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襄汾縣

鎖定
襄汾縣,隸屬於山西省臨汾市,位於臨汾市南部中段,汾河中下游,總面積1034平方千米。 [15]  截至2022年末,襄汾縣常住人口為42.0983萬人。 [18] 
襄汾建縣於秦代,已有兩千多年曆史。是中國最大的地黃藥材營銷基地、華北最大的三櫻椒種植基地,形成了堯京葡萄、官灘紅棗等一大批省級、國家級農業品牌。境內有燕村荷花温泉景區、龍澍峪旅遊景區、東嶺滑雪場、雙龍湖國家濕地公園等風景名勝。 [2] 
2022年,襄汾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8.3952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1.4863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95.2888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61.6201億元。 [18] 
中文名
襄汾縣
外文名
Xiangfen County
行政區劃代碼
141023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西省臨汾市
地理位置
臨汾市南部中段,汾河中下游
面    積
1034 km²
下轄地區
7個鎮、6個鄉
政府駐地
新城鎮
電話區號
0357
郵政編碼
041500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42.0983 萬(2022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點
龍澍峪
火車站
襄汾站襄汾西站
車牌代碼
晉L
地區生產總值
178.40 億元(2022年)

襄汾縣歷史沿革

今襄汾縣為1954年由襄陵縣與汾城縣合併而成。
襄陵縣
原襄陵縣為春秋時晉國大夫篔簹的封邑,晉襄公七年(前621年),晉襄公死後葬此,故稱此地為襄陵。
“襄陵”之名始見於戰國時期,《史記·魏世家》:“(文侯)三十五年,齊伐取我襄陵。”
西漢始置襄陵縣,屬河東郡,當時治所在今汾河東岸趙曲。
新莽時改名為幹昌縣。
東漢複名襄陵。
北魏神鹿元年(428年),太武帝拓跋燾擒獲夏秦王赫連昌,即在今堯都區境置禽昌縣。
襄汾景色
襄汾景色(7張)
北齊天保七年(556年),襄陵縣併入禽昌縣。
北周時期,禽昌縣治所移至襄陵故城。
隋大業二年(606年),複名襄陵縣。
唐元和十四年(819年),移治於汾水西岸宿水店,即今古襄陵村。
宋天聖元年(1023年),又移治於晉橋,即今襄陵鎮。
1954年,襄陵縣與汾城縣合併為襄汾縣。
汾城縣
原汾城縣地最初為西周賈伯國,相傳周康王封唐叔虞的小兒子公明於賈,為賈伯。晉侯緡四年(前703年),在曲沃和翼相對立的晉國內戰中,賈伯還參加了周室卿士虢仲組織的五國聯軍,共同討伐曲沃武公,這便是《左傳》中記載的“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賈伯伐曲沃。”但是20多年後,曲沃武公反而消滅晉國公室,自己做了晉國國君,賈伯國大約就在這一時期被武公消滅。到晉獻公十一年(前666年),“晉獻公娶於賈”,即迎娶賈伯之女賈君為夫人,説明這時賈國已不是姬姓國,而是異姓的封國了。晉襄公執政時期,還曾封狐射姑於賈,狐射姑字季,故史書中又稱他為賈季。所謂“汾城”又名臨汾城,是戰國時期魏國的城邑,其舊址在今襄汾縣南端與新絳縣交界處的晉城村。
西漢置臨汾縣,縣域包括今新絳縣和襄汾縣南部。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分臨汾縣北境設泰平縣,縣治即今襄汾縣古城鎮。
北周為避周文帝宇文泰名諱,改為太平縣。
唐貞觀七年(633年),太平縣移治敬德堡,即今汾城鎮。
民國三年(1914年)1月,山西省在全面調整省內區劃地名期間,鑑於當時全國已有3個太平縣,此外安徽省還有唐代所置的太平縣、江蘇省又在民國元年(1912年)新置太平縣,所以決定啓用太平縣境內的古地名“汾城”,改名為汾城縣。
襄汾縣
1954年,襄陵縣與汾城縣合併後稱襄汾縣。
1954年10月14日,縣人民政府駐地遷到史村,即今襄汾縣城。 [4] 

