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安市社會科學院

鎖定
西安市社會科學院是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市政府直屬一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始建於1984年,地處西安市曲江旅遊風景區的大雁塔北廣場東側。現有在職職工39名,行政和機關公勤人員18名,專業技術人員21名。其中,研究員(教授)6名、副研究員4名,中、初級科研人員11名。 夏澤民同志任院長、黨組書記。 西安市社科院現設辦公室、科研管理處(西安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辦公室)、紀檢監察室、學會工作處等四個行政職能部門,以及經濟研究所、長安文化、社會學研究所、國際發展與合作研究所、青少年與家庭教育研究服務中心、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西安傳媒與廣告研究所、城市規劃與發展研究所、現代企業研究所、文物旅遊資源開發研究中心、西安旅遊設計研究院等多個研究機構。現編輯出版兩種刊物:《西京論壇》、《西安家庭教育指導》。
中文名
西安市社會科學院
始建於
1984年
在職職工
39名
出版刊物
《西京論壇》

西安市社會科學院交流措施

建院20多年來,西安市社科院歷任領導集體帶領和依靠全體幹部職工苦練內功求發展,面向現實找課題,出色地完成了省委、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交辦、委託的重大課題和科研項目,使之逐步成為西安地區一支地方特色鮮明、優長學科突出、學科帶頭人薈萃的社科研究隊伍。現已形成特色的學科有:歷史文化和文化產業研究、民俗及旅遊開發研究、社區建設、勞動保障、女性問題研究、青少年與家庭教育研究和諮詢服務、文物保護研究、旅遊園林景觀設計等。這些優長學科的形成,使西安市社科院的科研事業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勃勃生機。
西安市社科院積極開展對外學術交流活動,先後和日本、韓國、泰國、希臘、德國等國家開展學術交流、學術互訪以及項目合作。
目前,西安市社科院立足西安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緊密結合西安經濟文化發展和自身工作實際,提出“加強學術研究,向科學要品位;鋭意改革,向機制要活力;更新觀念,向市場要效益,做大、做強、做活西安人文社科資源”的工作思路,解放思想,積極創新,勇於改制,各項工作取得較大進展,具體措施是:加強學術研究,向科學要品位
西安市社科院從提高科研成果的質量入手,積極申請國家、省、市各級社科基金資助課題,努力提高科研成果的學術品位。2005年4月,與西北大學合作,申報並獲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風俗史》(隋唐卷),實現了西安市社科院建院20多年來獲准國家社科基金資助項目零的突破,現已完成階段性編撰任務。2005年獲准的陝西省社科基金資助課題有:《陝西省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研究》、《建立健全陝西省社會保障對策研究》;獲准西安市社科基金資助課題有:《西安文物保護史研究》、《以“四化”理念構建和諧西安研究》、《西安建設世界性文物旅遊名城研究》。
2006年西安市社科院繼續加強學術理論創新研究,提高研究的境界和標準,確定了由四項目標組成的“精品工程”:一要爭取在理論文章入選省“五個一”和市“七個一”精品工程方面有新的突破,力爭一項成果入選全市精品工程;二要爭取在國家和省社科規劃課題的立項方面有更新、更多的突破,爭取有一項國家社科規劃基金項目和多項省社科規劃項目獲准立項;三要爭取在《光明日報》、《中國社會科學》等全國大報和權威期刊上有學術建樹,全年力爭在全國核心類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八篇以上;四要爭取在省市社科獎獲獎方面有新的突破。
西安市社科院先後在國家社會科學院、北京師範大學、浙江大學以及西安地區的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聘請了90多位知名專家學者為特邀研究員,加強與他們的交流與合作,以改善學術氛圍,提升學術研究水平。此外,西安市社科院還特聘請清華大學著名學者李學勤先生為名譽院長,並先後兩次邀請其來院作學術報告。
西安市社科院以課題為紐帶,廣泛聯合西安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共同研究,共同開發,共同受益,走“小院所,大聯合;小核心,大外圍”聯合研究的路子,以求優勢互補,效益雙贏。加大對外學術交流的力度,邀請國內外著名的專家學者來院講學,舉辦高層次、有影響的學術研討會。以此增進與著名學者的友誼,加強與院所機構的聯繫,加深瞭解,開闊視野,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
西安市社科院在科研課題的立項設計、學術水平、發表成果的刊物級別及社會效應等方面有較高的要求,並以制度的形式明確、規定、量化這些要求,探索完善地方社科類科研管理新型指標系統。與此同時,實行“一幫一、一幫二”的導師制度來培養新的科研人員。也就是一個副研究員必須培養一個年輕科研人員,一個研究員、教授必須培養兩個年輕科研人員。尤其注意以課題、項目帶動人才的培養,這樣既可使年輕的科研人員儘快成長、成熟,又可以促進院內學術研究資源的整合。
鋭意改革,向機制要活力
