作。
3、1995年5月4日,北京鐵路分局和本段在青龍橋共同舉辦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暨詹天佑先生陵地揭匾儀式。分局黨委書記國一民揭匾。
4、2000年12月2日,路局局長李樹田到段檢查工作。
5、1999年3月18日上午,北京市副市長劉敬民、市政府秘書長王偉等領導到段檢查工作。
6、1995年8月11日,路局局長王純善到段檢查工作。
7、1996年5月10日鐵道部在青龍橋車站舉行紀念詹天佑誕辰135週年。
《西直門車務段志》編纂委員會(包括續編、改編、總編)
《西直門車務段志》編輯人員
目錄
第一篇 概況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地理位置
第二節自然狀況
第二章築路設站
第一節築京張鐵路、設西直門至康莊各站
第二節北京鐵路樞紐改建,車站隨之變遷
第三章建制沿革
第一節初建車務段
第二節成立運輸段
第三節成立北京車務段
第四節成立中心站
第五節二次成立西直門車務段
第六節成立站區“革命委員會”
第七節二次成立中心站
第八節三次成立車務段
第九節改革開放時期的段機構調整
第十節1990年至2000年車務段機構沿革
第四章行政領導幹部沿革情況
歷任段長:
歷任副段長:
第五章機關部門機構負責人沿革情況
第一節辦公室主任
第二節勞資科科長
第三節財務科科長
第四節運輸科科長
第五節安全室主任
第六節職工教育科科長
第七節人事科科長
第八節武裝部部長
第九節後勤辦公室主任
第十節材料辦公室主任
第十一節退休退職管理辦公室主任
第十二節綜合科(基建科)科長
第十三節裝卸管理科科長
第十四節多種經營辦公室主任(經理)、黨支部書記
第二篇 車站、車間
車站概況表
第一章清華園車站
第一節自然情況
建段時清華園車站線路示意圖
清華園車站線路示意圖
第二節建站沿革
第三節站長、黨支部書記沿革情況
第四節車站工作量
第五節安全生產
第二章清河車站
第一節自然情況
清河車站線路示意圖
第二節建站沿革
第三節站長、黨支部書記沿革情況
第四節車站工作量
第五節28公里線路所
第六節安全生產
第三章沙河車站
第一節自然情況
建段時的沙河車站線路示意圖
沙河車站線路示意圖
第二節建站沿革
第三節站長、黨支部書記沿革情況
第四節車站工作量
第五節安全生產
第四章昌平車站
第一節自然情況
建段時昌平車站線路示意圖
昌平車站線路示意圖
第二節建站沿革
第三節站長、黨支部書記沿革情況
第四節車站工作量
第五節安全生產
第五章南口車站
第一節自然情況
南口車站線路示意圖
第二節建站沿革
第三節站長、黨支部書記沿革情況
第四節車站工作量
第五節54公里線路所
第六節安全生產
第六章東園車站
第一節自然情況
東園車站線路示意圖
第二節建站沿革
第三節站長沿革情況
第四節車站工作量
第五節安全生產
第七章居庸關車站
第一節自然情況
居庸關車站線路示意圖
第二節建站沿革
第三節站長沿革情況
第四節車站工作量
第五節安全生產
第八章三堡車站
第一節自然情況
三堡車站線路示意圖
第二節建站沿革
第三節站長沿革情況
第四節車站工作量
第五節安全生產
第九章青龍橋車站
第一節自然情況
建段時青龍橋車站線路示意圖
青龍橋車站線路示意圖
第二節建站沿革
第三節站長沿革情況
第四節車站工作量
第五節安全生產
第十章青龍橋西站
第一節自然情況
青龍橋西站線路示意圖
第二節建站沿革
第三節站長沿革情況
第四節車站工作量
第五節安全生產
第十一章八達嶺車站
第一節自然情況
八達嶺車站線路示意圖
第二節建站沿革
第三節站長沿革情況
第四節車站工作量
第五節安全生產
第十二章西撥子車站
第一節自然情況
西撥子車站線路示意圖
第二節建站沿革
第三節站長沿革情況
第四節車站工作量
第五節安全生產
第十三章 康莊車站
第一節自然情況
康莊車站線路示意圖
第三節建站沿革
第三節站長、黨支部書記沿革情況
第四節車站工作量
第五節安全生產
第十四章黃土店站
第一節自然情況
建站時的黃土店車站線路示意圖
黃土店車站線路示意圖
第二節建站沿革
第三節站長沿革情況
第四節車站工作量
第五節安全生產
第十五章望京車站
第一節自然情況
望京車站線路示意圖
第二節建站沿革
第三節站長沿革情況
第四節車站工作量
第五節安全生產
第十六章 星火車站
第一節自然情況
建站時星火車站線路示意圖
星火車站線路示意圖
第二節建站沿革
