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褒斜谷

鎖定
褒斜谷系一地理範疇,亦有南谷、北谷之分,也即除某些時候用褒谷或斜谷統稱褒斜,褒谷與斜谷並非涵蓋整條褒斜谷,而各有其分野。
中文名
褒斜谷
外文名
Baoxie Valley
領    域
地理範疇
分    類
南谷、北谷
統    稱
褒斜

褒斜谷簡介

褒水和斜水(今石頭河)均發源於秦嶺深處的太白縣,前者南流入漢水,後者北流入渭水,兩者河谷統稱“褒斜谷”,長約250千米,自古即為溝通秦嶺南北的要道。 [1] 
這一分野當即衙嶺山,也即白壽彝於中國通史所謂“褒谷與斜谷隔秦嶺相望”。 [2] 

褒斜谷褒斜同谷之説

石門摩崖石刻《故司隸校尉鍵為楊君頌》(即《石門頌》)釋文為:“惟坤靈定位,川澤股躬。澤有所注,川有所通。斜谷之川,其澤南隆。八方所達,益域為充。高祖受命,興於漢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建定帝位,以漢氏焉。後以子午,途路澀難。更隨圍谷,復通堂光。凡此四道。閡隔尤艱。至於永平,其有四年,詔書開斜,鑿通石門、中遭元二,西夷虐殘,橋樑斷絕,子午復循。上則懸峻,屈曲流顛;下則入冥,傾瀉輸淵。......”(參《褒谷摩崖校釋》,薛鳳飛 校釋,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石門頌》刻於後世所稱的“褒谷”之南口,而石門本身也在後世的狹義褒谷(即褒水流經山谷)之中。但是石刻卻僅僅説“斜谷之川”以及“詔書開斜”,沒有提到”褒谷“,可見斜谷代指的是褒斜二水所在整條山谷。
《辛氏三秦記》:褒斜,漢中谷名,南谷曰褒,北谷曰斜,首尾七百里。(《後漢書 順帝紀》所引,《辛氏三秦記》為漢代作品,參《三秦記、關中記輯注》總序及序言,劉慶柱、李毓芳,三秦出版社,2005)褒斜二谷之説,源於此,但此説僅僅是因褒斜二水所在,而人為將同一穀道分為兩段。首尾七百里之數當是石門未開之時之路程,抑或是誇張或錯漏所致。但從其記敍長度而言,仍將穀道視為一條整體。
《史記 河渠書》:“因言:‘抵蜀從故道,故道多阪,回遠。今穿襃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漕從南陽上沔入褒,褒之絕水至斜,間百餘里,以車轉,從斜下下渭。’......天子以為然,拜湯子卬為漢中守,發數萬人作褒斜道五百餘里。”褒斜道長度在五百里左右。
《三國志 劉放傳 孫資附傳》注引《資別傳》曰:諸葛亮出在南鄭,時議者以為可因發大兵,就討之,帝意亦然,以問資。資曰:“昔武皇帝徵南鄭,取張魯,陽平之役,危而後濟。又自往拔出夏侯淵軍,數言‘南鄭直為天獄,中斜谷道為五百里石穴耳’,言其深險,喜出淵軍之辭也。……”對照《史記 河渠書》“作褒斜道五百餘里”,顯然《三國志》以斜谷代指整條山谷。
《後漢書 志》第十九“斜谷”下引《西征賦》注曰:“褒斜谷,在長安西南。南口褒,北口斜,長百七十里。其水南流。”百七十里“當是”四百七十里”之誤,與後文《文選》李善注參照可知。此註文與今本《文選 西征賦》李善注不同,當出於更早之注。此段記載説明褒斜谷只有南北二口,似乎是一條穀道。
