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方園林

鎖定
園林是在一定的地域運用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或進一步築山疊石理水,種植花草樹木,營造建築和佈置圓路等途徑創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環境和遊憩境域。人們習慣於將古希臘羅馬為代表的歐洲建築體系視為西方建築,將以法國為代表的規則式園林稱為西方園林。
中文名
西方園林
外文名
Western Garden
含    義
地域運用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
類    型
園林

西方園林發展歷史

世界上最早的園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紀的埃及,從古代墓畫中可以看到祭司大臣的宅園採取方直的規劃,規則的水槽和整齊的栽植。西亞的亞述確獵苑,後演變成遊樂的林園。列寧格勒彼得宮噴泉。
巴比倫、波斯氣候乾旱,重視水的利用。波斯庭園的佈局多以位於十字形道路交叉點上的水池為中心,這一手法為阿拉伯人繼承下來,成為伊斯蘭園林的傳統,流佈於北非西班牙、印度,傳入意大利後,演變成各種水法,成為歐洲園林的重要內容。
古希臘通過波斯學到西亞的造園藝術,發展成為住宅內佈局規則方整的柱廊園。古羅馬繼承希臘庭園藝術和亞述林園的佈局特點,發展成為山莊園林。
歐洲中世紀時期,封建領主的城堡和教會的修道院中建有庭園。修道院中的園地同建築功能相結合,如在教士住宅的柱廊環繞的方庭中種植花卉,在醫院前闢設藥圃,在食堂廚房前闢設菜圃,此外還有果園、魚池和遊憩的園地等。在今天,英國等歐洲國家的一些校園中還保存這種傳統。13世紀末,羅馬出版了克里申吉着的《田園考》,書中有關於王侯貴族庭園和花木佈置的描寫。
西方園林 西方園林
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佛羅倫薩、羅馬、威尼斯等地建造了許多別墅園林。以別墅為主體,利用意大利的丘陵地形,開闢成整齊的台地,逐層配置灌木,並把它修剪成圖案形的植壇,順山勢運用各種水法,如流泉、瀑布、噴泉等,外圍是樹木茂密的林園。這種園林通稱為意大利台地園
法國繼承和發展了意大利的造園藝術。1638年,法國布阿依索寫成西方最早的園林專著《論造園藝術》。他認為“如果不加以條理化和安排整齊,那麼人們所能找到的最完美的東西都是有缺陷的”。17世紀下半葉,法國造園家勒諾特爾提出要“強迫自然接受勻稱的法則”。他主持設計凡爾賽宮苑,根據法國這一地區地勢平坦的特點,開闢大片草坪、花壇、河渠,創造了宏偉華麗的園林風格,被稱為勒諾特爾風格,各國競相仿效。
18世紀歐洲文學藝術領域中興起浪漫主義運動。在這種思潮影響下,英國開始欣賞純自然之美,重新恢復傳統的草地、樹叢,於是產生了自然風景園。英國申斯誦的《造園藝術斷想》,首次使用風景造園學一詞,倡導營建自然風景園。初期的自然風景園創作者中較著名的有布里奇曼、肯特、布朗等,但當時對自然美的特點還缺乏完整的認識。
18世紀中葉,錢伯斯從中國回英國後撰文介紹中國園林,他主張引入中國的建築小品。他的著作在歐洲,尤其在法國頗有影響。18世紀末英國造園家雷普頓認為自然風景園不應任其自然,而要加工,以充分顯示自然的美而隱藏它的缺陷。他並不完全排斥規則佈局形式,在建築與庭園相接地帶也使用行列栽植的樹木,並利用當時從美洲東亞等地引進的花卉豐富園林色彩,把英國自然風景園推進了一步。
從17世紀開始,英國把貴族的私園開放為公園。18世紀以後,歐洲其他國家也紛紛仿效。自此西方園林學開始了對公園的研究。
19世紀下半葉,美國風景建築師奧姆斯特德於1858年主持建設紐約中央公園時,創造了“風景建築師”一詞,開創了“風景建築學”。他把傳統園林學的範圍擴大了,從庭園設計擴大到城市公園系統的設計,以至區域範圍的景物規劃。他認為城市户外空間系統以及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是人類生存的需要,而不是奢侈品。此後出版的克里夫蘭的《風景建築學》也是一本重要專著。
1901年美國哈佛大學創立風景建築學系,第一次有了較完備的專業培訓課程表,其他一些國家也相繼開辦這一專業。1948年成立國際風景建築師聯合會。

西方園林發展大事記

公元前三千多年——地中海東部沿岸古埃及產生世界上最早的規則式園林
公元前五百年——古希臘的雅典城邦羅馬別墅園宅園
公元七世紀——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蘭大帝國
公元十四世紀——伊斯蘭園林的鼎盛 印度莫卧兒園林
公元十五世紀——歐洲西南端的伊比利亞半島
公元十五世紀後期——歐洲意大利半島的理水方式園林小品的產生
公元十七世紀——法國的中軸線對稱規整的園林佈局
公元十七世紀末——法國儘量運用一切文化藝術手段來宣揚君威
公元十八世紀初期——英國的風景式園林的盛行
公元十八、十九世紀——勒諾特風格和英國風格的平行發展
園林 園林
公元十九世紀中葉——植物研究成為專門的學科,大量花卉開始在經景觀中運用公元十九世紀後期——大工業的發展,郊野地區開始興建別墅園林
二十世紀以來(一戰以後)——現代流派的迭興 產生了現代園林

西方園林藝術形式

形式很多,大到一個景區,古代皇帝的園囿皇家園林,小到一家一户的私家花園。園林雖然同建築一樣,是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實用藝術門類,但園林的建築是為了滿足人們嚮往自然,享受自然美的需要,其審美欣賞功能相比建築更加突出。

