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褐牙鮃

鎖定
褐牙鮃(學名:Paralichthys olivaceus)是牙鮃科、牙鮃屬魚類。體長可達800毫米以上,體長橢圓形,很側扁,背腹緣凸度相似。魚愈大尾柄較眼徑愈長。頭高較頭長略大;背緣斜,微凸;腹緣在下頜後端呈鈍角形,前方斜直。吻短三角形,側扁。眼位頭左側。上頜長約等頭長1/2,伸過眼後緣。下頜聯合下方有一突起。鰓孔達胸鰭上方。肛門位體右側。生殖突位於臀鰭始點左上方,似白點狀。頭體左側有小櫛鱗,右側為圓鱗;吻、兩頜及眼間隔前半部無鱗;除尾鰭有鱗外。背鰭始於上眼稍前方的吻右側,僅後部約41鰭條分枝。臀鰭始於胸鰭基下方,約前1/3鰭條不分枝,形似背鰭。胸鰭側位。腹鱗基短,喉位,後5鰭條分枝;左腹鰭位低,第2-3鰭條最長,伸達臀鰭前端;右腹鮚位略後、較高。尾鰭後端雙截形,中部13鰭條分枝。頭體左側暗灰褐色,側線直線部中央及前端上下各有一約等瞳孔的亮黑斑,其他處散有暗色環紋或斑點,奇鰭有暗色斑紋,胸鰭有黃褐色橫細點紋;頭體右側白色,鰭淡黃色。
褐牙鮃為冷温性底層魚類,棲息於水深20-50米,底質為泥沙底的大陸架水域,具潛砂習性,越冬場在水深>50米的外海。屬肉食性魚類,主要捕食底棲性的甲殼類或是其它種類的小魚。分佈於中國、朝鮮半島、日本及俄羅斯庫頁島等海區。在中國自珠江口到鴨綠江口外附近海域均產,以黃渤海最習見;在台灣產於西南部、北部及澎湖海域。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外文名
Bastard Halibut
別    名
牙鮃
中文學名
褐牙鮃
拉丁學名
Paralichthys olivace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鰈形目
牙鮃科
牙鮃屬
褐牙鮃
亞    種
[2] 
分佈區域
中國沿海、朝鮮、日本和俄羅斯的亞洲海區
命名者及年代
Temminck & Schlegel,1846

褐牙鮃形態特徵

背鰭66-84;臀鰭51-63;胸鰭12-13;腹鰭Ⅰ-5;尾鰭18。側線鱗約108-120。鰓耙5-6+14-16。椎骨11+25-28(解剖2尾,X光照片2尾)。 [3] 
體長為體高2.4-2.7倍,為頭長3.2-3.9倍。頭長為吻長4-5.1倍,為眼徑4-7.5倍,為眼間隔7.7-20倍,為背鰭條長2.3-2.7倍,為左胸鰭條長2.1-2.8倍,為左腹鰭條長3.4-4.2倍,為尾鰭長1.3-1.6倍,為尾柄長2.8-4.1倍;尾柄高為長1.2-1.7倍。 [3] 
體長可達800毫米以上,體長橢圓形,很側扁,背腹緣凸度相似。魚愈大尾柄較眼徑愈長。頭高較頭長略大;背緣斜,微凸;腹緣在下頜後端呈鈍角形,前方斜直。吻短三角形,側扁;小魚較眼徑短而大魚較長。眼位頭左側;上眼鄰頭背緣,前緣較下眼略前。眼間隔平坦,魚愈小愈較窄,體長400毫米時寬約等眼徑。前鼻孔有一皮膜突起;左鼻孔位眼間隔正前方吻側;右鼻孔位約等於上眼下緣。口大,很斜,兩側近似。上頜長約等頭長1/2,伸過眼後緣。下頜聯合下方有一突起。兩頜牙一行,大犬牙狀。鰓孔達胸鰭上方。鰓耙長扁,後緣有毛刺;有小突起狀鰓耙散存。鰓膜骨條7。鰓峽凹刻深。肛門位體右側。生殖突位於臀鰭始點左上方,似白點狀。 [3] 
頭體左側有小櫛鱗,右側為圓鱗;吻、兩頜及眼間隔前半部無鱗;除尾鰭有鱗外,背、臀鰭僅左側有1-2行鱗。側線每側一條,側中位,在胸鰭上方呈弧狀;在頭部有眼下枝,無明顯的顳上枝。 [3] 
背鰭始於上眼稍前方的吻右側,僅後部約41鰭條分枝,第35-36鰭條最長,後端鰭條最細短。臀鰭始於胸鰭基下方,約前1/3鰭條不分枝,形似背鰭。胸鰭側位,稍低;左胸鰭尖刀狀,第3-4鰭條最長,中部6-8鰭條分枝;右胸鰭近圓形,長約等左鰭3/4。腹鱗基短,喉位,後5鰭條分枝;左腹鰭位低,第2-3鰭條最長,伸達臀鰭前端;右腹鮚位略後、較高。尾鰭後端雙截形,中部13鰭條分枝。 [3] 
頭體左側暗灰褐色,側線直線部中央及前端上下各有一約等瞳孔的亮黑斑,其他處散有暗色環紋或斑點,奇鰭有暗色斑紋,胸鰭有黃褐色橫細點紋;頭體右側白色,鰭淡黃色。 [3] 
解剖體長243毫米雄魚;胃長約等頭長2/3,後1/4呈盲囊狀;腸長約等頭長86.5%;幽門盲囊左右各2個;左肝大,微不及頭長1/2,右肝很小;膽橢圓形;精巢白三角形;腹膜淡色。體長400毫米雌魚卵巢黃色三角形,后角細長約達第4脈棘兩側。左眶前骨三角形,右眶前骨多角形,右眶下骨5個。前4髓棘板狀;第5-6腹椎有腎脈突,第7-11有腎脈弓,腎脈棘叉狀;中後部尾椎略有縱嵴狀橫突。 [3] 

