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褐胸鶲

鎖定
褐胸鶲(學名:Muscicapa muttui):體重12.5-13.5克,體長104-125毫米。是一種體型略小的偏褐色。具黃褐色胸斑。與色彩相似的其他鶲類的區別在眼先及眼圈白色,深色的條紋將白色的頰紋與白色頦及喉隔開,無翼斑,腿色淡,下顎黃色,腰偏紅,臀皮黃,翼羽羽緣棕色。虹膜深褐色,上嘴色深,下嘴黃色,腳暗黃色。
棲息於海拔17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腳地帶的森林、竹林和林緣疏林灌叢中。夏季在丘陵,冬季在低地。安靜孤僻,白天躲藏在茂密樹叢及竹林中,部分地黃昏性活動。繁殖於印度東北部,中國西南、西部和南部,北部灣西部;越冬至印度西南部、斯里蘭卡;在緬甸北部及東部和泰國的西北部也有記錄。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外文名
Brown-breasted Flycatcher
中文學名
褐胸鶲
拉丁學名
Muscicapa muttui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雀形目
亞    目
鳴禽亞目
鶲科
鶲屬
褐胸鶲
亞    種
無亞種 [2] 
命名人及年代
Layard, 1854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褐胸鶲形態特徵

褐胸鶲
褐胸鶲(7張)
褐胸鶲雌雄羽色相似。額至頭頂暗橄欖褐色或暗灰褐色,至背、肩、腰和尾上覆羽等上體逐漸變化棕褐色或橄欖黃褐色;頭部羽毛有不明顯的暗色中央,眼先和眼圈白色,一條粗短的顎紋亦為白色,其餘頭側橄欖褐色或灰褐色,耳羽雜有暗黃褐色細紋。尾羽黃褐色或棕褐色,外側尾羽黑褐色,羽緣棕褐色。兩翅覆羽顏色同背,飛羽暗褐色,羽緣棕褐色或黃褐色,尤以翅上大覆羽和內側次級飛羽與三級飛羽棕褐色羽緣較寬闊而明顯。頦、喉白色,胸和兩脅橄欖褐色或灰褐色而綴栗色或黃色,常常形成一寬闊的黃褐色或慄褐色胸帶,腹、肛周和尾下覆羽白色,有時尾下覆羽沾栗色或暗黃色,翼下覆羽粉紅灰色。 [3] 
虹膜褐色,嘴寬闊而扁平、黑色,尖端較黃淡,下嘴肉黃色或黃色,腳肉黃色。 [3] 
大小量度:體重♂13.5克,♀12.5克;體長♂125毫米,♀104-125毫米;嘴峯♂13毫米,♀13-13.5毫米;翅♂72-75毫米,♀67-76毫米;尾♂49-57毫米,♀48-55毫米;跗蹠♂14毫米,♀14-15毫米。(注:♂雄性;♀雌性) [3] 

褐胸鶲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海拔17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腳地帶的森林、竹林和林緣疏林灌叢中。 [3] 

褐胸鶲生活習性

中國主要為夏候鳥,在雲南為留鳥。每年4月間遷來中國繁殖地,10-11月遷離。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性膽怯而隱秘,常在樹下部茂密的低枝上,長時間一動不動,當有昆蟲飛過時,飛到空中去捕食,然後又飛回原處。性較安靜,很少鳴叫,即使繁殖期,鳴叫聲亦很低弱,但鳴叫聲卻悦耳動聽,微弱的“sit...”叫聲及悦耳的細弱鳴聲,鳴唱時常膨鬆全身羽毛,兩翅半張,並頻頻抖動雙翅。 [3] 
主要以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昆蟲和昆蟲的幼蟲為食,也吃蝗蟲、甲蟲、蜘蛛等其他無脊椎動物性食物。 [3] 

褐胸鶲分佈範圍

分佈於印度、緬甸、斯里蘭卡、泰國、越南和中國甘肅東南部、四川、貴州、廣西及雲南。 [4] 

褐胸鶲繁殖方式

繁殖期5-6月。通常營巢於樹洞、藤本植物叢和灌叢中,也在岸邊巖坡洞穴中營巢。巢呈杯狀,主要由綠色苔蘚構成,內墊有細樹根和毛。每窩產卵3-5枚,卵灰綠色或橄欖綠色,大小為17.0毫米×13.2毫米。主要主雌鳥孵化,雛鳥晚成性。

褐胸鶲保護現狀

褐胸鶲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4]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5] 

褐胸鶲種羣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羣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羣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