《文選 蜀都賦》“褒谷”下劉逵注曰:“褒中縣南口,斜谷水源在北,南流經褒中,故北口曰斜,南口曰襃,同一谷耳,長四百七十里。褒斜出良材。《漢書》曰:‘斜谷之木不足為我械。’”劉注所引,出自《漢書·公孫賀傳》所言:“南山之行不足受我辭,斜谷之木不足為我械。”《漢書 溝洫志》也説:“褒斜材木竹箭之饒,於巴蜀。”可見,左思所稱的褒谷確是漢代所稱的斜谷。劉逵説的明白,褒斜谷是“同一谷”。
《文選 兩都賦》“褒斜”下李善注引《梁州記》曰:“萬石城泝漢上七里有褒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長四百七十里。”《長楊賦》、《西征賦》、《劍閣銘》等注略同。可見,《梁州記》是以褒谷代指整條山谷,有南北二口。
《水經注》載:“褒水又東南歷褒口,即褒谷之南口也。北口曰斜,所謂北出褒斜。”酈道元稱褒斜山谷為褒谷。
《漢書 溝洫志》褒斜道下顏師古注説:“褒、斜,二谷名,其谷皆各自有水耳”。可見顏師古的意思是説褒斜實際是一谷,只因各自有水才得二名。又《後漢書 班固傳》褒斜下劉昭注曰:“褒斜,谷名,北口曰斜,南口曰褒,在今梁州。”很明顯也是認為褒斜谷是同一山谷。
《元和郡縣誌》卷二十五:“褒谷在(褒城)縣北五里,南口曰褒,北口曰斜,長四百七十里。”同書卷二説:“(眉縣)縣理城亦曰斜城,城南當斜谷,因以為名。斜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元和志》分別以斜谷、褒谷代指整條山谷。
《資治通鑑》卷六十胡三省注説:“《郡國志》曰:褒城縣北有褒谷,北口曰斜,南口曰褒,長四百七十里。兩山高峻,中間穀道,褒水所流。”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八十三説:“《郡國志》雲:褒口在褒城縣北。北口曰斜,南口曰褒,同為一谷。自褒口至鳳州一百三十里,始通斜谷。斜口在鳳翔府郿縣。”同書卷三十説:“(眉縣)縣理城亦曰斜城,城南當斜谷,因為斜口。斜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可見,《寰宇記》也認為褒斜同谷。整條褒斜谷長四百七十里,而褒谷僅長一百三十里,斜谷則長三百四十里,斜谷遠遠長於褒谷。而褒斜兩段穀道的長度與褒水、斜水的實際相對長度也是不一致的。可見褒斜兩段山谷雖因水得名,但並非完全與二水長度相符。
《輿地紀勝》卷一九零褒斜條:“褒斜谷,北曰斜,南曰褒,同為一谷,故曰褒斜。”
《方輿勝覽》卷六十六:“褒谷,在褒城縣北。《郡國志》謂:‘北口曰斜,南口曰褒’,長四百七十里,同為一谷。兩岸高峻,中間穀道,褒水所流。”
清代劉紹周《褒斜同谷説》説:“古今志褒斜者,皆謂南北同谷。” (見《古今圖書集成》卷527,按劉氏此文為駁何景明《雍大記》所謂“三谷四道”之説)