褐牙鮃棲息環境

褐牙鮃為冷温性底層魚類,棲息於水深20-50米,底質為泥沙底的大陸架水域,具潛砂習性,越冬場在水深>50米的外海。褐牙鮃在極限水温1℃和33℃時只能短暫存活。當年稚、幼魚較耐高温,而2齡以上的褐牙鮃適應高温能力明顯下降。而1齡以下的稚、幼魚耐低温能力較差。褐牙鮃仔、稚魚培育生長的最適水温為16-21℃,成魚生長的適温為8-24℃,最適水温為16-21℃。養殖褐牙鮃在5℃以下不攝食;13℃以下、23℃以上攝食減少;10℃以下、25℃以上不大攝食並停止生長;水温在10-24℃範圍內隨着水温增高攝食量逐漸增加,水温超過27℃是危險的,長期處於27℃或在超過27℃的環境下,易引起大量死亡。 [4] 
褐牙鮃為廣鹽性魚類,對鹽度變化的適應能力很強,能在鹽度低於8‰的河口地帶生活。幼魚對低鹽環境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對低鹽的忍耐力隨個體增大而增強,體長25-30毫米稚幼魚,在鹽度18的海水中24小時成活率達100%,即使在純淡水中,也可存活1-2天。生長最適鹽度為17-33。褐牙鮃耐低溶解氧能力強,溶解氧致死濃度為0.6-0.8毫克/升。人工養殖牙鮃時溶解氧應高於4毫克/升。 [4] 

