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江文藝

鎖定
《西江文藝》創刊於1961年,從油印鉛印,再到膠印及內文雙色印刷;從不定期到定期、雙月刊半月刊;從地區內發行到省內發行、全國發行到取得國際標準刊號,是省內少數二、三家辦得比較好的省級期刊。
中文名
西江文藝
類    別
綜合
創刊時間
1961年10月
出版週期
半月刊

西江文藝期刊簡介

《西江文藝》原為綜合性文藝刊物,開始以演唱材料為主,油印,創刊於1961年10月,屬肇慶市文聯主辦。刊名因當時為西江專區,故名《西江文藝》。國內標準刊號:CN44--1045/I,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5—7978。
2011年1月開始, 《西江文藝》下半月刊和《西江》畫報合刊聯營,共同打造具有國家統一刊號的新版畫報型下半月《西江文藝》。新版畫報型《西江文藝》以文化為先導,是一本有思想、有品位的雜誌。每期160多頁碼,全銅版紙印刷,面向全國發行,以獨特的文化視角聚焦都市生活,突出思想內涵,突出人文文化品味,全面報道文化藝術動態,頌揚人間真情和愛心,推廣名品、宣傳名優、營銷名牌。特點:覆蓋面廣,入户率高,專版更專業,專欄更專注,更受社會各界的喜愛。 [1] 

