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摩·赫什

鎖定
西摩·赫什(Seymour Hersh),男,美國資深調查報道記者,獲得1970年的普利策國際報道獎 [1]  [4] 
在1969年發表的一系列報道中,西摩·赫什率先披露了美軍在越南製造的“美萊大屠殺”真相,廣泛激發了美國人的反戰情緒,在相當程度上起到了終結越戰的作用,赫什本人也因此名聲大振。
2023年2月,西摩·赫什爆料“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事件系美政府策劃,他説美國很多人士和歐洲一些相關方都知道“北溪”管道被破壞的實情。 [1] 
中文名
西摩·赫什
外文名
Seymour Hersh
國    籍
美國
職    業
調查報道記者
性    別

西摩·赫什人物經歷

多年來,赫什似乎非常喜歡把美國軍方作為對手,他披露過美國老兵患上“海灣戰爭綜合症”的內幕,還揭露過美國士兵在阿富汗戰爭後虐待囚犯的真相。此外,赫什也是一個不畏權貴甚至熱衷於跟權貴作對的“硬骨頭”,連基辛格都不得不讓他三分。
如今是《紐約客》雜誌記者的赫什又把眼光轉到處在美軍佔領下的伊拉克。近來,美軍虐待伊拉克囚犯事件之所以能夠曝光,很大程度上歸功於赫什,他4月30日發表在《紐約客》的一篇獨家深度報道讓世人瞭解了虐囚事件的內幕。這位昔日美國媒體中的“越戰終結者”是不是希望再一次終結伊拉克戰爭呢?
“他常常像狼一樣嚎叫着,深入到世界的最黑暗處,儘可能地睜大眼睛,以看清骯髒的人性。”———美國《沙龍》雜誌如此描寫西摩-赫什
赫什的成名作就與揭發美國對外戰爭中的醜聞有關,一篇披露越南戰場上大屠殺真相的報道讓他名聲遠揚。1968年3月16日,美軍一個連隊在連長威廉-卡利中尉的率領下,進入越南廣義省的美萊村,開始了持續幾個小時的大屠殺。男人被迅速槍殺,女人被強姦後再殺掉,小孩子則被當作槍靶子。最後,整個村子109名村民無一倖免。
2023年2月,西摩·赫什爆料“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事件系美政府策劃。西摩·赫什認為美國政府他們決定這麼做的原因是當時俄烏衝突的進展不符合西方預期,他們害怕冬天的到來。當時“北溪-2”天然氣管道已被德國制裁,但這不是在國際層面上的制裁,美國擔心德國會因為糟糕的冬天而取消制裁。令人震驚的是,拜登寧可讓歐洲(民眾)挨凍,也要去支持一場他知道不會贏的戰爭,這簡直是令人髮指。美國的一些人士和歐洲方面參與(“北溪”)管道建設的人士都知道發生了什麼,我要告訴你一些重要信息,那些參與管道建設公司的老闆都知道實情。 [1] 
美調查記者西摩·赫什:他們在轉移視線
美調查記者西摩·赫什:他們在轉移視線(3張)
2023年3月7日,赫什接受總枱cgtn主持人專訪,面對美國《紐約時報》、英國《泰晤士報》以及德國多家媒體突然集體拋出新説法——稱一個親烏克蘭團體製造了“北溪”天然氣管道爆炸事件的所謂“新料”,赫什表示,西方媒體此時這樣做,就是為了轉移視線,讓人們忽略我那篇涵蓋大量細節的報道,烏方沒有能力製造“北溪”爆炸事件。 [2] 
2023年3月10日,西摩·赫什接受了CGTN主持人劉欣的專訪。在專訪中,赫什提到了《紐約時報》所謂的最新爆料以及“北溪”管道被炸的更多幕後細節,赫什還和劉欣現場探討起了拜登團隊的外交決策究竟“是蠢還是壞”。 [3] 

