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襄陽市歸國華僑聯合會

鎖定
襄陽市歸國華僑聯合會(以下簡稱市僑聯)成立於1984年10月,是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以下簡稱中國僑聯)的地方組織,是中共襄陽市委領導的由歸僑僑眷組成的地方性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繫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橋樑和紐帶。
中文名
襄陽市歸國華僑聯合會
外文名
xiangyang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federation
成立時間
1984年10月
隸    屬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領    導
中共襄陽市委

襄陽市歸國華僑聯合會簡介

市僑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在維護廣大人民總體利益的同時,依法維護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在國內的合法權利和利益,關心海外僑胞的正當權益和利益。市僑聯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下,高舉愛國主義旗幟,根據僑聯章程,切實履行參政議政、維護僑益、海外聯誼、羣眾工作等四項主要職能,積極主動、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為把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和建設名副其實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做出應有的貢獻。
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標識 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標識
我市現有海內外僑務工作對象21400多人,其中:海外華僑華人7000多人、港澳同胞1300多人,他們散居在42個國家和地區;國內歸僑114人、僑眷(僑屬)12900多人,他們大多來自18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改革開放以來,我市通過出國留學、研修、繼承遺產等渠道出國定居的新一代華僑華人約有500多人,其中專家學者的華僑華人200多人,主要分佈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

襄陽市歸國華僑聯合會歷史沿革

我市僑務資源的特點是:海外僑胞分佈廣,以旅居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居多;海外僑胞中科教人員較多,尤其是從事高科技研究的較多,涉及機械、冶金、計算機、航空、汽車等領域;僑台交叉關係的較多;新一代華僑華人中大多從事科研、新興產業等,涉及的領域較廣;通過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僑務工作,僑聯與許多海外僑胞及其工商社團等組織建立了密切的聯繫;由於歷史的原因,在城鎮居住的歸僑僑眷絕大部分在企業單位工作。

襄陽市歸國華僑聯合會部門設置

全市有基層僑聯組織16個(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僑聯、老河口市僑聯、谷城縣僑聯、襄城區僑聯、樊城區僑聯、宜城市僑聯、棗陽市僑聯、南漳縣僑聯、襄州區僑聯、襄北監獄僑聯、中心醫院僑聯、襄軸僑聯、襄鐵僑聯、省工建僑聯小組、襄棉僑聯小組、四中僑聯小組),均為團體會員,其他團體會員2個(襄陽市僑商聯合會、湖北海外潮人聯誼會襄陽聯絡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