西江文藝歷史沿革

《西江文藝》創刊於1961年10月,屬肇慶市文聯主辦。形式不定,有時八開小報型,有時32開活頁型,有時16開雜誌型,頁碼不定,與文聯一起同文化局合署辦公,由文化局分工一兩個人做文聯工作和編輯《西江文藝》。
1972年10月,《西江文藝》正式定型為16開雜誌型,不定頁碼不定刊期,並開始排年號期數和總期數,此時已經有了編輯組,人員是:郭東培、肖又喜、廖國光、李瑋。負責人郭東培。這些人均系兼職。刊名由郝鶴君書寫。仍是內部交流刊物。郭東培調走之後,補入王有欽(賀朗)、蔣金潮。蔣金潮為文聯專職幹部仍為兼職編輯。刊名改由楊之光書寫。
1981年,刊期改為季刊,由蔣金潮負責,有熊誠、谷福成等在編輯組工作過。1982年第一期起稱春季號、夏季號、秋季號、冬季號,由蔣金潮任主編,是為第一任主編,但仍為兼職。此時,文聯財政撥款一萬元(含《西江文藝》出版經費)。與文化局合署辦公。
1983年第一期起,編輯組改為編輯部,刊物由地區內部發行改為全省發行,仍為季刊,已有廣東省期刊登記證,可在省內銷售,年內辦有一期增頁(8開四版)和第八期增刊式16開一個印張16頁,發行量達數萬份。
1984年年初,鄧麗賢、饒樹新調入肇慶市文聯,文聯與《西江文藝》的關係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即文聯工作人員既做文聯工作,又編輯《西江文藝》,《西江文藝》為文聯主辦的刊物。此時文聯和《西江文藝》財政撥款增至二萬元。
1984年冬季號(總第29期)及1985年總第29、30、31、32期由孔均承包發行,發行量約10萬冊。
1986年第一期起,刊期改為雙月刊,年內其中兩期(總第35期、37期)由孔均承包發行,發行量約10萬冊。當年9月謝明調入,成為《西江文藝》第一個專職編輯。
1987年,《西江文藝》前三期。印行2000冊。從第四期(總第40期)起,發行範圍由全省發行改為全國發行,由中央新聞出版署核發全國期刊證書。12月起謝明提為編輯部主任(正股級)。
1988年出版四期、(即總第40、41、42、43期),由廣西文化廳文化服務總公司報刊發行公司承包發行,負責人張展超。發行量達40萬冊。當年2月,丘均、蔣金潮被評聘為《西江文藝》副編審專業技術職務(高級職稱);饒樹新、何初樹被評聘為編輯(中級職稱);謝明、鄧麗賢被評聘為助理編輯(初級職稱)。3月何初樹調入(先調來幫助工作、後正式調入),成為《西江文藝》第二個專職編輯。
1989年共出版6期。前4期(總第45、46期合刊,47、48期合刊)保持發行量40萬份。後兩期(總第49、50期合刊),為國慶專刊,印2000份。從這期合刊開始,《西江文藝》實行雙主編制、即丘均和蔣金潮,丘均是為《西江文藝》第二任主編。
1990年9月,肇慶市編制委員會下文(肇編辦[1990]52號),將《西江文藝》定為正科級事業單位,定編三人。本年第一期(總第51期)以後,印行2000冊。
1991年市委副書記黃榮在1990年批示,從1991年起,市財政每年撥給《西江文藝》兩萬元作出版經費,納入宣傳部精神文明辦一起撥給。本年一月謝明升副秘書長,鄧麗賢提為《西江文藝》編輯部主任(正股級)。
1992年第四期起由3個印張48頁改為4個印張64頁,10月改版。前三期為純文學,第四期(總第62期)起改為通俗文學版,交由省《珠江》文藝雜誌發行部代為發行(經理秦偉麟),發行量達10萬冊。同月饒樹新任主編、何初樹任執行副主編、均屬兼職。蔣金潮調出、丘均退休。鍾道宇當月調入,此時饒樹新成為《西江文藝》第三任主編,鍾道宇為第三位專職編輯。
1993年1月,頁碼由3個印張48頁增加至4個印張64頁。7月,從第四期(7月號,總第68期)起,刊期由雙月刊改為月刊,當年4月何初樹擔任主編,是為《西江文藝》第四任主編。並被省高評委評定為副編審(高級職稱)鄧麗賢被評定為編輯(中級職稱),饒樹新任社長。
1993年12月,領取單位代碼證書,號碼為:45648950--2 ;是年,被推薦到上海舉行的全國名牌特色期刊總彙展覽和在北京舉行的1978--1993年中國報刊業發展成就博覽會,在廣州舉行全國通俗文學期刊研討會介紹了《西江文藝》改版做法、省在湛江和清遠召開的兩次主編會議也肯定了《西江文藝》。
1994年2月經中央新聞出版署批准領取了國際標準刊號,此時起《西江文藝》擁有兩個刊號:國內標準刊號:CN44--1045/I,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5—7978。
1995年3月號,《西江文藝》出版滿100期,舉行了一系列慶典活動:召開了座談會,市委書記陳均倫、中國期刊協會何承偉等為百期題詞,出版了百期專刊等。
1997年第三期起由鍾道宇任編輯部副主任,是為第一位編輯部專職管理人員。11月,刊物被評為廣東省文聯繫統優秀活動項目獎,並獲獎金1000元。鍾道宇獲助編職稱。
1998年第一期起,頁碼由4個印張64頁增加至5個印張80頁。5月鍾道宇升任編輯部主任。11月何詩毅、嚴雪珠被吸收和調入編輯部,何詩毅是為第4位編輯部專職編輯。嚴雪珠是為第一位做編輯部事務的專職職員。
1999年,《西江文藝》邀請上海文藝出版社《故事會》編務人員來肇慶舉辦筆會和何初樹作品研討會。
2000年8月,鍾道宇任副主編,《西江文藝》舉辦星湖筆會,邀請市內和全省、全國各地的作者30餘人參加。筆會的內容是討論這些作者自己的作品,集體點評,進行編輯與作者、作者與作者之間面對面的交流。另為在《西江文藝》發表的,年內獲省期刊優秀作品三等獎的小説《在苦海里掙扎的女孩》頒獎。
2001年10月,《西江文藝》創刊40週年。中國文聯主席周巍峙,中國期刊協會副會長何承偉,香港作家協會副主席林蔭,肇慶市的領導陳均倫、江海燕、梁國標等分別為《西江文藝》題詞。在《西江文藝》創刊40週年慶祝會上,文學愛好者60多人歡聚一堂,進行創作交流。《人民日報》、《南方日報》作了報道。是年,《西江文藝》共出版12期,每期80頁約15萬字。
2002年,《西江文藝》重點培養本地作者,發表本地作家的作品,讀者羣面向全省乃至全國的打工族,共出版12期,每期80頁。年內,刊發的作品中有2篇(部)獲得廣東省第三屆期刊優秀作品獎二、三等獎。5月,何詩毅任《西江文藝》編輯部主任。
2004年7月,舉辦慶祝《西江文藝》出版200期座談會,來自全國各地的讀者、作者30多人出席了座談會。10月,鍾道宇任《西江文藝》雜誌社社長。
2009年12月28日,市文聯在肇慶城區舉辦《西江文藝》特刊《西江潮》創刊首發儀式,用銅版紙精美印製的創刊號正式與廣大讀者見面。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以良和肇慶文藝界有關人士出席首發儀式,對時尚專刊《西江潮》成功創刊表示祝賀,並向市圖書館、端州區圖書館等單位贈送《西江潮》創刊號。陳以良表示,作為有着50年曆史的《西江文藝》的隨刊贈閲特刊《西江潮》以其貼近都市生活、解讀時尚要素、傳播嶺南文化的風格定位,在推動肇慶乃至整個嶺南文化的蓬勃發展和傳播將起到輻射作用。她希望主辦單位市文聯要充分發揮肇慶文藝界人才濟濟的優勢,形成合力,辦出特色,辦出質量,為肇慶建設文化大市和文化強市作出應有貢獻。《西江潮》主要由市文聯副秘書長陳炳文同志負責組稿及出版,一共出版了3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2010年12月,市文聯任命陳炳文同志為《西江文藝》總編輯。為貫徹落實文化強市戰略,進一步整合資源,改革創新, 推動《西江文藝》進一步發展。
2011年1月開始, 《西江文藝》下半月刊和《西江》畫報合刊聯營,共同打造具有國家統一刊號的新版畫報型下半月《西江文藝》。新版畫報型《西江文藝》強化其文化使者和城市名片的獨特功能和作用,與廣播電視、報紙一道承擔起文化育人、傳播文明、宣傳肇慶的責任和使命。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