西摩·赫什人物歷史

一篇報道引發反戰大遊行
當時,32歲的赫什是華盛頓一名自由撰稿人,五角大樓一名消息人士告訴他,一名越戰軍官因為殺害平民將被送上軍事法庭。這名軍官就是卡利中尉。  從這名消息人士那裏,赫什一點點挖出事實,最終明白,這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接下來,他在佐治亞州找到了正被關押着的卡利,卡利向他講出了全部事實。但令赫什始料不及的是,多家知名媒體都拒絕刊登美萊大屠殺的故事。赫什後來説,這些媒體的編輯或許對越南新聞已極度厭倦,不覺得這是件大新聞。但最終,一份小報《聖路易報》以巨大的標題“在美萊:我們發瘋了”刊登了他的文章。第二天,《華盛頓郵報》、《舊金山時報》等36家美國報紙轉載了這篇文章。這篇文章在全  美引起大規模反戰遊行,並最終導致美國從越南撤軍。赫什解釋説:“美國人無法接受,他們的孩子在一個遙遠的地方變得和納粹一樣兇殘。”  赫什並沒有因此止步。他跑遍大半個美國,找到美萊大屠殺的每一名士兵,在《聖路易報》上刊登了他們的故事。最後,他把這些故事結集成書《美萊四號:對一場大屠殺和其後果的報道》,因此獲得1970年的普利策新聞獎的國際報道獎。
第一個猛料幾乎被“槍斃”
揭發“美萊大屠殺”的報道是赫什的事業巔峯。在那之前,他一直是個默默無聞的小角色。  1937年,赫什出生在芝加哥一箇中產階級家庭,有個雙胞胎兄弟。此外,赫什還有一對雙胞胎姐姐。1958年,赫什從芝加哥大學歷史學系拿到學士學位後,開始了新聞事業。1961年,赫什在芝加哥郊區和別人合辦了一份報紙,但因經營不善很快就關門了。接着,他去了美聯社,並被派到了華盛頓。在那裏,他顯示出了新聞激情和工作狂的特徵,於是在1966年被提拔到重要崗位———專門跑五角大樓的記者。  善於交際的赫什很快在五角大樓找到許多線人,他挖掘到的第一個關於五角大樓的獨家報道是,軍方正在海外研製神經毒氣。但美聯社沒覺得這篇稿件有多重要,編輯把它刪掉了80%。  赫什一怒之下離開美聯社,做了尤金-麥卡錫總統競選委員會的一名顧問。但因為不喜歡政治,於是又回到了新聞界,為《紐約時報》和《新共和》雜誌寫了幾篇關於生化武器的深度報道,最後結集到他的第一部著作、長達354頁《生化武器:美國秘密武器庫》。在這本書裏,赫什已經展示出他的“戰爭終結者”本色。書中一章提到“橙劑”,這個詞後來成了越戰的最醜陋的詞彙之一,這種專門對付北越游擊隊的落葉劑不僅製造了嚴重的生態災難,也傷害了越南人民的身體健康。  《沙龍》雜誌認為,赫什是那種有使命感很強的記者,他用學究般的窮盡態度,給這本書加了大量的資料,可稱得上是關於美國生化武器的一部學術著作。但這類著作註定銷量會不好,因為它缺乏暢銷書那種誇張、輕鬆、賣關子的寫法,普通美國人不喜歡看這類嚴肅的學術著作。
不實報道讓他栽過跟頭
本報綜合報道 在《坎姆勒特宮的陰暗面》一書出版前,赫什曾透露説,他的書中會提到,美國“性感女神”瑪麗蓮-夢露與肯尼迪總統有染。他説,一名線人向他提供的一個夢露筆跡的便條顯示,夢露要求美國總統給她的媽媽提供60萬美元的信託基金。後來,夢露和肯尼迪還在一份合同上雙雙簽了名。  赫什的説法引起了美國各大電視台的強烈興趣。美國廣播公司願意出資150萬美元,請他拍一部關於肯尼迪的紀錄片。但美國廣播公司後來發現那個所謂夢露的便條和合同都是偽造的,於是取消了拍攝計劃。  赫什也承認他上當了,最終,他的書中也刪除了這些內容。
他喜歡跟美國權貴過不去
