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襄樊之戰

(公元219年東漢末期的戰役)

鎖定
東漢末年的襄樊之戰,亦稱為關羽北伐襄樊戰役或荊州爭奪戰,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部將關羽率軍從荊州南郡出兵,進攻曹魏佔據的襄陽樊城的一次重要戰役。此戰中,關羽先是圍困襄陽、樊城。于禁督七軍三萬人救援樊城,卻遭遇了因為暴雨而導致的“漢水溢流,害民人”的天災 [1]  ,以致於水淹七軍 [2-6]  關羽趁機乘大船進攻,俘獲于禁等人,重創曹魏,威震華夏,接着呂蒙偷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最後關羽父子被東吳俘殺。襄樊之戰,使得曹魏、蜀漢的實力受損,尤其是蜀漢,不但損兵折將、還丟失荊州,成為三國形勢的重要轉折點。此戰還導致蜀漢與東吳十餘年的同盟關係被打破、反目成仇,最後發生夷陵之戰
名    稱
襄樊之戰
發生時間
219年七月—219年十二月
地    點
荊州
參戰方
曹操、孫權;劉備、梁郟、陸渾羣盜
結    果
關羽失荊州被殺,孫劉聯盟破裂
參戰方兵力
蜀漢約三萬;曹魏五萬以上;東吳數萬
傷亡情況
曹魏損失三萬以上,關羽全軍覆沒
主要指揮官
曹仁、呂常、于禁、龐德、徐晃(曹魏)
關羽、糜芳、士仁、傅方、胡修(蜀漢)
呂蒙、蔣欽、陸遜、朱然、潘璋(東吳)

襄樊之戰歷史背景

劉備取下益州後,又於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春在漢中擊敗曹操大軍,接着派遣劉封孟達佔據上庸,此時,劉備集團的領地和實力大為增強,達到了頂峯時期。
而曹操集團經過內憂外患,進入守勢。雖説如此,但曹操集團仍然是三大軍事集團(劉備、孫權、曹操)中最為強大的。
孫權集團平定山越、取得交州、荊州三郡(江夏、長沙、桂陽),實力也大為增強,但因為劉備集團佔據荊州南郡,使得孫權集團不但無力向北發展,而且還有被劉備集團和曹操集團夾擊的危險。所以,孫權集團在呂蒙“全據長江” [32]  的主張下,想方設法想佔據荊州南郡。

襄樊之戰戰役經過

襄樊之戰前期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春,劉備軍再度進軍漢中,夏侯淵張郃軍與劉備軍相持不下,而曹操的援軍在長安,未能及時幫助,最後漢中陷落,曹操無功而還,退回長安。孫權又攻合肥,諸州皆抽調兵力赴揚州屯駐。 [7-8] 
同年,關羽率領部隊攻打荊州北部樊城,曹操派出大將于禁率領七軍援救襄樊。立義將軍龐德與關羽交戰,引箭射中關羽前額。其時龐德常乘白馬,關羽軍皆謂之白馬將軍,對他甚為忌憚 [9]  。到了八月,連綿大雨,“漢水溢流,害民人” [1]  ,水高五至六丈,于禁所督的七軍三萬人全為漢水氾濫的洪災所淹 [10-11]  。于禁、龐德上高處迴避。關羽乘機領水軍攻擊于禁、龐德,于禁等無處可逃,於是投降。龐德站在堤上,身穿鎧甲,手挽弓,箭無虛發,自清晨拼力死戰,到日過中午,關羽的進攻愈來愈急。龐德的箭射盡了,就短兵相接,龐德愈戰愈勇,膽氣愈壯,但水勢愈來愈大,部下的官員和士兵都投降了。龐德乘上小船,想返回曹仁的軍營,小船被大水衝翻,失去了弓箭,只有他一人在水中抱住翻船,被關羽俘虜 [12]  。見關羽時,他站着不肯下跪。關羽對他説:“你的兄長在漢中,我準備讓你做我的將領,為什麼不早早投降呢?”龐德大罵説:“豎子,什麼叫投降!魏王統帥百萬大軍,威震天下;你家劉備不過是個庸才,豈能和魏王匹敵!我寧可作國家的鬼,也不作賊人的將領!” [13]  關羽殺掉了龐德。曹操聞知此事,説:“我和于禁相識三十年,怎料在危難之處,于禁反而不如龐德呢!”
關羽將于禁等曹軍俘虜三萬押往自己的大本營——江陵後向樊城發起猛攻,城中進水,處處崩塌,眾人都驚恐不安。有人對曹仁説:“現在的危難,不是我們的力量所能應付的,應該趁關羽的包圍尚未完成,乘輕便船隻連夜退走。”汝南太守滿寵説:“山洪來得快,去得也快,希望不會滯留很久。據説關羽已經派別的部隊至郟下,許都以南百姓混亂不安。關羽之所以不敢再向前推進,是顧慮我們攻擊他的後路。現在如果我軍退走,黃河以南地區,就不再為國家所有了。您應該在這裏堅守以待。”曹仁説:“你説得對!”於是將白馬沉入河中,與將士們盟誓,齊心合力,堅守樊城。城中軍隊只有數千人,未被水淹沒的城牆也僅有幾尺高。關羽乘船至城下,立即將樊城重重包圍,使其內外斷絕。關羽又派別的將領把將軍呂常包圍在襄陽。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都投降了關羽。
十月,陸渾民孫狼等作亂,殺死了縣主簿,向南歸附關羽。關羽授給孫狼官印,給他軍隊,讓他去擾亂曹魏。此時許都以南的梁郟、陸渾羣盜,紛紛接受關羽的印號,“為之支黨”,關羽的威名震動了整個中原 [14] 

