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襲擾

(軍事術語)

鎖定
襲擾為擾亂敵方而實施的襲擊。
中文名
襲擾
所屬類型
軍事術語
為擾亂敵方而實施的襲擊。襲擊的樣式之一。通常對臨時駐止、宿營之敵實施襲擾。目的是干擾、疲憊、消耗和牽制敵人,破壞敵人的作戰準備或宿營休息,迫敵暴露部署,掩護己方主力的作戰行動。襲擾在古代戰爭中就得到了廣泛運用,通常派出小分隊採取各種措施隱蔽接近敵人,實施突然攻擊,然後快速撤退。當條件有利時,也可轉入強攻。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襲擾的理論與實踐。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總結遊擊作戰經驗時提出了“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十六字訣。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對敵人廣泛實施襲擾,消耗、疲憊敵人,為殲滅敵人,奪取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1946年12月,晉冀魯豫野戰軍第4縱隊第33團在和尚嶺防禦戰鬥中,派出小分隊在夜晚襲擾敵人,干擾敵休息,消耗敵人體力,對取得阻擊戰鬥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組織實施襲擾的基本要求是周密偵察,正確選定目標,隱蔽接敵,邊打邊撤。戰前,對敵實施全面偵察,掌握敵行動特點和規律,重點查明敵警戒兵力的規模和部署,正確選擇襲擾目標,並預先確定撤退路線;戰中,充分利用不良天氣和有利地形條件,秘密隱蔽接近敵人,實施突然攻擊,干擾其作戰準備和宿營休息,迫其暴露作戰部署。指揮員要及時掌握戰場情況,周密組織、協調部隊行動,適時組織部隊快速撤離。未來信息化戰爭中,襲擾的運用將更加廣泛,空中襲擾、火力襲擾、信息襲擾將成為重要方式。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