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駐地
- 鳳凰中大道359號
- 電話區號
- 0793
- 郵政區碼
- 334000
- 氣候條件
-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
- 六經圖説碑
- 車牌代碼
- 贛E
- 人 口
- 8.05萬人(2011年)
西市街道歷史沿革
編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屬廣平鎮十三至二十二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成立上饒市西市區人民政府。
1950年,改為上饒鎮西市街鄉公所。
1953年,為西市街人民政府,同年改稱街公所。
1956年,為西市街道。
1958年,為西市公社。
1973年,恢復街道。
西市街道行政區劃
編輯2011年末,西市街道轄馬家弄、大公廠、渡口、白鷗園、八角塘、解放路、河中巷、天津橋、茶山路、勝利路、解放河、三官殿、五桂山、橋村、楊家石橋、鐵一、鐵二、鐵三、鐵四、慶豐20個居民委員會;下設183個居民小組、7個村民小組。
[3]
大公廠社區 | 天津橋社區 | 三官殿社區 | 橋村社區 | 白鷗園社區 | 解放路社區 |
馬家弄社區 | 解放河社區 | 五桂山社區 | 鐵一社區 | 渡口社區 | 勝利路社區 |
八角塘社區 | 河中巷社區 | 茶山路社區 | 鐵三社區 | 鐵二社區 | 楊家石橋社區 |
鐵四社區 | 慶豐社區 | 萬達社區 | / | / | / |
西市街道地理環境
編輯西市街道位置境域
西市街道地處信州區西部,東與北門街道接壤,東南與東市街道為鄰,南連水南街道,西南與茅家嶺街道隔信江相望,西、北接北門街道,轄區東西最大距離3.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3千米,總面積8.41平方千米。其中陸地8.2平方千米,佔97.5%;水域0.21平方千米,佔2.5%。
[3]
西市街道地形地貌
西市街道氣候
西市街道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温熱,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無霜期長,適宜亞熱帶作物生長。歷年平均氣温17.8℃,1月平均氣温6.3℃,7月平均氣温29.2℃,無霜期約260天,年平均降水量1790毫米。
[3]
西市街道水文
西市街道自然災害
西市街道人口
編輯2011年末,西市街道轄區總人口8.05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96萬人,城鎮化率98.9%。另有流動人口1.09萬人。總人口中,男性4.01萬人,佔49.8%;女性4.04萬人,佔50.2%。總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13.07‰,人口死亡率4.97‰,人口自然增長率8.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9572人。
[3]
西市街道經濟
編輯西市街道綜述
2011年,西市街道財政總收入1.03億元。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804.02萬元,增值税1.12億元,企業所得税320.87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9%、9%、40%。人均財税收入1280元,比上年增長2.8%。
[3]
西市街道工業
西市街道商業
2011年末,西市街道有商業網點4320個,職工9135人。
西市街道金融
西市街道社會事業
編輯西市街道文化事業
西市街道教育事業
2011年末,西市街道有幼兒園20所,小學5所,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高中1所。在校教師608人,在校生833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3]
西市街道醫療衞生
2011年末,西市街道有醫療衞生機構7個,門診部(所)、社區衞生服務站36個;病牀73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91張。專業衞生員712名,其中職業醫生263人,執業助理醫師189人,註冊護士260人。
西市街道體育事業
西市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西市街道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107户,人數1994人,支出505.65萬元,比上年增長23.8%;城鄉醫療救助103人次,支出75.75萬元,比上年增長121.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3户、人數55人,支出6.27萬元,比上年增長32.7%。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8人;農村分散供養的五保人員3人。社區服務設施69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19個。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養老保險1123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2052人,城鎮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26232元。
[3]
西市街道歷史文化
編輯- 名稱來歷
西市街道榮譽稱號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江西省人民政府 最新發布 中共江西省委關於表彰全省優秀共產黨員和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的決定 .江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1-10]
- 2. 江西省人民政府 最新發布 關於表彰江西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的決定 .江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1-10]
-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徐毅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江西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年3月:2099-2100.
- 4. 西市街道2020年區劃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