西方園林藝術特色

意大利、法國、英國的造園藝術是西方園林藝術的典型代表,雖然它們同屬西方園林藝術體系,具有許多共同特徵,但由於受到各種自然和社會條件的制約,也表現出了不同的風格。但總體而言西方園林藝術與中國園林藝術迥然不同。西方園林的造園藝術,完全排斥自然,力求體現出嚴謹的理性,一絲不苟地按照純粹的幾何結構和數學關係發展。“強迫自然接受勻稱的法則”成為西方造園藝術的基本信條。
西方園林 西方園林
西方園林的藝術特色突出體現在園林的佈局構造上。體積巨大的建築物是園林的統率,總是矗立於園林中十分突出的中軸線起點之上。整座園林以此建築物為基準,構成整座園林的主軸。在園林的主軸線上,伸出幾條副軸,佈置寬闊的林蔭道、花壇、河渠、水池、噴泉、雕塑等。在園林中開闢筆直的道路,在道路的縱橫交叉點上形成小廣場,呈點狀分佈水池、噴泉、雕塑或小建築物。整個佈局,體現嚴格的幾何圖案。園林花木,嚴格剪裁成錐體、球體、圓柱體形狀,草坪,花圃則勾劃成菱形、矩形和圓形等。總之,一絲不苟地按幾何圖形剪裁,絕不允許自然生長形狀。水面被限制在整整齊齊的石砌池子裏,其池子也往往砌成圓形、方形、長方形或橢圓形,池中總是佈局人物雕塑和噴泉。追求整體對稱性和一覽無餘。歐洲美學思想的奠基人亞里士多德説:“美要靠體積和安排”,他的這種美學時空觀念在西方造園中得到充分的體現。西方園林中的建築、水池、草坪和花園,無一不講究整一性,一覽而盡,以幾何性的組合而達到數的和諧。追求形似與寫實。被恩格斯稱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巨人的達·芬奇認為,藝術的真諦和全部價值,就在於將自然真實地表現出來,事物的美應“完全建立在個部分之間神聖的比例關係上”,因此西方園林藝術在每個細節上都追求形似,以寫實的風格再現一切。
東西方古典園林的一個最大區別,就在於是突出自然風景還是突出建築
以法國宮廷花園為代表的由建築師、雕塑家和園林設計師創作出來的西方規則式古典園林,以幾何體形的美學原則為基礎,以“強迫自然去接受均稱的法則”為指導思想,追求一種純淨的、人工雕琢的盛裝美。花園多采取幾何對稱的佈局,有明確的貫穿整座園林的軸線與對稱關係。水池、廣場、樹木、雕塑、建築、道路等都在中軸上依次排列,在軸線高處的起點上常佈置着體量高大、嚴謹對稱的建築物,建築物控制着軸線,軸線控制着園林,因此建築也就統率着花園,花園從屬於建築。
造園使用的建築材料,中國傳統建築以土木為主,西方古典建築以石質為主。在佈局上,中國傳統建築多數是向平面展開的組羣佈局,而西方古典建築強調向上挺拔,突出個體建築。在建築文化的主題上,中國傳統建築以宣揚皇權至尊、明倫示禮為中心,西方古典建築以宣揚神的崇高、表現對神的崇拜與愛戴為中心。中國傳統建築的藝術風格以人與自然“和諧”之美為基調,西方古典建築的藝術風格重在表現人與自然的對抗之美,以宗教建築的空曠、封閉的內部空間使人產生宗教般的激情與迷狂
西方園林 西方園林
西方古代建築多以石料砌築,牆壁較厚,窗洞較小,建築的跨度受石料的限制而內部空間較小。拱券結構發展後,建築空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放,建造起了象羅馬的萬神廟等有內部空間層次的公共性建築物,建築的空間藝術有了很大的發展,但仍未突破厚重實體的外框。西方古典造型藝術強調“體積美”,建築物的尺度、體量、形象並不去適應人們實際活動的需要,而着重在於強調建築實體的氣氛,其着眼點在於兩度的立面與三度的形體,建築與雕塑連為一體,追求一種雕塑性的美。其建築藝術加工的重點也自然地集中到了目力所及的外表及裝飾藝術上。
西方古典園林中的園林建築取法於西方古典建築,它把各種不同功能用途的房間都集中在一幢磚石結構的建築物內,所追求的是一種內部空間的構成美和外部形體的雕塑美。由於建築體積龐大,因此很重視其立面實體的分劃和處理,從而形成一整套立面構圖的美學原則。
在園林佈局上,黑格爾曾説:“最徹底地運用建築原則於園林藝術的是法國的園子,它們照例接近高大的宮殿,樹木是栽成有規律的行列,形成林蔭大道,修剪得很整齊,圍牆也是用修剪整齊的籬笆造成的。這樣就把大自然改造成為一座露天的廣廈”。西方古典園林無論在情趣上還是構圖上和古典建築所遵循的都是同一個原則。園林設計把建築設計的手法、原則從室內搬到室外,兩者除組合要素不同外,並沒有很大的差別。
綜上所述,西方園林藝術提出“完整、和諧、鮮明”三要素,追求嚴謹的理性。歐洲人自古以來的思維習慣就傾向於探究事物的內在規律性,喜歡用明確的方式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形成清晰的認識。這種思維習慣表現在審美上就是對稱、均衡和秩序,而對稱、均衡和秩序是可以用簡單的數和幾何關係來確定的。正如古典主義建築權威大勃隆台所説:“決定美和典雅的是比例,必須用數學的方法把它制訂成永恆的、穩定的規則”,這就是西方造園藝術的最高審美標準