本報綜合報道 赫什喜歡跟美國權貴作對,從肯尼迪、尼克松、里根、老布什還是小布什政府,他們都是赫什“口水戰”的目標。  儘管肯尼迪是美國曆史上最受歡迎的總統,但赫什在他1997年出版的《坎姆勒特宮的陰暗面》一書中提出了讓很多美國人無法接受的觀點:這位最迷人的總統是美國二戰後最邪惡的總統。  赫什將肯尼迪描述成一個不負責任的浪子,他風流成性,膽大妄為,靠金錢鋪路登上總統寶座,然後無恥地濫用權力。《沙龍》雜誌説,美國人都知道肯尼迪是名濫交者,但赫什進一步披露説,他經常叫妓女去白宮提供服務;美國人都知道肯尼迪的父親約瑟夫是一個騙子,在兒子多次選舉中用舞弊行為幫助肯尼迪,但赫什提供了齷齪到讓人無法接受的證據。  赫什甚至披露,是肯尼迪下令暗殺了越南南部傀儡政權領導人吳豔庭,因為他準備和胡志明談判,而肯尼迪不想讓戰爭結束。
赫什在書中列舉了大量資料
他提到的線人絕大多數都公開了姓名,其中包括為肯尼迪作保鏢的幾名特工。在遇見赫什之前,這些線人從來沒有向別人講過這些消息。  1991年,赫什出版了《參孫的選擇:以色列核武庫和美國外交政策》一書,抨擊了美國的偽善。書裏寫到,倡導核不擴散的美國,鼓勵並幫助以色列秘密發展了核武器。其目的是為了對付前蘇聯,以色列研製出的核武器多數都對準了前蘇聯。赫什説,美國的這些所作所為,遠比美國敵國的擴散行為更危害國際秩序。  《沙龍》雜誌説,作為記者,赫什比任何記者都更“無懈可擊”。他在2000年的著作《針對所有敵人:海灣戰爭綜合症,美國患病老兵和他們政府的戰爭》再次顛覆了美國的“拯救者”形象。在書中,赫什用無可辯駁的證據寫到,這些老兵之所以患病,是因為老布什政府使用了生化武器。如今,赫什又將火力對準了布什政府。
他是基辛格最怕的敵人
本報綜合報道 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媒體之間的競爭如火如荼。為了和《華盛頓郵報》競爭,1972年,《紐約時報》把聲名顯赫的赫什招到麾下,赫什更是如魚得水,在該報一干就是7年,寫了大量的深度報道。最著名的是,他第一個揭露了美國中央情報局秘密監視民間組織的內幕。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赫什慢慢成了美國政壇頭號“老狐狸”———基辛格最害怕的一名敵人。赫什發現,身為尼克松的國家安全顧問的基辛格,在顛覆智利民選政府發揮了非常骯髒的作用。此外,赫什還披露了關於基辛格的一系列內幕消息:基辛格下令轟炸了柬埔寨;基辛格監聽他的助手和白宮其他幾名顧問;五角大樓的人偷過基辛格辦公室的機密文件。  在水門事件中,如果不是《華盛頓郵報》幸運地先接到了消息,那麼水門事件的披露者就應該是赫什,而不是《華盛頓郵報》的記者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儘管《紐約時報》想憑藉赫什在五角大樓和白宮的線人,在水門事件的報道壓過《華盛頓郵報》,但伍德沃德的神秘線人“深喉”總是能提供更內幕的消息。
與伍德沃德惺惺相惜
赫什和伍德沃德相互欣賞,但赫什的朋友、《華盛頓郵報》記者默裏-瓦阿斯説,他們兩個完全是兩類人。赫什原則性太強,而伍德沃德則懂得左右逢源。他説,伍德沃德懂得利用讀者的心理,把自己的每一部書都包裝成暢銷書。同時,伍德沃德還懂得怎樣和白宮、五角大樓不撕破臉皮。所以,政府總是把伍德沃德當成“圈內人”。  但赫什不具備伍德沃德這些靈活方法。瓦阿斯説,赫什是“站在無產階級一邊的傳統記者”,註定只會惹當局討厭,而且和無產階級一樣貧窮。他説,伍德沃德有名聲和財富,而赫什只有尊嚴。
揭露“北溪”管道是美國情報部門和美軍秘密破壞
披露烏克蘭盟國私下敦促澤連斯基結束衝突
2023年5月17日,西摩·赫什在其網站披露,波蘭正牽頭匈牙利、立陶宛、愛沙尼亞等烏克蘭盟國,私下敦促烏總統澤連斯基結束衝突,甚至提出在必要時讓澤連斯基辭職。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