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河

(長江支流岷江支流南河的支流)

鎖定
西河,長江支流岷江支流南河的支流。西河,岷江右岸一級支流,發源於崇州市西部山區火燒營,上游蜿蜒於苟萬山區的深山峽谷中,河源至鷂子崖河段稱文井江,鷂子崖至味江河口段稱朱崇河。在元通場附近與幹五里河、味江河、泊江河、沙溝河相匯,以下始稱西河。經崇陽鎮至集賢鄉後,入大邑縣境,在沙渠與白馬河匯合後,於蒙渡入新津縣境,又於順江與黑石河、羊馬河相匯,原至白溪堰注入岷江正流(金馬河),清代引入南河。幹流河長108公里(《崇慶縣誌》:101公里 [7]  ),平均比降4‰,總流域面積1156平方公里。 [15] 
西河是崇州市的主要河流,縣境內主要的灌溉、水電資源。自古就有引水灌溉的歷史,流域引水渠道稱“堰”,主要的有:泗江堰、劉公堰(人民堰)、萬成堰、翻身堰、三合堰、西山堰等。 [9]  建國後,也建設了向陽水庫、李家巖水庫等,成為成都市的水源地。
西河上游崇州境內流域,電站較多,較大的有:青峯嶺電站、三合堰電站、萬煤電站、道明電站等。 [11] 
西河由元通起航,經白馬渡,徐家渡、方渡,至龍王渡,達於新津匯入岷江,是崇州市內一條水上交通的主要航道,由於這條航道的水運之利,元通早在清咸豐年間就發展為巨鎮。建國初期仍然通航,後因水系調整,航運漸廢。 [13] 
中文名
西河
別    名
文井河、文井江、文錦江
所屬水系
長江支流岷江的支流
地理位置
四川省成都市西部
流經地區
崇州市、新津區
發源地
崇州西部山區火燒營(銀)
主要支流
幹五里河、味江河、黑石河、羊馬河
河    長
108 m
流域面積
1156 km²
河    口
新津區龍王渡以南

西河形成變遷

西河原由白溪堰入金馬河,屬岷江一級支流,清中葉在白溪堰築堤阻水,引入南河,以增通濟堰水量。成為岷江二級支流。 [1] 

西河幹流概況

西河干流走向及水系分佈 西河干流走向及水系分佈
西河,發源於崇州市西北部火燒營北與分雲嶺東之黑凼,起始段稱黑水河。由西向東與五馬槽溝水相匯後,稱兩岔河。繼續東流又有牛井河、麻柳溝、木魚溝、大坪溝、小坪溝、蕭家溝、紫竹溝、大石溝、白石溝注入,稱為鞍子河。再東流有斗篷溝、棕溪溝、張家溝、柏木溝注入,自鷂子巖出山口,入平原,向東至元通與味江、幹五里河、泊江諸河匯合。元通以上又稱文井江。西河自元通以下轉向東南流,有沙溝河、向陽河、白馬河流入,再向南流至三江鄉的蒙渡,流入新津區境。 [7] 
崇州市境內長88.8公里,鷂子巖出山口以上45公里,出山口至蒙渡43.8公里。西河為全縣最長河流,流經16個鄉鎮,把全縣分為河東、河西兩大部分。入平原後,河牀平均寬度300米,最大比降7‰,平均比降4‰。西河又是縣內最大的一條排洪兼灌溉河道。 [7] 
西河經三江鄉入新津境。入境後,經萬和、文井、順江、興義4鄉,在龍王渡附近納羊馬河,直下入南河。新津段長12.25公里。新津段高程由478米降至455米,平均比降為2.21‰。 [1] 
上游鞍子河鞍子河保護區內段 上游鞍子河鞍子河保護區內段
文井江鎮段 文井江鎮段
崇州懷遠鎮段 崇州懷遠鎮段
崇州元通鎮段 崇州元通鎮段
西河崇州段 西河崇州段
西河新津段 西河新津段