西方園林造園藝術

意大利的造園藝術
在歐洲古典園林中,意大利園林具有非常獨特的藝術價值。不管是其豐富多變的園林空間塑造,還是其獨巨匠心的細部設計,都反映出耐人尋味的造園特質,而這種特質是其他歐洲國家的那些氣勢軒昂、規模龐大的皇家貴族園林所無法比擬的。特別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園林在世界園林史上的影響更為深遠,在歐洲園林設計中,依舊可以在許多地方找到意大利古典園林的痕跡。
意大利的造園藝術就是它的文藝復興巴洛克的造園藝術。巴洛克藝術號稱師法自然,園林卻更加人工化了,整座園林全都統一在單幅構圖裏,樹木、水池、台階、植壇和道路等的形狀、大小、位置和關係,都推敲得很精緻,連道路節點上的噴泉、水池和被它們切斷的道路段落的長短寬窄都講究很好的比例。因此説,意大利花園的美就在於它所有要素本身以及它們之間比例的協調,總構圖的明晰和勻稱。這與中國園林追求自然寫意的風格有很大的差別。
西方園林 西方園林
法國的造園藝術在世界園林史上一直都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7世紀60年代,法國宏大的規則式園林逐漸取代了意大利文藝復興園林,開始盛行於歐洲大陸。通常所説的法國造園藝術指的是17世紀下半葉的古典主義造園藝術。它的代表人物是昂德雷·勒瑙特亥,代表作品是孚一勒一維貢和凡爾塞的園林。
法國的造園藝術
法國造園藝術的成熟,時間正好與拉辛和莫里哀的戲劇,普桑和勒勃亨的繪畫,勒伏和孟莎的建築同時。它們的精神完全一致,那就是古典主義的精神。古典主義文化的基本特色是“偉大風格”。這個時期的法國園林有以下三個顯著特點。
(1)面積非常大
意大利的園林一般只有幾公頃,而凡爾塞園林竟有670ha,軸線有3000m長。
(2)園林的總體佈局像建立在封建等級制之上的君主專制政體的圖解
宮殿或者府邸統率一切,往往在整個地段的最高處,前面有筆直的林蔭道通向城市,後面緊挨着它的是花園,花園外圍是密密匝匝無邊無際的林園,府邸的軸線貫穿花園和林園,是整個構園的中樞,在中軸線兩側,跟府邸的立面形式呼應,對稱地佈置次級軸線,它們和幾條橫軸線構成園林佈局的骨架,編織成一個主次分明、綱目清晰的幾何網絡。
(3)花園的主軸線大大加強
它已不再是意大利花園裏那種單純的幾何對稱軸線,而成了突出的藝術中心。最華麗的植壇,最輝煌的噴泉,最精彩的雕像,最壯觀的台階,一切好東西都首先集中在軸線上或者靠在它的兩側。把主軸線做成藝術中心,一方面是因為園林大了,沒有藝術中心就顯得散漫,另一方面,它反映着絕對君權的政治理想,構園也要分清主從,像眾星拱月一般。
英國的造園藝術
歐洲的造園藝術,有過三個最重要的時期:從16世紀中葉往後的100年,是意大利領導潮流;從17世紀中葉往後的100年,是法國領導潮流;從18世紀中葉起,領導潮流的就是英國。英國造園藝術可以説是西方藝術中的一個例外。
英國早期園林藝術,也受到了法國古典主義造園藝術的影響,但由於唯理主義哲學和古典主義文化在英國的根子比較淺,英國人更崇尚以培根為代表的經驗主義,所以,造園上,他們懷疑先驗的幾何比例的決定性作用。
園林 園林
進入18世紀,英國造園藝術開始追求自然,有意模仿克洛德和羅莎的風景畫。到了18世紀中葉,新的造園藝術成熟,叫做自然風致園。全英國的園林都改變了面貌,幾何式的格局沒有了,再也不搞筆直的林蔭道、綠色雕刻、圖案式植壇、平台和修築得整整齊齊的池子了。花園就是一片天然牧場的樣子,以草地為主,生長着自然形態的老樹,有曲折的小河和池塘。18世紀下半葉,浪漫主義漸漸興起,在中國造園藝術的影響下,英國造園家不滿足於自然風致園的過於平淡,追求更多的曲折、更深的層次、更濃郁的詩情畫意,對原來的牧場景色加工多了一些,自然風致園發展成為圖畫式園林,具有了更浪漫的氣質,有些園林甚至保存或製造廢墟、荒墳、殘壘、斷碣等,以造成強烈的傷感氣氛和時光流逝的悲劇性