西安市社科院針對行政、科研管理方面的薄弱環節,從創新事業機制,加強制度建設入手,積極探索事業單位改制之路,以改制促發展,向機制要活力。
長期以來,西安市社科院科研處與西安市社科基金規劃辦公室合署辦公,職能交叉,不利於各自開展工作。2005年初,將西安市社科基金規劃辦與科研處分設,強化各自職能,使社科基金規劃辦充分發揮其在全市社科基金的籌集、社科規劃課題的申報和評審方面的作用;同時,將科研處“解放”出來,使其更好地致力於院內的科研管理與服務工作,以提高整體科研水平。
西安市社科院內部11箇中層部門的負責人,按照公平競爭、擇優聘用的原則實行公開競聘,在院內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讓”的競爭機制,使人才脱穎而出,形成人盡其才、人盡其能的局面。
為了更好地組織、實施、管理院內各項工作,西安市社科院對現有規章制度進行梳理、完善,使其更加科學化、合理化和規範化。如:制訂了嚴格的考勤請假獎懲制度;探索社科研究的企業化管理方式,使科研人員收入與科研任務、科研成果掛鈎,年終兑現獎懲的措施;改革科研成果評審方法,從2005年起,對沒有公開發表或未被政府、有關部門採用的文章,不再按科研成果計算。
西安市社科院在立足西安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的基礎上,憑藉自身在文化資源研究開發和文化項目創意策劃方面的專長和優勢,面向市場需求並根據西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創建了相關研究和創意策劃機構。
首先是在不增加人員編制的前提下,通過合理調配人才資源的手段,在院內原有傳統學科研究機構的基礎上,新設立了西安文物旅遊資源開發研究中心、城市規劃與發展研究所、現代企業研究所、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傳媒與廣告研究所等5個適應社會需求的部門,使西安市社科院功能更加完備、機制更加靈活、效益更加明顯。
其次是創建西安旅遊設計研究院。西安是旅遊大市,旅遊業的發展需要一個獨立的研發機構來對它進行整體規劃、設計、策劃、包裝,使之更符合旅遊市場運行機制和世界旅遊業發展趨勢,但西安長期以來尚無這樣一個獨立的研發機構。因此,西安市社科院向市委、市政府建議成立西安旅遊設計研究院,承擔起對全市旅遊資源進行整合、規劃、設計、研究的重任。此建議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支持,並責成市編辦進行可行性研究。市編辦以〔2005〕85號文件批准成立西安旅遊設計研究院,作為社科院下屬的處級建制的自收自支事業單位。目前,設計院已初步完成組建工作,各項業務工作正在有序開展。
更新觀念,向市場要效益
西安市社科院在破除思想障礙和更新觀念的同時,積極調動西安地區社科資源,進入西安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沿陣地和經濟開發的主戰場,一方面向政府提供高質量的科研服務,另一方面加大橫向聯合,積極走向市場,推進社科研究成果的社會化進程,為西安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積極參與有關西安重大戰略決策和發展建設的項目設計和科學論證。西安市社科院的學術帶頭人和院領導,參與了《西安第四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西安市旅遊發展規劃》編制工作,並承擔了修稿、顧問、評審等工作。參與了西安市“十一五”規劃中重大項目以及延安市、榆林市、寶雞市、安康市、咸陽市、碑林區、蓮湖區、臨潼區、曲江管委會、城牆景區管委會等單位重大規劃和開發項目的設計、論證及評審工作,為西安及陝西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充足的智力支持,樹立了社科院智囊團、思想庫的形象。
承擔一批與重大建設項目有關的科研課題。如亞行三環移民拆遷外部監督評估項目、漢景帝陽陵漢文化綜合館創意策劃、西安城牆景區景觀系統保護利用總體創意策劃、西安城牆景區發展戰略規劃、曲江“老西安民俗文化主題園”創意設計、唐長安城(含唐皇城)文化復興計劃研究和古都風貌保護研究等項目。
配合城市重大國際、國內會議,組織院內外科研力量搞好研究、宣傳工作。2005年3月底,西安市社科院承辦了西安“四化”發展報告的理論研討會。研討會由市委、市政府主辦,市委宣傳部和社科院院承辦,全國六十多名專家學者參加討論和研究,大會取得圓滿成功,受到各方好評。在2005年第四季度西安市組織召開的兩大國際會議期間,社科院不但積極參與了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第15屆年會和首屆歐亞經濟論壇的前期策劃工作,還主動組織本地區的專家學者,舉辦了世界古蹟古遺址大會與西安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專題研討會,承擔並完成“絲綢之路圖片展”和歐亞經濟論壇旅遊專題系列大會論文的撰寫工作,得到市領導和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
策劃在德國圖林根州舉辦兵馬俑故鄉文化周活動。為了進一步擴大西安的對外影響,提升西安的開放度和外向度,加強西安的對外交流與合作,西安市社科院憑藉自身優勢和特長,堅持“四化”發展理念,按照國際化合作、人文化構成、市場化運作的思路,經與德國圖林根州文化部磋商達成意向,並已簽訂了協議書,擬定於2006年8月在德國圖林根州舉辦“兵馬俑故鄉文化周”活動。文化周活動內容由兵馬俑文物展、兵馬俑故鄉民俗展、兵馬俑故鄉唐代服飾展、兵馬俑故鄉名家繪畫展四部分構成。