西河水文特徵

據鷂子崖水文站1968年至1985年實測資料統計分析,西河年平均流量14.9立方米/秒,年徑流量4.68億立方米,徑流深1328毫米;最大年平均流量19立方米/秒,最大年徑流量5.59億立方米(1975);最小年平均流量10.6立方米/秒,最小年徑流量3.35億立方米(1969),年平均流量最大最小值較差1.79倍。實測最大洪峯流量1170立方米/秒(1975),最枯流量2.45立方米/秒(1972)。1951年至1956年曾在元通鎮設水位站,1957年在馬家磨設水位站,1982年水位站又遷元通鎮上場以西,控制河長64公里,流域面積758平方公里,實測年平均流量52.2立方米/秒,年徑流量17.45億立方米。 [15] 
據馬家磨水文站21年實測水文資料計算:西河五年一遇洪水為1492立方米/秒,二十年一遇洪水為2476立方米/秒。按推理公式計算,二十年一遇洪水,馬家磨為3709立方米/秒,西江橋為4100立方米/秒,蒙渡為4890立方米/秒。1981年7月馬家磨水文站實測了“八一·七”洪水(1981年7月13日四川特大洪水)12日至13日漲落過程。 [7] 
西河常年平均流量為21.6秒立方米,最大洪峯為3730秒立方米。解放前,流入西河中游的沙溝河、黑石河、羊馬河等均分水於外江(金馬河),各河口均有口無閘,汛期,洪水澎湃橫流,分水口堤率被沖毀,洪水大量湧入西河,致使西河中下游水量大增,往往氾濫成災。1974年外江節制閘建成後,沙溝河、黑石河,羊馬河均在沙黑總乾渠分水,不再負擔都江堰排洪任務,西河水情大有好轉。 [1] 

西河主要支流

其主要支流如下。
幹五里河,西河支流,屬岷江二級支流。清乾隆年間(1736~1796)修《崇慶州志·山川》載“:幹五里河兩頭皆水,惟中五里獨幹,故名。”究其原因,大概在地穴中,有一段為暗河。幹五里河發源於和平鄉(三郎鎮)山區大崩槽老頂南坡與六頂山東坡之間,西北流向東南,經大瀑布後,名響水溝,再下數里為龍石巖,即九龍溝,繼續東南流,出山區後經何家場、上元鄉味江村,至胥家河壩匯入味江。幹流河長27公里,平均比降5.8‰,流域面積107平方公里。上游九龍溝是成都市名勝之一,溝內生態良好,風景宜人。據和平水文站1981年至1994年實測資料統計分析,年平均流量2.83立方米/秒,年徑流量0.89億立方米。 [15] 
西河支流味江河,屬岷江二級支流。《槐軒雜著》載“:唐安西北有味江,泉冽而甘。”唐安即今崇州市。《太平寰宇記》載“:味江出青城縣長樂山下,水味甘美,故名。”味江河發源於崇州市和平鄉(三郎鎮)以北山區大崩槽老頂東坡,東北流入都江堰市境,上游河段稱太安河,流至坪樂村後折向東南,經泰安鄉至東河村,折向東流,經西河鄉後再入崇州市鏡,又經街子、上元,納幹五里河後於胥家河壩匯入西河。味江河干流河長42公里,平均比降3.9‰,流域面積172平方公里。 [15] 