西方園林外界影響

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造園活動,而且各具不同的藝術風格。如中國古典園林,法國古典主義園林,希臘、羅馬文藝復興園林,英國自然風景園林,伊斯蘭園林,日本園林等風格各異。西方園林的特點是講求幾何圖的組織,在明確的軸線引導下作左右前後對稱佈置,甚至連花草樹木都修剪成各種規整的幾何形狀。形式上整齊一律,均衡對稱,一切都表現為一種人工的創造,從而形成了歐洲大陸規則式的造園風格,強調人工美或幾何美,認為人工的美高於自然的美。中國古典造園藝術是中國文化藝術長期積累的結晶,自然變化、曲折為特點,本於自然,高於自然,將人工美與自然美相結合,從而做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形成了自然式山水風景園的獨特風格,堪稱世界上最精美的人工環境之一。上述兩種造園風格的主要差異表現為:前者着眼於幾何美或人工美,後者着眼於自然美。
中西園林藝術儘管由於各自物質條件和精神條件的不同而形成了兩大不同的類型,但它們都是世界園林文化的一部分,它們都具有園林藝術的共同特性,那就是補償現實生活境域的某些不足,滿足人類自身心理和生理需要
中西園林藝術的交流,最早可追溯到盛唐時的絲綢之路。此後經馬可·波羅的宣傳,很多歐洲人開始仰慕中國園林之美。中國園林對歐洲的真正影響,則是在17世紀末到18世紀初。曾參與繪製圓明園40景圖的法國畫家王致誠對中國園林的介紹,使歐洲人更為詳細準確地瞭解到中國園林的藝術風格。他在1747年出版的《傳教士書簡》中描述,中國園林藝術的基本原則是“人們所要表現的是天然樸野的農村,而不是一所按照對稱和比例的規則嚴謹地安排過的宮殿”。中國園林是“由自然天成”,無論是蜿蜒曲折的道路,還是變化無窮的池岸,都不同於歐洲的那種處處喜歡統一和對稱的造園風格。書中所描述的中國園林的造園思想,同當時法國啓蒙主義思想家提倡的“反樸歸真”、藝術必須表現強烈的情感的思想相符合。該書出版轟動了歐洲,不少王公貴族千方百計收集有關中國園林的資料。
西方園林 西方園林
在這種多方宣傳、介紹中國園林藝術的風氣引導下,法國人開始在他們的花園建設中採用某些中國園林藝術手法。1670年,在距凡爾賽宮主樓1.5公里處,出現了最早的仿中國式建築“藍白瓷宮”。其外觀仿南京琉璃塔風格,內部陳設中式傢俱,取名“中國茶廳”。1774年,凡爾賽的小特里阿農花園建成,裏面安排了曲折的小徑、假山、巖洞和不規則的湖面。在此期間,各地中國式花園相繼出現,規模有大有小,但都出現了中國園林的佈局風格。1775年路易十五下令將凡爾賽花園裏經過修剪的樹全部砍光,因為中國式的對自然情趣的追求,也影響了法國人對園林植樹原則的認識。有人將此看作是中國園林藝術在法國取得最後勝利的標誌。
中國園林藝術對英國也產生了實際影響。早在1685年,坦柏爾伯爵便在《論造園藝術》一文中,稱讚中國的花園如同大自然的一個單元,它佈局的均衡性是隱而不顯,中國園林表現了大自然的創造力。在當時對中國園林藝術所知不多的情況下,英國人還是竭力憑所瞭解到的一些中國的造園經驗來構築他們的花園。到了18世紀,中國園林藝術對英國人影響就更深更具體了。英國著名學者錢伯斯在1742~1744年間來到中國廣州,收集了一批建築、園林等方面的資料。他懷着對中國園林濃厚的興趣,參觀了一些園林,先後出版了《中國園林的佈局藝術》和《東方造園藝術泛論》等著作。
1757~1763年間,錢伯斯在為王太后主持丘園設計和建造時,運用了一些中國園林的手法,闢湖疊山,構築巖洞,還造了一座十層八角的中國磚塔和一座閣樓,這兩棟建築物比以前歐洲任何一棟中國式建築都更接近真正的中國式樣。錢伯斯的著作和丘園的設計,對當時的英國人產生了十分重大的影響。一時間,仿效中國園林池、泉、橋、洞、假山、幽林等自然式佈局的新高潮在英國各地興起。
受中國園林的影響,當時歐洲人不僅推崇中國園林的建築,中國式的小建築物也在歐洲花園中相當流行,而且也改變了原有園林水域設置的方法,水體被處理成自然式的形狀和駁岸;在植物配置方面,也拋棄了原有的行列式和幾何式的種植法,任樹木自然生長,注意品種多樣,講究四時有景,自然配植園林花木。
中國園林藝術對法國和英國的花園設計、建造的影響,一直持續很久。有些按照中國風格設計的花園至今仍保留着。受法國和英國仿效中國園林之風的影響,歐洲大陸他各國也都競相步英法後塵。德國卡塞爾附近的威廉阜花園,是德國最大的中國式花園之一。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郊區德勞特寧爾摩中式園亭,裏面的殿、台、廊和水景,純粹是中國風格。在波蘭,國王在華沙的拉趙克御園中也建起了中國式橋和亭子。在意大利,曾有人特邀英國造園家到羅馬,將一莊園內的景區改造成中國園林的自然式佈局。在美國,許多城市都建有中國式園林。
中國園林藝術以其自然的傾向、“宛自天開”的佈局、清雅幽遠的意境,吸引並感染了歐洲人,對西方園林藝術產生了持久的影響。

