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安市科學技術協會

鎖定
西安市科學技術協會(XI'AN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XAST)成立於1958年8月,簡稱西安市科協,是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羣眾組織,是中國共產黨西安市委員會領導下的人民團體,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地方組織,接受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陝西省科學技術協會的業務指導。 [1]  [3] 
截至2019年8月,西安市科協現有學會85個,區縣科協13個,基層單位科協76個,擁有15萬科技工作者。 [1] 
中文名
西安市科學技術協會
外文名
XI'AN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XAST
簡    稱
西安市科協
社團地址
西安市未央區明光路166號凱瑞大廈 I 座10樓 [1] 
成立時間
1958年8月11日
性    質
人民團體
業務主管
陝西省科協
現任主席
樊代明

西安市科學技術協會歷史沿革

1958年8月11日,西安市科學技術協會(簡稱西安市科協)根據市委〔58〕171號文件成立。
1962年4月,根據市委〔62〕64號文件精神,市科協與市科委分開辦公,市科協歸市委宣傳部領導。
1980年3月13日,根據市委市批字〔80〕28號文件,改變市科協的隸屬關係,該會由市委直接領導。
1986年,粉巷22號科技大樓竣工,從此結束了市科協長期以來“有家無舍”的狀況,廣大科技工作者有了自己的活動場所。 [1]  [3] 

西安市科學技術協會組織體系

西安市科學技術協會機構設置

截至2019年8月,西安市科協現有學會85個,區縣科協13個,基層單位科協76個,擁有15萬科技工作者。 [1] 
基層學協會
西安市珠算心算研究會
西安電工技術學會
西安市老年醫養結合學會
西安市智能製造與數字經濟產業協會
西安市花卉協會
西安市蜂業協會
西安市數字新媒體協會
西安市數學會
西安市漆藝協會
西安市人工智能機器人學會
西安地殼波浪狀鑲嵌構造研究會
西安市設計師協會
西安市青少年勞動實踐教育研究會
西安市工業設計協會
西安市學會科技服務中心
西安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
西安太陽能學會
西安自動化學會
西安市平面設計協會
西安市質量協會
西安唐風園林建築藝術研究會
西安市魔方協會
西安市鑄造學會
西安物理學會
西安市科技諮詢協會
西安藥學會
西安電力電子學會
西安市科技服務協會
西安地質學會
西安市水利學會
西安市計量標準檢測認證協會
西安工藝美術學會
西安翻譯協會
西安市充電樁協會
西安預防醫學會
西安營養學會
西安光能發電學會
西安水資源學會
西安國際科技交流協會
西安網絡信息學會
西安給水排水工業與技術協會
西安納米科技學會
西安粘接技術協會
西安寶玉石協會
西安人民防空學會
西安自然療法研究會
西安化工醫藥學會
西安周易研究會
西安交通工程學會
西安技術經濟研究會
西安塗料塗裝防護協會
西安市激光紅外學會
西安市機械工程學會
西安醫學會
西安無線電通信學會
西安聲學學會
西安護理學會
西安市中西醫結合學會
西安生命科學與技術學會
西安市農學會
西安市中醫學會
西安市美容美髮技術學會
西安汽車學會
西安經濟數學學會
西安中醫養生學會
西安老科技教育工作者協會
西安市針灸學會
西安環境科學學會
西安製冷學會
西安醫學檢驗學會
西安市教育心理學會
西安市土木建築學會
西安慣性技術學會
西安市新媒體協會
西安市電源學會
西安市氣象學會
西安市癌症康復協會
西安教育技術與網絡學會
西安心理學會
西安市網絡城市產業協會
西安能源研究會
西安東方傳統醫學研究會
西安市葡萄產業發展協會
[8] 
  • 領導機構
全市代表大會和它選舉產生的全市委員會是西安市科學技術協會的領導機構。 [3] 
  • 代表大會
全市代表大會每五年舉行一次,由全市委員會召集。特殊情況下,可以提前或延期舉行。全市代表大會的代表名額和選舉辦法由常務委員會決定,其代表經市級學會、區縣科學技術協會、基層組織及有關方面民主協商,選舉產生。代表大會代表實行任期制。
全市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決定西安市科學技術協會的工作方針和任務;
二、審議和批准全市委員會的工作報告;
三、制定和修改《細則》;
四、選舉產生全市委員會;
五、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3] 

西安市科學技術協會組織會員

市級學會是西安市科學技術協會的團體會員。區縣級學會是區縣科學技術協會的團體會員。學會和基層組織發展個人會員。在個人會員比較集中的單位可設團體會員。
團體會員的義務和權利:
團體會員的義務:遵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章程》和本《細則》,執行科學技術協會的決議和決定,開展符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章程》和本《細則》規定的各項活動。
團體會員的權利:推選代表參加科學技術協會代表大會,參加科學技術協會的活動,對科學技術協會的工作提出建議和批評並進行監督。
學會和基層組織規定個人會員的義務和權利。
西安市科學技術協會會員日定為每年十二月十五日。 [3] 