褐牙鮃生態習性

褐牙鮃屬肉食性魚類,主要捕食底棲性的甲殼類或是其它種類的小魚。 [3]  [5] 
在黃渤海及東海似有兩大羣體。北羣1-2月越冬區約位北緯33°30′-37°30′和東經122°30′-124°0′海區,水深約50-80米,底層水温6-11℃,底質為粘土軟泥、粉沙質粘土軟泥和部分細粉沙質海區。魚羣較密。3月北移。4月到海洋島南,沿5-6℃水温範圍入渤海海峽。開始生殖洄游,5月一羣到遼東半島東南淺海去鴨綠江口外產卵場;另一羣經渤海中部和遼東半島西淺海,主要去灤河口外產卵場;另有少量去山東半島南及連雲港外產卵;還有部分去朝鮮西岸產卵。生殖魚羣分佈於水深15-25米,底層水温10-13℃,底為細沙、粗粉沙及細粉沙海區。6月產卵後魚分散索食。10月渤海索餌,魚羣部分到渤海海峽。12月成山頭北到海洋島南遍佈魚羣,部分魚羣往石島東南近海,漸返越冬區。南羣1-2月越冬區位東海中部,即約北緯27°-27°30′和東經121°30′-122°30′、水深約40-80米海區;約3-4月在浙、閩近海產卵,4-5月稍南下,因7-9月暖流北移而又遊向東北,後漸遊往越冬區。褐牙鮃全年適温範圍主要為6-12℃。 [3] 
一天後仔魚全長3.04-3.52毫米,卵黃變小。2天后仔魚全長3.2-3.7毫米;3天后全長3.6-3.75毫米,口與肛門形成,靜止時仔魚倒懸水中。4天后始攝食;5天后全長3.8-4.2毫米,卵黃消失。15天后後半部有3個冠狀幼鰭突起。17天后全長8.25毫米,冠狀幼鰭有5鰭條,兩眼尚對稱。20天后入稚魚期,全長8.28-11.44毫米(體長7.94-9.6),肌節9+26,右眼始上移,兩頜有小牙,尾鰭條15。25-26天后全長10.6-11.16毫米,頭頂下凹,右眼更高,奇鰭與腹鰭基本形成。遊時體態正常,靜時仍倒懸水中。28天后全長12.6毫米(體長10.2),右眼位頭頂,冠狀幼鰭縮短,體呈扁卵圓形,腹部肌厚不透明。始底層生活,食底棲動物,體左側向上。35天后體不透明,全長13.7-20.54毫米,有鱗及側線。42-45天后全長20.28-25.48毫米入幼魚期,外形似成魚。在中國北方一週齡體長約50.5-67.4毫米,2周齡124.5-133毫米,3周齡176.7-243毫米,4周齡約400毫米,5周齡480-500毫米,9齡可超700毫米。 [3] 

褐牙鮃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朝鮮半島、日本及俄羅斯庫頁島等海區。在中國自珠江口到鴨綠江口外附近海域均產,以黃渤海最習見;在台灣產於西南部、北部及澎湖海域。 [3]  [5] 
褐牙鮃分佈圖 褐牙鮃分佈圖

褐牙鮃繁殖方式

褐牙鮃自然繁殖

最小性成熟雌魚體長約480毫米,5齡。懷卵量體長480毫米時約為20萬粒,600毫米時約40萬粒。在膠州灣產卵期為4月下旬到6月中旬,當時海面最低水温為10℃,末期最高為18℃。生殖期雄魚較小,腹部不凸,可擠出精液;雌魚腹部膨凸,體較大,重2.5-3千克。產出卵為圓球形,在鹽度30‰的靜海水中浮於水面。卵徑約0.86-1.1毫米,初期卵較大,後漸小。卵面有一徑為0.15-0.22毫米透明的油球。 [3] 
卵膜光滑、透明、無粘性。卵黃亦透明。胚早期無色素細胞,原口近閉合時出現黃、黑二種。色素細胞很小,顆粒狀,散佈胚體上。原口閉後有6對肌節,色素細胞自頭到尾顯著增加,另在頭、尾附近卵黃囊上有少數黃色素。胚體包卵黃4/5時色素細胞由顆粒狀變細分枝狀,背、腹鰭槽及肛門與油球間也有黃色素。胚體包完卵黃時卵從水面下沉,胚胎在卵膜內常轉動。後尾部常擺動,頭先伸出,孵化孔圓形。 [3] 
孵化時水温17.2-18.6℃,約需52小時,20℃時需48小時,但27℃時僅部分卵能孵出仔魚。初出仔魚身彎,10-30分鐘後伸直,全長2.07-2.44毫米,肌節13+26個,卵黃佔體長1/2,油球位卵黃下方,肛門位卵黃後。 [3] 