襄汾縣行政區劃

2019年,襄汾縣下轄7個鎮、6個鄉 [3]  。襄汾縣人民政府駐新城鎮 [5] 
統計用區劃代碼
名稱
襄汾縣地圖 襄汾縣地圖
141023100000
新城鎮
141023101000
趙康鎮
141023102000
汾城鎮
141023103000
南賈鎮
141023104000
古城鎮
141023105000
襄陵鎮
141023106000
鄧莊鎮
141023200000
陶寺鄉
141023201000
永固鄉
141023202000
景毛鄉
141023203000
西賈鄉
141023204000
南辛店鄉
141023205000
大鄧鄉

襄汾縣地理環境

襄汾縣位置境域

襄汾縣位於山西省中南部,東臨浮山、翼城,西傍鄉寧,南毗曲沃侯馬新絳,北連堯都區。介於東經111°06′—111°40′,北緯35°40′—36°03′之間,南北39.3千米,東西62.5千米,總面積1034平方千米。 [15] 

襄汾縣地形地貌

襄汾縣地勢東西高而中間低。東有塔兒山,屬太行山脈,海拔1493米,是該縣最高峯;西靠呂梁山麓,中間汾河由北而南縱貫其中。東西山麓逐漸向汾河谷地傾斜,形成東西高、中間低的槽狀形態。河谷最低的永固鄉西吉村海拔391米,山地最高的塔兒山,海拔1495.4米,高差1104.4米。除山腳、河谷外,一般地面高差不大,平地佔全縣總面積70%以上,基本屬於平川地區。汾河兩岸地形平坦,為臨汾盆地的組成部分,海拔 500至 600米,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是襄汾縣主要糧棉產區。古有“金襄陵、銀太平”之稱。 [6] 

襄汾縣氣候特徵

襄汾縣屬於温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温11.5度,一月-4.5度,七月26度,年降雨量550毫米左右,無霜期185天。 [1] 

襄汾縣水系水文

汾河是襄汾縣唯一河流,境內流長四十多千米,河牀寬處達千米。其它還有“七一”、“躍進”等乾渠。 [6] 
襄汾景色 襄汾景色

襄汾縣自然資源

襄汾縣水資源

襄汾縣水資源總量為18201萬立方米,水資源可利用量為17463.5萬立方米,全縣人均水資源佔有量不足300立方米,是全國人均佔有量的1/6。 [7] 

襄汾縣礦藏資源

襄汾縣發現礦產16種,包括:煤、石膏、大理石、石灰岩、白雲岩、麥飯石、膨潤土、重晶石、花崗岩、地熱水、鐵、金、銀、銅、鉛、鋅,其中:煤、鐵、金、石膏、石灰岩5種儲量豐富,為主要礦產。查明礦產地20處,其中煤1處,石膏2處,金3處,銅2處,鐵11處,熔劑灰巖1處。 [7] 

襄汾縣人口

截至2022年末,襄汾縣常住人口為42.0983萬人,比上年減少1136人。其中:男性21.0747萬人,女性21.0236萬人;城鎮人口16.776萬人,鄉村人口25.3223萬人,城鎮化率39.85%。2022年,襄汾縣出生人2017人,人口出生率4.79‰,死亡人口3153人,死亡率7.4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70‰,人口性別比為100.24。 [18] 

襄汾縣政治

縣委書記:劉春林 [16] 
縣長:杜斌 [17] 