襄樊之戰中期

曹操認為漢獻帝在許都,與賊軍臨近,打算遷都避其鋒芒 [15-16]  ,丞相軍司馬司馬懿、西曹屬蔣濟對曹操説:“于禁等人戰敗,是因為大水淹沒,並非因為攻戰失利,對國家大計沒有構成大的損害。劉備和孫權,從外表看關係密切,實際上很疏遠,關羽得志,孫權必然不願意。可派人勸孫權威脅關羽的後方,答應孫權把江南封給他,這樣樊城之圍自然就解除了。”曹操聽從了他們的建議。
孫權曾經為自己的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婚,關羽罵了孫權的使者,拒絕通婚,孫權因此很惱怒。及至關羽進攻樊城,呂蒙向孫權上書説:“關羽征討樊城,卻留下很多軍隊防守,一定是害怕我從後面進攻他。我經常患病,請求您允許我以治病為名,率一部分士兵回建業,關羽知道後,必定撤走防守的軍隊,全部調往襄陽。我大軍晝夜乘船溯長江而上,趁他的防守空虛,進行襲擊,南郡就可攻取,關羽也會被我擒獲。”於是,呂蒙自稱病重。孫權則公開發布命令召呂蒙返回,暗中與他進行策劃。同時,陸遜至陸口,寫信給關羽,稱頌關羽的功德,深深地自我謙恭,表示願意盡忠和託付自己的前程。關羽因此感到很安定,不再有疑心,便逐漸撤出防守的軍隊趕赴樊城。陸遜把全部情況向孫權作了回報,陳述可以擒服關羽的戰略要點 [17] 
關羽得到于禁等人的軍隊數萬人,糧食不足,軍隊斷糧,便擅自取用孫權湘關的糧米;孫權聞知此事,便派兵襲擊關羽 [18]  。曹操出兵漢中時,派平寇將軍徐晃駐屯宛城援助曹仁;及至於禁兵敗,徐晃向前推進到陽陵坡。關羽派兵駐紮偃城,徐晃軍隊到達後,通過隱秘的小徑圍繞偃城,掘一道長壕,表示要截斷關羽守軍的後路,關羽守軍便燒燬營盤退走了。徐晃佔據偃城後,連結軍營逐漸向前推進。曹操派趙儼以議郎的身份參與曹仁的軍事部署,和徐晃所部一同前進,而其餘的救兵尚未趕到。徐晃率領的軍隊沒有足夠的力量解樊城之圍,而將領們卻呼叫着責備徐晃,催促他去救曹仁。趙儼對將領們説:“如今賊兵已經將樊城緊緊包圍,水勢仍然很大,我們兵力單薄,又與曹仁隔絕,不能同心合力,這一舉動恰會使城裏城外都受到傷害。如今不如向前靠近關羽的包圍圈,派遣間諜通知曹仁,使他一齊發動,一定可以打敗關羽。假如有遲緩不發救兵之罪,由我一人替諸位承當。”將領們都很高興。徐晃在距關羽的包圍圈三丈之外的地方,紮下營盤,挖地道和射箭書通知曹仁,多次溝通消息。
孫權寫信給曹操,請求允許他討伐關羽,為朝廷效力,並請求不要把消息泄露出去,使關羽有所防範。曹操問羣臣,羣臣都説應當保密,董昭卻説:“軍事行動,注重權變,要求合乎時宜。我們應當答應孫權為他保密,但暗中將消息泄露出去。關羽知道孫權來信的內容以後,若要回兵保護自己,樊城的包圍就迅速解除,我們便可獲利。同時,還使孫權、關羽像兩匹被勒住馬銜的鬥馬一樣,相互敵對而動彈不得,我們可以坐着等待他們筋疲力盡。如果保守秘密不泄露,使孫權如意,這不是上策。再者,被圍的將士不知道有救兵,計算城中糧食不足以持久,心中會惶恐不安。倘若再有其他的想法,危害不會小,還使泄露出去為好。況且關羽為人強悍,自恃江陵、公安兩城防守堅固,一定不會很快退兵。”曹操説:“很對!”立即下令徐晃將孫權的書信用箭射入圍城之內和關羽軍營中。被圍的將士得到書信後,士氣增長百倍,關羽果然猶豫不決,不願撤兵離去 [19] 

