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褐菖鮋

鎖定
褐菖鮋是鮋形目鮋科菖鮋屬魚類, [8]  又叫石翁、師公、石啄、石狗公、石頭魚等。 [9]  身體延長,側扁。眼突出於頭背緣,前鰓蓋骨和鰓蓋骨後緣有棘;除胸部和腹部被圓鱗外,其餘均被櫛鱗;兩頜、吻部和頰部無鱗。體色隨環境變化而多變,呈褐色或褐紅色,腹部顏色淺;體側在側線上方有數條明顯的黑色或深褐色橫紋,側線下方的橫紋不明顯;各鰭褐色或紅褐色,散佈斑點和斑塊。 [10] 
褐菖鮋在分佈於日本、朝鮮以及菲律賓的呂宋島沿岸。在中國見於渤海、黃海和東海與雷州半島以東沿岸。 [11]  暖水性近底層魚類,喜棲息於水深40米內近岸岩礁附近。屬兇猛肉食性魚類,食性較廣,以小型魚類、蝦、貝類和藻類等為食。卵胎生魚類,體內受精,1齡性成熟。生殖期為10月至翌年5月,生殖高峯期為冬季11-12月和春季2-4月。 [9]  產仔大約1周的時間,分數次產出,一般分3-4次進行。一尾重300-400克的雌親魚大體可產仔3萬-5萬尾。 [12] 
褐菖鮋肉質甜美、營養豐富,素有“假石斑魚”之稱。多為鮮食,也可制幹品,鮮活品市場價格較高,是一種顧受歡迎的海產食品。 [12] 
拉丁學名
Sebastiscus marmoratus
別    名
石頭鱸虎頭魚
石狗公
石頭魚
獅甕
外文名
False Kelpfish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硬骨魚綱
鮋形目
鮋科
菖鮋屬
褐菖鮋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鮋亞目
亞    綱
輻鰭亞綱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Cuvier,1829
中文學名
褐菖鮋