西方園林演進因素

古代文明影響綜述
西方園林 西方園林
一切事物的產生與發展,都與它的地域、文化、民族特點等息息相關。園林的出現,應該是在人類感到其生活環境已遠離自然並且人類已經有了創造美的慾望的時候。造園表明了人類希望在賴以生存的土地上尋回失去的樂園的願望,是人類對理想的生存環境的憧憬。造園既是人類情感對失去的樂園的迴歸,同時又是人類走向理想的生活環境的開始。
園林的演進在於隨着時代的發展,人類始終能夠創造出與自然相協調的生活環境。這也是各民族所向往的共同的園林形象。但是,各民族對這一形象的認識和表達方式不同,由此產生了不同的園林形式,在文明特點與民族心理的影響下,並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經過多次演變而成熟,最終形成個民族特有的園林樣式。
決定園林藝術形式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社會文化背景和與之相適應的哲學思想,尤其是美學觀點。美是藝術的靈魂,也是園林藝術要着重表現的方面,不同的美學思想決定着不同的園林藝術形式。不同的地域衍生不同的文明與民族。
古埃及的文明特點與民族心理
古埃及園林的形式及其特徵,是古埃及自然條件社會發展狀況、宗教思想和人們的生活習俗的綜合反映。
從自然條件來看,埃及位於非洲大陸的東北角,乾旱少雨,全年日照強度很大。埃及的文明發展首先得益於尼羅河。它由南北流經埃及境內,構成狹長的河谷地帶。在一個比較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人們首先追求的是如何創造出相對舒適的居住小環境。因此,古埃及人在早期的造園活動中,除了強調種植果樹、蔬菜以產生經濟效益的實用目的外,還十分重視園林改善小氣候的作用。在乾燥炎熱的氣候條件下,古埃及由於缺少樹木而將樹木神化,庇廕作用成為園林功能中至關重要的部分,樹木和水體就成了古埃及園林中最基本的造園要素。文明特點決定了園林的發展方向。
社會因素及宗教思想上來看,濃厚的宗教迷信思想及對永恆的生命的追求,促使了相應的神苑及墓園的產生。埃及人相信人死後靈魂不滅,是在另一世界中生活的開始,因此,法老及貴族們都為自己建造巨大而顯赫的陵墓,而且陵墓周圍還有可供死者享受的宛如其生前所需的户外活動場地,這種思想導致墓園的產生。埃及的法老們十分尊崇各種神祇,建造了很多聖苑。同時,園中的動植物種類的運用也受到宗教思想的影響。埃及人將樹木視為奉獻給神靈的祭祀品,以大片的樹木表示對神靈的尊崇。雄偉而有神秘感的廟宇建築周圍都有大片林地圍合而成的聖苑。在法老及貴族們巨大而顯赫的陵墓周圍,有為死者而建的墓園,規模通常不大,也和其他古埃及園林一樣,園中以大量的樹木結合水池形成涼爽、濕潤而又靜謐的空間氣氛。民族心理決定了園林的形式和概念。
農業生產的需要導致了古埃及引水及灌溉技術的提高,土地規劃也促進了數學和測量學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到埃及園林的佈局。由於天然森林匱乏而植物又必須開渠引水進行灌溉,這些都使的埃及園林是形成從一開始就具有強烈的人工氣息,因而佈局也採用了整體形對稱的規則,給人以均衡穩定的感受。反映出埃及人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力求以人力改造自然的思想。這表明東西方園林在不同的環境之下,從一開始就代表着兩種思維方法,就是朝着兩個方向發展的,從而形成世界園林兩大體系的先導。
古巴比倫的文明特點與民族心理
中國園林 中國園林
與古埃及一樣,古巴比倫園林的形式幾特徵同樣是其自然條件、社會發展狀況、宗教思想和人們的生活習俗的綜合反映。
古巴比倫地處兩河流域,雨量充沛、氣候温和,茂密的天然森林廣泛分佈。進入農業社會後,人們仍眷戀過去的漁獵生活,因而將一些天然森林人為改造成以狩獵娛樂為主要目的的獵苑,這種獵苑使人聯想到中國古代的囿,二者產生的年代竟也十分接近,這也許是人類由遊牧社會轉向農業社會初期的共同心態所致的吧!
從古巴比倫園林的形成及其類型方面來看,有受當地自然條件的影響而產生的獵苑,有受宗教思想的影響而建造的神苑。至於宮苑和私家宅園所採用的屋頂花園的形式,則既有地理條件影響因素,也有工程技術發展水平的保證。如提水裝置、建築構造等。拱券結構正是當時兩河流域地區流行的建築樣式,這些條件也是各個時代、各個民族園林形式及特徵形成的基本因素
出於對樹木的尊崇,古巴比倫常在廟宇周圍呈行列式地種植樹木,形成聖苑。
古希臘文明特點與民族心理
古希臘是歐洲文明的搖籃,古希臘文化源於愛琴文化。古希臘由眾多的城邦組成,但卻創造了統一的古希臘文化。