襄汾縣經濟

襄汾縣綜述

2022年,襄汾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8.3952億元,按不變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3%。第一產業增加值21.4863億元,增長4.8%,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2.0%;第二產業增加值95.2888億元,增速為-1.4%,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3.4%,其中:工業增加值93.1048億元,增速為-1.2%;建築業增加值2.1840億元,增速為-7.2%;第三產業增加值61.6201億元,增長2.9%,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4.5%,其中:金融保險業增加值6.8130億元,增長4.5%;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8.2667億元,增速為-4.4%;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5.7994億元,增速為-4.7%;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1.4829億元,增長1.1%;房地產業增加值3.7255億元,增速為-7.0%;其他服務業增加值342749萬元,增長6.7%。 [18]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襄汾縣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39406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0.4%。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內資企業投資436136萬元。其中:城鎮項目投資328586萬元;房地產投資107550萬元。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40536萬元,佔固定資產投資比重9.23%;第二產業投資213909萬元,佔固定資產投資比重48.68%;第三產業投資184961萬元,佔固定資產投資比重42.09%。
2022年,襄汾縣在建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61個。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52個,計劃總投資2168340萬元,完成投資333454萬元。500—5000萬元以下項目109個,計劃總投資168088萬元,完成投資105952萬元。 [18] 
財税收支
2022年,襄汾縣財政總收入211564萬元。比上年同期降低7.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77227萬元,比上年同期降低14.2%。 [18] 
人民生活
2022年,襄汾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63元,增長5.6%。按常住地分,全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079元,比上年增長5.3%;全年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44元,增長5.9%。 [18] 
能耗
2022年,襄汾縣社會用電總量347300萬千瓦時。其中,第一產業用電4958萬千瓦時,佔全部用電量1.43%;第二產業用電270727萬千瓦時,佔全部用電量77.95%;第三產業用電31710萬千瓦時,佔全部用電量9.13%;城鄉居民生活用電33578萬千瓦時,佔全部用電量9.67%;損失量6327萬千瓦時,佔全部用電量1.82%。 [18] 

襄汾縣第一產業

農業
2022年,襄汾縣糧食種植面積1220056.47畝,比上年增加5624.17畝;油料種植面積7962畝,減少349.2畝;在糧食種植面積中,玉米種植面積529566.04畝,增加5190.04畝;小麥種植面積682789.31畝,增加1220.61畝。
2022年,襄汾縣糧食產量451038.37噸,比上年增產10069.14噸,增產2.28%。其中,夏糧222903.44噸,增產0.82%;秋糧228134.93噸,增產3.89%。 [18] 
畜牧業
2022年,襄汾縣豬牛羊肉總產量20272.778噸,比上年增加16.12%。其中,豬肉產量19016.81噸,增加1.14%;牛肉產量505.003噸,增長13.83%;羊肉產量750.965噸,增加6.46%。年末生豬存欄164010頭,生豬出欄246421頭。牛奶產量1588.767噸,增長 3.63%。禽蛋產量28152.732噸,增長11.68%。 [18] 

襄汾縣第二產業

工業
截至2022年末,襄汾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7家。2022年,襄汾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4.8%。其中,採礦業增長15.54%,製造業下降18.21%,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下降35.5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務收入379億元,比上年下降3.54%。其中,煉焦和冶金工業分別實現營業務收入142.3億元和96.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0.9%和下降42.01%;化學工業實現營業務收入7.3億元,下降7.6%。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税3.1億元;下降91.55%。實現利潤總額-2.2億元;下降108.4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95.36元,營業收入利潤率為-0.58%;年末資產負債率為67.2%,比上年末增長4.6個百分點。 [18] 
建築業
2022年,襄汾縣建築業實現增加值21840萬元,同比下降7.2%。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完成總產值70044.3萬元,下降12.6%,共簽訂合同額67298.2萬元,下降50.1%。房屋建築施工面積62008平方米,下降82.6%。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共12家,其中:一級資質企業1家,二級資質企業1家,三級資質企業10家。 [18] 
襄汾縣經濟技術開發區 襄汾縣經濟技術開發區

襄汾縣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22年,襄汾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38776.6萬元,下降1.6%;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574899.0萬元,下降1.6%;鄉村消費品零售額63877.6萬元,下降1.6%。按消費形態統計,商品零售額574899.0萬元,下降1.6%;餐飲收入額63877.6萬元,下降1.6%。 [18] 
房地產業
2022年,襄汾縣房地產開發投資107550萬元。其中,住宅投資104723萬元;辦公樓424萬元;商業營業用房投資86萬元;其他投資2317萬元。 [18] 
旅遊業
2022年,襄汾縣“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通過省級初驗,陶寺遺址博物館主體完工,《汾城古鎮旅遊開發概念性設計方案》報國家文物局審批,丁村入選全國“非遺旅遊村寨”名錄,“一都、一城、一村”文化文物保護傳承利用示範區取得新進展;堯京酒莊成功創建4A景區,唐人居通過3A級旅遊景區評審驗收,丁陶風情街榮獲“省級夜間文化旅遊消費集聚區”稱號,得到了市委充分肯定。全年發放文旅惠民一卡通10700萬張,製作《文旅襄汾丁陶風光》等文旅宣傳片18部。2022年,襄汾縣共接待遊客52.9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8528.83萬元。 [18] 
金融業
截至2022年末,襄汾縣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309.51億元,比年初增加35.27億元,增長12.86%;各項貸款餘額159.74億元,比年初增加17.73億元,增長12.49%。截至2022年末,襄汾縣農村商業銀行(山西襄汾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137.58億元,比年初增加15.19億元,比年初增長12.41%;各項貸款餘額96.77億元,比年初增加8.56億元,比年初增長9.7%。 [18] 

