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湖雜記

鎖定
《西湖雜記》是明代文學家袁宏道創作的一篇遊記散文。文章開篇先總體介紹西湖最美麗的景色:在一年中最美的是春天和月夜,在一天中最美的是日出前和日落後的霧氣。然後詳寫西湖春天的風景,儘管好友石簣催着去其他地方看梅花,但作者還是捨不得離開。此時西湖遊人眾多,也成為西湖的一道勝景。在最後一部分,作者觸景生情,感慨世人多是庸俗之輩,只知在白日裏來賞玩西湖,而不知道真正的美景是春天月夜下的西湖,藉此表達了作者心中產生的一種因為缺少知音而生的落寞之情。全文行文簡練,感情自然。
作品名稱
西湖雜記
作    者
袁弘道
創作年代
明代
出    處
袁中郎全集
作品體裁
遊記散文

西湖雜記作品原文

西湖雜記
(一)初至西湖記
從武林門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温風如酒,波紋如綾;才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餘遊西湖始此,時萬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淨寺,覓阿賓舊住僧房。取道由六橋、岳墳、石徑塘而歸。草草領略,未及偏賞。次早得陶石簣帖子,至十九日,石簣兄弟同學佛人王靜虛至,湖山好友,一時湊集矣。 [1] 
(二)晚遊六橋待月記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
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為奇觀。石簣數為餘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觀之。餘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瀰漫二十餘里。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豔冶極矣。
然杭人遊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極其濃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1] 

西湖雜記註釋譯文

西湖雜記語句註釋

六橋:在西湖蘇堤上,元祐五年(1090年)蘇軾知杭州,開浚湖水,所積葑草,築為長堤,向西迤北,橫截湖面,綿延數里,夾道雜植花柳。置六橋,築九亭,以為遊人玩賞駐足之地。六橋依次為映波、鎮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
西湖:在杭州市西,漢時稱明聖湖,唐後始稱西湖。周圍約十五公里,面積約五點六平方公里。風景綺麗,有“三潭印月”、“蘇堤春曉”、“平湖秋月”、“雙峯插雲”、“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麴院風荷”、“斷橋殘雪”、“南屏晚鐘”、“雷峯夕照”諸景。解放後,全面疏浚,湖水清澄,環湖名勝修葺一新,是中國有名的遊覽勝地。
石簣:即陶望齡,紹興人。
傅金吾:金吾是官名,明親軍中有金吾衞。
張功甫:張鎡,字功甫,號約齋,南宋人,張俊之孫。“園林聲妓服玩之麗甲天下”,玉照堂為其北國諸勝之一。有梅花四百株,開花時,居宿其中,環潔輝映,夜如對月,因名曰玉照。
斷橋:又名段家橋,位於白堤東頭。
羅紈(wán):絲綢。這裏指穿着綾羅的仕女遊人。
午、未、申三時:約上午十一時到下午五時。

西湖雜記白話譯文

(一)初至西湖記
從武林門往西走,就望見保叔塔高聳在重山疊嶺之中,這時我的心已經飛到了西湖上面。午間進入昭慶寺,用茶過後,立即僱小船划向湖中。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秀眉;暖風拂面,使人如飲醇酒;桃花嫣紅,好似少女的面頰;微波盪漾,像綾羅般輕軟柔滑。我剛剛抬頭一看,就已心醉神迷。這時我想用一個詞來描繪眼前的光景,竟然想不出來,大約像東阿王曹植最初見到洛神時一樣了。我遊西湖就從這一次開始,時間是萬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晚上同子公一起坐船來到淨慈寺,找到弟弟阿賓曾經住過的僧房。在歸宿途中,草草領略了六橋、岳墳、石徑塘等景點.第二天一早又收到了陶石簣的帖子,到十九日石簣兄弟和佛學居士王靜虛來了,一同遊山玩水的好友一時間都湊到一起了。
(二)晚遊六橋待月記
西湖最美的時候,是春天時的幾個月。白天最美時候,是煙霧瀰漫的早晨,是山嵐繚繞的傍晚。
今年春雪很盛,梅花被寒雪抑制住,後來才和桃花、杏花次第開放,尤其是難得一見的奇觀。吾友陶望齡多次告訴我:“傅金吾園中的梅花,是宋代張功甫玉照堂中的舊東西,應該要趕緊去欣賞欣賞啊!”我當時被桃花迷戀住了,竟然捨不得離開湖上。從斷橋到蘇堤這一帶,綠草如煙、紅花似霧,瀰漫有二十多里呢!歌吹的聲音恍若微風陣陣吹來,仕女的粉汗有似紛紛的細雨飄落,穿羅衫、著紈褲,遊客之多,還多過堤畔的小草。真是豔麗極了!
然而杭州人遊覽西湖,卻僅僅在午、未、申三個時辰(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五時);其實翠綠染著湖光的美,嵐色添加山嶺的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陽未下的時候才最濃麗!有月的夜景,其美更是難以形容。那花的姿態、柳的柔情,山的容顏、水的心意,更是別有一番情趣韻味。這種樂趣,只能留給山中的僧人和識趣的遊客享用,哪能夠和凡夫俗子去説呢!

西湖雜記創作背景

萬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袁宏道經過多次陳請,終於辭去了吳縣知縣,他好像脱籠之鳥,赴水之魚,乘興漫遊吳越。他在西湖看花,在天目山訪道,痛痛快快地玩了四個月。這年春天,他第一次遊覽嚮往已久的杭州西湖,留連於美麗的湖山之間,寫下了十六篇西湖遊記。此文是西湖遊記中的第二篇。

西湖雜記作者簡介

袁宏道(1568—1610) ,明代文學家。字中郎,號石公。湖廣公安(今湖北公安)人。萬曆二十年(1592)進士,曾任吳縣知縣,歷國子博士,官至吏部郎中。與兄宗道、弟中道並稱“三袁”,為文學史上“公安派”的創始者,中國古代十大散文家之一。袁宏道曾多次遊覽黃鶴樓,將黃鶴樓、岳陽樓、晴川閣和荊州仲宜樓稱譽為“楚四名樓”,並作七絕《偕王章甫陳公弼登黃鶴樓》二首,介紹黃鶴樓的建築藝術等。 [2] 
參考資料
  • 1.    李建生著,中學生人生教育叢書 古代散文聯璧百篇,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7.03,第212頁
  • 2.    袁宏道  .搜韻[引用日期2021-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