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襖子

鎖定
襖子,讀音是ǎo zǐ。意思是即襖。
繁    體
襖子
拼    音
ǎo zǐ
釋    義
即襖

目錄

襖子解釋

即襖。

襖子出處

五代 馬縞 《中華古今注·宮人披襖子》:“蓋袍之遺象也。 漢文帝 以立冬日賜宮侍承恩者及百官披襖子,多以五色綉羅為之,或以錦為之,始有其名。 煬帝 宮中有雲鶴金銀泥披襖子, 則天 以赭黃羅上銀泥襖子以燕居。”
元 無名氏 《殺狗勸夫》第三折:“小叔叔,辛苦了也,將一個襖子來與小叔叔穿。”
沈從文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唐着半臂婦女》:“ 漢 樂府詩形容採桑女子 羅敷 的衣着,有‘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為人熟習的詩句,指的應當就是這種短襖子式樣的裙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