襄汾縣交通運輸

襄汾縣境內大運高速、南同蒲鐵路、大西高鐵縱貫南北,晉韓高速、青蘭高速橫跨東西。縣城距離太原、西安空港200多千米,距離運城空港100千米,距離臨汾空港30千米,距離侯馬海關和國際陸港保税區30千米。融入太原、西安兩小時經濟圈,成為連接中西的重要經濟支點。 [2] 
截至2022年末,襄汾縣境內通車總里程為1430.294千米,其中:高速公路四條69.245千米(青蘭高速22.55千米,京昆高速43.114千米、陽侯高速0.921千米、陵侯高速2.66千米);國道一條26.055千米(京昆線26.055千米);省道三條87.566千米(台襄線18.896千米、臨夏線43.703千米、襄鄉線24.967千米);縣道六條140.19千米(臨汾-襄汾線15.024千米、襄汾—侯馬31.05千米、汾城—永固線29.918千米、令伯—土地殿32.518千米、西郭—盤道線16.074千米、濱河東路15.606千米);鄉道40條296.95千米;村道381條810.288千米。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千米為139.13千米。其中農村公路總里程為1247.428千米,佔公路總里程的87.21%。 [18] 
高鐵襄汾站 高鐵襄汾站

襄汾縣社會事業

襄汾縣科技事業

截至2022年末,襄汾縣規模以上採礦業、製造業、電力、熱力、和供應企業法人單位中,有研發機構的企業數7個,與上年持平;R&D經費內部支出合計31637.6萬元,同比增長1277.6%。全縣有氣象台站1個。全年無有感地震。 [18] 

襄汾縣教育事業

2022年,啓動開發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項目,新建鄉鎮幼兒園3所,新招聘教師210人,全縣高考二本以上達線2609人。截至2022年末,襄汾縣擁有普通高中4所,職業高中3所,初中16所,小學52所,學前教育104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 [18] 

襄汾縣文化事業

截至2022年末,襄汾縣共有文化館1個,美術館1個、博物館1個、縣級公共圖書館1個,檔案館1個、廣播電視台1個。 [18] 

襄汾縣衞生事業

截至2022年末,襄汾縣共有衞生機構453個,其中:綜合醫院1個、中醫院1個、專科醫院1個、基層醫療機構449個、專業公共衞生機構1個,基層醫療機構中:鄉鎮衞生院18個、村衞生室383個、個體門診部及診所48個。截至2022年末,襄汾縣衞生機構共有衞生技術人員1088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475人、註冊護士302、藥士83人、技師(士)167人、衞生監督員(兼職)39人、其他61人。
2022年,襄汾縣科學高效處置3次突發疫情。全面落實疫情防控“新十條”,不斷優化防控措施,推動接種疫苗97萬餘劑次。 [18] 

襄汾縣社會保障

2022年,襄汾縣民生支出達25.43億元,佔財政支出比例79.4%,新增城鎮就業7052人,轉移農村勞動力7440人。 [18] 

襄汾縣基礎建設

2022年,襄汾縣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投入農村公共浴室133座,完成農村改廁7000餘座,6個行政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開工建設。 [18] 

襄汾縣環境保護

2022年,襄汾縣嚴格“治企、控煤、抑塵、禁燒、管車”,8家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6家企業評為環保績效A級企業,集中開展空氣質量攻堅月專項行動,落實工地“6個百分百”、道路“以克論淨”標準,全年空氣質量綜合指數5.0,同比下降4%,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64天,同比增加10天,平川縣排名第二。汾河流域六大工程穩步推進,植樹造林2.5萬畝,整治汾河排污口39處,汾河柴莊斷面水質穩定達到四類標準。 [18] 

