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方原型美學問題研究

鎖定
《西方原型美學問題研究》是2007年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程金城。
書    名
西方原型美學問題研究
作    者
程金城
出版社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7年
頁    數
284 頁
定    價
32 元
開    本
16 開
ISBN
9787207072603

目錄

西方原型美學問題研究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作者《原型批判與重釋》的基礎上重寫、修訂、補充的新的學術專著。其主要變化是將原型作為美學範疇來研究;重點剖析西方原型美學存在的理論問題和方法上的矛盾性;融入東方、主要是中國的文化精神,突破了以西方文化背景和文學經驗為基礎來探討人類普遍性問題的侷限;突破了將原型限於神話的研究思路和理論模式;闡釋了作為東方學者自己的原型美學理論範式、概念、範疇和體系。
本著分上、中、下三篇共16章。“導論”論證了原型作為美學範疇的依據和意義。“上篇”對西方原型美學概念的來源及其在不同領域的含義進行了考察,對現代原型理論的生成過程與人文科學的關係進行了全面分析;重點對以榮格為代表的原型理論和西方原型美學各派的主要觀點進行了系統的辨析和批判。“中篇”對原型美學的重要概念範疇和存在的問題及理論體系和內部結構進行了較深入地剖示;對原型理論的兩個重要概念“集體無意識”和“原始意象”進行了辨析;指出了榮格原型理論的論點和方法上的矛盾性以及原型批評的優勢和侷限;認為榮格原型理論既有重大的潛在意義又面臨着難題,要使這一有重要價值的研究課題獲得新生,推進對人類心靈世界的探索,需要對原型進行重釋。“下篇”主要探討原型美學建設問題,分析了中國學者對原型研究的狀況;在此基礎上,重點對原型概念和原型理論重新進行了闡述:首次提出了原型現象的哲學維度、神學維度、生理維度、心理維度和文化維度的概念,結合現代哲學人類學等新的理論,對其分別進行了論證,闡述了作者的原型觀;對原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重新作了定義;把原型現象與人類的生存發展和精神史聯繫起來,對原型的源起進行了蠡測和論證,力圖為原型的生成、承傳找到現實的基點;用闡述後的原型理論探討了文藝與原型的聯繫。 主要觀點、新結論、新方法、學術貢獻及理論創新和實踐意義是:本書避免研究界以往對西方現代社會和人文科學理論述而不論,缺乏系統研究和原創性分析批判的狀況,對“原型”概念和理論範式進行系統的釐清,批判地吸收其精華。更為重要地是結合被西方學者所輕視或忽略的東方文化、特別是中國文化精神,在西方學者原有的理論基礎上提出自己的理論觀點,力求使原型美學這一具有普世價值的理論更為科學、全面,為切實地推進理論的發展做出努力。因此,作者將創造性作為本書首要的努力方向。書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觀點,主要如:原型不僅僅是一種批評方法,而且是一種思想體系和美學範疇;原型是生成的而不是現成的和先在的;原型不等於神話,原型大於神話和先於神話;原型不僅僅呈現集體“無意識”;原型是多維度的:原型現象有哲學、神學、心理、文化等不同維度;原型的生成與人的生理有關,對人性和心理模式及其相關現象的研究必須充分注意到人的生物特性;原型之源在“食色”;原型有其內部結構,“原始意象”處於原型結構中特殊的位置和發揮中介的作用;原型現象與人類克服匱乏的精神需要相關;原型批評應該突破神話批評的範圍面對整個人類精神現象;文藝史不僅是原型的置換變形的歷史也是突破原型的歷史等等。對“原型”的來龍去脈,原型現象與人類精神文化的關係,原型現象反覆出現的社會文化原因、民族心理動機、原型激活的機制、原型的呈現方式等等做了系統研究,對原型美學的實踐、原型美學批評方法等等進行重新探討。特別是打破了過去以西方文學藝術實踐和經驗為基礎的研究思路,從東西文化、文學藝術的相互關聯的角度解釋原型的相關問題。

西方原型美學問題研究目錄

導論 作為美學範疇的原型研究
上篇 西方原型美學的源流與生成
第一章西方原型美學源淵
一、原型探討的不同思路
二、原型與西方傳統美學
三、原型理論與西方近現代人文科學
四、現代原型美學的生成
第二章榮格的原型美學
一、自主精神原則基礎上的心理學
二、原型的結構分析
三、榮格原型美學與西方現代美學主潮
第三章原型批評美學
一、原型理論與原型批評
二、儀式學派與原型美學
三、心理學派與原型美學
四、弗萊的原型批評美學
中篇西方原型美學問題與辨析
第四章原型與“集體無意識”
一、“無意識”與心理結構
二、“集體無意識”與精神本原
三、“集體無意識”與原型
四、本能與原型
第五章“原始意象”辨析
一、原始意象與原型和理念
二、原始意象的承傳和“瞬間再現”
第六章原型美學的難題與潛在意義
一、原型美學面臨的問題
二、原型假設的潛在意義
第七章榮格原型研究方法質疑
一、特殊現象還是普遍人性
二、心靈發現還是結構分析
三、對榮格研究方法的質疑
第八章原型批評的優長與侷限
一、心理視角向文化視角的轉變
二、心理分析向結構分析的傾斜
三、宏觀的視角與封閉的體系
四、關於原型與神話關係的思考
下篇中國原型美學建設
第九章原型理論在中國的接受與實踐
一、中國學者對原型批評的介紹、闡述與實踐
二、原型與“文化心理結構”説和“積澱”説
三、原型與“文化元典”説
四、在新的基點上思考原型美學建設
第十章原型與行為模式
一、生理本能與原型心理的深層聯結
二、壓抑與“集體人”的創傷性經驗
三、生理本能與原型之“型”
第十一章原型與領悟模式
一、原型是典型的領悟模式
二、特殊的心靈符號
三、克服匱乏感的產物
四、感覺經驗同化為心理事件
五、形式感與形式結構的特殊契合
第十二章原型與再現模式
一、關於“典型的再現模式”
二、情結借文化反覆再現出原型
三、心理經文化反覆再現為模式
四、文化精神再現“集體的人”
第十三章原型的內涵與外延
一、原型的內涵與維度
二、原型的載體與形態
第十四章原型之源蠡測
一、原型之源在“食色”
二、“食色”作為“典型情境”元點
三、“陰陽”作為符號原型
第十五章原型與文藝
一、原型與文藝本體
二、原型與作家創作
三、原型與藝術接受
四、原型的突破與文藝的發展
五、原型美學與文藝斷想
第十六章原型與中國文化
一、“意義的原型”與“意象的原型”
二、“道”與原型
三、中國藝術的精神原型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