褐牙鮃人工繁殖

  • 親魚的馴養
運輸來的親魚放入2個5米×6米×1.6米的水泥池裏進行暫養。光照強度為1000-2500勒克斯,充氣,用水泵在池中抽水形成水流,每天換水2次,每次換水量100%,且每天清洗池壁、池底。馴養期間水温10-14℃,海水pH8.0-8.2、鹽度27‰~30‰。褐牙鮃對環境和餌料的改變比較敏感,剛入池10天內極少活動且拒食。10天后開始投餵活泥鰍、沙蠶和蝦。每天投餵量為體重的1%。投餵後的第2天有個別親魚開始攝食,第5天大部分親魚攝食,投餵量擴大為體重的3%,每天上、下午各投餵一次,將餌料投向親魚魚體的前方,親魚便躍起爭食。親魚大量攝食後,開始用配合餌料和冰梅魚進行馴食,活餌的量逐漸減少。親魚不攝食時及時撈出殘餌。在馴養時儘量避免人為的過分驚擾,以免造成親魚馴化的失敗。 [6] 
  • 親魚土池中間培育
在親魚的馴養完成後,於6月中旬將親魚轉入土池進行中間培育。親魚池應選擇堤壩堅固,進排水通暢,泥沙底質的小型池塘。池塘高度最好在2米以上。在臨放親魚前一個月用生石灰進行徹底消毒,用80目濾網注入新鮮海水反覆衝涮,直到海水清新為止。 [6] 
  1. 培育用水:池塘養殖用水必須清新,粘度小,不要潮頭和潮末的海水。親魚放養初期不要換水,否則因受刺激快速遊動而降低攝食量,從而影響親魚培育。待親魚適應後,換水量逐漸加大。在水温達到28℃時,提高水位,利用潮汐最大量換水,以保持水質清新,溶氧充足。同時池塘配備增氧設施,以防夏季或躁熱無風的天氣使用,防止缺氧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6] 
  2. 投餌:親魚放養初期,同樣需要進行短期適應性馴化,開始以活餌和顆粒配合飼料為主,等到適應了環境的變化,再以冷凍小雜魚為主,以顆粒配合飼料為輔。根據水温、天氣和實際攝食情況靈活掌握投餵次數和投餵量,在投放初期,每天應投餵3-4次,當親魚適應環境後,可改為每天投餵2次,日投餵量為魚體重的1-3%。投餵做到定點、定時,嚴格避免全池投餵,這樣不僅能提高飼料的轉化率,也能保證養殖用水不會因為殘餌過多而污染。開始投餵時少投、慢喂;等到大羣魚爭先恐後來攝食時,多喂,加快投餵速度;大多數魚飽食而沉入池底後再少投、慢喂。開始投餵顆粒飼料,之後再投餵冷凍小雜魚。 [6] 
  • 親魚促熟技術
  1. 投餌:從土池轉入室內水泥池後需要進行短期適應性馴化,開始投餵活的餌料如沙蠶、泥鰍、蝦等。待親魚穩定後餌料以冷凍魚為主如梅魚、小黃魚、小尤魚和新鮮縊蟶。小魚可整尾投入,大的則切細或絞成碎肉投餵。親魚的餌料最好不要偏於單一餌料,必須注意餌料質量。在飼料中添加1-2%的維生素E和卵磷脂,投餵量佔魚體重的2-3%,且在親魚不攝食時及時撈出殘餌,一般每日上、下午各投餵1次,且上午只投餵少量的餌料,主要以下午投餵為主。 [6] 
  2. 培育用水:從土池轉入室內時水泥池水温和鹽度必須與土池相同。親魚培育用水為砂濾水,溶解氧在4毫克/升以上,用水泵在池中抽水形成水流,流水時間12小時以上。每天上、下午各換水一次,換水量為100%,且流水半小時。在温度調控過程中,培育用水先用蒸汽鍋爐加熱至所需温度,然後再換水。 [6] 
  3. 温度和光照調控:魚類的繁殖節律與生理因素和外界環境因子的相互作用關係密切,光温調控技術是利用人為的改變光照、水温、流水、食物丰度等手段來控制魚類繁殖節律的方法。在自然界中,天然親魚年齡是三到十齡,產卵時間為春季。待親魚入室內穩定後,日升温0.2-0.4℃,穩定兩天,逐漸升穩至15-15.5℃進行恆温培育。同時採用日光燈為光源,試驗池上方用黑布遮擋,水面光照為1000-1500勒克斯,利用開、關燈控制光照時間。光照從8小時逐漸延長到16小時,最後穩定光照在16小時。 [6] 
  4. 催產:逐月解剖親魚觀察性腺發育情況,從2月份開始注射催產激素,劑量為促黃體釋放激素類似物20微克/千克,或絨毛膜促性腺激素200IU/千克。從4月初劑量加大,劑量為促黃體釋放激素類似物100微克/千克,或絨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IU/千克。催產後一般能產卵受精。 [6] 

褐牙鮃主要價值

高經濟價值魚種,一般漁法以一支釣、底拖網或延繩釣捕獲。肉質佳,以生魚片、清蒸或紅燒食之。已可人工養殖。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