襄汾縣安全生產

2022年,襄汾縣實行“五個一”“六制”“聯合督查”一攬子措施,推行“12分制”計分考核、安全費用專項審計、安全隱患獎勵制度,建成二級標準化企業11家、三級標準化企業87家,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分別同比下降86.96%和78.26%。 [18] 

襄汾縣歷史文化

襄汾縣綜述

丁村遺址 丁村遺址
10萬年前,現代黃種人的祖先——丁村人,在襄汾繁衍生息;4300多年前,帝堯定都陶寺,觀天授時,“垂衣裳而天下治”,誕生了本初中國,開啓了後世華夏的禮制、天文、建築規制、法治和教育先河。
晉獻公九年(前668年),晉獻公遷都於襄汾趙康,史稱“故絳”。書寫了“晉國,天下莫強焉”的篇章。隋唐時期,尉遲敬德分封於今襄汾汾城,汾城反映了古代縣城規劃佈局的特點,成為晉南乃至北方地區城鎮發展的重要實物見證。明代以降,中國歷史記載的第一家票號——乾德寶錢莊誕生於襄汾,以南高劉家、北柴王家、趙康尉家、南趙楊家、丁村丁家為代表的太平商幫,農商兼顧、耕讀傳家,積累了大量財富,相繼構建起了一座座高堂華屋。丁村至今仍原汁原味地完好保存着40多座院落,成為中國北方民居的活化石。
襄汾縣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達到1019處,其中,國家級7處。各類館藏文物達到4000多件。列入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名錄的項目達到82項。主要有起源於西周的跑鼓車、產生於漢代的平陽麻箋製作技藝、發端於唐代的天塔獅舞,晉作傢俱製作技藝燈。 [2] 

襄汾縣地名由來

襄汾縣名始於1954年,是由原襄陵縣和汾城縣合併而成,因取兩縣名的首字,命名為襄汾縣。 [4] 

襄汾縣文物古蹟

丁村遺址,位於襄汾縣城4千米的丁村附近汾河河畔,距臨汾市35千米,北起史村,南至柴莊,長約十一千米,以發掘出中國歷史上舊石器時代的化石而聞名中外。
陶寺北墓地
陶寺北兩週墓地羣位於襄汾縣城東北約7千米處,佔地總面積在24萬平方米左右,東西長約600米,南北寬約400米。已在陶寺北墓地探出墓葬1283座、還有車馬坑5座,墓葬從早到晚由西北向東南排列,從兩週之際延續到戰國時期,綿延500年。

襄汾縣地方戲曲

蒲劇
襄汾是山西四大梆子戲之一蒲劇的故鄉,是蒲劇最早的發源地之一。清末民初,襄汾境內先後有永勝班、得勝班、鄧莊娃娃班、萬金班、福盛班以及牛席娃娃班等八個大戲班和娃娃班。解放以後,由襄陵、汾城兩縣政府先後組成“襄陵民主蒲劇團”、“汾城光明蒲劇團”、“襄汾蒲劇團”以及大柴、中景村的業餘民間劇團。著名演員有襄汾人楊虎山、席留根、任全柱、李小旦等。

襄汾縣民間藝術

太平版畫
襄汾木版年畫與臨汾的木版年畫世家姬家、徐家的版畫作品,都起源於宋末金初時期,歷代傳為精品,姬家生產的《四美圖》和徐家生產的《義勇武安王經》等金代珍貴版畫,於清末先後被一個叫柯基洛夫的俄國人在西夏的裏水古城,即甘肅省黑水城附近的一座古塔中發現竊走,藏於俄羅斯亞力山大三世博物館中,此畫解放後通過外交途徑從蘇聯複製回來,藏於丁村民俗博物館。