襄樊之戰後期

十月,曹操親率大軍從長安回師到洛陽 [31]  ,準備南下解救曹仁,屬下臣僚都説:“大王如不迅速行動,如今就要敗了。”惟有侍中桓階説:“大王認為曹仁等人能否估計目前的形勢?”曹操説:“能夠。”桓階又問:“大王恐怕曹仁、呂常不盡力嗎?”答道:“不是。”“那麼為什麼您要親自去呢?”回答説:“我擔心敵人太多,而徐晃等人力量不足。”桓階説:“如今曹仁等人身處重圍之中,仍然死守,沒有二心,實在是因為他們認為大王您在遠處作外援的緣故。處於萬死的危險之地,必定有拼死抗爭之心。城內將士有拼死抗爭之心,城外有強大的救援,大王您控制六軍,顯示我們還有多餘的軍力,何必擔心失敗而親自出徵?”曹操很同意桓階的話,於是駐紮在摩陂,先後派遣殷署、朱蓋等共十二營軍隊到徐晃那裏增援 [20]  。關羽在圍頭派有軍隊駐守,在四冢還有駐軍。徐晃於是揚言將進攻圍頭,卻秘密攻打四冢。關羽見四冢危急,便親自率領步、騎兵五千人出戰,徐晃迎擊,關羽退走。關羽在塹壕前圍有十重鹿角,徐晃追擊關羽,二人都進入關羽對樊城的包圍圈,包圍圈被打破,傅方、胡修都被殺死,關羽於是撤圍退走,然而關羽的船隻仍據守沔水,去襄陽的路隔絕不通 [21] 
呂蒙到達尋陽,把精鋭士卒都埋伏在名為冓鹿的船中,讓百姓搖櫓,穿商人的衣服,晝夜兼程,將關羽設置在江邊守望的官兵都捉了起來,所以關羽對呂蒙的行動一無所知。麋芳、士仁一直都不滿意關羽輕視自己,關羽率兵在外,麋芳、士仁供應軍用物資不能全部送到,關羽説:“回去後,當治他們的罪。”麋芳、士仁都感到恐懼。於是呂蒙命令原騎都尉虞翻寫信遊説士仁,為其指明得失,士仁得到虞翻信後,便投降了。虞翻對呂蒙説:“這種隱秘的軍事行動,應該帶着士仁同行,留下軍隊守城。”於是帶着士仁至南郡。麋芳守城,呂蒙要士仁出來與他相見,麋芳於是開城出來投降了。呂蒙到達江陵,把被囚的于禁釋放,俘虜了關羽及其將士們的家屬,對他們都給以撫慰。對軍中下令:“不得騷擾百姓和向百姓索取財物。”呂蒙帳下有一親兵,與呂蒙是同郡人,從百姓家中拿了一個斗笠遮蓋官府的鎧甲;鎧甲雖然是公物,呂蒙仍認為他是違反了軍令,不能因為是同鄉的緣故而破壞軍法,便流着眼淚將這個親兵處斬了。於是全軍震恐戰驚。南郡因此道不拾遺。呂蒙還在早晨和晚間派親信去慰問和撫卹老人,詢問他們生活有什麼困難,給病人送去醫藥,對飢寒的人賜與衣服和糧食。關羽庫存的財物、珍寶,全都被封閉起來,等候孫權前來處理 [22] 
