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安都市圈發展規劃

鎖定
《西安都市圈發展規劃》中規劃範圍主要包括西安市全域(含西鹹新區),咸陽市、銅川市、渭南市部分縣(區)和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底,該規劃範圍內常住人口1800多萬,地區生產總值約1.3萬億元。 [3] 
西安都市圈是西北地區的科技中心,區域研發經費投入強度持續保持在3.9%左右,居全國前列;在校大學生約110萬人,科教資源豐富;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高能級創新平台數量居中西部前列,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輻射效應和帶動效應日益顯現。 [5] 
2022年3月,國家發改委覆函原則同意《西安都市圈發展規劃》。 [1] 
中文名
西安都市圈發展規
批覆時間
2022年3月
規劃面積
2萬平方公里
涉及人口
1800多萬

西安都市圈發展規劃發展沿革

2022年3月,國家發改委覆函原則同意《西安都市圈發展規劃》。 [1] 
2022年4月1日,陝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規劃》編制背景過程、主要內容及相關工作推進情況。 [4] 

西安都市圈發展規劃規劃批覆

《規劃》實施要發揮西安輻射帶動周邊城鎮聯動發展作用,加快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積極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分工協同協作、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生態環境共保共治,建立健全同城化協調發展機制和成本共擔利益共享機制,積極培育現代化都市圈,提升對關中平原城市羣的支撐能力,更好助推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更好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更好融入共建“一帶一路”。
國家發改委稱,請陝西省統籌做好規劃實施指導工作,健全都市圈發展協調推進機制,推動解決規劃實施中的突出問題,適時開展規劃實施情況評估,及時總結經驗做法。西安市及都市圈其他城市是西安都市圈建設的責任主體,要協同推進規劃實施,共同編制專項規劃,聯合制定年度計劃,推動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規劃》涉及的重大事項、重大政策和重大項目按規定程序報批。 [1] 

西安都市圈發展規劃內容解讀

都市圈是城市羣內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為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範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規劃》分12章40節,統籌安排2025年發展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到2025 年,西安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提升;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圈內城鎮發展水平和承載能力明顯提升,城市間同城化協調發展機制更加健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更加協調。到2035年,現代化的西安都市圈基本建成,圈內同城化、全域一體化基本實現,發展品質、經濟實力、創新能力、文化競爭力邁上更高水平,全面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和歷史文化魅力的現代化都市圈。
西安都市圈規劃範圍主要包括西安市全域(含西鹹新區),咸陽市、銅川市、渭南市部分區縣和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2020年底常住人口1800多萬人,地區生產總值約1.3萬億元。提出了構建“一核、兩軸、多組團的總體空間結構。主要包括強化都市圈核心區引領,推動形成東西、南北兩條發展軸,推動重點功能組團建設,以及促進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
“一核”指以西安市中心城區、咸陽主城區以及西鹹新區的灃東新城,灃西新城構成的都市圈核心區,面積是1923平方公里。核心區建設主要任務是推動西安中心城區瘦身健體,全面提升西安核心的輻射帶動能力,加快西安咸陽一體化,推進都市圈核心區率先實現同城化,帶動全域一體化發展。
“兩軸”指東西方向依託隴海南北方向依託包茂等交通大動脈形成的都市圈兩條經濟發展軸,既聚集了都市圈主要的產業集圈,也貫穿縱橫兩條城鎮帶,構成了都市圈人口經濟分佈的主要形態。
“多組團”着眼於都市圈整體性功能佈局,打造一批產城融合、功能完備、生態宜居、交通便捷的都市圈特色功能組團,形成都市圈經濟、生活、生態、安全的不同功能單元,多點支撐都市圈發展。具體包括富平閻良組團、高陵涇河新城組團,空港新城咸陽經開區組團,臨渭禮泉組團,楊凌武功周至組團等。
規劃確定八方面都市圈重點任務: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統籌推進都市圈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共建綜合性現代交通網絡,協同打造數字智慧都市圈,提升現代能源資源保障能力。創新驅動發展方面,以秦創原創新驅動總平台建設為抓手,協同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營造鼓勵創新的良好環境,打造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策源地。產業分工協作方面,統籌產業佈局,共建多層次產業創新平台,加快形成以先進製造業為基礎、高端服務業為重點、現代都市農業為特色的都市圈現代產業體系。擴大改革開放方面,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打造高水平開放平台,一體化營造更具吸引力的國際化營商環境,塑造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新優勢。生態環境共保共治方面,突出秦嶺北麓生態環境保護和黃河流域綜合洽理,加強生態空間保護和修復,健全污染聯防聯控機制,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方面,強化政策協同,推進公共服務標準化便利化,加大優質公共服務資源供給,健全城市安全防控體系。文化傳承發展方面,統籌都市圈文化資源保護利用,推動文化資源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打造傳承中華文明的世界級核心文化發展示範區。城鄉深度融合發展方面,以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
區建設為突破口,引導城鄉要素自由流動,推動公共資源合理配置,構築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 [4] 

西安都市圈發展規劃主要內容

“十四五”期間,西安計劃五年改造高速輻射線140公里、建設高速環線及聯絡線238公里、五年計劃建設地鐵170.4公里,有軌電車17.5公里……到2025年,基本實現西安都市圈1小時通勤。 [2] 

西安都市圈發展規劃社會價值

西安成為繼福州、南京、成都以及長株潭都市圈之後,第五個落地的國家級都市圈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