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泠八家

鎖定
西泠八家,清代以杭州為中心的篆刻流派。其治印宗漢法常參以隸意,講究刀法,善用切刀表達筆意。直接開啓了近代篆刻。指丁敬蔣仁黃易奚岡陳豫鍾陳鴻壽趙之琛錢松
中文名
西泠八家
年    代
清代
類    別
篆刻流派
地    域
浙江
影    響
開啓了近代篆刻
特    點
講究刀法,善用切刀表達筆意

西泠八家簡介

他們的篆刻藝術風格又被稱為“浙派篆刻”,是清代以杭州為中心的篆刻流派,直接開啓了近代篆刻。雖稱“浙派”,但其輻射遠不限於浙江一隅,對篆刻史的影響極為深遠。其治印宗漢法常參以隸意,講究刀法,善用切刀表達筆意。方中有圓,蒼勁質樸,古拙渾厚,別具面目。
“西泠八家”的印譜已出版丁仁西泠八家印選》《丁敬印譜》《趙之琛印譜》《錢松印譜》《清代浙派印風》。關於“西泠八家”的研究,上世紀九十年代起有了巨大的進步,有林乾良《西泠八家研究——丁敬》、孫慰祖《陳鴻壽篆刻》、方小壯《丁敬研究》、朱琪《西泠八家研究——蔣仁》等,其中篆刻史學者朱琪正致力於對“西泠八家”進行全面而深入的探究。

西泠八家人物介紹

西泠八家丁敬

丁敬(1695—1765),字敬身,號硯林,別署鈍丁、梅弄、清夢生、玩茶翁、勝怠老人、孤雲石叟、丁居士和龍泓山人等,浙江錢塘人。自幼家貧,以賣酒為業。曾舉“博學鴻詞”不就,終身淡薄功名不願仕宦。博學好古,精於鑑賞,擅畫,尤善畫梅,用筆蒼秀,極粗頭亂服之致。篆刻成就極高,取法秦漢,並吸收何震、朱簡之長,參以隸意,用切刀法刻印,別具面目,為“浙派”創始人,“西泠八家”之首。書法分隸皆入古,篆書尤妙。

西泠八家蔣仁

蔣仁(1743—1795),原名泰,字階平。因得到漢“蔣仁”銅印而效汪關之例改名,更號山堂、吉羅居士、女牀山民,浙江仁和人。一生布衣,詩畫兼工,行楷書稱妙當時,被推為“當代第一”。尤善治印,印風、刀法蒼勁簡古,篆法靜穆洗練,較丁敬則稍趨工整,形式亦少變化,故章法上看來更為純熟。亦善刻竹與畫山水,皆有逸趣,為時人所喜愛。

西泠八家黃易

黃易(1744—1802),字大易,號小松,又號秋庵,浙江仁和人。樹穀子,監生,官濟寧同知。工書,嫺熟隸法。隸書摹《校官碑額》,小隸有似《武梁祠題字》。精於博古,喜集金石文字,廣搜碑刻,繪有《訪碑圖》,並著《小蓬萊閣金石文字》等。故隸法中參以鐘鼎,愈見古雅。撫印為丁敬高足,有出藍之譽,與丁敬並稱“丁黃”。山水法董、巨,冷逸幽雋,以澹墨簡筆寫取神韻,而有金石味。兼工花卉,宗惲壽平。官濟寧時,一花片葉皆能質庫易錢。間作墨梅亦饒逸緻。

西泠八家奚岡

奚岡(1764—1803),初名鋼,字純章,後字鐵生,號蒙泉,別號奚道人等,浙江錢塘人。祖籍安徽歙縣,從小隨父親寓居錢塘。工書法,行書、草書、篆書無一不精,其成就最大的是篆刻和繪畫。在篆刻上,他宗法秦漢古印,推崇丁敬,筆法拙中求放,佈局善變,古樸雄健,並善用切刀,領浙派篆刻陽剛風氣之先。奚岡在繪畫上也有很高造詣,名重一時,代表作有《春江棹舟圖》《溪山素秋圖》《溪山秋靄圖》等。生性耿介,終生不仕。著有《冬花庵燼餘稿》三卷。

西泠八家陳豫鍾

陳豫鍾(1762—1806),字浚儀,號秋堂,浙江錢塘人。出生於金石世家,收藏頗豐,喜作蘭竹,篆書得李陽冰神韻,遒勁工挺,篆刻取丁敬及漢印法,典雅工緻,增益修飾,和陳鴻壽年齡彷彿而結為至交,並稱“二陳”。癖好金石文字,精於墨拓,收集拓本數百種。著有《古今畫人傳》《求是齋集》《求是齋印集》等。

西泠八家陳鴻壽

陳鴻壽(1768—1822),字子恭,號曼生、曼壽、種榆道人,浙江錢塘人。拔貢溧陽知縣、江南海防同知等。能詩文,擅長書畫,行草篆隸都有自己的風格。陳鴻壽好金石碑刻,收藏甚富;又以製作紫砂壺著名,人稱其壺為曼生壺。著有《種榆仙館詩集》《桑連理館集》,篆刻有《種榆仙館摹印》《種榆仙館印譜》等。篆刻宗法秦漢璽印,旁及丁敬、黃易諸家,與陳豫鍾齊名。

西泠八家趙之琛

趙之琛(1781—1852),字次閒,號獻父,別號寶月山人,浙江錢塘人。嗜古,長於金石之學,篆刻早年師法陳鴻壽,後以陳豫鍾為師,兼取各家之長,以工整挺拔出之,尤以單刀著名。亦工書善畫,媲美奚岡。山水師黃公望、倪鑽,以瀟疏幽淡為宗。花卉筆意瀟灑,點色清雅,饒有華巖神趣。間作草蟲,隨意點染,體態畢肖,為寫生能手。晚年喜畫佛像。著有《補羅迦室印譜》。

