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半坡遺址

鎖定
半坡遺址(Banpo Site),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滻河東岸的半坡村,是黃河流域一個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仰韶文化的一種早期類型,距今約6000年。 [6-7] 
半坡遺址主要是大型聚落,外圍有寬約6~8米的大圍壕,內為居住區,遺址總面積約5萬平方米,分為居住區、製陶區和墓葬區。1953年春,西安市在建設紡織城時發現,發掘面積1萬平方米,獲得了豐富的文化遺存。計有房屋遺址45座,圈欄2座,窖穴200座,製陶窯址6座,墓葬250座,生產工具及生活用具約萬件。半坡遺址首次揭露了中國境內以環壕聚落為特徵的新石器時代閉合式聚落形態及其佈局特徵,同時,展示了仰韶文化不同階段的文化面貌和社會結構特徵,從而為仰韶文化的研究樹立了半坡類型、半坡晚期類型兩個階段的標杆,為構建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編年標尺提供了標誌性參照系。此外,遺址內出土的遺蹟遺物,為研究新石器時代的環境、生業形態、建築材料與建築技術、埋葬制度與社會結構、彩陶雕塑與早期宗教乃至社會治理方式等重大問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實物資料和開創性的研究成果。 [5-7] 
1961年3月4日,半坡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2021年10月,半坡遺址被國家文物局評為“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4] 
中文名
半坡遺址
外文名
Banpo Site
地理位置
陝西省西安市滻河東岸半坡路155號
所處時代
新石器時代
佔地面積
50000 m²
保護級別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公佈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1-139-005-004

半坡遺址歷史沿革

房屋建築遺址 房屋建築遺址
半坡遺址是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聚落遺址,年代為中國原始社會母系氏族繁榮時期遺留下的村落遺址,已有6000~6700多年曆史。
1953年春,西北文物清理隊在西安東部滻河東岸的二級階地上發現了半坡遺址;同年9月,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進行了較深入的調查。
1954年~1957年,由考古學家石興邦先生主持,先後對半坡遺址進行了5次較大規模的發掘,先後參加發掘工作的有將近200人,總計發掘面積1萬平方米。
2002年~2005年,配合半坡遺址保護大廳改造工程建設的隨工清理中,發現了祭祀等重要遺蹟和石硯等重要遺物。 [8]  [9]  [10] 
半坡遺址模擬示意圖 半坡遺址模擬示意圖

半坡遺址遺址特點

甕棺 甕棺
半坡遺址分為居住區、墓葬區和製陶作坊區。居住區由一條大的人工壕溝圍繞,區內被1條小溝分為2片,每片中心有1座大房子,周圍是小居室。房屋形制有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築2種,房子之間有儲藏東西的窖穴。房子周圍還發現長方形家畜圈欄、小孩甕棺葬和幼兒土坑墓。大溝外北邊是公共墓地,東邊是窯區。從出土的石斧、石錛、石鏟、石刀、石碾等生產工具和陶罐、陶盆、小口尖底瓶等生活用具來看,半坡人過着以農業為主,漁獵為輔的生活。他們具有較強的審美觀念,在彩陶上繪着人面、魚、鹿、植物等象生性花紋和三角形、圓點等幾何圖案,還用石、骨、陶、蚌製成耳飾、髮飾等裝飾品。 [8]  [9]  [11] 
半坡人的生產工具以石、骨為原料。石器有斧、錛、鑿、刀、鏟、砍伐器、磨棒、磨盤、箭頭、網墜和紡輪。骨器有骨針和魚鈎,有的魚鈎還有倒刺。生活用具主要是紅底黑彩陶器。陶器以圓底缽為主,紋飾以條紋、三角紋、細繩紋、弦紋為主,彩繪以黑彩魚紋為主,還有與魚有關的網紋。半坡人創制的尖底瓶,是最早的汲水容器,在設計上有着極不尋常的科學內涵。半坡彩陶還有筆劃簡單、形態規範的刻劃符號,似是原始的中國文字雛形。資料表明,半坡人已從事原始農耕,兼有魚獵、家畜飼養和陶器製作等生產活動。 [7]  [9]  [11] 

半坡遺址文物遺存

  • 綜述
半坡遺址彩陶器上的刻劃符號 半坡遺址彩陶器上的刻劃符號
1954年~1957年,考古工作者先後對半坡遺址進行了5次較大規模的發掘,發掘面積1萬平方米,共發掘出房屋45座、圈欄2處、200多個窖穴、陶窯遺址6座、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兒甕棺73座),出土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約1萬件。生產工具主要有石斧、石錛、石鏟、石鋤、矛頭、箭頭、魚叉、魚鈎、紡輪、骨針等。還有石制研磨器(包括磨臼和磨石,是研磨顏料的工具),還發現了粟類等糧食作物。生活用具主要為彩陶器,種類有缽、碗、盆、盂、盤、杯、罐、缸、甑、釜、鼎、甕等。在1只陶罐裏還保存着炭化了的菜籽,系屬於白菜、芥菜一類的種子。在彩陶器上多繪有各種圖形,器物表面多飾有繩紋、線紋,還繪有人面、魚、鹿、植物等花紋,紅底黑紋。在一些陶缽的口沿上還刻有各種符號,有20~30種之多,這些符號可能是中國文字的起源。 [2] 
  • 人面魚紋陶盆
人面魚紋陶盆 人面魚紋陶盆
人面魚紋陶盆是半坡遺址出土的半坡彩色陶器的典型作品。人面魚紋的生動形象反映了半坡人豐富的藝術想象力,其線條明快,人頭像的頭頂有三角形的髮髻,兩嘴角邊各銜一條小魚,反映了半坡人和魚之間的密切關係和特殊的感情,也可能是半坡氏族崇奉的圖騰。 [8] 
  • 尖底瓶
尖底瓶 尖底瓶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點的陶器之一,它是巧妙運用重心原理的一種汲水器。具體方法是在雙耳上繫上繩子,由於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觸水面就自動傾斜,灌滿水後又因為重心移動而自然豎起。用它盛水還有兩大特點,一是便於手提與肩背,二是口小,灌滿水後從河邊到居住區的路上水不容易漫出。 [8] 

