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班牙共產黨

鎖定
西班牙共產黨(西班牙語:Partido Comunista de España)是西班牙政黨,與中國共產黨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聯繫與溝通。現任主席何塞·路易斯·森特利亞 [1] 
中文名
西班牙共產黨
外文名
Partido Comunista de España
現任主席
何塞·路易斯·森特利亞

西班牙共產黨現任領導

主席:森特利亞 [2] 

西班牙共產黨意識形態

(一) 重新界定黨的指導思想與組織原則
西共二十大通過了新黨章, 對黨的指導思想和組織原則作出重大調整。一方面,重新恢復了“列寧主義”的指導思想地位。自1978年九大取消“列寧主義”的提法之後,西共黨章一直以“革命的馬克思主義”來指稱黨的指導思想,直到2009年十八大仍然強調“以革命的馬克思主義和實現解放的理論、政策和文化為基礎”。2013年十九大黨章有所改變,提出“以革命的馬克思主義為基礎,同時運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和其他馬克思主義思想家的理論著作”。在二十大新黨章第1條中, 西共明確將黨的指導思想更新為“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作為現實分析和政治實踐的基礎”。
另一方面,重新恢復“民主集中制”作為黨的組織原則。西共自轉向“歐洲共產主義”後,在是否堅持民主集中制問題上一直存在爭論。直到1991年黨的十三大正式取消民主集中制,轉向實行黨內民主原則, 後來通過的黨章大都強調黨內以完全實行民主自由為基礎。比如,2009年西共黨章提出黨的運行需遵循民主原則,即黨內民主、集體領導、聯合行動和黨內團結,其中決策的制定和實施是黨內各方面意見整合的結果,是黨的積極分子自由參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討論的結果。在二十大新黨章中, 西共重新引入“民主集中制”取代“民主運作”, 並在黨章第18條分十個方面進行全面闡釋, 強調“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在廣泛參與集體討論的言論自由、批評與自我批評、體現各種觀點、所有職位可撤銷以及鬥爭行動的集體方向和團結基礎之上, 其目的是“確保全黨擁有一個總的發展方向以及唯一的中央指揮部”。
2018年初,二十大後新當選為總書記的恩裏克·聖地亞哥在黨報《工人世界》刊文,大力支持西共重提列寧主義和民主集中制。他強調, 對於一個共產主義政黨來説,將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黨的指導思想,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 而自20世紀70年代“歐洲共產主義”確立以來,西共一直在迴避對這一問題的討論。實際上,隨着蘇聯解體、兩大陣營對立終結,“歐洲共產主義”客觀上已經不復存在。馬克思主義是基於社會階級矛盾來分析世界, 以及以替代社會模式解決這些矛盾的政治學説。而列寧主義則是馬克思主義者通過正確分析資本主義制度, 並將其改造為建立在新型無產階級國家基礎上的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學説。這種意識形態界定並非一些人所指責的那樣,是脱離實際或開歷史倒車, 與西共構建“21世紀的社會主義”的綱領不合拍。相反,馬列主義是分析現實的工具, 從中能夠得出適應當前發展的奪取政權的策略。而且這一意識形態界定本身並非終結,也在不斷更新分析方法。作為現實分析的工具,它必然使黨的運作結構與之相適應。而恢復民主集中制就是最直接的變化,這一原則也必然使黨內運作更富凝聚力和政治效率。 [3] 
(二) 重構歐洲聯盟的替代建議
自“歐洲共產主義”誕生以來, 西共在歐洲聯合問題上一直秉持“温和的”疑歐立場。在20世紀70年代獨裁統治時期, 西共雖然譴責歐共體的壟斷資本主義性質,但同時又聲明佛朗哥之後的西班牙完全可以參加歐共體,倡導通過與其他進步力量合作,對歐共體進行民主改革,使壟斷資本主義的歐洲轉變為社會主義的歐洲。西班牙實現民主轉型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共儘管經常批評歐盟的外交、安全及貨幣政策,指責工人社會黨政府未能處理好西班牙的歐盟身份,反對兩個版本的《歐盟憲法》等, 但對歐洲聯盟的總體發展趨向持基本肯定態度:一是強調歐盟作為“應對巨大經濟和生態挑戰的實質性工具”作用;二是認為階級鬥爭不能侷限於某一具體國家,只有在歐盟層面才能實現;三是認為缺席歐洲一體化計劃不符合西班牙人民的集體利益。
西共二十大在歐盟問題上的主張發生重要變化,對歐盟的態度更加趨向嚴厲,激烈批評在歐盟和歐元區難以推動改革,指責其建立在資本主義價值觀和原則基礎之上,服務於經濟和金融集團的利益,因此不可避免地伴隨民主赤字, 造成財富再分配有效機制的實際消失、勞動者工作條件惡化等,歐洲工人階級為此遭受了災難性後果。在二十大第一階段會議上, 西共近年來第一次明確倡導西班牙退出“歐元區”及與歐盟決裂。由於這一倡議的提出必然意味着恢復國家的政治和經濟主權,因此西共呼籲歐洲左翼各協調組織、會議、論壇共同努力,構建一個使脱歐的經濟影響最小化、能夠保證國家主權以及實現所有人基本權利尤其是經濟和社會權利的左翼替代計劃。 [3] 
(三) 尋求實現人民團結的新途徑
在二十大上, 西共積極呼籲尋求人民團結, 強調這不僅是危機下的策略選擇, 而且是超越選舉對抗的戰略, 要將選舉聯盟外的各進步政治與社會力量聯合起來, “在日常社會衝突中, 在反對企業主的鬥爭中, 在捍衞社會和勞動權利的過程中”建立最廣泛的人民團結。從西共的主張看, 雖然該黨繼續堅持“通過議會選舉奪取國家政權的道路”, 但把議會外動員和行動提高到重要位置, 致力於推動實現兩個轉型。
一是推動“聯合左翼”從選舉黨向社會運動轉型。“聯合左翼”自組建後 (1992年正式登記為政黨) ,一直就宣稱其目標是發展成為能夠激發廣泛社會動員的“政治與社會運動”。但與預期背離的是,在後來發展中選舉逐漸取代社會動員佔據優先地位,聯合左翼”越來越變成西共的一種政治選舉機制。2009年第九次聯盟會議雖然重申恢復“聯合左翼”的政治和社會運動身份,但其後並未能順利實現組織轉型,甚至一度由於支持率提升而終止。西共二十大再次提出推動“聯合左翼”轉型的任務, 致力於使其發展成為直接參與和專注於社會行動、更具靈活性的協調機制, 以及實現“最廣泛人民團結的發展和鞏固過程”。
二是推動選舉聯盟向更廣泛的政治和社會聯盟轉型。西共強調繼續加強建設兩個聯盟,即“聯合左翼”以及2016年大選中與新興民粹主義左翼政黨“我們能”等建立的“我們能聯盟”,並將其作為形成更廣泛政治和社會聯盟的起始點,提出這一政治和社會聯盟的構建,需充分考慮不同社會階層、組織的政治意識多樣性,最廣泛動員社會各層面,尋求被全球化新自由主義政策排除在外的羣體、小企業主和青年人的支持。2018年1月,西共中央委員會進一步提出了構建政治和社會聯盟的九大主張,主要包括西共在社會衝突中保持實質性的積極存在,優先考慮人民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條件,堅持聯盟與合作方式的靈活性,作為各政治組織和行動者間的聯繫橋樑,將“我們能聯盟”作為實現這種廣泛聯合的有用工具等。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