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義務環保協會

鎖定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義務環保協會,成立於2001年11月,是由在校大學生志願者聯合發起的、從事環境保護實踐活動的公益性羣眾組織。協會內部設辦公室、宣傳部、外聯部、培訓部等職能部門和宣教組、資源中心、水資源與户外組、生物興趣組等項目組。現有會員六百餘人,居全校社團之首。
中文名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義務環保協會
成立時間
2001年11月
性    質
公益性羣眾組織
協會宗旨
開展環保實踐 喚醒綠色意識
協會原則
關注、瞭解、支持、參與
榮譽稱號
全國高校“優秀學生社團” 等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義務環保協會機構簡介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義務環保協會成立於2001年11月,是由在校大學生志願者聯合發起的從事環境保護實踐活動的公益性組織。協會內部機構健全,設辦公室、宣傳部、環境教育部、外聯部、資源回收中心、綠色文苑編輯部等六個部門。現有會員2900餘人,居全校社團之首。
自成立以來,始終以“開展環保實踐 喚醒綠色意識”為宗旨,以協會章程為指導,努力開拓,不斷進取,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協會開展的主要活動包括:義務植樹、垃圾分類回收、拒絕使用一次性製品、提倡節約用水、節約用電、組織會員觀看環保電影、在全校範圍內開展環保徵文、創辦綠色刊物——《綠色文苑》、在楊凌高新小學開展環境教育活動、組織大學生綠色營進行野外拉練、連續兩年組織暑期渭河考察活動、積極與大型環保組織溝通和交流等,這些豐富多彩的行活動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環境、關愛自然。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義務環保協會成績榮譽

在校團委的指導和社團聯合會的監督下,協會圍繞環境宣傳與教育、資源回收與利用、校園生態文明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等主題分別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環保活動,並通過一系列環保實踐倡導大學生形成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新風尚,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2004年大學生綠色營暑期渭河考察團被我校黨委評為“校社會實踐優秀服務團”;
2004年12月共青團中央、國家環保總局授予“全國保護母親河生態監護站”榮譽稱號;
2005年3月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學聯授予全國高校“優秀學生社團”榮譽稱號;
2007年6月陝西省環保局、省教育廳授予“優秀環保志願者協會”稱號;
2008年1月榮獲共青團中央、水利部、國家環保總局等評選的“2007年全國保護母親河行動先進集體”稱號;
2008年9月協會榮獲共青團陝西省委、陝西省環保局等評選的“陝西青年環境保護獎”團隊事蹟表彰獎;並且協會與西工大、西交大三校環保社團聯合提交的渭河保護項目榮獲了“陝西青年環境保護獎”項目特別獎;
2010年3月憑藉09年暑假進行的涇渭濕地考察項目獲得2009年濕地使者行動三等獎;
2010年7月,暑期綠色營渭河行項目獲共青團陝西省委“關愛大秦嶺,保護母親河”行動專項資助;
2010年10月,“渭河城鎮濕地行”項目獲保護母親河青少年生態環保社團(美塗士)項目資助;
2010年12月,楊凌區小學環境教育項目獲“陝西省青少年環境保護”項目資助;
2010年12月榮獲“關愛大秦嶺·保護母親河”――陝甘豫環保志願者“百團行動”先進集體和陝西省“高校環保先進社團”榮譽稱號;並且2010暑期綠色營“渭河行項目”榮獲“陝西青年志願者優秀項目獎”。
連續多年被評為我校“明星社團”、“優秀社團”、“A類社團”、“五星級社團”、“五四紅旗團支部”。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義務環保協會部門簡介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義務環保協會理事會

規劃協會發展方向;制定每學期工作目標;對協會重大事務進行決策;監督各部門工作;監督各項目(活動)的實施並評估;定期審核協會財務及物資。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義務環保協會職能部門