褐菖鮋形態特徵

褐菖鮋成魚

背鰭Ⅻ-11~13;臀鰭Ⅲ-5;胸鰭17~19;腹鰭Ⅰ-5;尾鰭17~23。側線鱗。鰓耙7~9+12~16。椎骨25。幽門盲囊9~10。 [3] 
體長為體高2.8~3.7倍;為體寬4.6~5.3倍;為頭長2.3~2.8倍;為腹鰭起點至臀鰭2.9倍。頭長為吻長3.2~4.4倍;為眼徑3.2~4.4倍;為眼間隔7~8倍;為上頜長2.1倍;為眼後頭長1.8倍;為尾柄長3.8倍;為尾柄高4.5倍;為背鰭第一鰭棘4.2倍、第二鰭棘3倍、第三鰭棘2.5倍、第四鰭棘2.2倍、第五鰭棘2.2倍、第六鰭棘3倍、第八鰭棘2.8倍、最後鰭棘4.4倍、倒數第二鰭棘4.0倍、最長鰭條2.8倍;為臀鰭第一鰭棘4.9倍、第二鰭棘2.6倍、第三鰭棘2.3~2.5倍、最長鰭條2.1倍;為胸鰭長1.8倍、基底寬3.5倍;為腹鰭長2倍、鰭棘2.8倍。為尾鰭長1.8倍。顏角前段45度,後段25度。 [3] 
體長150~300毫米。體中長,側扁,長橢圓形,背緣弧形,腹緣淺弧形。軀幹前半部稍高,腹鰭基部處體最高,軀幹長約等於尾長;尾柄低長,很側扁,尾柄長約為尾柄高1.3~1.5倍。頭中大,側扁,吻背緣稍陡斜,眼後背緣稍低斜,腹緣淺弧形;吻稍長,圓鈍,吻長略大於眼徑。鼻孔2個,靠近,約等大,前鼻孔距眼近於距吻端,後鼻孔位於眼稍前方。眼中大,圓形,上側位,眼球高達頭背緣,距吻端約為眼後頭長3/5。口中大,端位,頭長約為口裂長3倍,呈30度斜裂。上下頜約等長。上頜前端凹入,上頜骨伸達瞳孔後緣下方,後端略寬大截形。下頜前端下方無明顯骨突。上下唇頗肥厚。上下頜、犁骨及齶骨均具細牙,犁骨牙羣左右相連,呈“人”字形。舌端尖細,遊離。鰓孔寬大,前下端伸達眼下方;上端無卷孔;第四鰓弓後無裂孔。鰓蓋膜左右分離,不與峽部相連。鰓蓋條7,前3條基部不擴大,第四條擴大不明顯,後3條基部平扁擴大。鰓耙粗短,排列稀疏。假鰓發達。 [3] 
鼻棘1個,小而尖,位於前鼻孔裏側。前頜骨突高凸。眼前吻側具1眶前骨,眼下方具第一和第二眶下骨,眼後方具第三和第四眶下骨,第五眶下骨消失。眶前骨中大,方形,長略大於寬;上緣關節突尖凸,下緣前葉尖突,中葉不明顯,後葉具三角形尖棘。第一眶下骨長方形,長略小於寬2倍,略小於眶前骨長,約等於第二眶下骨長1/2,表面光滑無棘。第二眶下骨後部有1狹長骨突,骨突長為寬4倍,後端截形,伸達前鰓蓋骨前緣,表面光滑無棘。第三眶下骨短小,下端連於第二眶下骨。第四眶下骨長約為第三眶下骨2倍,下端連於第二眶下骨。眶前骨具5輻射狀感覺達第二眶下骨前部,向上穿過第三和第四眶下骨。前鰓蓋骨具5棘,輻射狀排列;上棘短小,無副棘;第二棘略尖小;第三棘約與第一棘等大;第四棘頗小;第五棘微小。鰓蓋骨具2叉向稜,後端各有1棘。下鰓蓋骨和間鰓蓋骨無棘。顱骨棘尖鋭,向後下。側篩骨光滑,具1眼前棘。額骨光滑;眶上稜高凸,具1眼上棘和2眼後棘;鼓棘較大,1個,位於眼後棘後方,蝶耳棘上方;眼間具額稜1對,中部靠近,前後叉開,後端具1額棘。額稜遠低於眶上稜。頂骨光滑,左右相連;頂稜高鋭,略高於眶上稜,後端具1頂棘;頸稜位於頂稜後方,略短,後端具1頸棘。眼後至側線前端具蝶耳棘1個,微小;翼耳棘1個,低長,尖鋭;後顳顬棘上下各1個,尖小;肩胛棘1個,尖小。具1肱棘。前鼻孔具短管,後緣具皮瓣。眼間隔凹入,無頂枕窩。體被櫛鱗,胸部和腹部具小圓鱗;頭部具小櫛鱗;吻部、上下頜、前鰓蓋骨後緣,頭部腹側和鰓蓋條部無鱗;頰部、眼間隔、眼後、鰓蓋大部,頭背後部具細鱗;背鰭和尾鰭具圓鱗和櫛鱗;臀鰭和腹鰭具圓鱗;胸鰭具櫛鱗。側線上側位,斜直,後部平直,行於尾柄中央。側線鱗黏液管位於鱗片中部,管長為管寬2倍餘。體側鱗片略呈方形,前側角略呈直角形,前緣截形,波曲,後緣圓形。中心點後位;前區長約為後區長3倍,後區寬約為後區長3.5倍;前輻射溝9~11條,後輻射溝約40條;環片數多,排列緊密;後環片近基底幾橫行,分化為塊狀,三角形突起,最後1~2行形成小棘。 [3] 
背鰭起點位於鰓蓋骨上棘前上方;鰭棘部長略小於鰭條部2倍,中間有1淺缺刻;鰭條後端不伸達尾鰭基底,最後鰭條膜連於尾柄;第一鰭棘最短,小於眼徑;第二至第六鰭棘最長,約為第一鰭棘長2倍,向後漸短小;最後鰭棘約與其前棘等長,約為第一鰭棘1.5倍;鰭棘膜凹入,鰭條部上緣斜直。臀鰭起點位於背鰭前端鰭條下方,鰭長約為背鰭鰭條部3/5;第一鰭棘較短小;第二鰭棘粗長,約為第一鰭棘2倍;第三鰭棘細長,短於第二鰭棘;第一和第二鰭條最長,約為背鰭最長鰭棘1.3倍。胸鰭寬短,尖圓,下側位,具1不分枝、8分枝、10不分枝鰭條,鰭條後端伸越肛門。腹鰭中大,胸位,後緣與胸鰭後緣齊平,鰭棘細長,為第一鰭條長4/5,第二鰭條最長,約為頭長1/2,第五鰭條鰭膜連於體壁。尾鰭後緣截形或微圓凸,長約為頭長3/5。體腔大,腹膜白色。胃囊狀。腸盤曲2次。幽門盲囊9~10,盲管狀,幾伸達胃後端。鰾長圓形,後部略尖圓,長約為寬2倍,分2室,前室長約為後室2倍。鰾背面前部有短小韌帶突起3對,第一對尖小,第二和第三對短鈍;鰾外肌帶寬長,縱行於背側,伸達鰾後1/3處,後端無韌帶突起。 [3] 
體褐紅色,體側有5~6條較明顯褐色橫紋,第一至第五橫紋在側線下方分散成雲狀或網狀。眼背後方具2狹小橫紋,眼下方具1橫紋,眼後下方具3條輻射狀條紋。鰓蓋上部具1大斑。上頜骨具1條紋,背鰭具斑點和斑塊。胸鰭具斑塊和1至數行斑點。尾鰭具斑塊和斑點。 [3]  腹鰭和臀鰭灰暗或淡色。 [4] 