從以上記載來看,古人認為斜水與褒水是在同一山谷中的,且此一山谷僅有南北二口,記其長度也是就全長而言。諸地誌首先是在承認褒斜谷為一條山谷的前提下,説“北口曰斜、南口曰褒”,這裏的褒、斜即褒口、斜口,説的谷口的名稱,而非山谷的名稱。意思是褒斜一谷有二谷口,谷口名是褒口、斜口,而不是説口名叫褒谷口、斜谷口。在褒斜谷被稱為褒谷時,則褒谷口可以指褒口也可以指斜口。如《梁州記》曰:“萬石城泝漢上七里有褒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長四百七十里。”反之,褒斜谷被稱為是斜谷時,斜谷口也可以指褒口或斜口。如《元和志》及《寰宇記》:“斜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
又因為褒斜二水的存在,古人偶將褒斜一穀人為的分為褒、斜兩段,稱為褒谷、斜谷。也就是説褒谷、斜谷僅僅是褒斜谷一條山谷的南北兩段山谷,而不是説有褒、斜谷是兩條獨立的山谷。《史記 河渠書》明言褒斜道全長五百餘里。所以曹操所謂“斜谷道五百里石穴”,及後代谷長“四百七十里”這些長度概念,只能是就整條穀道而言的,因為《寰宇記》明載褒谷僅僅長一百三十里。至於其谷長數字之差異,當是因各代所經路線略有不同或測量準確程度不一造成的。
山谷分段的意義正可以與三峽比較——《水經注》説“江水又東逕廣溪峽,斯乃三峽之首也。......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處。...江水又東逕西陵峽,《宜都記》曰:自黃牛灘東入西陵界,至峽口一百許裏,......所謂三峽,此其一也。......江水出峽,東南流...”——今三峽西起白帝夔門,東到宜昌南津關西陵峽口,“兩岸連山,略無闕處”説明三峽所在是一條峽谷。雖然分為三段,各段各因所處地名而得名,但是隻有東西兩個峽口,從未聽説三峽有六個峽口。況且長江穿行其中!這跟褒斜一谷分為北斜南褒兩段是一樣。
所以,一方面,正史中稱褒斜道所在的山谷,無一不是“斜谷”。而考其史實,又都不是僅僅發生在斜水所在的穀道中,而是發生在包括褒水所在穀道的整條穀道上。所以,正史正是以斜谷代指整條褒斜谷而言。如果褒斜谷不在一條谷內,就不能有這樣的代稱。正史多以斜谷代指整條穀道,大約是因為歷史上都城多在秦嶺以北,入蜀需要先入斜水所在的原因。另一方面,記載中也時見褒谷。如《蜀王本紀》之“東獵褒谷”。而最明顯的要屬上引左思《蜀都賦》中所稱的“褒谷”,為其作注的同時代的劉逵已經指出褒斜是“同一谷耳”。而《梁州記》更説“褒谷長四百七十里”,顯然是指褒斜整條穀道長度而言。所以,無論褒谷、斜谷抑或褒斜谷,實際上都是對於這一條穀道的不同稱呼而已。
古人的這種認識在今天看來也是符合地形學原則的,是科學的。因為褒斜二水分水嶺所在的衙嶺山處在太白山斷塊與大散嶺斷塊間的斷裂結構上(其形成參張伯聲《在塊斷構造的基礎上説明秦嶺兩側河流的發育》,《地質學報》,1964年 04期),地勢西高東低,相對高度不足一百米,當地人稱其為五里坡、秦嶺梁。五里坡與其南北兩側的高山斷塊構成U字形馬鞍狀,故又叫做馬鞍梁。也就是説,五里坡本身就處在南北兩個斷塊形成的山谷中。 [2] 