第三節站長、黨支部書記沿革情況
第四節車站工作量
第五節西店線路所
第六節安全生產
第十七章和平里車站
第一節自然情況
和平里車站線路示意圖
第二節建站沿革
第三節站長、黨支部書記沿革情況
第四節車站工作量
第五節安全生產
第十八章乘務室
第一節自然情況
第二節組織沿革
第三節車間主任沿革情況
第四節安全生產
第十九章客運乘務車間
第一節機構設置
第二節圖定列車
第三節旅遊列車
第四節臨客列車
第五節安全生產
第二十章清華園裝卸機械維修班
第一節自然情況
第二節負責人沿革情況
第三節安全生產
第二十一章京鐵八達嶺培訓中心
第一節自然情況
第二節設備、設施情況
第三節沿革情況
第四節日常經營管理
第二十二章前車務段曾管轄車站
第一節西直門車站負責人沿革情況
第二節其他車站歷任站長沿革情況(1961--1968)
第三篇運輸設備、設施
第一章客運設備、設施
各站客運站舍情況表 單位:平方米
各站服務設施表 單位:米
第二章貨運設備
貨運主要設備彙總表
第三章行車、調車設備
管內各站行車設備演變情況表(站線線路道岔部分)
管內各站行車設備演變情況表(信號聯鎖閉塞)
第一節線路與站場
第二節 閉塞設備
第三節信號設備
第四節聯鎖設備
第五節通信設備
第四章裝卸設備
大型維修設備動態表
裝卸機械設備動態表
第四篇運輸組織
第一章客貨運組織
第一節機構設置
第二節工作制度
第三節客運業務
第四節客運服務
第五節貨運計劃
第六節貨運管理
第七節軍事運輸組織
第二章 行車組織
第一節管理體制與行車指揮系統
第二節接發列車
第三節調車工作
第三章裝卸工作
第一節機構設置
第二節裝卸管理
第三節裝卸作業量及收入
第四節委託裝卸
第五篇 安全生產
第一章 機構設置
第一節車務段安全管理組織
第二節安全室
第二章安全管理
第一節安全管理機制
第二節安全工作制度
第三節安全教育
第四節事故分類、分析
第五節車機聯控
第六節安全基礎工作
第七節行車安全天數
第三章作業安全
第一節行車、調車事故案例及分析
附表
各站室行車事故分類綜合分析 分析1
1973--2000 行車事故 年度 分類 分析 分析2
1973--2000行車事故責任者概況及時間分析 分析3
1973--2000行車事故 月季 分析 分析4
第二節防止事故案例
第四章人身安全
第一節人身安全管理
第二節工傷事故
第五章路外傷亡事故
1990年至2000年路外傷亡統計表
第六章消防工作
第一節消防工作機構
第二節消防工作制度
第三節消防設備情況
第七章事故救援
第一節救援組織
第二節救援設備
第三節救援指揮分工
第六篇 企業經營管理
第一章經營管理概況
第二章計劃統計管理
第一節機構設置
第二節經濟計劃工作
第三節統計工作
第三章勞動工資管理
第一節機構設置
第二節勞動力管理
第三節勞動工資管理
第四節勞動定額與計件工資管理
第五節考勤制度
第六節獎懲制度
第七節班組管理
第八節養老保險
第九節退休退職職工管理
第十節檔案管理
第四章財務管理
第一節機構設置
第二節運輸收入管理
第三節運輸支出管理
第四節資金管理
第五節固定資產管理
第六節日常管理
第五章 物資管理
第一節機構設置
第二節物資計劃
第三節物資採購
第四節倉庫管理
第五節物資發放
第六章現代企業管理
第一節全面質量管理
第二節標準化管理
第三節計量管理
第四節能源管理
第七章行政幹部管理
第一節機構設置
第二節幹部管理
1990年至2000年幹部人數分類統計表
1985年至2000年行政幹部人數分類統計表
1985年至2000年專業技術幹部分類統計表
第三節基礎工作
第七篇科技教育
第一章職工教育
第一節機構設置
第二節職教設備
第三節職工文化教育
第四節職工技術教育
主要技術業務培訓班一覽表
新職培訓班一覽表
承辦分局特種作業培訓班一覽表
第二章科技管理
第一節機構設置
第二節科技檔案
第三節新技術應用
第四節計算機應用
第五節合理化建議
第八篇 綜合管理
第一章辦公系統管理
第一節機構設置
第二節企業管理
第三節信息系統管理
第四節檔案管理
見附表:1990-2000年西直門車務段檔案管理一覽表
第二章路風建設
第一節機構設置
第二節路風建設管理
第三節精神文明建設
第三章人民武裝
第一節機構設置
第二節民兵組織
第三節民兵訓練
第四節徵兵工作
第四章治安綜合治理
第一節機構設置
第二節任務和性質
第三節法制教育
第五章基本建設、地畝管理
第一節基本建設工作
第二節地畝管理