關羽得知南郡失守後,立即向南回撤。曹仁召集將領們商議,眾人都説:“如今趁關羽身陷困境,內心恐懼,可派兵追擊,將他擒獲。”趙儼説:“孫權僥倖乘關羽和我軍鏖戰之機,試圖進攻關羽後路,又顧忌關羽率軍回救,怕我軍趁其雙方疲勞時,從中取利,所以才言辭和順地請求為我效力,不過是乘事機的變化觀望勝敗罷了。如今關羽已勢力孤單,正倉促奔走,我們更應讓他繼續生存,去危害孫權。如果對戰敗的關羽窮追不捨,孫權就將由防備關羽改為給我們製造禍患了。魏王必將對此深為憂慮。”於是,曹仁下令不要再窮追關羽。曹操知道關羽退走,惟恐將領們追擊他,果然迅速給曹仁下達命令,正如趙儼的判斷。 關羽多次派使者與呂蒙聯繫,呂蒙每次都厚待關羽的使者,允許在城中各處遊覽,向關羽部下親屬各家表示慰問,有人親手寫信託他帶走,作為平安的證明。使者返回,關羽部屬私下向他詢問家中情況,盡知家中平安,所受對待超過以前,因此關羽的將士都無心再戰了。正在此時,孫權到達江陵,荊州的文武官員都歸附 [23] 
十一月,漢中王劉備設置的宜都太守樊友放棄宜都郡而走,各城的長官以及各部族的酋長都歸降了陸遜。陸遜請求以金、銀、銅製的官印授予剛剛歸附的官吏,並進攻劉備的將領詹晏等人和世居秭歸、擁兵自重的大姓,將其全部擊潰,使他們歸降,前後斬首、俘獲以及招降數以萬計。孫權任命陸遜有右護軍、鎮西將軍,進封為婁侯,率兵駐紮夷陵,守衞峽口 [24] 
關羽自知孤立困窮,便向西退守麥城。孫權派人誘降,關羽偽裝投降,把幡旗做成人像立在城牆上,然後逃遁,士兵都跑散了。跟隨他的只有十餘名騎兵。孫權已事先命令朱然、潘璋切斷了關羽的去路。十二月,潘璋手下的司馬馬忠在章鄉擒獲關羽及其兒子關平,予以斬首,於是,孫權佔據荊州。 [14]  [25] 

襄樊之戰戰役結局

關羽不但沒有攻陷襄陽和樊城,反而丟失荊州三郡、兵敗身亡,劉備集團丟荊州三郡(南郡、零陵、武陵),實力大削。孫權集團佔據荊州南部六郡(南郡、零陵、武陵、江夏、長沙、桂陽)。

襄樊之戰戰役規模

襄樊之戰是三國時期少見的大戰,曹魏參戰兵力保守估計也至少有五萬(于禁七軍+襄樊駐軍+徐晃援軍),關羽的荊州軍團估計有三萬多(不然不可能圍困襄樊),東吳呂蒙軍隊奪取荊州的軍隊想來也不少(江陵是著名的堅城)。所以,襄樊之戰的總兵力保守估計在十萬左右。

襄樊之戰戰役影響

襄樊之戰,直接決定了荊州三郡(主要是南郡)的歸屬,東吳從此佔據荊州六郡,不僅增加的地盤,而且還“全據長江”,進一步鞏固了東吳政權的安全。
蜀漢丟失荊州三郡,損失極其慘重,首先,蜀漢從此失去了東面北伐的大基地,使得隆中對成為虛話,其次,荊州的軍隊和人才基本上是損失殆盡,再者,孟達叛變投魏,導致喪失上庸等地,最後,蜀漢在襄樊之戰的慘敗,直接導致了後來劉備討伐東吳的夷陵之戰,使原本就弱小的蜀漢政權雪上加霜。