希臘的藝術輝煌成就根植於深刻的人本主義精神,這種精神也是整個希臘文明的基本價值取向。在古代希臘,人成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人們既不會為了某種虛幻的精神境界或宗教信仰而犧牲世俗生活的樂趣,也不會為了追求奢侈豪華的物質享受而終日忙碌、喪失自我,他們崇尚一種精神與物質、理智和情感相協調的、合乎人性的生活。這種民族心理與文明特點深刻地影響了園林的設計。
古希臘人信奉多神教,編制了豐富多彩的神話。古希臘的哲學家、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們都以希臘神話作為創作素材。為了祭祀活動的需要,古希臘建造了很多廟宇。為了戰爭和生產,人們需要有強健的體魄,因而健身活動在古希臘展開。大量羣眾性的活動促進了公共建築如運動場、劇場的發展。古希臘的音樂、繪畫、雕塑、建築,達到了很高成就。美學、哲學的發展,柏拉圖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為西方哲學奠定了基礎。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指出美就是和諧。亞里士多德十分強調美的整體性……這一切,對古希臘園林的產生和發展具有很大的影響。
古希臘的園林同他的雕刻、建築一樣,對羅馬文化產生直接的影響,並通過羅馬人對歐洲中世紀及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文化產生作用,後世的體育公園、校園、寺廟園林等,都留有古希臘園林的痕跡,而且,從古希臘開始就奠定了西方規則式園林的基礎。
中國江南私家園林 中國江南私家園林
古希臘的園林類型有四大類:
一、早期的宮廷庭園,那時,強大的邁錫尼文明似乎已經消逝,古希臘藝術借取東方的經驗,形成自己的建築與裝飾風格。在這個時代,希臘首先是私人的住宅庭院。
二、宅園——柱廊園,在希臘城市內非常盛行,在以後的古羅馬時代也得到了繼承和發展,對歐洲中世紀寺廟園林的形式也有明顯的影響。
三、公共園林,古希臘熱民族心理及文明的特點帶來了很多的公共集會場所,出現民眾均可享用的公共園林。有聖林,競技場
四、人文園——哲學家的學園,哲學家露天講學的公園
古希臘園林與人們的生活習慣緊密結合,是作為室外活動空間以及建築物的延續部分來建造的,是屬於建築整體的一部分。由於建築是幾何形的空間,因此,園林的佈局形式也採用規則式樣以求與建築相協調。不僅如此,當時數學和幾何學的發展,以及哲學家的美學觀點,都影響到園林的形式。他們認為美是有秩序的、有規律的、合乎比例的、協調的整體,因此,只有強調均衡穩定的規則式園林,才能確保美感的產生。
古羅馬的文明特點與民族心理
羅馬文明是西方文明史的開端。但是,早期羅馬人的精力都集中在戰爭和武力上。隨着軍事的征服,羅馬受到了來自異域的文化特別是希臘文化的深刻影響。羅馬統治者對外來文化兼收幷蓄的寬容態度,使的整個羅馬世界的文化事業呈現頗為繁榮的景象。羅馬人在接受希臘文化的同時也在接受希臘人的生活方式。
羅馬人講究實際、注重功利的生活態度使的羅馬的藝術強調實用性,藝術積極追求寫實性。由於羅馬人具有更為雄厚的財力、物力,而且生活更加奢侈豪華,這就促進了在郊外建造莊園之風氣的流行。
早期的古羅馬園林以實用為主要目的,包括果園、菜園和種植香料及調料植物的園,以後逐漸加強了園林發觀賞性、裝飾性和娛樂性。羅馬人把花園視作宮殿、住宅的延續部分,因而在規劃上採用類似建築的設計方法,地形處理上也是將自然坡地切成規整的台層。規則式園林形式也是受古希臘影響的結果。古羅馬園林和重視植物造型的運用。花園中常採用矮籬圍合的幾何形花壇種植花卉。還將遭雷擊的樹木看作是神木而備加尊敬、崇拜。
古羅馬園林在歷史上的成就非常重要,而且園林數目之多、規模之大,也十分驚人。由於古羅馬的版圖曾擴大到歐、涯、非三大洲,因此,古羅馬園林除了直接受到古希臘的影響以外,還吸收了其他各地,包括古埃及和希臘的影響。
自然是園林需要着重表現的另一方面。各民族對自然美的認識有着巨大的差異。西方傳統的觀點認為,美需要通過人類的創造力來實現的,自然本身只是一種素材。只有藉助藝術家的再創造,才能表現出自然美,而離開了藝術家的努力,自然不會成為藝術品,亦不能最大限度的展示其魅力。因此,園林藝術便構成了自然美的最高境界。這種自然美的觀點在西方至今仍然有很大的影響力。
從古埃及的宅園到中世紀的庭院,其間經過古巴比倫、古希臘、古羅馬園林,是規則式園林的發展階段。這一階段園林的主要特點是:在建築物圍合的人工環境中,以人工化的手法佈置花草樹木和水景。強調的是人工化的“自然”景觀與人工環境的協調。這種造園方法是藉助自然之物來美化人工環境的藝術思想的反映。這種反映歸根結底是由各民族的文明特點和民族心理帶來的。