職能部門的工作偏向於服務性質,主要負責維持協會正常運轉,進行內部建設併為項目(活動)的開展提供支持。
(1)辦公室
協會的管家。負責管理物資、檔案和財務;收發通知;會議記錄;值班。擁有上百本書籍和數十部影片的綠色書架也由辦公室管理。
(2)宣傳部
負責宣傳活動的前期準備和協會的對外宣傳。分美工、編輯、網絡、攝影四個方面。
(3)外聯部
大到對外交流、申請項目,小到定做會服、採購物品。定期與外社團交流,分享各自成果,對外拉贊助以補充經費等活動。
(4)培訓部
作為建立學習型社團的關鍵部門。培訓部的成員要通過各種途徑發現協會的不足,並組織相應的培訓來提高負責人和會員的素質。
(5)網絡中心
這是一個比較特別的部門。專門負責協會的論壇、微博等一切網絡平台,另外包括書籤、海報、會服等物品的設計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義務環保協會項目組

項目組是協會所有項目與興趣活動的總稱。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會員能夠了解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妙,並真正參與到環保實踐中去。經過逐步的學習與提高,最終為環境保護做出自己的貢獻。
(1)宣教組
通過開展校內外的宣傳活動以及中小學環境教育活動,宣傳綠色文化。主要包括校園及社區環境文化宣傳與推廣,中小學及幼兒園環境教育,共建綠色社區、綠色家庭、綠色企業等方面。主要項目:小學環境教育
(2)資源中心
通過垃圾分類回收、節約能源等活動,促進資源的回收利用及節約型校園的建設。主要包括垃圾分類回收、舊書交易等。主要項目:誠信書架及舊書交流
(3)水資源與户外組
開展與水資源利用和保護有關的項目(校園水浪費調查、社區水使用及生活污染調查、水質檢測、河流考察等等),利用協會的裝備組織拉練、宿營等户外活動。
(4)生物興趣組
通過認識身邊的動植物和昆蟲並對他們進行觀察和記錄。主要包括組織會員認識身邊的各種生物並長期觀察其習性,組織較遠距離的野外觀測活動,開展與生物有關的調查、觀測項目(活動)。主要項目:校內外觀鳥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義務環保協會協會文化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義務環保協會會標

水滴:水資源,引申為資源
鳥、樹葉:動物、植物,引申為大自然
手:攜手,引申為我們共同努力
手指:長城,引申為保護
概括為: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保護資源、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們的環境!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義務環保協會綠色營精神

大學生綠色營是協會組織的暑期環境考察活動,在連續七年的活動中凝練出了可貴的品質:熱愛自然、堅韌執着、善於思考、樂於學習、吃苦耐勞等團隊精神,並不斷在後續的活動中得到豐富和發展。協會在日常的工作中無時無刻不感受到這些精神所給予的力量,並且作為協會文化的一部分,被協會內外所學習。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義務環保協會新老搭配

協會在組成上使用“3+2+1”的模式:3是指協會中的“元老”,他們主要是大三、大四的學長,由於參加了比較多的活動,並且參與了協會的建設,所以他們擁有豐富的經驗及知識,在協會中給予指導與幫助、把握協會的發展方向;並且許多畢業的協會成員也充當這樣的角色;2 是指協會中參加第二年活動的會員,由他們來具體地組織協會的日常活動,是整個協會運作的的中心力量;1 是指協會的新成員,由於他們缺少對協會的瞭解,所以由“2”來指導協調他們實施參與活動。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之中,協會真正成了一個温暖的家,因為有不同年齡、不同專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這裏相處,所以在這裏可以學到知識、增長見識、提高閲歷。培養人才作為一個學生社團,協會也把培養人才作為了一項基本的任務,並且深入到協會內部。在畢業的協會成員之中就有兩位供職於晏陽初鄉村建設學院,為我國農村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義務環保協會渭河項目