襄樊之戰戰役評價

關羽擒于禁、斬龐德,晉朝史學家陳壽因此評價道:“羽威震華夏。” [14] 
徐晃擊敗了關羽,魏王曹操因此評價道:“賊圍塹鹿角十重,將軍致戰全勝,遂陷賊圍,多斬首虜。吾用兵三十餘年,及所聞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長驅徑入敵圍者也。” [26] 
呂蒙擊敗了關羽,民國小説家蔡東藩因此評價道:“關公之敗,失之過剛。呂蒙雖勝,不能無罪。親漢賊而仇漢裔,蒙亦何心?此後人之所以深嫉呂,而不能忘懷於魯子敬也。“ [27] 
關羽先前兵敗於徐晃,後來又兵敗於呂蒙,蜀漢謀臣廖立因此評價道:“羽怙恃勇名,作軍無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後數喪師眾也。” [28] 
對於關羽的敗亡,蜀漢文人楊戲評價道:“交待無禮,並致奸慝,悼惟輕慮,隕身匡國。” [29] 
對於關羽的敗亡,晉朝史學家陳壽評價道:”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14] 
對於關羽的敗亡,明太祖朱元璋評價道:”克敵在勇,全勝在謀。昔關羽號萬人敵,為呂蒙所破,為無謀也,爾宜深戒之。“ [30] 
參考資料
  • 1.    《後漢書·志第十五·五行三》:二十四年八月,漢水溢流,害民人。
  • 2.    《魏書》:樊城之敗,水災暴至,非戰之咎。
  • 3.    《三國志·于禁傳》:秋,大霖雨,漢水溢,平地水數丈,禁等七軍皆沒。禁與諸將登高望水,無所迴避。
  • 4.    《三國志·龐德傳》:會天霖雨十餘日,漢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德與諸將避水上堤。
  • 5.    《三國志·關羽傳》:秋,大霖雨,漢水泛溢,禁所督七軍皆沒。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
  • 6.    《華陽國志·卷六》:魏王遣左將軍于禁督七軍三萬人救樊,漢水暴長,皆為羽所獲。
  • 7.    《三國志 魏書十五》:建安二十四年,孫權攻合肥,是時諸州皆屯戍。恢謂兗州刺史裴潛曰:"此間雖有賊,不足憂,而畏徵南方有變。今水生而子孝縣軍,無有遠備。關羽驍鋭,乘利而進,必將為患。"於是有樊城之事。
  • 8.    《三國志 魏書十七》: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長安,使曹仁討關羽於樊。
  • 9.    《三國志 魏書十八》:後親與羽交戰,射羽中額。時德常乘白馬,羽軍謂之白馬將軍,皆憚之。
  • 10.    《資治通鑑》:八月,大霖雨,漢水溢,平地數丈,于禁等七軍皆沒。
  • 11.    《水經注》:關羽圍于禁於此城,會沔水泛溢三丈有餘,城陷,禁降。龐德奮劍乘舟,投命於東岡。
  • 12.    《三國志 魏書十八》:羽乘船攻之,以大船四面射堤上。德被甲持弓,箭不虛發。將軍董衡、部曲將董超等欲降,德皆收斬之。自平旦力戰至日過中,羽攻益急,矢盡,短兵接戰。德謂督將成何曰:“吾聞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毀節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戰益怒,氣愈壯,而水浸盛,吏士皆降。德與麾下將一人,五伯二人,彎弓傅矢,乘小船欲還仁營。水盛船覆,失弓矢,獨抱船覆水中,為羽所得,立而不跪。
  • 13.    《三國志 魏書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第十八》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03-23]