襄汾縣風景名勝

丁村民居景區 丁村民居景區
丁村民居景區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臨汾市襄汾縣南5千米處。“一村兩國寶”的丁村景區,由丁村舊址和和“丁村民居”兩部分組成。丁村遺址是舊石器時期“丁村人”的文化遺址,丁村民居是明清時期北方民居建築風格的典範。
襄汾縣龍澍峪 襄汾縣龍澍峪
襄汾縣龍澍峪
襄汾縣龍澍峪位於襄汾縣縣城西北的呂梁山支脈姑射山中,佔地約30平方千米,距縣城23千米。1991年至1999年,襄汾縣先後投資近千餘萬元,完成清理地基2600平方米,修復台階700個,修復山門、元代舞台、唐代華佗廟、千手佛殿、真武廟、三皇廟等;繪彩畫2500平方米,塑像250尊,架高壓電線4千米,修沙石路4.5千米。
香嚴禪院 香嚴禪院
香嚴禪院
始建於元大德十一年間(1308年),重修於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佈局合理,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千佛殿、藏經樓,東西兩邊為配殿及廂房。寺內佛像雕塑藝術精湛,形神兼備。民國年間,山門、大雄寶殿等幾座殿堂,不幸毀於一場大火,千佛殿明代壁畫及千尊琉璃佛像被毀、被盜,曾經一夜之間盜走天王殿六尊頭像。2001年再次修復後,香嚴禪院面目一新,是襄汾縣重點寺院之一。
普淨寺 普淨寺
普淨寺
位於襄汾縣城西南30千米史威村。創建年代不詳,現存為元、明遺物。 山門三間,天王殿五間,懸山式。菩薩殿五間內柱設在前槽,依柱築扇面牆一道,牆前為觀音菩薩和善財童子,兩隅十八羅漢各具神態。牆後地藏、道敏、冥化端莊肅穆,十殿閻凝神對坐兩側。最後為大雄殿,五開間六架椽,原為懸山式,後改為硬山,斗拱四鋪作單下昂,殿內後槽施二金柱製成佛龕,柱上用蟬肚形大雀替承託四椽伏,伏上架內額直達兩山,次間大爬梁由檐頭直承平梁以下,結架純系元構。
汾陰洞古廟 汾陰洞古廟
汾陰洞古廟
位於襄汾縣趙康鎮北趙村,距縣城西南約25千米。整個廟院依汾陽嶺梯階地形而建,因廟內有一地下通道(據説此通道長約5千米,可通至原太平縣,今汾城鎮)故名汾陰洞古廟 。據碑文記載,此廟修建於明代崇禎元年(1628年),之後又於清乾隆、嘉慶年間重修,佔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分三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有廟門四名樓、月弓橋、汾陰洞洞門,第二部分下院有正殿及東西兩側殿,第三部分上院有水陸殿、藥王殿。唐代畫家吳道之真跡‘’龜蛇碑‘’就出自這汾陰洞古廟中。

襄汾縣地方特產

襄陵蓮藕
襄陵蓮藕,藕中一般含澱粉10—20%,蛋白質1—2%。蓮子中的澱粉和蛋白質含量分別高達40—50%和19—22%,而且都含有多種維生素,可供生食、熟食、加工罐藏、製作蜜餞和藕粉等。
官灘棗
襄汾縣城關鎮官灘村的官灘棗栽培歷史已有500餘年,明清兩朝作為“貢品”上繳皇宮。官灘棗屬制幹品種。具有“紫紅油亮光澤好,皮薄肉厚核心小,肉質褐紅糖絲長,甘甜溢香品質高”的特點,單果重12—18克。

襄汾縣著名人物

姬緡
春秋晉國國君。哀侯光弟,繼小子侯而立。
趙盾
春秋晉人,諡宣孟,又稱趙宣子。趙盾仕晉襄、靈、成三世,屢有政績,孔子稱為“良大夫”。今襄汾縣趙康鎮有其墓及祠廟。
張著
字仲明,號蒙溪,元初襄陵張相村人。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病故於寓所,終年69歲。有《蒙溪集》12卷、《詩學淵源》20卷、《春秋隱括》3卷行世。
鄭光祖
字德輝,是元代著名雜劇家和散曲家,與關漢卿馬致遠白樸齊名,號稱元代四大雜劇家之一,其作品在民間廣為流傳。 [8] 
毛文龍
字振南,明代著名軍事家,民族英雄,抵抗後金的名將。祖籍山西省平陽府太平縣(今山西臨汾市襄汾縣),出生於杭州。

襄汾縣榮譽稱號

2019年3月,襄汾縣被列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9] 
2019年12月31日,入選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 [10] 
2020年2月,入選2020中國特色小吃百佳縣市。 [11]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12] 
2021年1月18日,獲“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13] 
2021年5月14日,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 [1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