褐菖鮋幼魚

初孵仔魚全長1.5毫米,肌節28對,腦的分化完全,眼全黑,消化道呈直管狀,肛門位於卵黃囊後緣,但尚未開口,消化道兩側出現不規則黑色素斑,魚體鰭褶透明,背、臀、尾鰭褶連為一體。5日齡仔魚,全長2.86~3.35毫米,肌節8+20對,仔魚口部初開,口裂加深,下領可動,腸管出現皺褶,尾鰭褶上出現放射狀彈性絲。 [5] 
初產仔魚全長3.62~4.00毫米,肌節8+18,下頜略突出,鰓蓋褶已形成,腸管出現一個彎曲,軀體色素分佈除腸管兩側稍濃密外,在尾部肌節上出現有規律的8個黑色素點。產後5天仔魚全長4.2~4.5毫米,卵黃囊基本被吸收,口前位斜裂,鰓絲形成,肛門已通,鰾管形成,頭部有星狀黑色素分佈。 [5] 

褐菖鮋近種區別


褐菖鮋
特徵
在中國東海區除該種外,尚有分佈於中國台灣和南海的白帶菖鮋(Sebastiscus albofasciatus)和分佈於東海、台灣北部的三色菖鮋(Sebastiscus tertius),褐菖鮋與該種區別是第三眼下骨有棘,胸鰭17 [5] 
三色菖鮋與該種的第三眼下骨均無棘有些學者曾將他們作同一種,但Barsukoy和Chen(1978)認為後者的胸鰭為19,鰓耙大於24(7~8+16~18),且多分佈較深海區,而定為一新種。 [5] 
圖片
褐菖鮋 褐菖鮋
三色菖鮋 三色菖鮋

褐菖鮋棲息環境

褐菖鮋為暖温性近岸底層魚類。常棲息於岩礁和海藻叢中,喜緩流水域,尤以海底洞穴、空隙珊瑚礁、卵石和海藻帶居多,棲息水深自低潮帶至80米。 [5]  [3] 

