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江風景名勝區

鎖定
西江是廣東境內的一條大江,是珠江三大主幹流之一。人們習慣稱流經肇慶市這段叫西江,全段長225公里,江面寬1000米左右,最寬處是金利海口段達1125米,最窄處是羚羊峽330米。 西江是國內大江河中水質最好的河流,江水青碧。這裏盛產肥美河鮮,遠近聞名。到肇慶旅遊,春天可以嚐到鮮甜的西江河蝦,夏天可以吃到甘香的三犁魚,秋天可以品嚐到肥美的錦鯉,冬天可以飽餐大海鯇。另有貴州西江風景名勝區 [1] 
中文名
西江風景名勝區
地理位置
廣東
著名景點
硯洲島羚羊峽
全段長
225公里

西江風景名勝區廣東景區

主要景點
硯洲島
西江風景名勝區
西江風景名勝區(5張)
硯洲島——狀如端硯的江心島,面職6平方公里。據傳説,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包拯任端州知郡事期滿離肇慶,船出羚羊峽,突然風起浪翻,包公事感蹺蹊,查問手下得知。端州硯工送來了一方用黃布裹着的端硯。包公立即取來拋到江中。後來,在包公擲硯處便隆起了一塊陸洲,這就是硯洲島。包硯的那塊黃布,順流而下,在不遠處的江邊形成了一片黃色的沙灘,這就是“黃布沙”。當地人根據此傳説,在硯洲島上建起了一座包公祠,至今猶存,且香火不斷。這就是西江二十景之“硯渚清風”。島西還有碧水銀灘,南有當過末代皇帝老師的陳煥章故居,北有桑基魚塘、大榕樹蔭、水鄉蕉林等旖旎風光。
羚羊峽
羚羊峽——過了硯洲,便是羚羊峽。峽全長7500米,北面是羚羊山,南面是欄柯山,兩山之間被西江水巨大力量劈開了一條水路,入峽時水面寬1000多米,入峽後窄至300米。集奇、峻、險、雄、秀於一身,峽勢險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漢代設立高要郡,而高要之名就出自羚羊峽“居高扼要”的意思。清朝咸豐帝在羚羊峽設立海關,軍閥李宗仁、白崇禧在出峽口山腰築碉堡。北岸之羚山,有羚山炮台,建於1920年,是肇慶羅陽鎮守使林虎在肇慶所築的七座炮台之一。此炮台控制旱峽陸路及羚山峽水道交通的要衝。炮台主體建築設在紅崗制高點,從東北起,有一條塹壕往東延伸,經過按榔盒山、秀才坑、蛇頭山,再轉南抵羚山寺(已拆毀),並直達羚羊峽入口處止,全長3000米。在羚羊峽北側的“羅隱下院”,原是鼎湖山派出的在渡口專門接應上山進香客人的機構,又稱“憩庵”。據史書記載,743年,日本入唐留學僧榮睿拜請鑑真大師東渡日本弘法,第五次東渡中,在舟山遇颶風飄流海上,歷經艱辛,才在海南島登陸,後經梧州東到端州(今肇慶市),就在此登上鼎湖山龍興寺(宋改白雲寺),因積勞病重圓寂,後葬於鼎湖山蓮花峯南麓。
古塔、大橋
古塔、大橋——在肇慶城區江岸有四塔擎天的奇特景觀,四座古塔,夾江對峙。南岸有文明塔、巽峯塔、北岸有崇禧塔、元魅塔,如羣峯浮玉、明燭天際、歷歷在目。浩淼的江面,煙波盪漾着形塔影,十分好看。詩人郭沫若1961年暢遊西江時,留下了“四塔擎天天宇穩,七星伴月月宮閒”的名句。西江兩岸,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好不熱鬧。北岸是肇慶市區,南岸是高要城區。兩個現代化的都市隔江相映,繁華競逐。江上有西江大橋,西江大橋長1569米,橋面寬12.5米,為公鐵兩用鋼桁梁橋,下層設有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橫跨西江,貫通肇慶高要兩城,十分雄偉壯觀,不愧為 “一橋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大鼎峽、三榕峽
大鼎峽、三榕峽——肇慶市區往上便是大鼎峽、三榕峽,與羚羊峽並稱為“西江小三峽”,大鼎峽,長200米,三榕峽,長5000米,因山形奇特而呈現出特大凹槽形,自西向東佈列着狹窄的河段。大榕峽釣台,是榕峽勝景之一。每當夏季洪汛之期,江水似萬馬奔騰,哮聲如雷;冬季來臨,江水蔚藍,北岸河灘,怪石嶙峋,如台高築,人稱釣魚台。釣魚台原有亭台樓閣供遊人小憩、憑欄賞景。鎮水大鼎,為大鼎峽名景之一,因其形如鼎而得名。西江奔流至此,氣勢磅礴,如鼎鎖江。大鼎山上曾建有“大鼎古廟”,俯瞰西江。平日登臨者甚多,每逢重陽佳節,更是遊客雲集,川流不息,山上山下,成圩成集,熱鬧非常。
龍母廟
龍母廟——西江神源龍母,是閩粵三女神(龍母、四會文氏貞女、泉洲天妃)之一,龍母以其恩澤黎民、保佑舟旅平安而譽滿四海,曾得到秦始皇等歷代皇帝的冊封。沿着西江,建有龍母祖廟和龍母行宮(白沙龍母廟)。德慶悦城龍母祖廟,是著名的旅遊景點。龍母誕期間,香客如雲。
華表石
華表石——在錦石山下,石山高375米,分兩層,上層200米的圓柱石山直插雲霄,下層175米的土山相輔。錦石山從三個不同的方向遠遠看去,有不同的景象:有如天然華表,故有人稱之為華表石;有如老人,故有人稱之為老君石;有如和尚之頭,故有人稱之為和尚石。其實,錦石山的得名,與史傳有關。相傳,劉邦得天下,建立了漢朝,但南越王趙佗仍然盤據嶺南,劉邦便派中大夫陸賈勸説趙佗歸漢。陸賈日夜兼程,沿水路而下,船到德慶地帶,突然電閃雷鳴,風雨大作。船在江心打轉,無法前行。陸賈想到這次出使,能不能説服趙佗本難預料。面對眼前險境,他越想越焦慮,便立即步出船艙,只見岸邊屹立着一座巨石,氣勢雄偉。他心想此石必有神靈,於是便冒着風雨登岸,在巨石下焚香祈求神靈保佑,並許願:若能説服趙佗歸漢,回來時一定讓你披上錦緞,以酬謝神恩。祭畢,風雨頓止。後來,陸賈果真説服了趙佗,回程時,便以錦緞披石,無奈山石巨大,十船錦緞只能輔裹山頭。趙佗便建議以花代錦,於是命人把整個山頭種上各種花卉。以錦裹石,以花點綴,望若霞絢,因名“錦石山”。後人為了紀念陸賈的功績,在此地建起了“陸大夫祠”,立起了“功高錦石”的碑。

