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坑社區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園山街道下轄社區)

鎖定
西坑社區位於園山街道南部,梧桐山北麓位置,為農城化社區,面積9.66平方公里,人口3.56萬人,其中户籍人口0.19萬人,下轄3個居民小組,分別是第一、第二、第三居民小組。社區黨委班子有10人,其中非户籍黨委委員1人。社區黨委下轄5個黨支部。居委會委員7人。社區股份合作公司董事會10人,監事會5人,集資委7人。 [5] 
2019年12月25日,被評為國家森林鄉村。 [1] 
中文名
西坑社區
外文名
West pit community
行政區類別
社區
歸屬地去
廣東省深圳市
人口數量
總人口36096人
地理位置
園山街道南部
公    司
4家公司

西坑社區社區簡介

西坑社區是農村城市化社區,位於園山街道東南部,梧桐山北麓,毗鄰國際大港鹽田港,面積10.06平方公里,下轄第一、第二、第三3個居民小組,轄區人口總數約3萬人,其中本社區户籍人口1408人。該社區先後獲得過國家級“村鎮建設先進單位”“全國造林綠化千佳村”“廣東省第一批生態示範村”“廣東省衞生村”、廣東省計劃生育模範村、廣東省宜居社區、國家森林鄉村等大小百餘項榮譽稱號。 [6] 
西 [2]  坑社區隸屬於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園山街道。西坑社區圖書館在全區基層圖書館中保持領先位置,榮獲2007—2008年度深圳市優秀基層圖書館稱號。擁有40台電腦的西坑社區圖書館電子閲覽室,是全區基層圖書館中規模最大的電子閲覽室。
社區積極解決社區民生問題,即明確提出推進物業管理進社區、建設垃圾轉運站和實施固本強基工程等三項重點工程。這三項工程都是惠及西坑社區全體居民的民生實事項目,為使工作順利進行,社區組織工作組接手這些工作,從宣傳發動入手,逐步推進這三項工程。首先在物業管理進社區工作方面,工作組組長充分發揮自己熟悉物業管理法規政策的優勢,編寫了《社區是我家 物管利大家----社區推進物業管理知識問答》宣傳資料,印製了6000份宣傳手冊,發至西坑社區股份合作公司每位股東和各家各户。工作組組織召開社區黨員、老幹部、各居民小組羣眾代表等多個層次的座談會,耐心細緻地宣傳解釋物業管理進社區的意義、好處和具體做法。在借鑑其他社區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研究確定了由社區自行成立物業管理公司引入物業管理的實施方案,並積極與市、區主管部門協調,申辦西坑社區物業管理資質證書。經過努力,西坑社區引入物業管理已完成第一階段任務,物業管理公司正式投入運作;其次,投資約90萬元的西坑第三居民小組嚇壩垃圾轉運站工程即將完工投入使用,這將徹底解決困擾社區多年的垃圾屋選址和建設問題;再次是在工作組的努力下,西坑社區固本強基項目方案得到區和街道有關部門的認可,正在辦理相關後續手續。據統計,工作組共為社區爭取各方面資金支持270多萬元,全部用於民生設施的建設。
園山街道西坑社區 [3]  ,有住宅樓1180棟,人口餘36096人,其中外來人口占大多數。雖然是城中村,但該小區的物業服務、道路、治安以及停車場的規範程度卻可以與花園小區媲美。西坑社區以居民自治為起點,探索出了一條居民自治、共治之路,最為重要的是,居民還逐漸形成了“守護家園,人人有責”的意識。
多年來,西坑一直堅持自治管理的模式,在龍崗區推行“物業管理進城中村”之前,西坑社區就成立了治安隊、環衞隊等負責小區的日常管理,工作人員經費從社區的分紅中扣除,每年將近70萬元的物業管理費,分攤成0.6元/平方米,不足部分由股份公司補貼。在2008年政府推行“物業管理進城中村”時,西坑也打算引進專業的物業公司,並安排好了配套辦公室,但是此舉遭到居民的極力反對,最終引進物業公司的想法因此而“流產”。後來,西坑社區結合自身實際,正式走上了居民自治管理的道路。由社區股份公司出面組建了物業公司,在三年補貼期間,區裏及街道還派專人到社區把關,同時,社區還聘請了大型物業公司的專業人員作顧問。
西坑社區 西坑社區
經過幾年的實踐,“西坑物業”慢慢成為一個有資質的物業管理公司,並對小區實行了標準化的物業管理。儘管物管行業的盈利空間很小,但西坑社區的物業公司每年卻有幾十萬元的利潤。

西坑社區地名由來

300多年前,西坑李氏始祖李秀賢率領李氏族人由粵東嘉應州(今梅州市)遷至歸善縣(原惠陽縣)橫崗西坑,最初居住在大山口長見嶺山腳下的茜坑(今茜坑尾)河邊。後來,李姓宗親又遷至近處的地坪(地名)建房居住。清雍正、乾隆年間,大量客家人從嘉應州遷徙而來,因地少人多,居住不便,李、楊、鍾、黃等宗親一起選擇茜坑河一塊較大的河壩地共同修建圍屋。由此,各姓宗親團結互助、肩挑手挖、平整壩地,合作建成了圍屋,後經過歷年修繕、擴建,最終成了如今的西坑大圍。相傳,當地人因“茜”與“西”口語諧音相近,於是將“茜坑”改成了“西坑”,“茜坑尾”也成了“西坑尾”。 [4] 
自明代以來,有楊、何、鍾、李、曾、黃等十多個姓氏的客家人到此開基立村。古時梧桐山樹木蒼翠,野草叢生,河水清澈,因河裏長滿茜草,被人稱之為茜坑河。他們居住的村子,自然也就有了茜坑這個名字了。到了清雍正、乾隆年間,大量客家人從梅州等地遷徙而來,因地少人多,居住不便,各姓宗親於是就一起選擇茜坑河一塊較大的河壩地共同修建圍屋。由此,各姓宗親團結互助、肩挑手挖、平整壩地,合作建成了圍屋,後經過歷年修繕、擴建,最終成了如今的西坑大圍。相傳,當地人因“茜”與“西”口語諧音相近,於是將“茜坑”改成了“西坑”。 [6] 
在園山街道西坑社區,9姓宗親合建圍屋見證了幾百年來的互幫互助、和諧共生;華僑大屋述説着西坑人情繫桑梓、反哺家鄉的情懷;極具特色的墓葬羣是明代中期後客家人開發龍崗的歷史見證,更是維繫宗親共同記憶的最有力紐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已被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楊槐莊墓葬羣。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