味江河:發源於和平鄉大崩槽老頂的東西山麓,經五馬槽北流入都江堰市境,至泰安寺折東南流,至戴家橋折南流,經兩河口南流入縣境街子鄉,在街子場出山,到胥家河壩與幹五里河合流,於元通鎮的二江橋注入西河。味江總長39公里,集雨面積181.35公里2,境內長17公里,出山後長9.6公里,平均河寬120米,平均比降3.9‰。 [7] 
幹五里河:西河主要支流之一,發源於和平鄉山區,北源出自令牌山,西源出自六頂山,二源於紅紙廠相匯,東南流至兩河口與油溪河匯流,經和平場出山東南流至上元鄉胥家河壩與味江匯合。幹五里河長27公里,集雨面積94公里2,出山口後長6.55公里,平均河寬100米,平均比降5.8‰。由於地穴的緣故,河流有五里長的地段成為暗流,故名幹五里河。 [7] 
沙溝河:自都江堰市黃家河心小羅堰起水後,南流至都江堰市大興鄉二江橋,西分一支為泊江河,再南流於安龍鄉遊家橋下1公里處入縣境,南流匯入西河,總長35公里,縣境內長7公里。
泊江河從灌境大興鄉二江橋之沙溝河分水,流至安龍鄉麻柳灣下1公里處入縣境,南流注入西河,全長17公里,縣境內長5.6公里,平均河寬65.3米。1970年改渠後,都江堰給西河灌區輸水經由此河,沙溝河不再承擔輸水任務。泊江河輸水至西河後,灌溉縣內農田20萬畝。 [7] 
白馬河:其上源無主要幹流。從沙溝河分支的觀音堰溝、漏沙堰溝在彩虹橋匯流,稱為自塘河;到小羅寺,楊柳河匯入後,始稱為白馬河。至徐老碾,又有龍夻河匯入,才成正流。白馬河正流在大劃鄉的戚家灣分泄黑石河的洪水,之後於三江鄉的石板灘注入西河。白馬河總長34公里,集雨面積42公里2,平均河寬76米,平均比降2.7‰,最大排洪量為350立方米/秒。
黑石河,又有“黑石大江”之稱。于都江堰市柳街鄉前進橋流入縣境,南流經觀勝、梓潼、廖家、崇平、羊馬、安樂、安阜、大劃、三江9個鄉鎮,於三江大橋處與羊馬河匯合流入新津區。黑石河總長65公里,境內長32.15公里,平均河寬40米,平均比降2.86‰,集雨面積64.8公里2。黑石河灌溉都江堰市、崇慶、温江、雙流、新津5縣33.6萬多畝農田,其中崇慶22.35萬畝。 [7] 
羊馬河,自都江堰市大興鄉布袋口之黑石河起水後,在關羽廟進入崇州市境,經梓潼、廖家、崇平、羊馬、安阜、江源、聽江、三江等鄉,在三江大橋處與黑石河匯流,南流入新津區境。羊馬河有二支流,東支流石魚河,西支流青羊河。羊馬河為岷江排洪河道之一,其總長為48公里,集雨面積60.5公里2,縣境內長29.3公里,平均河寬40米,平均比降2.89‰,排洪能力為200—250立方米/秒。 [7] 
向陽河:1970年開建,自道明鄉三合堰榿木河渡槽起,至道明、濟協交界處的趙家灘流入西河,全長3.3公里,是榿木河上段的排洪河道,減輕了榿木河下段的洪水危害。 [7] 