西江風景名勝區貴州景區

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雷山縣西江、郎德、大塘景區和掌批苗寨被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該省級風景名勝區範圍為:東起西江鎮大溝村的烏香坡,南到大塘鄉的掌批村,西至郎德鎮南猛村,北抵西江鎮大溝村的龍門山。地理座標為東經10802'14〃-108012'25〃,北緯26016'13〃-26033'48〃。主要分佈在該縣丹江鎮、郎德鎮、西江鎮、大塘鄉的行政區域,總面積63平方公里,不與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範圍交叉。
在上述範圍內,該省級風景名勝區劃分為西江、郎德、大塘3個景區和掌批苗寨1個獨立景點。其中:
(一)西江景區面積為13.8平方公里,包括西江千户苗寨、西江苗年節、西江鼓藏節、大溝銀匠村、上寨招龍節等5處。該景區以西江千户苗寨為重點,突出西江民族村寨和民俗風情等苗族文化特色。
(二)郎德景區面積為29.5平方公里,包括郎德上寨、丹江河風光、丹江廳遺址、南猛蘆笙之鄉、腳猛民族風情等5處景點。該景區以郎德上寨為重點,突出苗族建築、節日慶典、民間文藝以及丹江河沿岸的田園風光等特色。
(三)大塘景區面積為18.7平方公里,包括排卡蘆笙世家、掌坳銅鼓舞、高巖峽谷、新橋短裙苗族、水上糧倉、新聯爬坡節等6處景點。該景區以大塘和掌坳為重點,突出銅鼓舞表演、苗族服飾展示和峽谷風光遊覽等特色。
(四)掌批苗寨獨立景點面積為1平方公里,主要展示苗族服飾。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