褒斜谷《三國志》記載

按上文史料證明,古人實際上是將褒斜谷作為一條山谷來認識的。那麼對於“北口曰斜,南口曰褒”的理解應分為三種情況:
1.在直接稱褒斜谷而不用褒谷或斜谷代指時,則褒斜谷口有兩個,為褒斜谷北谷口與褒斜谷南谷口,稱為斜口和褒口。當然這種情況下,人為的將褒斜谷分為褒谷、斜谷兩段(實際上是不確切的),則南谷口也可以叫褒谷口,北谷口也可以叫褒谷口。即使如此,褒斜谷也僅有南北兩個谷口而已。
2.如果用褒谷代指整條褒斜谷,則就不存在斜谷,也就不存在斜谷口,只有兩個褒谷口。這時候褒谷口就有兩個,即褒谷北谷口褒口和褒谷南谷口斜口。但北谷口只能稱為斜口而不能稱為斜谷口。
3.如果用斜谷代指整條褒斜谷,則就不存在褒谷,也就不存在褒谷口,只有兩個斜谷口。這時候斜谷口有兩個,斜谷北谷口即斜口,斜谷南谷口即褒口。
綜上,在用褒谷、斜谷代指褒斜谷的前提下,褒谷口之於褒口、斜口及斜谷口之於褒口、斜口就都是一對二的關係,而非簡單的同一關係。山谷就是一條,谷口就是兩個。褒斜谷口、褒谷口或斜谷口,亦即褒斜谷的谷口、褒谷的谷口、斜谷的谷口,都是泛稱——分別指以褒斜谷、褒谷、斜谷指代整條山谷時的南北兩個谷口,相互之間是排他的。即以褒斜谷指代整條山谷,則南北谷口都稱為褒斜谷谷口,即褒斜谷口,這時就沒有了褒谷口或者斜谷口的稱呼。其他兩者情況一樣。
《梁州記》、《元和郡縣誌》卷二十五及《方輿勝覽》是第二種情況。如果《梁州記》還有餘文只提到褒谷口,那也不能簡單的理解為指的褒口,因為也有可能是指的斜口。《三國志》、《元和志》卷二、《太平寰宇記》卷三十則是第三種情況。
《三國志》涉及褒斜道上的史實記載有二十多處,均做斜谷或斜谷道。且有南北谷口的記載:
《三國志 魏延傳》載:“十二年,亮出北谷口,延為前鋒。”
同傳又載:“延大怒,攙儀未發,率所領徑先南歸,所過燒絕閣道。……延先至,據南谷口,遣兵逆擊儀等,儀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
參校其他紀傳,十二年諸葛亮正是率軍出斜谷,很明顯《三國志》是前面提到的第三種情況,即以斜谷指代褒斜谷,北谷口指的正是斜谷北口(即其他記載中提到的斜口),南谷口道通漢中,自然指的斜谷南口(即其他記載中提到的褒口)。
全書僅僅提到“南、北谷口”而沒有提到是“褒口”還是“斜口”。所以,具體到“斜谷口”,就有南、北谷口兩種可能,要視上下文及歷史情況再做分析。 [2] 

褒斜谷褒斜

褒谷斜谷合稱褒斜,以褒谷稱呼整個褒斜或者以斜谷稱呼整個褒斜都有,但是兩谷分開的史料同樣不少。
水經注和史記都是把褒斜兩水分開説的。《史記》雲“襃之絕水至斜,間百餘里,以車轉”已經説明地理上是兩水兩谷,中間一百餘里不通。其實也就是褒谷+中間百餘里+斜谷,才是整個褒斜道。而《柳宗元》集裏註文也是稱呼為兩谷:
《史記、河渠書》:其後人有上書欲通襃斜道漕事,下御史大夫張湯。湯問其事,因言:“抵蜀從故道,故道多阪,回遠。今穿襃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襃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漕從南陽上沔入襃,襃之絕水至斜,間百餘里,以車轉,從斜下下渭。如此,漢中之谷可致,山東從沔無限,便於砥柱之漕。且襃斜材木竹箭之饒,擬於巴蜀。”天子以為然,拜湯子卬為漢中守,發數萬人作襃斜道五百餘里。道果便近,而水湍石,不可漕。
惟終南據天之中,在都之南,西至於褒、斜,(褒、斜,二谷名。《梁州記》曰:萬石城溯漢上七里有褒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長四百七十里。)《柳宗元集》
自褒城縣北褒谷至鳳州界,一百五十里,始通斜谷。谷中褒水所經,皆穴山架木而行。(《季文子》)
自秦入蜀有三谷、四棧道。三谷者,其西南曰褒谷;南曰駱谷,從洋入;東南曰斜谷,從郿入。其所從皆殊。舊志謂:‘駱谷,儻谷同一谷;褒谷,斜谷同一谷。’非是。(《廣志繹》)參見“北棧道”。(《辭海“褒斜道”條》)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