西安市科學技術協會業務資產

  • 西安市科協任務
一、開展學術交流,活躍學術思想,促進學科發展,推動自主創新。
二、組織科學技術工作者為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全面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作貢獻。
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捍衞科學尊嚴,推廣先進技術,開展青少年科學技術教育活動,提高全民科學素質。
四、反映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建議、意見和訴求,維護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合法權益。
五、推動建立和完善科學研究誠信監督機制,促進科學道德建設和學風建設。
六、組織科學技術工作者參與地方科學技術政策、法規制定和地方事務的政治協商、科學決策、民主監督工作。
七、表彰獎勵優秀科學技術工作者,舉薦科學技術人才。
八、開展科學論證、諮詢服務,提出政策建議,促進科學技術成果的轉化;接受委託承擔項目評估、成果鑑定,參與技術標準制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和認證等任務。
九、開展民間國際科學技術交流活動,促進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發展同國外科學技術團體和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友好交往。
十、開展繼續教育和培訓工作。
十一、興辦符合西安市科學技術協會宗旨的社會公益性事業。 [3] 
  • 經費來源
一、財政撥款;
二、資助;
三、捐贈;
四、會費;
五、企事業收入;
六、其他收入。 [3] 

西安市科學技術協會人才培養

  • 青託計劃
西安市科學技術協會從2020年開始設立青年人才託舉計劃項,目的是充分發揮市科協所屬學會、協會、研究會,各高校、企業科協院士專家聚集的專業優勢,強化對青年人才苗子的發現舉薦作用,及早發現、重點扶持、加快培養有較大發展潛力的年輕科技工作者,為他們發展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必要的科研條件,指導年輕人才過好“科研黃金期”,夯實職業基礎,扶持年輕人才逐步成長為德才兼備、勇於創新的優秀科技人才 [6-7] 

西安市科學技術協會文化傳統

西安市科學技術協會形象標識

西安市科協會徽 西安市科協會徽
西安市科學技術協會會徽參照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會徽式樣,西安市科學技術協會徽由古天象儀、航天器、齒輪、麥穗、蛇杖以及中文和英文標出的西安市科學技術協會名稱組成。
西安市科學技術協會會徽可在辦公地點、活動場所、會議會場懸掛,在出版物上印製,也可製成徽章佩戴。 [3] 

西安市科學技術協會精神文化

西安市科學技術協會是市委、市政府聯繫科學技術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是推動地方科學技術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西安市科學技術協會的宗旨是: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結和動員科學技術工作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和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思想,推動實施科教興市戰略、人才強市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城市。促進科學技術的繁榮和發展,促進科學技術的普及和推廣,促進科學技術人才的成長和提高,促進科學技術與經濟的結合。反映科學技術工作者的意見,維護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合法權益。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科學技術工作者服務,推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實現西安建設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而努力奮鬥。 [3] 

西安市科學技術協會現任領導

西安市科學技術協會第八屆委員會領導
職務
名單
主席
副主席
耿佔軍、衞軍水、馬遠良、王潤孝、朱恪孝、劉建華、李佩成、黃翔、韓權、舒德干
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
耿佔軍
黨組成員
張傳時、楊玉芹、張志斐
二級巡視員
劉發奎
一級調研員
趙四海 [2]  [5] 

西安市科學技術協會發展建設

2013年,西安市科學技術協會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開展年度課題徵集及研究工作,組織廣大科技工作者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立項並開展10項課題研究,完成專題報告30多篇。組織西安市水利學會、西安系統工程學會等學(協)會在能源、水利等關係國民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參與國家重大政策研究和制定工作。貫徹落實中央領導重要批示精神,推進學會有序承接政府轉移職能,指導、扶持學會承擔社會職能,參與公共服務。醫學會承擔“醫療事故”“預防醫學接種異常反應”“醫療損害”技術鑑定工作;農學會承接全市農業系列職稱、證書辦理及職稱申報諮詢工作。着眼於培養和扶持一批社會信譽好、發展能力強、學術水平高、服務成效顯著、內部管理規範的示範性學(協)會,啓動實施學會能力提升計劃,將學會服務能力提升計劃和五星級學會創建工作相整合,設立西安市優秀科技社團獎,評選一等獎5個、二等獎5個、三等獎5個,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進一步提升學術影響力、社會公信力、會員凝聚力和自我發展能力。開展第四屆西安科技調研成果獎評選工作, 15項科技調研成果獲得“西安科技調研成果獎”,其中一等獎4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6項。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