褐菖鮋生活習性

褐菖鮋具定居生活習性,在岩礁洞內出來覓食後,會回到原洞穴內,水平活動範圍在1000~2000米以內,多數在1000米以內。棲息水深自低潮帶至80米。春、夏季分散在岩礁和島嶼四周覓食,冬季遊向深海區越冬。有明顯晝伏夜出行動習性,白天鑽洞穴性極強。體長10毫米的仔、稚魚有顯著集羣現象,成長後便分散活動。為了便於覓食,往往1尾或幾尾佔領一定區域,不許同類入侵,這種現象在夜間尤為明顯。 [5] 
褐菖鮋為兇猛肉食性魚類。主要有多毛類、口足類、長尾類、短尾類、魚類(四線天竺鯛、帶魚、虎蚰、褐莒鈾)和頭足類等,其中以鞭腕蝦出現頻率最大。各類出現頻率依次為魚類、長尾類、短尾類、口足類、多毛類、頭足類。白天攝食量低,夜間攝食量高,尤其在18:00~21:00時和05:00~08:00時攝食最為積極。 [5] 

褐菖鮋分佈範圍

分佈於西太平洋中部和南部暖水海域,包括朝鮮、韓國、日本、菲律賓、澳大利亞及中國沿海等。在中國分佈於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3]  [5-6]  [1] 
褐菖鮋分佈圖 褐菖鮋分佈圖

褐菖鮋繁殖方式

卵胎生,體內受精。繁殖期為冬春季,為10月至翌年5月,期間11~12月和2~4月為高峯期,雌雄比為1.43:1。懷卵量約為3~5萬粒,每次產仔約5000~15000尾。卵圓球形,淡黃色透明,卵徑為0.68~0.87毫米,油球1個,油球徑為0.20~0.25毫米,受精卵殼膜薄而光滑,卵周隙極狹窄,在受精卵的動物極形成胚盤。當胚體包繞卵黃囊2/3時,眼囊變成視杯,出現晶體、嗅囊和聽囊相繼出現,體節22對。 [3]  [5] 

褐菖鮋主要價值

褐菖鮋肉質甜美而有彈性,是高價值的經濟魚種, [6]  肌肉中EAA/TAA、EAA/NEAA分別為41.15%、69.97%,均高於鯧魚(40.08%、66.88%)、帶魚(38.93%、63.75%)、大黃魚(39.31%、64.76%)、小黃魚(39.31%、64.78%)、赤點石斑魚(40.27%、67.42%)、稍低於青石斑魚(42.30%、73.30%),均超過FAO/WHO的EAA/TAA 40%、EAA/NEAA 60%標準,故是一種優質蛋白源。褐菖鮋EAA比例比較均衡,肌肉有較高的營養價值。 [7] 
褐菖鮋肌肉中,共檢測飽和脂肪酸(SFA)8種,單不飽和脂肪酸(MUFA)5種,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6種;不同脂肪酸含量差異較大,含量在0.11~30.31%之間;UFA佔脂肪酸總量的62.66%(其中MUFA含量為15.71%,PUFA含量為46.95%。SFA脂肪酸佔總脂肪酸的37.33%,SFA中,C16:0棕櫚酸含量最高,達26.21%。 [7] 
參考資料
  • 1.    Sebastiscus marmoratus  .fishesofaustralia[引用日期2020-03-23]
  • 2.    Sebastiscus marmoratus (Cuvier, 1829)  .biolib[引用日期2020-03-24]
  • 3.    褐菖鮋  .國家動物標本資源庫[引用日期2020-03-24]
  • 4.    成慶泰,周才武主編,山東魚類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02,第413頁
  • 5.    莊平等編著,長江口魚類,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10,第292-294頁
  • 6.    Sebastiscus marmoratus   .台灣魚類資料庫[引用日期2020-03-24]
  • 7.    朱愛意,謝佳彥,江麗華,樓寶.褐菖鮋肌肉營養組成與評價[J].營養學報,2011,(第6期):621-623
  • 8.    伍鵬著,我國海釣業發展研究,海洋出版社,2016.06,第45頁
  • 9.    林龍山著,東山灣及其鄰近海域常見游泳動物,海洋出版社,2013.12,第60頁
  • 10.    魏建功,中國常見海洋生物原色圖典 魚類,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20.01,第30頁
  • 11.    萬瑞景,張仁齋著,中國近海及其鄰近海域魚卵與仔稚魚,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11,第341頁
  • 12.    石瓊,範明君,張勇主編,中國經濟魚類志,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5.01,第394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