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北絲綢之路

鎖定
(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
中文名
西北絲綢之路
外文名
die Seidenstrasse
基本走向定於
兩漢時期
包    括
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
西北絲綢之路 西北絲綢之路
廣義的絲綢之路指從上古開始陸續形成的,遍及歐亞大陸甚至包括北非和東非在內的長途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線路的總稱。除了上述的路線之外,還包括在南北朝時期形成,在明末發揮巨大作用的海上絲綢之路和與西北絲綢之路同時出現,在元末取代西北絲綢之路成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絲綢之路等等。
絲綢之路(德語:die Seidenstrasse)一詞最早來自於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77年出版的《中國》,在深入研究了古代中外交通和貿易後,他發現有一條從中國內地河西走廊天山南北、中亞西亞然後延伸到非洲歐洲 [1]  的重要商業通道。有時也簡稱為絲路
雖然絲綢之路是沿線各國共同促進經貿發展的產物,但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張騫兩次通西域,開闢了中外交流的新紀元。併成功將東西方之間最後的珠簾掀開。從此,這條路線被作為“國道”踩了出來,各國使者、商人沿着張騫開通的道路,來往絡繹不絕。上至王公貴族,下至乞丐獄犯,都在這條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這條東西通路,將中原、西域與阿拉伯、波斯灣緊密聯繫在一起。經過幾個世紀的不斷努力,絲綢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廣義上絲路的東段已經到達了韓國日本,西段至法國荷蘭。通過海路還可達意大利埃及,成為亞洲歐洲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友誼之路。
參考資料
  • 1.    龔奇柱.中國歷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