西河治理開發

西河引水灌溉

上游渠道
西河灌區.此區包括西河(含上游文井江)、幹五里河、味江河、榿木河、乾溪河等灌溉範圍,即西河以西及沿河地區。西河也先後經沙溝河、泊江河,受都江堰之來水,但以山溪河流之水為主。區內民堰,西河40道,幹五里河10道,味江河10道,榿木河19道,乾溪河6道。 [8] 
建國前後,新修的渠堰有10餘處:
泗江堰,始建於1970年,起源於文井鄉西河右岸,止於安西場鎮九、十斗渠,全長11.695公里,渠首引水流量為8立方米/s,斗渠10條,總長度34.8公里。泗江堰發揮着多種功能。泗江堰除了承擔灌溉用水外,還承擔部分綜合經營用水的功能,例如向城輸水、種植、養殖、動力等供水任務。每年的3月至6月主要承擔灌溉任務,而5月至10月主要承擔防洪任務。 [9] 
劉公堰(今人民堰),初建於民國時期1931年,劉文輝即派其二十四軍部隊督導開鑿。此堰於元通鎮西河龍家沱處開口引水,橫截文井江及幹五里河、味江河合流段,西流至公議場入朱崇河,以補榿木河水源之不足,可灌崇、大兩縣農田7萬餘畝。為不忘劉文輝督導開鑿之功,故名劉公堰。1955年,將上段灌區劃歸烏木堰,下段灌區劃歸三合堰,廢除劉公堰。1968年在原址又新開溝口,恢復上段灌區,更名人民堰。 [9] 
萬成堰,1931年由大邑劉姓宗族倡導修建,利用古濟民堰口,從西河引水入榿木河,灌崇、大、新3縣農田3.5萬多畝。修堰時赴工者以萬計,旬餘告成,故名萬成堰。1953年改稱和平堰。後由三合堰取代。 [9] 
翻身堰,1951年3月動工修建,4月下旬完成。渠道從道明鄉榿木河內引水,經東關鄉、王家(今王場)鄉入乾溪河,解決東關、王家、崇德、安順及大邑縣五龍、銀屏、蘇家鄉共2.86萬畝農田所需之水,結束了這一地區長期叫做“幹江壩”的歷史,故名翻身堰。後由三合堰取代。 [9] 
三合堰,為調劑西河灌區水量,由四川省水利廳承辦新修三合堰。1954年12月1日動工,至1955年3月上旬完成。該堰從公議鄉馬家磨西河右岸引水,經公議、道明、東關、王家,繞大邑城北,越斜江,再經大邑王泗鄉、邛崍桑園鄉入郵江。乾渠長37.59公里。 [9] 
新堰,1951年春修建,從鑽佛巖幹五里河引水,至城隍廟山溝,灌周家坪一帶山溝的筒車田及早改水田。1955年春擴修,渠道延長至觀音溝。1957年新建觀音溝渡槽,再延至街子場,落水入味江。共灌田0.32萬畝。因引水量小,1980年街子公社修建電灌站,提味江河水補充尾段水源。 [9] 
西山堰,1962年冬動工,次年春建成。從西山公社紀家彎磨房引文井江水,沿山腳繞祖靈寺,經西山場,入和平溝。渠長6.2公里。在觀音巖分流建倒虹管穿文井江,灌江左之筒車田。渠道引水1.2立方米/秒,倒虹管分流0.3立方米/秒,共灌高水田和早地改水田0.32萬畝。 [9] 
下游渠道
西河灌溉歷史悠久,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已經存在的灌溉渠堰有:小水堰,引文井,灌溉新津城西面積800畝;十里堰,引文井江,灌溉東嶽廟面積400畝;羊頭堰,引文井江,灌溉江城市下面積5300畝;石頭堰,引文井江,灌溉龍馬寺上下面積5600畝;鐵溪堰,引文井江,灌溉北平觀上下4980畝;千功堰,引榿木河,灌溉方井寺𭿥6520畝;草木堰,引榿木河,灌溉溢馬漕上下3300畝;新開堰,引文井江,灌溉北河壩300畝;花紅堰,引羊馬河,灌溉白溪嘴上下5000畝;新開堰,引羊馬河,灌溉張河心100畝;永通堰,引羊馬河,灌溉福田寺上下4400畝。 [2] 
白溪堰 白溪堰
白溪堰,位於金馬河和西河匯流段,屬於西河舊分洪河道,起於地源水廠旁,經過秀水芙蓉寨匯流電廠溝分洪水,止於外實校和一中之間排入岷江,全長2.65公里,為保證新津縣城區防洪安全,1996年,對白溪堰入口進行封浩,拆除了殘堤。主要承擔了電廠溝分洪、區間排澇和自來水廠取水作用。白溪堰飲用水源取水口,所承擔的服務範圍覆蓋了大半個新津。 [2] 

西河河道治理

堤壩:包括兩岸河堤和引水渠堰的導水壩、溢流壩。過去,西河堤防主要是沙石堤、幹砌卵石堤和竹籠堤,堅固性差,抗洪能力低,工程數量也較少。1974年前,西河僅有這類一般堤防28.2公里。隨着西河的整治,縣境內河道兩岸全部新修了漿砌堤防工程。從西河內引水之渠堰導水壩,過去絕大多數為竹籠、卵石壩。建國後經過合溝並堰,改革工程,原有堰壩廢除較多,現有堰壩均改建為混凝土卵石壩。主要有:烏木堰導水壩(1973年建)、人民堰導水壩(1973年、1981年建)、三合堰導水壩(1964年、1981年建)、千工堰導水壩(1965年建,1977年改建)、石頭堰導水壩(1966年建,1970年改建)。 [10] 
1969年冬,由新津區組織12個公社投工2320萬個,在順江鄉東關廟1840米長的河段上挖河,和重點築堤束水。以後繼續治理,至1982年複查,西河右岸12.25公里岸線上築堤防9.53公里,左岸9.6公里岸線中新築堤防9公里。西河經過治理後,兩岸6萬畝農田減輕洪災。但先主祠至蒙渡、白頭堰至萬和場、張林至楊河壩等段,因堤防結構較差,抗洪能力十分薄弱。此外,尚有少量河段未進行治理。西河原設計過洪量為4000個流量。治理中,過洪量未能達到原設計量,蔡林處約為1308個流量,吳店子處約為2634個流量,而此兩處在1954年至1980年之間,洪水超過其流量的次數,蔡林為10次,吳店子為2次,故沿岸仍受到洪水的威脅。且因治理工程中基礎深度不夠,基漕未認真回填,河牀中心堆積物未清除,故洪水常沖刷兩岸,淤積河心,有的工程段巳成病害工程。 [3] 