半坡遺址文物價值

因半坡遺址的發掘,而有仰韶文化半坡類型之名,與同時期確立的廟底溝類型並駕齊驅,推動了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的研究與發展,大面積揭露出半坡史前聚落的局部面貌,建立了遺址博物館,對聚落形態和中國原始社會歷史研究有着重要的科學價值。 [3] 
單魚紋盆 單魚紋盆
半坡遺址是中國第一次以大面積揭露古遺址的聚落考古方式開展的考古工作和研究,開創了中國聚落考古學先河。《西安半坡》考古發掘報告將半坡遺址新石器時代的遺存劃分為早晚兩期:早期遺存是遺址的主體遺存,保存較好,遺存豐富,年代為距今約六七千年,以人面魚紋彩陶為標誌性要素,屬於仰韶文化早期,有人工挖設的內外兩重圍溝環繞;晚期遺存以喇叭口尖底瓶和簡化彩陶為代表,屬於仰韶文化晚期,被稱為仰韶文化半坡晚期類型。
半坡遺址首次揭露了中國境內以環壕聚落為特徵的新石器時代閉合式聚落形態及其佈局特徵,同時,展示了仰韶文化不同階段的文化面貌和社會結構特徵,從而為仰韶文化的研究樹立了半坡類型、半坡晚期類型兩個階段的標杆,為構建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編年標尺提供了標誌性參照系。此外,遺址內出土的遺蹟遺物,為研究新石器時代的環境、生業形態、建築材料與建築技術、埋葬制度與社會結構、彩陶雕塑與早期宗教乃至社會治理方式等重大問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實物資料和開創性的研究成果。 [5] 
半坡遺址是黃河流域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母系氏族村落遺址,在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中確立了一個新的文化類型——你韶文化半坡類型,它為研究仰留文化提供了相對完整的資料,是史前考古的重要寶庫。 [9] 

半坡遺址文物保護

文保碑 文保碑
1958年4月28日,半坡遺址博物館建成開放,陳列展覽面積約4500平方米。
1961年3月4日,半坡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2006年6月9日,半坡遺址新保護大廳落成並正式向遊人開放,建築面積4600平方米。 [2] 

半坡遺址歷史文化

  • 仰韶文化
半坡遺址為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聚落遺址,是一處母系氏族公社聚落。遺址發掘的房屋有平面呈圓形或正方形、長方形等幾種形制。方形房屋一般面積較小。圓形或長方形房屋的面積一般在20平方米左右,個別小的僅10平方米。在居住處的中心地點有1座面積相當大的長方形房屋,面積達160平方米左右,是氏族成員公共活動的場所。發掘約有200餘座,説明半坡氏族公社已是一個相當大的集體和聚落。
仰韶文化(又稱彩陶文化),因最早發現於仰韶村遺址而得名。共發現遺址1000餘處,經較大規模發掘的有10餘處,其年代約為其年代為新石器時代(前4800年~前3000年)間。 [2] 

半坡遺址榮譽稱號

2021年10月,半坡遺址被國家文物局評為“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4] 

半坡遺址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半坡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滻河東岸的二級階地上,西距河牀約800米 [3] 
  • 開放時間
半坡遺址開放時間:8:00——18:00(17:30停止售票)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2014-07-21[引用日期2018-12-29]
  • 2.    石曉.《半坡遺址新保護大廳正式開放》[J]. 收藏界,2006年,(08期):103-103
  • 3.    錢耀鵬.《關於半坡遺址的環壕與哨所——半坡聚落形態考察之一》[J]. 考古,1998年,(02期):45-52
  • 4.    “百年百大考古發現”揭曉考古遺址保護展示優秀項目公佈  .國家文物局[引用日期2021-10-18]
  • 5.    陝西西安半坡遺址  .國家文物局[引用日期2023-12-10]
  • 6.    半坡遺址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引用日期2023-12-10]
  • 7.    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志總編輯室編. 黃河志 卷11 黃河人文志[M]. 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7.01:231.
  • 8.    黃留珠主編. 西安通史 第1卷[M]. 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2016.11:14-16.
  • 9.    呂兵偉編著. 中華文明考古[M].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9.05:31-32.
  • 10.    馬雨林主編. 歷程 紀念半坡遺址發現60週年[M]. 西安:三秦出版社, 2013.06:1-16.
  • 11.    袁偉華主編. 天下名址[M]. 廣州:廣東旅遊出版社, 2002.06:1-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