西方園林融合過程

侷限性
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造園活動,由於各自文化傳統的不同由各具不同藝術風格,其中風格最具典型的兩種園林:中國園林與西方園林。他們都有光輝燦爛的藝術成就,對從古到今的造園活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兩種園林的典型還適合現代園林嗎?答案是否定的,它們都具有不同的侷限性。
中國古典園林的侷限性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
在眾多形式和風格殊異的園林設計中,中國的園林以本與自然,高於自然,把人工美與自然美巧妙結合,從而做到“雖有人作,宛自天開”而獨闢蹊徑,先後對日本園林,歐洲園林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堪稱園林之母。但近些年來,在中國大地產生了效仿西方園林的眾多實例,這也不是沒有原因的。中國古典園林無論是北方的皇家園林還是南方的私家園林,都是由高高的圍牆封閉,供少數人遊玩居住的。都是私人園子的範疇,一般的人是不能隨意進出的。這便決定了中國古典園林的封閉性私密性。而現代社會的園林的服務的主要人羣便是普通的人民大眾,這便要求現代的園林具有開敞性和大眾性。古典園林與現實的大眾需求產生了矛盾,而這一需求恰能被開放幾何形劃分的西方園林所滿足,從而造成近現代營造西方園林的狂潮。中國古典園林的服務人羣和內向性決定了它的歷史侷限性。
現代西方園林的侷限性
與追求自然美的中國園林不同,西方古典園林整齊一律,均衡對稱,具有明確的軸線引導,講究幾何圖案的組織,甚至連花草樹木都修剪得方方正正,一切為人工創造為特點。現代西方園林雖不再有修剪整齊的樹木,但還是保持了古典園林中的以大幾何圖案劃分地域,重在人工創造的特點。現代的西方園林大的幾何圖形的廣場形式確實可以滿足普通人民的健身娛樂要求,但在中國很多地方以機械效仿,生搬硬套,這種沒有經過消化吸收的"文化大搬移"必定會產生一些沒有生命的景觀垃圾。而且西方園林設計過於平面化,人們往往驚歎於設計圖紙平面圖案的美妙絕倫,但事實上,親身置身於施工完的景觀現場,完全體會不到設計者的"獨具匠心"。在夏日的驕陽下,人們穿越廣場匆匆行走,根本無暇顧及滿目平整的花花草草。大尺度的平面佈置,使景觀設計成為純粹的裝飾品,和人產生了很大的距離。設計思想過於蒼白,一味追求形式美,拋棄了實用功能和延承歷史文脈的本質要素,只能是蒼白而無生命的。
人性化現代園林的融合
中國古典園林與西方現代園林兩個不同源的園林在現代園林的需求中都具有不可忽視的侷限性,這就要求我們把這兩種類型的園林進行優化重組,最終達到人性化現代園林的融合。西方園林的過於人工雕琢且營地鋪裝佔有很大面積,而中國園林崇尚"自然",從老莊崇尚自然到以表現自然美為主旨的山水詩,山水畫和山水園林的出現,發展,都貫穿了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哲學觀念。這個觀念深刻影響了中國園林藝術的創作,強調"法天貴真","天趣自然",反對成法和違背自然的人工雕鑿。這一點中國園林可以給與很好的修正和完善。可以把中國園林中師法自然,多以植物造景為主運用到現代的大廣場式的西方園林中去,應該切實地把人性需求落到實處,真正的做到使人可停,可賞,可遊,可憩的自然舒適環境。西方園林不僅要在設計中運用中國園林的自然手法,在實際工程的場地改造中也應注意因地制宜。
景觀建設最理想的是利用自然界原有的地形,它是億萬年逐步形成的,具有自然界本身固有的協調,利用起來既省工力又有豐富的自然情趣。事實上由於人們無限制地開墾,開採,修建工程,如今的城市及郊區已經很少保存着原有的自然地形了。所以西方園林還應注意向自然風景學習。自然界創造的風景,在宏觀方面要了解它的地質構造,瞭解地形和水系的依賴關係,瞭解它的形態表現。有一定的熟悉以後,再進一步紀錄自然風景在時間和空間的變化過程。如果是準備利用開發的自然風景,還要進一步詳細調查,要以土地的自然屬性來決定它的用途。如果不加調查就武斷的決定,它的利用就會遭到失敗。在環太湖十八彎景的設計中,設計者對每一個山坡都進行了土質和地形的分析,拿出相應的設計方案就非常的成功。
對於西方園林的內涵蒼白這一點,在中國古典園林中卻表現得淋漓盡致,更是值得學習的。中國園林區別於世界上其他園林體系的最大特點就在於它不以創造呈現在人們眼前的具體園林形象為最終目的。它追求的是表現形外之意,象外之象,也就是所謂意境。意境,實質上是園主所向往的,從中寄託着情感,觀念和哲理的一種理想審美境界。它通過園主對自然景物的典型概括和提煉,賦予景象以某種精神情感的寄託,然後加以引導和深化,使觀賞者在遊覽觀賞這些具體的景象時,觸景生情,產生共鳴,激發聯想,對眼前景象進行不斷的補充與拓展,感悟到景象所藴藏的情感,觀念,甚至直覺體驗到某種人生哲理,從而獲得精神上的一種超脱與自由,享受到審美的愉悦。現代人生活節奏快,不可能象古人一般整日賞花飲酒,閒情雅緻,也不會產生那麼多豐富的情感。但作為社會整體的一員,必定時刻與周圍的一切產生聯繫。好的景觀設計師能洞察人的情感,體會文化與哲理的審美,其作品必將與社會單體產生更多的共鳴。這也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皇家園林巴洛克園林(英國) 皇家園林巴洛克園林(英國)
中國古典園林中也有很大的時代侷限性,由封閉內向性向開敞大眾性轉變,必然離不開對西方園林的學習借鑑。借鑑西方園林中的大型的開放性的理念,建造成為大眾服務的公共園林。
在現代景觀設計發展的過程中,西方的園林風格盛行於現代中國大地,首先體現在房地產業中,開發商為了起到好的效果,他們往往啓用國外的設計機構,結果設計出來的效果許多是純粹的西方園林風格,到處是羅馬柱和歐式雕塑,在植物的配植上講究羣植,花團錦繡,豪華氣派,中國傳統風格的園林藝術難覓其蹤。在其出現的初期,人們感嘆其氣派和豪華,同時,對其手法也倍感新奇,認同其開敞奔放的風格,使這種風格和款式在九十年代末達到了高峯。同樣,其他的園林綠化也受到很深的影響,如道路綠化,街頭小品,大型廣場等都有了很強的西方園林色彩,傳統園林風格受到嚴峻的挑戰,同時也受到一次很好的洗禮,不可避免地印上了時代的烙印。這充分讓我們意識到,借鑑西方園林不是僅僅借鑑西方園林的外在形式,而是借鑑西方園林中的大眾開放性的內在理念。如天津的中心花園於2000年仿西方的大廣場園林建成一圓形的旱式噴泉廣場,實用價值極低,其夏天日照強烈,無法使人停留,造成了資源和資金的大量浪費。
法國園林 法國園林
同樣在中國大地上也未免有一些過份追求古典園林風格,一味生搬硬套,造成了景觀的濫用和浪費。古典園林所表現的人生哲理和審美情趣與今天新的時代有着很大的距離,它的一些創作思想和手法是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的,並有其適應的範圍。時代不同了,就不應該不分條件,到處套用傳統園林的做法。比如疊假山,這是傳統園林的主要造園手段,是表現山水這一主旨所必須的。它在私家園林面積有限而又封閉的空間中是自然山巒的典型化,雖然實際的尺度和體量都不大,卻仍然能體現其高峻與幽深的境界,宛若自然。可是,有一些城市,不分場合,堆疊假山成風,不論公園還是空曠的廣場都堆,結果是假山的體量很大,仍顯不出山巒的氣勢,像一堆亂石頭,花了錢,費了人力,效果並不好。當然,也有處理的好的,那是對傳統的假山技術進行改造,以現代化材料代替湖石和黃石等價格昂貴的天然石料,強調整體效果,恰當地處理好與周圍環境的關係,如廣州流花湖旁的山石景色,尚稱自然,是對傳統假山的繼承與創新。另外,古典造園強調景色入畫,往往曲橋無檻,徑必羊腸,廊必九回。這些也不能到處搬用。南京金陵飯店的外庭院,以黃石疊成池岸,假山,採用平頂的遊廊,與現代化的建築取得協調,是謂借鑑的好。所以設計師們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無論西方園林還是中國園林的應用都要建立在適合適度的基礎上。
現代的園林要開敞性與植物造景並重,永遠把人民大眾的需求放在首位,有機的結合中國古典園林與西方現代園林的優越性,創建更完善的人性化現代園林。