西泠八家錢松

錢松(1818—1860),本名松如,字叔蓋,號耐青,晚號未道士、西郭外史,浙江錢塘人。善作山水花鳥,尤其精行、隸二體,篆刻法丁敬、黃易和陳鴻壽諸家,後復歸秦印,嘗摹漢印二千餘方,廣收博取,融會貫通。其作品章法出新,而刀法則能總結前人經驗,以切中帶削的方式表現出線條的立體感,在“西泠八家”中有開宗立派的面貌,吳昌碩亦受其影響。著有《鐵廬印譜》。 [1] 

西泠八家書畫印首展

2012年7月14日,由西泠印社浙江省博物館合力呈現的《意在神全——西泠八家書畫印精品展》,在西湖文化廣場的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三樓書畫廳開幕。展覽上,浙江省博物館和西泠印社珍藏的“西泠八家”書畫印精品100餘件(組),包括丁敬的手跡詩稿(冊)、刻朱文“上下釣魚山人”、刻白文“願保慈善,千載為常”等一級品
在浙江,珍藏“西泠八家”藏品最為豐富的國家收藏單位便是浙江省博物館和西泠印社,但此前,卻一直未有機會將這些文物精品收藏集結展覽。本次展覽經過近一年的精心策劃和準備,是首次以“書、畫、印”三者組合展示“西泠八家”名家之風。為讓普通觀眾更易觀賞,所有的展品均配有釋文。
西泠八家之首丁敬,自幼家貧,卻舉“博學鴻詞”不就,終身淡薄功名不願仕宦。西泠八家雄健蒼古的浙派風格,便由丁敬開創,其風格之新,藝術之美,一洗浮滑纖巧之習氣,以“離思羣”的創作理念,集秦漢藝術之精華,正如孔雲白篆刻入門》所説:“當徽派盛行之際,有西泠丁敬突起,乃奪印壇盟主之席,開千五百年印學之奇秘,世稱浙派之始祖。”後七家篆刻大都效法丁敬,風格崇尚秦漢,刀法陽剛大氣,藝術各有成就。蔣仁,篆刻以丁敬為宗,有所發展,寓圓於方、貌出神酣。所刻行書邊款,得顏體之神,蒼渾自然,別有韻味;黃易,丁敬的學生,他的篆刻追蹤兩漢,旁及宋元,喜集金石文字,廣搜碑刻,隸法中參以鐘鼎,更加工穩生動,深得“字正、法正、刀正”之篆刻三味;奚岡師法丁敬,篆刻能拙中存秀、方中求圓,風格嚴整古茂,為浙派印人之傑出者;陳豫鍾,出生金石世家,工書篆籀,摹印尤精,篆刻主要以丁敬為宗師,兼及秦漢,風格平正工緻;陳鴻壽,篆刻法秦漢璽印,旁涉丁敬、黃易等人,用刀大膽,自然隨意,鋒稜顯露,古拙恣肆,蒼茫渾厚。廣學漢碑,尤善從漢摩崖石刻中汲取營養,用筆金石氣甚濃,結構奇特;趙之琛,是陳鴻壽的學生,信而好古,精通金石之學,章法精整,刀法簡挺,兼工隸書,善行楷錢松,篆刻宗法漢印,在繼承“浙派”的基礎上,開始融合“皖派”風格,布白在平均中求自然,結字避免過多的裝飾怍,刀法更突出筆意。
“西泠八家”雖以篆刻藝術揚名,但他們大都精通書法、擅長繪畫,在書畫創作上成就斐然。如丁敬擅長隸書,繼傳統自成一家,善寫梅、蘭、竹、水仙,筆間瀟灑,別有韻致;蔣仁書法師顏真卿孫過庭諸家,行楷尤擅;黃易隸書筆劃圓潤平實,氣勢宏大,覺得古法,是為大家,山水畫冷逸幽雋,以淡墨簡筆取神韻,有金石味;奚岡四體皆工,尤精行草,山水畫瀟灑自得,花卉有惲壽平氣韻,蘭竹超俗,為浙中畫家巨擘;陳豫鍾楷書端莊秀麗,兼篆書,工畫山水、松、竹、梅、蘭,嘗以篆法寫墨筆松、竹、梅卷;陳鴻幫書法長於行、草、篆、隸諸體,從漢碑摩崖中汲取養分,隸書具有“狂怪”的特點,結體自由,力透紙背,是“八家”中書法成就最高者,並善畫山水梅竹;趙之琛書法精篆、隸、鐘鼎文,尤具自家面目,畫山水師倪、黃,以蕭疏幽澹為宗,花卉筆意瀟灑,間作草蟲,隨意點筆,各種體貌,無不逼肖;錢松隸、行書功力深厚,畫山水調色蒼古,有金石氣,亦善梅竹。
“西泠八家”的書畫篆刻藝術,對浙江的書畫印學發展影響巨大,尤其八家所領“浙派”篆刻,在歷史上綿延近150年,開啓近代篆刻之先河,並在江浙一帶薪火相傳, [2]  1904年西泠印社的設立,便與“西泠八家”文脈相連,淵源極深,印社中人無不對八位先賢推崇敬仰,其間效法研摩者,舉不勝舉。縱觀西泠印社的發展全過程,“西泠八家”之影響貫穿始終,並在其歷史沿革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