西河水電開發

西河上游崇州境內流域,電站較多,較大的有:
青峯嶺電站,位於西山鄉青峯嶺。系崇州市和四川省成都水力發電學校共同修建的生產、教學相結合的電站。引文井江水發電,引用水量14立方米/秒,設計水頭35米,裝機3台,容量3750千瓦(以下各站水頭皆指設計水頭,千瓦皆指裝機容量),於1973年11月動工,1979年底建成,安裝第一台發電機組,1980年1月正式試車發電。1984年底安裝第二、三台機組。1978年7月12日,四川省計委以川革計(78)691號文《關於崇州市青峯嶺電站建設中幾個問題的處理通知》決定:青峯嶺電站建成的所有權歸省電力局,領導和管理工作也由省電力局負責,投產利潤縣、校各半分成,所發電力全部就地供給崇州市安排用户。 [11] 
三合堰電站,位於西河三合堰口。系經省水利局批准,由外江管理處於1979年9月動工修建,1981年7月建成。電站引西河水56立方米/秒,水頭8米,裝機4台,3200千瓦(4號機組待安裝)。1981年12月,外江管理處與成都供電局簽訂合同,於次年1月正式併網送電。 [11] 
萬煤電站,系萬家煤礦修建的自用電站。1980年動工,1982年投產。引文井江水7.6立方米/秒,水頭59米,裝機2台,4000千瓦。1985年12月,縣小水電公司架設萬煤至青峯嶺35kV輸電線路9.5公里,使萬煤電站和黃漕溝電站多餘電量送入縣電網,供平壩區用。 [11] 
道明電站,位於道明場附近三合堰乾渠上。1964年3月經省水電廳批准修建,1965年4月建成投產。引水流量18立方米/秒,水頭6米,至1966年裝機3台,750千瓦。為當時温江地區修建的最大一處電站。烏木堰電站位於西山雙板橋烏木堰渠道上。由西河管理處同西山、懷遠公社聯合修建。1966年11月動工,1967年底建成投產。引水流量6立方米/秒,水頭7米,裝機2台,320千瓦。現由外江管理處和西山鄉派人共同管理。 [11] 

西河水庫

向陽水庫,於1971年11月5日動工修建,1972年底建成。這座水庫採取引蓄辦法,秋蓄春用,以補充平壩地區春灌水源之不足。水庫位於道明鄉羅漢溝,集雨面積約2公里2。壩高40米,底寬270米,頂寬6米,頂長210米,庫容1500萬立方米。水庫利用四新堰作引水渠道,引烏木堰水,引水渠長25公里。大壩無泄洪設施,建豎井隧洞放水入三合堰。最大放水量6立方米/秒。1973年、1976年大壩兩次滑坡之後,多次對大壩進行整治,整治後,壩高減為38.5米,壩頂寬11米,限制庫容調整為1310萬立方米。同時,對引水渠道也進行了長期整治。經過整治後,1977年由温江地區水電局驗收,認定合格。 [12] 
李家巖水庫,位於文井江上,壩址位於崇州市懷遠鎮境內青峯嶺大橋上游約1.3公里處。最大壩高123米,總庫容1.71億立方米的大二型水庫。成都市第二水源地。可控制流域面積352.6平方千米。工程投入使用後,每年可向周邊供水2.7億立方米。其中,每年為成都市城區供水1.43億立方米,相當於108個錦城湖庫容。工程同時還能提供0.42億立方米應急備用水量,可滿足成都中心城區至少30天、人均70%用水定額的應急水源需求。 [16] 