西方園林遊憩觀念

差異綜述
在漫長的歷史文化進程中,東,西方的園林由於文化傳統,地域條件,經濟發展的差異而形成了各自的園林體系,進而也形成了各自的遊憩自然觀,遊憩思維模式,遊憩社會關係模式。
人類進入十九世紀中葉以後,現代社會經濟,文化,社會結構的變化賦予了園林新的特徵,現代園林的特徵不僅在於觀賞遊憩和頤養身心,更重要的在於改善城市環境,維護生態平衡和在保證可持續發展中起主導和積極的作用,為人類接近自然,迴歸自然創造可能,它是延續了古典園林優良傳統並吸收了外來園林的優點的一個多元化,生態化的體系。
中西方各園林體系因各自歷史發展進程的差異,在向現代園林遊憩模式的轉化過程中有着各自不同的道路。我國現代園林理論的發展較慢,在古典園林向現代園林轉化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現就中西方園林結構的不同,從中西方古典園林遊憩自然觀,遊憩思維模式,遊憩社會關係模式三方面來分析探討各自園林遊憩規劃的不同歷史及其在現代園林遊憩中的傳承和發展。
遊憩自然觀
中國園林文化其中一方面反映了滋養萬物的山水湖泊,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人類征服自然的豐功偉績。人性自然成了中國古典園林文化中的主要表現內容,而西方古典園林文化的發源地古希臘是一個半島國家,自然環境並不優越,希臘因而將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當做是神靈所為,表現為西方古典園林中的"神性"。以私家園林為例,中國的古典園林,池中可釣魚採荷,樹下可飲酒對奕,亭中可對月賞花,園中一草一木,一亭一凳,均尺度宜人,無處不顯示出人與環境對話中的優越感;而西方古典園林,即便在別墅園林中,總在用一種令人震撼的大尺度空間表現一個莊嚴,氣派而華麗的氛圍,大面積的修剪草坪,各式水景,及水景與壁龕中的各種雕塑,均顯示出人對於環境的崇拜,敬畏的感情。
然而在現代園林遊憩觀中,由於科技的發展,人對自然有了日益深入的認識,現代遊憩觀表現為一種與自然的和諧對話及維護自然平衡的立場,並且創造與自然協調發展第二自然,如世界第一個國家公園森林———黃石國家公園,公園內禁止從事贏利性開發,不得砍伐獵捕,不得引進外地物種,表現出人與自然平等尊重的關係,1988年,森林公園大火之後僅三年時間,鮮花又滿山遍野,創造了美麗的第二自然。又如:在我國雲南麗江雲杉坪,遊人順木棧道遊覽,減少對草坪的踐踏和減輕對環境的破壞,這都是成功的例子。
遊憩社會關係模式
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思想代表重倫理輕功利,追求山林山德,中國古典園林文化受中國儒家文化思想的影響後,在遊憩社會關係模式中表現出一種內斂性和倫理性,它主張理想的自然天地與現實的生活場所相互統一。如中國古典私家園林,多地處市井之中,圍牆圍之,鬧中取靜,園中有山有水,盡享山水自然意趣,出門亦可觀紅塵俗事,滿足中國傳統的倫理關係,動靜由人;而在西方古典園林文化中,由於歐美民族的開放,浪漫,人們愛好社交,運動及野外活動,其遊憩社會關係模式多表現為一種外向性,無論是視線開闊的法國式園林還是強調空間變化及細節的意大利式園林都極強調空間的開放和室外社會交往活動空間的運用。
在現代園林中,遊憩類型的多樣化,使得城市遊憩社會關係不再像從前那樣單純,在城區遊憩,地區遊憩模式中,外向性成了園林空間模式的主要表現形式。現代園林汲取了中西方園林文化的優點,是一種外向性和內斂性的有機組合,這不僅滿足人們社會交往的功能,也能找到人與自然精神對話的自然化空間,是一個多層次,多元化的遊憩空間。但是在中國起步階段的現代園林模式中,有一部份園林卻走了極端。一種是將中國傳統園林私家園林模式作為主要的設計手法,用在城市廣場設計中,無法滿足城市廣場大規模集聚,交往的功能;另一種是西方古典園林的大尺度的軸線開放空間的照搬,沒有中國傳統的人與自然精神對話的內向空間,同時失去了地域性民族性,也失去了自身的活力,這都是不可取的。
遊憩社會關係的發展模式可以表示如下:
遊憩思維模式
在哲學系統中,不一樣的自然觀,社會觀將會形成不一樣的方法論,在園林遊憩體系中,不一樣的遊憩自然觀,遊憩社會觀也同樣形成了不一樣的遊憩思維觀。
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構成了中國古典園林的思維模式——感性。中國古典園林以一種不規則的,非對稱的,曲線的,起伏曲折的形狀,表達對自然的一種神秘的感受;而西方古典園林出於對神的敬畏,因而在園林藝術中採取了消滅自然的手法,園林講究規矩格律,對稱均齊,有明顯的軸線,表現一種為人所控制的有秩序的自然,構成了西方古典園林的思維模式——理性。
現代園林的遊憩思維模式是一種多元化,全球化的信息時代的思維模式,主要表現在以下三點:
一是全球化。表現人類生存和時代同步生活真諦的全球化遊憩思維模式,東西方世界共同接受和認同。
二是地域化,民族化。具有獨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園林遊憩模式,做為人類的共同財富和各個園林體系交流的基礎,是地區和民族賴以獲得存在的精神文化。
三是一種與新時代結合的方式的傳統復興,體現地域文化的時代延續。
如在澳大利亞的凱因斯熱帶雨林保護區,在發展生態旅遊的同時,展示以土著部落日常生活的旅遊項目,還有澳大利亞布里斯本的動物農場利用以澳大利亞的主要產業羊毛業的地域特色,開展觀光羊毛業。展示澳洲自然文化的獨特魅力。
而我國的某些地方的遊憩規劃,為經濟利益趨使,置本地地域文化不顧,將歐式規則,理性,純幾何的符號與中國的具象不規則,曲折變化的自然山水生硬地放到一起,造成了對景觀的民族性,地域性的嚴重破壞,這是現代遊憩思維模式中的一個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