  • 14.    《三國志 蜀書 關張馬黃趙傳》  .中國國學網.2020-12-05[引用日期2021-05-12]
  • 15.    《三國志 魏書十四》:關羽圍樊、襄陽。太祖以漢帝在許,近賊,欲徙都。司馬宣王及濟説太祖曰:“于禁等為水所沒,非戰攻之失,於國家大計未足有損。劉備、孫權,外親內疏,關羽得志,權必不願也。可遣人勸躡其後,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解。”太祖如其言。
  • 16.    《晉書 帝紀一》:是時漢帝都許昌,魏武以為近賊,欲徙河北。
  • 17.    《資治通鑑》:權嘗為其子求昏於羽,羽罵其使,不許昏;權由是怒。及羽攻樊,呂蒙上疏曰:“羽討樊而多留備兵,必恐蒙圖其後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眾還建業,以治疾為名,羽聞之,必撤備兵,盡赴襄陽。大軍浮江晝夜馳上,襲其空虛,則南郡可下而羽可禽也。”遂稱病篤。權乃露檄召蒙還,陰與圖計。蒙下至蕪湖,定威校尉陸遜謂蒙曰:“關羽接境,如何遠下,後不當可憂也?”蒙曰:“誠如來言,然我病篤。”遜曰:“羽矜其驍氣,陵轢於人,始有大功,意驕志逸,但務北進,未嫌於我;有相聞病,必益無備。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下見至尊,宜好為計。”蒙曰:“羽素勇猛,既難為敵,且已據荊州,恩信大行,兼始有功,膽勢益盛,未易圖也。”蒙至都,權問:“誰可代卿者?”蒙對曰:“陸遜意思深長,才堪負重,觀其規慮,終可大任;而未有遠名,非羽所忌,無復是過也。若用之,當令外自韜隱,內察形便,然後可克。”權乃召遜,拜偏將軍、右部督,以代蒙。遜至陸口,為書與羽,稱其功美,深自謙抑,為盡忠自託之意。羽意大安,無復所嫌,稍撤兵以赴樊。遜具啓形狀,陳其可禽之要。
  • 18.    《資治通鑑》:羽得於禁等人馬數萬,糧食乏絕,擅取權湘關米;權聞之,遂發兵襲羽。
  • 19.    《資治通鑑》:魏王操之出漢中也,使平寇將軍徐晃屯宛以助曹仁;及於禁陷沒,晃前至陽陵陂。關羽遣兵屯偃城,晃既到,詭道作都塹,示欲截其後,羽兵燒屯走。晃得偃城,連營稍前。操使趙儼以議郎參曹仁軍事,與徐晃俱前,餘救兵未到;晃所督不足解圍,而諸將呼責晃,促救仁。儼謂諸將曰:“今賊圍素固,水潦猶盛,我徒卒單少,而仁隔絕,不得同力,此舉適所以敝內外耳。當今不若前軍逼圍,遣諜通仁,使知外救,以勵將士。計北軍不過十日,尚足堅守,然後表裏俱發,破賊必矣。如有緩救之戮,餘為諸君當之。”諸將皆喜。晃營距羽圍三丈所,作地道及箭飛書與仁,消息數通。孫權為箋與魏王操,請以討羽自效,及乞不漏,令羽有備。操問羣臣,羣臣鹹言宜密之。董昭曰:“軍事尚權,期於合宜。宜應權以密,而內露之。羽聞權上,若還自護,圍則速解,便獲其利。可使兩賊相對銜持,坐待其敝。秘而不露,使權得志,非計之上。又,圍中將吏不知有救,計糧怖懼。儻有他意,為難不小。露之為便。且羽為人強梁,自恃二城守固,必不速退。”操曰:“善!”即敕徐晃以權書射著圍裏及羽屯中,圍裏聞之,志氣百倍;羽果猶豫不能去。
  • 20.    《資治通鑑》:魏王操自雒陽南救曹仁,羣下皆謂:“王不亟行,今敗矣。”侍中桓階獨曰:“大王以仁等為足以料事勢不也?”曰:“能。”“大王恐二人遺力邪?”曰:“不然。”“然則何為自往?”曰:“吾恐虜眾多,而徐晃等勢不便耳。”階曰:“今仁等處重圍之中而守死無貳者,誠以大王遠為之勢也。夫居萬死之地,必有死爭之心。內懷死爭,外有強救,大王案六軍以示餘力,何憂於敗而欲自往?”操善其言,乃駐軍摩陂,前後遣殷署、朱蓋等凡十二營詣晃。
  • 21.    《資治通鑑》:關羽圍頭有屯,又別屯四冢,晃乃揚聲當攻圍頭屯而密攻四冢。羽見四冢欲壞,自將步騎五千出戰;晃擊之,退走。羽圍塹鹿角十重,晃追羽,與俱入圍中,破之,傅方、胡修皆死,羽遂撤圍退,然舟船猶據沔水,襄陽隔絕不通。