西河航道航運

西河水道

西河從西北向東南斜貫縣境,為縣內一條最大最長的河流。在元通以上水小灘多,不便航行;至元通茅草橋有味江、泊江、沙溝河水注入,水量增大,有航行之便。由元通起航,經白馬渡,徐家渡、方渡,至龍王渡,達於新津匯入岷江,境內長29.1公里,是縣內一條水上交通的主要航道,可通行3t木船。通過這條航道,縣中的菜油、麻布、麻皮、川芎、鬱金等農副產品可運至嘉、敍、瀘等地,又從外地輸入糖、鹽、純鹼、棉紗等工業品。由於這條航道的水運之利,元通早在清咸豐年間就發展為巨鎮。民國《崇州市志·方輿》稱其“商賈殷闐,廛閈櫛比,江中舳艫上下轉運無歇”。建國初期仍然通航,後因水系調整,航運漸廢。 [13] 
西河又名文井江,發源於崇州市山區,經崇慶元通場南下入縣境張家場。河寬約80米,全長55公里,在新津境內一段長12.25公里。下流經吳店子、龍王渡到縣城東面匯入小南河。西河灘多水小,枯水季節不能通航,每年3至11月可航行5至10噸木船,至1990年代已大部淤塞。 [4] 
支流羊馬河水道。據《新津鄉土志》記載:“羊馬河在縣東北,岷江之第三支流也。由都江堰市中興場分一支為青羊河。羊馬河南流至清涼寺入崇慶州界……過江原廢縣經三江口……至縣(新津)之新開堰復分一支至新興場,合流又分二支至龍王渡,合西河匯流入江”。羊馬河在縣境一段長約8.7公里。崇慶州三江口以下建國前可通航3至6噸木船。1970年廢河還耕,僅留20米寬的排水渠,已不能通航。 [4] 

西河渡口

船、唐船等3處。西河系,共20處。元通以上有雞公渡、中興渡;元通以下有姜市渡、長壽渡、吳渡、唐渡、白馬渡(趙灘)、楊筏渡、西江渡、上南渡、下南渡,高渡(天涯渡)、徐家渡(牛皮渡)、孫家渡、陳家渡、新開渡、魚筧渡、張渡、方渡、蒙渡。蒙渡為境內西河最後一渡。 [14] 
原崇州市內名渡有三:西江渡,亦名楊泅渡,在縣城西門外西河上。清初,為州八景之一,稱“西江晚渡客三千”。後建西江古橋,橋、渡並存。往昔水運興隆,下運油、麻、煙,上運絲、棉、鹽,多集散於此。今為西江橋取代。 [14] 
上南渡,位於縣城南門外西河上。清代南河壩傍渡口左岸寬廣可牧,河中舟楫往來,岸邊牧童橫笛,為州八景之一的“前村牧笛”。今渡口猶存,由水運灰沙磚廠經營。 [14] 
元通汽車渡,1957年建崇方路時,始在該路與西河交叉處設渡口管理所,採用鐘擺式渡運,主要渡運來往汽車。至1968年的11年間,渡運汽車20萬餘輛次。1968年隨着元通工農兵大橋建成,渡口及管理所撤除。 [14] 
西河渡口,為新津至興義、順江至萬和橫跨西河的各處渡口。仍有龍王渡、東關廟渡、雙合渡、萬和場渡、範渡、泗江渡、錦江渡等7處。龍王渡有木船4只,泗江渡有木船1只,當時為航運公司經營,後由生產隊管理。其餘渡口,僅各有木船1只擺渡,為生產隊經營。龍王渡還有汽車船1支屬縣養路段管理。1987年5月龍王渡大橋建成,渡口即告取消。 [5] 

西河航線

新津至崇、温航線:包括西河、羊馬河、金馬河、楊柳河4條航路。從新津運出食鹽、棉花、棉紗等物資年約2000多噸。由崇慶、温江運來糧食、菜油、大麻、木材、藥材、石灰、灰石等,年達2萬噸以上。 [6] 
參考資料
  • 1.    新津縣誌編纂委員會.新津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60-61
  • 2.    新津縣誌編纂委員會.新津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153
  • 3.    新津縣誌編纂委員會.新津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166-167
  • 4.    新津縣誌編纂委員會.新津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340
  • 5.    新津縣誌編纂委員會.新津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349
  • 6.    新津縣誌編纂委員會.新津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357
  • 7.    崇慶縣誌編纂委員會.崇慶縣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93-94
  • 8.    崇慶縣誌編纂委員會.崇慶縣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380
  • 9.    崇慶縣誌編纂委員會.崇慶縣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381-383
  • 10.    崇慶縣誌編纂委員會.崇慶縣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390
  • 11.    崇慶縣誌編纂委員會.崇慶縣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405-406
  • 12.    崇慶縣誌編纂委員會.崇慶縣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394
  • 13.    崇慶縣誌編纂委員會.崇慶縣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452-453
  • 14.    崇慶縣誌編纂委員會.崇慶縣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453-454
  • 15.    成都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成都市志-水利志(第一輪):四川辭書出版社,2001:25-26
  • 16.    成都第二水源李家巖水庫開工 庫容約為108個錦城湖  .華西都市報[引用日期2020-12-0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