西安市社會科學院研究理念

堅持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特色化。西安是享譽世界的四大文明古都之一,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大市。西安市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要充分反映與之地位相匹配的特點,這不僅表現在研究的內容上,更表現在研究的水平上。為此,西安市社科院的研究成果力圖反映出西安市的人才優勢和科研優勢,使其具有濃郁的西安歷史文化特色,並爭取使一些重大成果能影響全國、輻射全國、走向世界。同時,從國際化大都市的視角,加強與西安市發展有關的國際性問題的研究。
堅持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社會化。積極投身西安經濟社會文化建設的主戰場,為西安經濟社會文化發展謀思路、想辦法、做課題,充分利用自身的智力資源和學科優長,為西安經濟社會文化提供智力支持。重點研究事關西安市發展的全局性、前瞻性的理論和現實問題,努力提出真知灼見和對策建議,並在此基礎上加大基層調查研究的力度,積極開展為企業、區域經濟發展的諮詢服務,開展社會科學在基層政權建設、區縣發展的諮詢服務,發展其在基層政權建設、區縣發展的積極作用,積極開展具有西安地方特色和區域優勢的基礎理論研究,力爭將社科院建設成為西安市中長期發展對策的研發中心,真正使社科院成為市委、市政府“用得上、信得過、離不開”的思想庫和智囊團,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近期,西安市社科院將把西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西安文化產業、“三農問題”與社區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社會主義榮辱觀和構建西安和諧社會作為重點研究課題。

西安市社會科學院發展重點

堅持社會科學研究課題化。西安市社科院的研究課題將面向西安市區域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中的難點、重點問題。如以城市管理、城市經營理論、城市精神、城市旅遊、城市資源(文物、旅遊等資源)、城市概念性設計、城市標識系統及城市發展戰略研究為重點,突出城市發展的戰略性、前瞻性及開發性研究;長線研究以城市史、城市通史、城市發展史為紐帶,突出城市歷史文化資源的基礎性研究;進一步研究和發展廣場文化、公園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村鎮文化和家庭文化,促進西安市文化事業和產業的發展。目前,西安市社科院確定把旅遊園林景觀創意設計,文化遺產研究,文物保護開發利用,傳媒與廣告,青少年與家庭教育研究等五個學科加以重點建設,以增強特色,提升能力。

西安市社會科學院發展思路

堅持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品牌化。堅持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品牌化的思路是以西安旅遊設計研究院為載體,通過區域化合作、人文化構成、市場化運作的模式,立足西安豐厚的文物旅遊資源和自身的優勢特長,承擔起對全市旅遊資源進行整合、規劃、設計、研究的重任,力爭把科學研究和市場需求有機結合,把西安旅遊設計研究院打造成為西安地區乃至全國知名的集旅遊規劃、開發、研究、設計和培訓為一體的名院。
首先,加強與西安市旅遊局合作,聯合搞好西安旅遊人才培訓基地的建設,組織市旅遊從業人員素質培訓工作,構建旅遊人才培養的終身教育體系。西安旅遊人才培訓基地將由西安市旅遊局與西安旅遊設計研究院聯合創建而成。在發揮各自優勢,合理分工,優勢互補的基礎上,使西安旅遊人才培訓基地成為多層次、多功能的旅遊教育、研發、培訓、測評中心。
其次,加強與西安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合作,搞好城市規劃建設和城市理念設計工作。西安旅遊設計研究院與西安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攜手合作,緊抓城市建設大發展的契機,不斷借鑑吸收國內外的先進研究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與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和高校院所長期合作的優勢,面向西安、全國乃至全球,深入研究城市規劃發展、區域旅遊規劃和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開發為方向的課題,以前瞻性的眼光、戰略性的思維和創新性的精神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交流與合作,“強強聯合”,建立起長遠穩定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為保護西安歷史文化名城風貌,提升西安城市規劃建設水平,實現西安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現代化國際性大都市的偉大目標,進而為創建世界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開發範式做出新的貢獻。
雙方已就西安市近期城市文化廣場建設項目開展了合作,並取得令人滿意的開局,後續合作項目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之中。
再次,爭取承攬一些對西安市具有戰略性發展地位的旅遊規劃項目。根據西安市“十一五”規劃的安排部署,選取其中能夠帶動西安市整體旅遊市場的發展,調整西安旅遊產業結構,實現旅遊業超前發展的項目,組織力量,精心實施,創建品牌。
近期,主要做好漢景帝陽陵漢文化綜合館的創意策劃項目,協同西安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做好漢長安城遺址保護開發項目和西安近期城市文化綠地建設項目,完成少華山——紅崖湖濱河景觀設計項目以及積極爭取秦陵廣場規劃設計項目等。

西安市社會科學院領導信息

院長:高東新 [1] 
副院長:蔣濤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