項目簡介
協會項目是協會興趣活動的總稱。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會員能夠了解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妙,並真正參與到環保實踐中去。經過逐步的學習與提高,最終為環境保護作出貢獻。近年來,我協會在校團委的指導下,秉承協會綠色文化與理念,努力開拓,不斷進取,各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主要活動列舉如下:
渭河是黃河第一大支流,陝西人民的“母親河”,歷史上渭河流域山清水秀,美麗富饒,歷經千年變遷,尤其是近20年來,隨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渭河流域的水環境及生態系統遭到了嚴重破壞,成為是中國乃至世界的“第二大懸河”。
為了渭河母親的早日安康,我協會於2003年啓動了旨在宣傳和保護渭河環境的渭河項目,經過五年多的不斷探索和發展,過去單純的渭河考察與監護活動如今已經逐漸系統化起來,並將渭河項目細化為渭河生態監護、渭河宣傳與環境教育、渭河沿岸觀鳥護鳥等三個支項目。並依託我校農林水專業優勢,邀請相關教授做指導,集中對渭河相關的熱點問題進行調查和研究,為政府治理渭河和進行渭河生態資料的科學研究提供資料。2008年1月協會渭河項目喜獲共青團中央全國青少年生態環保社團項目資助一等獎。
暑期渭河環境考察項目
2003年元月,義務環保協會組織成立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大學生綠色營。並於03、04、07、08、09年分別對渭河陝西段、全程、陝西段、渭南市和寶雞市開展了五次考察活動,考察內容涉及渭河流域水質污染、河道破壞、水土流失、泥沙淤積、工農業發展狀況、沿岸居民環保意識、流域內生態資源概況和渭河流域人居環境調查等八大主題近四十個方向。考察隊員們風餐露宿,依靠雙腿和單車走完了渭河沿岸各個角落。在沿途的大中城市中,作了渭河相關主題的大型環保宣傳活動,隊員們還對所到之處的居民進行環境教育。
2004年的渭河考察活動期間,適逢在陝的全國政協委員聯合陝西省政協的領導對渭河的現狀進行視察,我們的渭河考察活動受到他們的高度重視。8月3日,在陝西省政協主席會議室舉行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大學生志願者渭河考察彙報會”,陝西省政協主席艾丕善、團省委書記莊長興認真聽取了隊員們關於渭河綜合治理的意見,對活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讚揚。2007年的考察活動結束後,8月28日在西安召開了“渭河健康生命行”——走近渭河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公益活動座談會,團省委副書記程勉貴、省水利廳副廳長洪小康出席座談會並在會上給予此次活動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評價。2008年和2009年的綠色營探索有長線向點面轉變的考察模式以渭南和寶雞為依託開展了更細緻更專業的實地考察並獲得陝西省保護母親河獎。
五次渭河考察活動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新華社、《陝西日報》、陝西電視台、陝西新聞綜合廣播、《西安晚報》、《三秦都市報》《華商報》,西部網、中國水利網、陝西共青團網、金號網、谷潤網、保護母親河網、中國之聲等多家媒體先後對考察活動進行了系列報道。
五次渭河考察,隊員們親臨渭河,收集了大量渭河的第一手資料;在渭河沿岸開展了多次環保宣傳和環境教育活動;得到了陝西省各級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高度肯定,並使渭河治理被提至重大議事日程。考察活動引來了包括各大媒體在內的社會各界人士對渭河更為廣泛的關注,為渭河能夠迎來治理歷史的“春天”做出了重大貢獻。除此之外,還形成了較為全面的關於渭河的三十餘篇考察報告及五部考察文集,並製作了大量掛圖等宣傳資料;鍛煉出一支又一支團結奮進,熱愛環保,積極關注並投身公益事業的優秀團隊。
渭河宣傳與環境教育項目
利用暑期渭河考察和日常對渭河定點監護所獲得的數據、文字和圖片資料等,協會製作了60餘張渭河專題掛圖用於在甘肅天水,陝西寶雞、楊凌、西安、渭南等地宣傳用,這些掛圖向陝甘人民展示了渭河真實的面貌。
自2003年10月以來,協會在楊凌地區建立了兩所環教基地,定期開展環境教育活動。目前已經將渭河相關的熱點問題納入環教當中,針對渭河現狀、渭河保護、沿岸野生動植物保護等方面編制了多個教學板塊,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設計了不同層次的教學模式。同時在環教人員培訓方面也已有了系統的方案,在環教中通過課堂講解、遊戲、環保作品大賽、户外實踐等方式,對孩子們進行環保的啓蒙教育,並通過孩子們環保去影響他們的家長關愛環保。
渭河沿岸觀鳥護鳥項目
該項目於2006年10月啓動,旨在喚醒人們的愛鳥護鳥意識,提高人們對動物的關注與愛護程度,積極推動渭河流域生態工程建設,為渭河流域及早實現生態平衡作出貢獻。現在該項目定期在校園周邊及渭河沿岸進行護鳥類宣傳和觀鳥活動,普及大學生和民眾的鳥類知識。主要活動有:
①組織會員及志願者於每週在校園、學校周邊以及渭河觀鳥,做觀鳥記錄。整理收集楊凌及周邊地區鳥類種類變化和生存狀況的資料,提交相關研究組織。同時不斷提高參與者對鳥類的認識。
②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楊凌周邊中小學校以及社區等組織護鳥宣傳,增進民眾對常見鳥類的認識和了解。向人們介紹楊凌常見鳥類及陝西常見、珍稀鳥類,介紹保護鳥類的重要性及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的貢獻。同時讓大家知道目前鳥類面臨的威脅。在校園內外營造一種觀鳥、愛鳥、護鳥的氛圍。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義務環保協會舊書交流項目