第六章後勤管理
第一節機構設置
第二節計劃生育管理
第三節汽車管理
第四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第五節其他管理
第九篇 多元經濟
第一章機構設置
第二章公司、分公司負責人沿革情況
第一節多經辦公室(公司)
第二節各分公司經理沿革情況
第三章創辦集體經濟企業
第四章創辦多種經營企業
第五章多元經濟人事管理
第一節管理制度
第二節隊伍建設
第三節職工構成
第六章多元經濟財務管理
第一節管理制度
第二節固定資產管理
第七章集體經營
第一節經營概況
第二節集經經營項目及經營方式
第三節分公司概況
第四節經營效益情況
第八章 多種經營
第一節經營概況
第二節多種經營項目
第三節分公司概況
第四節經營效益情況
多經歷年收入、利潤統計表
第九章其它經營方式
第十篇黨的工作
第一章組織設置
第二章黨委幹部沿革
黨委書記:
專職黨委副書記:
紀委書記:
組織助理員:
宣傳助理員:
第三章黨的建設
2000年底黨員分佈情況
第四章黨員代表大會
第五章組織工作
第六章宣傳工作
第七章紀檢工作
查處違紀黨員情況統計
第八章離休幹部管理
第十一篇 羣眾組織
第一章工會工作
第一節機構設置
第二節工會幹部沿革
第三節職工代表大會
第四節工會會員代表大會
第五節勞動競賽
第六節民主管理
第七節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職工安康保險統計表 2000年6月
職工生活困難補助統計表
第八節女工工作
第九節勞動保護
第十節文化體育活動
第二章共青團工作
第一節機構設置
第二節共青團團委書記沿革
第三節團員代表大會
第四節共青團活動
第十二篇 人物
第一章先進集體、先進個人
第一節北京市勞動模範、先進生產(工作)者
第二節北京鐵路局先進集體、先進生產(工作)者
第三節北京分局先進集體、先進個人
第二章革命烈士
第三章援外人物
第四章其他人物情況
第十三篇大事記
第一章晚清時期(1905至1911)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
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
1909年(宣統元年)
1910年(宣統二年)
1911年(宣統三年)
第二章民國時期(1912年至1937年6月)
1912年(民國元年)
1913年(民國二年)
1914年(民國三年)
1915年(民國四年)
1916年(民國五年)
1919年(民國八年)
1920年(民國九年)
1921年(民國十年)
1922年(民國十一年)
1923年(民國十二年)
1924年(民國十三年)
1925年(民國十四年)
1926年(民國十五年)
1928年(民國十七年)
1929年(民國十八年)
1933年(民國二十三年)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
1935年至1936年(民國二十四至二十五年)
第三章日偽時期(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
1937年
1938年
1939年
1940年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5年
第四章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
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
第五章社會主義建設時期(1949年10月至1988年12月)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第十四篇附錄
第一章車務段獲得各級榮譽情況
第一節獲得各級獎盃情況
第二節獲得各級獎狀情況
第三節獲得各級獎牌、錦旗情況
第四節獲得各級證書情況
第二章車務段管內沿線各站附近風景名勝簡介
第一節京郊清華園車站至昌平車站附近園林、古蹟
第二節軍都山關溝七十二景
第三節媯水河畔的旅遊點
第四節海坨山自然風光
編纂《西直門車務段志》主要參考資料
版權頁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