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團山

鎖定
西團山坐落在吉林市船營區黃旗屯街道,海拔236.2米,是一處距今三千年前原始社會的文化遺址,是“西團山文化”命名地。 屬青銅時代遺址。 [1] 
中文名
西團山
海    拔
236.2 m
青銅時代遺址
坐落在
吉林市船營區黃旗屯街道

西團山簡介

西團山
西團山(5張)
遺址包括生活居址和墓地兩部分,面積4萬餘平方米。山的西南坡散佈較多的石、陶遺物,為墓葬區;相鄰的西岡是居住區。遺址中共發掘石棺墓19座,發現石、陶器138件。西團山石棺墓的結構與形制是:石棺所用的石材多是花崗岩,在砌築方法上有板石立砌和塊石壘砌。墓的排列方向是因山就勢,絕大多數是頭朝山頂,腳向山麓。以西團山墓葬文化遺存為代表的考古文化命名為“西團山文化”。 [2] 
青銅時代遺存。位於吉林市歡喜鄉吉興村西團山上。該山海拔236.2米,高出附近平地約40米,因座落在吉林市區西方,山勢略呈圓形,故名。山的西南坡散佈較多的石、陶遺物,為墓葬區。相鄰的西崗為居住區。墓葬區南北長約100米,東西寬約40米,總面積約4 000平方米。1950年9月,由裴文中教授任隊長的東北考古發掘團,對西團山墓葬進行了第三次發掘。提出將以西團山墓葬文化遺存為代表的考古文化命名為“西團山文化”。西團山石棺墓的結構與形制是:石棺所用的石材多是花崗岩,有板石和塊石兩種,在砌築方法上有板石立砌和塊石壘砌,板石立砌墓多有副棺。此外,還有近方形的小石棺,即幼兒棺。墓的排列方向是因山就勢,絕大多數都是頭朝山頂,腳向山麓。墓隨葬品的擺放位置與組合有一定規律。西團山文化,作為一種青銅時代考古文化已馳名中外。200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團山文化是中國東北地區第一個命名的考古學文化,具有濃郁的地方特點。作為西團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墓地之一,在東北地區青銅文化研究中佔據重要的位置,具有廣泛的影響。同時,它對研究中國東北地區的古代民族關係也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材料。
早在三十年代,我國考古學家李文信和日本考古學者在這裏作過考古調查;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在西團山挖戰壕露出許多石棺,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注意;1948年吉林市解放後,東北師範大學歷史系師生在這裏先後挖掘石棺15座,1950年,東北考古發掘團又清理挖掘出19座,出土的遺物有石斧、石錛、石刀、陶、陶壺、陶缽、陶碗、陶三足器等。東北考古發掘團發表了《吉林市西團山石棺墓發掘報告》,首先提出“西團山文化”這一科學命名,這樣西團山遺址就成了在東北地區富有特色的“西團山文化”的命名地了。生活在這裏大約三千年前的西團山人,還沒有能力將一塊石頭鑿成一口大棺材,考古學家所發掘的石實際是用天然石板砌成或塊石壘成的一種葬具。西團山文化是吉林大地上一種獨具特色的原始文化遺存,是農業由“刀耕火種”進入鋤耕的階段,其社會性質由父系氏族社會向階級社會過度。西團山文化遺存對研究東北歷史上家庭、私有制的起源,原始人類社會制度的改變和東北少數民族的繁衍生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2001年6月,西團山遺址被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西團山社會形態

出土的石棺墓分為砌築和壘砌兩種,均埋在山坡地表以下,地面不見封堆。隨葬品石器、陶器和牙器為各種生活和生產用具,種類豐富,石器皆為磨製,有鏃、斧、刀、錛。陶器有杯、罐、瓶、紡輪和網墜等。裝飾品有白石管、野豬牙等。以考古發掘的文化及研究成果為依據,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考古界正式提出以西團山墓葬遺存為代表的考古文化為“西團山文化”。這是我省有史以來進行的第一次大規模考古發掘,也是新中國建立後命名的第一個考古文化。現已查明,西團山文化主要分佈在吉林地區和長春地區,四平地區個別縣、市也有西團山文化的流佈。其時間跨度為從西周初到秦漢之際。其社會組織已由母系氏族社會過渡到父系氏族社會,從晚期出土的青銅器可認定其屬青銅器時代文化。 生活水平根據在西團山遺址所獲得的生產工具和有關動植物標本,我們對當時的經濟形態有了個基本的認識。這一時期的居民已經穿上了自己製作的簡便衣服,衣料有植物類的草葉、樹葉、樹皮和動物類的獸皮、毛、鳥羽,也有部分麻織品和毛織品。裝飾品有不同的目的,有的是為美觀的,有的是作為狩獵紀念物的,有的是表示身份的,有的是作為圖騰信仰等。從考古資料看,女性墓內多以白石管、瑪瑙管、綠松石墜等裝飾為主,而野豬牙、連珠狀飾等則出在男性墓,這説明當時男女在裝飾上已有所區別。有了裝飾品的佩戴和使用,證明人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已經得到了解決,而裝飾品種類之少和有裝飾品的墓葬所佔比重之小,反映了當時人們生活水平低下、審美能力不高。

西團山經濟形態

西團山文化的經濟形態是以農業為主,兼營畜牧(主要是養豬)、漁獵和採集。通過考古資料我們可以想象一下當時的生活:小米和黃米是人們的主食,已經能夠養豬,可以吃到比較豐富的副食,包括畜產品(豬肉等)。夏日裏捕撈魚蝦蚌蛤等水產品,嚴冬江河封凍,就獵取野豬、鹿以及飛鳥等走獸飛禽,同時也採摘榛子和核桃等野果。獲取這些食物之後,人們將其裝在陶製的炊具中進行蒸煮或直接燒烤。由於生產工具不發達,製作工藝粗糙,儘管多方獲取食物,但這一時期的人們也只能維持“温飽”的最低生活水平。