為響應國家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號召,推進資源節約型校園的建設,協會於2007年5月啓動舊書交流項目。該項目旨在培養本校大學生節約意識,讓書本得到循環利用,在校園裏樹立資源節約的榜樣。
該項目獲得中華環保基金會的資金支持。現已收回舊書兩千餘本,並在學生宿舍區建立了固定的舊書交流中心。已有近兩千名同學辦理了交流卡,交流書籍已達千餘本。
2009年底在舊書交流的基礎上以資源的充分利用和實現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為目的建立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誠信書架,受到了全校師生的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義務環保協會其它項目

(1)從2005年的第十二屆農業高新技術博覽會開始,協會在每屆農高會都會組織義務環衞活動,為創造一個清潔的農高會作出努力。2007年的農高會義務環衞活動召集了近四百名志願者,為農高會環衞工作做出了較大貢獻。同時也讓各位志願者體會到了清潔工作的艱辛,認識了保護環境衞生的重要,2009年陝西省團委書記衞紅同志還親切慰問了農高會志願者們。
(2)在環保節日時,協會都會舉辦環保主題宣傳、環保手工藝品展、環保知識問答賽、環保徵文等活動。2005年世界環境日組織廢舊物工藝品大賽、2006年世界水日組織保護母親河大型主題宣傳、2006年底組織“綠色中國”環保攝影大賽、2007年“六五”義務清掃全校教學樓等。每逢環保節日,協會都會在各宿舍樓內張貼手繪的專題環保海報。2009年又在宿舍樓裏懸掛了環保宣傳欄用以傳播環保知識,廣播環保新聞。
(3)組織環保主題報告會,播放環保電影。協會曾邀請國家環保總局特聘環境使者、著名環保作家和環保活動家唐錫陽先生,香港地球之友負責人吳方笑薇,西北大學生態學教授李繼瓚等知名環保人士為在校大學生作報告。
(4)不定期組織會員進行野外宿營和環境調查活動,磨礪會員的意志,鍛鍊會員能力。協會也時常激勵會員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開展環保實踐,時刻不忘記自己環境衞士的身份,相信在每一個“自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世界將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