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方的醜學:感性的多元取向

鎖定
《西方的醜學:感性的多元取向》是2007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東。
中文名
西方的醜學:感性的多元取向
作    者
劉東
出版時間
2007年1月1日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1] 
頁    數
244 頁
ISBN
9787301103593, 730110359X
定    價
30 元
開    本
0 開

西方的醜學:感性的多元取向內容簡介

因醜的介入,人類感性心理的空間得以拓寬。
醜,就像貝多芬《命運交響樂》裏那個著名的三連音一樣,來勢洶洶地敲打着藝術的大門!
“醜學”是作者自撰的一個詞,藉此重新解讀西方的感性學。作者以一系列的叩問開啓了討論,變“亦步亦趨的回顧”為一種“充滿想象力的展望”,將西方人感性心理的演變過程層層揭開…… [1] 

西方的醜學:感性的多元取向圖書目錄

再版前言
自序
第一章 緣起:埃斯特惕克為什麼是美學
第二章 孩提之夢:古希臘人對“美”的信仰
第一節 研究希臘宗教的特殊意義
第二節 方法的檢討
第三節 定性分析:阿芙洛狄忒及其他
第四節 關係分析:被神化(美化)了的感性生活
第五節 作為祈禱的審美和化入極境的藝術
第六節 由多向一:希臘宗教的哲學版
第七節 美的哲學:假如亞里士多德來創立感性學
第三章 美夢驚醒:理性的背反與感性的裂變
第一節 重温舊夢:非理性的理性論證夢醒了
第二節 大疑潭潭:英倫三島的沖天大火
第三節 雅典娜之涅?:近代辯證理性的形成
第四節 魔鬼創世:醜在感性中向美的挑戰
第五節 感性的辯證法
第四章 心靈的自贖:作為“醜學”的埃斯特惕克
第一節 叔本華:上帝的棄兒
第二節 存在主義:託遺響於悲風
第三節 帶抽屜的維納斯
第四節 醜惡之花
第五節 不再崇高的英雄和不再美麗的藝術
第五章 感性的多元取向
後記
附錄感性的暴虐??恐怖時代的心理積存
if(document.getElementById('dv_ForFind')==null)document.write''

西方的醜學:感性的多元取向作者簡介

劉東,現任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教授,《中國學術》(商務印書館)主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