  • 22.    《資治通鑑》:呂蒙至尋陽,盡伏其精兵冓鹿中,使白衣搖櫓,作商賈人服,晝夜兼行。羽所置江邊屯候,盡收縛之,是故羽不聞知。糜芳、傅士仁素皆嫌羽輕己,羽之出軍,芳、仁供給軍資不悉相及,羽言:“還,當治之!”芳、仁鹹懼。於是蒙令故騎都尉虞翻為書説仁,為陳成敗,仁得書即降。翻謂蒙曰:“此譎兵也,當將仁行,留兵備城。”遂將仁至南郡。麋芳城守,蒙以仁示之,芳遂開門出降。蒙入江陵,釋于禁之囚,得關羽及將士家屬,皆撫慰之,約令軍中:“不得幹歷人家,有所求取。”蒙麾下士,與蒙同郡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鎧;官鎧雖公,蒙猶以為犯軍令,不可以鄉里故而廢法,遂垂涕斬之。於是軍中震慄,道不拾遺。蒙旦暮使親近存恤耆老,問所不足,疾病者給醫藥,飢寒者賜衣糧。羽府藏財寶,皆封閉以待權至。
  • 23.    《資治通鑑》:關羽數使人與呂蒙相聞,蒙輒厚遇其使,周遊城中,家家致問,或手書示信。羽人還,私相參訊,鹹知家門無恙,見待過於平時,故羽吏士無鬥心。武陵會權至江陵,荊州將吏悉皆歸附;獨治中從事武陵潘濬稱疾不見。權遣人以牀就家輿致之,濬伏面著牀蓆不起,涕泣交橫,哀哽不能自勝。權呼其字與語,慰諭懇惻,使親近以手巾拭其面。濬起,下地拜謝。即以為治中,荊州軍事一以諮之。武陵部從事樊伷誘導諸夷,圖以武陵附漢中王備。外白差督督萬人往討之,權不聽;特召問濬,濬答:“以五千兵往,足以擒伷。”權曰:“卿何以輕之?”濬曰:“伷南陽舊姓,頗能弄唇吻,而實無才略。臣所以知之者,伷昔嘗為州人設饌,比至日中,食不可得,而十餘自起,此亦侏儒觀一節之驗也。”權大笑,即遣濬將五千人往,果斬平之。權以呂蒙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賜錢一億,黃金五百斤;以陸遜領宜都太守。
  • 24.    《資治通鑑》:十一月,漢中王備所置宜都太守樊友委郡走,諸城長吏及蠻夷君長皆降於遜。遜請金、銀、銅印以假授初附,擊蜀將詹晏等及秭歸大姓擁兵者,皆破降之,前後斬獲、招納凡數萬計。權以遜為右護軍、鎮西將軍,進封婁侯,屯夷陵,守峽口。
  • 25.    《資治通鑑 卷第六十八》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03-23]
  • 26.    《三國志·魏書十七·張樂於張徐傳第十七》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1-06-06]
  • 27.    《後漢演義:得漢中劉玄德稱王 失荊州關雲長殉義》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6-06]
  • 28.    《三國志·蜀書十·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第十》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1-06-06]
  • 29.    《三國志·蜀書十五·鄧張宗楊傳第十五》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1-06-06]
  • 30.    《續資治通鑑·卷二百十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6-06]
  • 31.    《三國志·武帝紀》:三月,王自長安出斜谷,軍遮要以臨漢中,遂至陽平。備因險拒守。夏五月,引軍還長安。秋七月,以夫人卞氏為王后。遣于禁助曹仁擊關羽。八月,漢水溢,灌禁軍,軍沒。羽獲禁,遂圍仁。冬十月,軍還洛陽。
  • 32.    卷五十四 吳書九 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2-2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