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便門

鎖定
西便門是北京外城西北角城門,位於北京城牆西北端角樓旁邊,主要由城樓、箭樓、甕城組成。西便門與東便門,是北京修建較晚的兩個城門,起名時叫“偏門”。後來叫亂了,又成了“便門”。
中文名
西便門
外文名
Western Informal Gate

西便門修建目的

明朝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為了防禦蒙古騎兵的騷擾,增強北京城的防衞,保障北京城的安全,修築了包圍南郊一面的外城,在外城的最西端修建了西便門。在當時的形勢下,統治者最強烈的願望是安寧,安寧壓倒一切。

西便門名稱由來

關於西便門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説法:
1、便門,一是便於南北方向的出入,二是工程簡便,不是大興土木。
2、西便門偏居北京城 [1]  的西側,並且是內城和外城結合部位。因此,這座城門可因其所處位置,用“偏(piān)”來命名,稱為別稱“西偏門”。但由於“便”和“偏”的發音相近,時間一長就把“西偏門”讀作“西便門”了。

西便門建築歷史

西便門 西便門
嘉靖三十二年(1553),因蒙古騎兵數次南侵,加之城外關廂居民日漸增多,在京城四周修築外城。後因財力不濟,只修了環抱南郊的一段,設永定門等5門,使京師城垣呈“凸”字型。後與外城東北、西北兩隅與內城連接處附近各闢一朝北的城門,規制較簡陋,門樓通高僅11米,分別稱東便門、西便門。嘉靖四十三年補修外城及其7門,西便門增築徑長31米的半圓形甕城,加固其東側內外城連接處的城牆垛口,疏浚城門外的護城河道,同時在城門以東修築一座3孔水門,使玉泉山在附近順利分流注入通惠河。清代又在甕城上修築寬9米、高4.7米的小型箭樓。1949年後城樓被拆除。西便門城樓、箭樓、甕城於1952年拆除。1966年修建地鐵時將附近城牆拆除。1988年市政府將緊靠城樓東側殘存的195米內城牆予以整修,在於外城相接處修復城樓,共用新制城磚13萬塊,同時保留7處斷面遺蹟,即“明北京城城牆遺蹟”,並立碑以示紀念,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966年修建環線地鐵,拆除附近的部分城牆。1988年市政府整修了緊靠城樓東側殘存的195米內城牆,並在外城相接原址復建了“八瞪眼”箭樓,保留了7處斷面遺蹟。和東便門遺址不同的是,在西便門遺址修復過程中沒有收集舊城磚,而是使用新城磚修復城樓,所以西便門遺址看起來遠比東便門遺址整齊的多。西便門城樓遺址位於西二環路南段,駕車行駛於二環路上就可以看到城樓和城牆。

西便門建築規模

西便門城樓 西便門城樓
城樓通高10.5米,其他形制、尺寸與東便門相同。始建於明嘉靖年間。當時北方遊牧民族南下劫掠較為頻繁,北京日漸富庶,內城外的居民日漸增多,因此在京城四周修築外城。但因低估了建築規模,受財力限制,僅修建了南郊一段,外城城牆東西兩端與內城城牆相連接處附近修有兩座朝北向的城門,分別就是東便門和西便門。初建規模很小,嘉靖四十三年擴建城樓、增修半圓形甕城,清代在甕城之上加修了箭樓。
西便門城樓為單層單歇山小式,灰筒瓦頂,四面開方門,無窗;面闊三間寬11.2米,進深一間深5.5米,高5.2米;其城台正中闢過木方門,樓連城台通高11.2米。甕城為半圓形,東西寬30米,南北長7.5米。箭樓為單層單檐硬山小式,灰筒瓦頂,南背面闢過木方門,東西北三面闢箭窗,每面各二層,北面每層4孔,東西面每層2孔;面闊三間寬9米,進深一間深4.6米,高4.7米;其城台正中闢門,外側(北半側)為拱券頂,內側(南半側)為過木方門連城台通高10.5米。現西便門位置遼代在南京城北端,金代在中都城北端通玄門東南,元代在大都城西南角郊外。門樓通高僅11米。
但是很遺憾,該圖片遠非西便門。

西便門演化地名

西便門 西便門
西便門後演化為地片名,泛指西便門外大街交會處及西便門東街與廣安門北濱河路附近。北屬西城區轄界,南屬宣武區轄界。西便門外大街原為金中都通玄門通往居庸關之要道,明清時為西便門外官道,明代稱禮神街(部分),清代稱光恆街,1949年後改今名,兩側多為解放後修建的住宅樓。西便門外大街形成於70年代初,1987年正式命名。廣安門北濱河路原稱廣安門北河沿,1965年定現名。西便門城牆遺蹟東側今為西便門橋,為總長409米的大型定向型全互通式立交橋,1992年竣工。位於西城區西南部。明、清時京師外城七門之一。明初修建北京城,仍在西南郊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