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喇木倫河

鎖定
西喇木倫河,河流名。
中文名
西喇木倫河
別    名
作樂水
發源地
克什克騰旗境內西興安嶺赫爾賀爾洪
河    長
2500 km
即今西拉木倫河。西漢時稱為“作樂水”,東漢稱饒樂水,契丹居饒樂水之北,奚居其南。三國時稱“弱洛水”,唐初稱“潢水”,遼代稱潢河。蒙古語“西喇”意為“黃”,“木倫”意為“河”即黃水。全長2500公里。發源於克什克騰旗境內西興安嶺赫爾賀爾洪。遼太宗幸平地松林觀潢源即此。流經克什克騰旗、巴林旗、阿嚕科爾沁旗、翁牛特旗、至敖漢旗,與老哈河匯合。上游河牀較窄,水勢湍急,下游河牀較寬,水勢漸緩,河水夾帶黃沙。沿河一帶有今5千餘年的“紅山文化”遺蹟,歷為少數民族駐牧地。北魏時拓跋珪破庫莫奚幹弱落水南,即此。亦為契丹族發源地之一。明清時期為蒙古族遊牧地。康熙二十九年(1690),清兵大敗噶爾丹於烏蘭布通,噶爾丹迫於追擊,即截木橫渡此河遁走。 [1] 
參考資料
  • 1.    高文德主編.《中國少數民族史大辭典》: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第7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