西團山居住方式

當時人們為了捕食方便並防禦水害,多選擇在不高的小山的向陽坡上居住,居室為深地穴式;後來多在山坡開闢出平台上居住,其居室變為半地穴式;而晚期時則開始移向平原,居室成為淺地穴式。
文化聯繫由於文明發展的不平衡,西團山文化與同一時期的中原商周、春秋以至戰國的文化相比,還沒有進入文明的門檻。但作為我國境內一種古代文化,西團山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如西團山文化陶器羣中普遍存在的鼎、鬲、甑,是我國中原古代文化特有的器物類型,由此可見西團山文化同中原文化的密切聯繫

西團山經濟狀況

與夏家店上層文化有一定交往的另一個部落,是分佈在松花江上游和下遼河北部地區的西團山文化。這個部落以最初發掘的吉林市郊西團山遺址而得名,大約在公元前 800—前 1300 年間生活在長春、吉林和遼寧北部的丘陵草原上,經濟生產以採集和狩獵、畜牧業為主。
由於遷徙性較強,這一部落的居住營地遺址面積都很小,但他們遊獵在東北地區中部的時間相當長,一些典型遺址集中在第二松花江及其支流兩岸的丘陵地區。西團山文化的早期遺存在西周以前即已存在,晚期遺存則沿續至戰國秦漢時期。從發現的各遺址文化遺存看,西周時期的西團山部落已初步掌握了農業生產技術,不過主要的經濟形態是原始的畜牧業。

西團山農業生產

工具有用於掘土的少量打製亞腰石鋤和磨製的棒狀石斧,也有用於收割的半月形穿孔石刀。由於生產工具數量很少,聚落遺址和氏族墓地的規模都不大,可知他們的農業生產在經濟生活中尚未佔居主要地位。相反,各遺址普遍發現了較多磨製的錛、鑿、環形石錘和形式多樣的石鏃、骨鏃,還有一些用青銅製造的小刀、錐、斧、鑿等,同時發現少量青銅武器矛,短劍和鏃。其中曲刃青銅短劍具有東北地方特色,十分引人注目。這些工具和武器的出土,説明西團山文化的先民是一個遷徒性較強、手工業較發達,以狩獵和畜牧業經濟為主的部落。他們當時已掌握了騎馬技術,能征善戰,其勢力曾一度擴展到夏家店上層文化的領地之內。

西團山民間傳説

傳説很久以前,在關東夷人地區,有一個殷富小國,俗稱索離。這個國家的王妃美貌絕侖,賽過天上的仙女。
一日,國王外出狩獵,王妃趁機溜出王宮,到山水間遊玩。不料,被天上的日神看見,日神頓生愛慕之心。王妃返回王宮後,國王發現她已懷有身孕,不由得怒火中燒,舉刀欲殺。王妃苦苦求饒,國王才免她一死。
後來,王妃生下孩子,竟是一對雙胞胎男孩兒。沒等王妃看一眼,國王就命下人將孩子扔進豬圈。説也奇怪,那些大豬小豬不但沒傷害他們,還用嘴把他們拱到乾燥的草堆上;再扔進馬棚裏,母馬温柔地把奶水滴進飢餓的雙胞胎嘴裏。國王氣得渾身發抖,在一個大雨天裏,親自把雙胞胎扔到荒郊野外,心想,這下兩個孽種必死無疑了,可沒想到,不知從何處飛來成百上千只大鳥,圍攏在孩子身旁,齊刷刷展開翅膀,遮住了半邊天,沒讓一點雨淋到孩子身上。這下國王害怕了,不得不暫時收斂了害死雙胞胎的念頭。
哥倆很快就長大了,流落在民間做了牧童。人們給老大起個名字叫東明,給老二起個名字叫西明,東明喜歡弓箭,成了個神箭手,西明擅長耕種,飼養家畜,成天和牛馬豬羊為伴。
國王惟恐東明西明篡奪其王位,再生惡念,又要斬草除根。王妃聞風後,幫助哥倆兒逃離索離國,無奈消息走漏,追兵一路追來。這一日,東明西明逃到松花江邊,發現浩浩蕩蕩的江水之上,既沒有船也沒有橋,絕望之時,正巧追日的天神楊二郎從這裏路過,就按下雲頭,將東明西明點化成兩座團圓圓的山丘,用一根扁擔挑着,繼續追趕太陽,這才救了哥倆的性命。
楊二郎擔着兩座山也不知走了多少日子,這一天來到一個地方,沒人家,盡是沼澤地,一片荒涼,再細一瞅,原來有兩個泉眼在咕嘟咕嘟地往外冒水。他就把挑着的兩座山放在了兩個泉眼上,東明化成的山放在了東面,就成了東團山,西明化成的山放在了西面,就成了西團山。
水消去了,這地方就有了生機,有了人家,可是人們不會耕作漁獵,吃的是野菜野果,住山洞坑穴,過得很苦,東明西明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哥倆湊到一塊商量後,就變成村人的模樣,東明到東團山下教百姓製造兵器打漁狩獵,西明到西團山下幫百姓耕田種地飼養六畜。為了抵制水患,他們還帶領百姓把房屋建造在山坡和高地上。慢慢地,村子裏人歡馬叫,一年年地興旺起來。
東明西明化成的東西團山就矗立在吉林市近郊的歡喜鄉和江南鄉。巍峨雄偉,真像一對親兄弟一樣,遙遙相望,成了今日吉林的一道獨特風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