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褐冠山雀

鎖定
褐冠山雀(學名:Lophophanes dichrous):為小型鳴禽。體長100-120毫米。頭頂和長的羽冠褐灰色或灰色,其餘下體橄欖褐色或暗灰色,額、眼先、頰和耳覆羽皮黃色,頸側棕白色形成半領環狀。下體淡棕色或棕褐色,兩翅和尾褐色具淡色羽緣。喙短鈍,略呈錐狀;鼻孔略被羽覆蓋;翅短圓;尾適中,方形或稍圓形;腿、腳健壯,爪鈍。羽鬆軟,雌雄羽色相似。
性活躍,常在枝頭跳躍,在樹皮上剝啄昆蟲,或在樹間作短距離飛行。主要生活於海拔3000米左右的高山針葉林灌叢中。非繁殖期喜集羣。在樹洞或巖縫中築巢,每窩產卵5-12枚,由雌鳥孵化約12天,雙親育雛約3周。分佈於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緬甸以及中國陝西、甘肅、青海、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外文名
Grey-crested Tit
中文學名
褐冠山雀
拉丁學名
Lophophanes dichro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雀形目
亞    目
鳴禽亞目
山雀科
山雀屬
褐冠山雀
亞    種
4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Blyth, 1844
同義學名
Parus dichrous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褐冠山雀形態特徵

褐冠山雀
褐冠山雀(42張)
褐冠山雀雌雄羽色相似。前額、眼先和耳覆羽皮黃色雜有灰褐色,頭頂至後頸以及背、肩、腰等上體概為褐灰色和暗灰色,翅上覆羽同背;飛羽褐色,初級飛羽除最外側兩枚外,羽緣均微綴藍灰色,其餘飛羽羽緣微綴灰棕色。頦、喉、胸至尾下覆羽等整個下體淡棕色,頸側棕白色,向後頸延伸形成半領環狀。 [3] 
幼鳥和成鳥相似,但羽冠不明顯或無羽冠,羽色較污暗。 [3] 
虹膜紅褐色;鳥喙近黑色;腳爪藍灰色。 [3] 
大小量度:體重♂11-15克,♀9-14克;體長♂103-125毫米,♀106-122毫米;嘴峯♂9-11毫米,♀9-11毫米;翅♂67-77毫米,♀65-73毫米;尾♂50-60毫米,♀49-55毫米;跗蹠♂18-22毫米,♀17-23毫米。(西南亞種) [3]  (注:♂雄性;♀雌性)

褐冠山雀棲息環境

常見於海拔2500-4200米的高山針葉林,尤以冷杉、雲杉等杉木為主的針葉林較常見,也見於杉木、櫟樹、箭竹等針闊葉混交林、櫟林、次生楊樺林和林緣疏林灌叢。 [3] 

褐冠山雀生活習性

留鳥。常單獨或成對活動,秋冬季節多成3-5只或10餘隻的小羣。性活潑,行動敏捷,常在枝葉間跳來跳去,也在林下灌叢和地上活動和覓食。除頻繁地在枝間跳躍覓食外,它們也能懸垂在枝葉下面覓食,偶爾也飛到空中和下到地上捕捉昆蟲。主要以金花蟲、金龜子、毒蛾幼蟲、刺蛾幼蟲、尺蠖蛾幼蟲、庫蚊、花蠅、螞蟻、蜂、松毛蟲、浮塵子、蝽象、瓢蟲、螽斯等鱗翅目雙翅目鞘翅目半翅目直翅目同翅目膜翅目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此外也吃少量蜘蛛、蝸牛、草子、花等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和植物性食物。 [3] 
多種叫聲包括快速的ti-ti-ti-ti;尖細的sip-pi-pi,哀怨的pee-di及告警叫聲cheea, cheea。鳴聲包括顫音及其他叫聲的音符。 [3] 

褐冠山雀分佈範圍

分佈於不丹,中國,印度,緬甸,尼泊爾。於中國西藏東南部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四川北部及西部和雲南北部及西部,並陝西南部的秦嶺、甘肅南部、青海南部及東部和四川極北部。 [3-4] 

褐冠山雀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營巢於天然樹洞或縫隙中,巢由苔蘚構成,內墊樹皮纖維和毛。每窩產卵5枚,卵白色、被有栗色斑點,卵在大小為17-20毫米×12.7-13毫米。 [3] 

褐冠山雀亞種分化

褐冠山雀(4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Lophophanes dichrousdichroides
Przewalski, 1876
2
Lophophanes dichrous dichrous
Przewalski, 1876
3
褐冠山雀克什米爾亞種
Lophophanes dichrous kangrae
Whistler, 1932
4
Lophophanes dichrous wellsi
Blyth, 1845
[2] 

褐冠山雀保護現狀

褐冠山雀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4]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3] 

褐冠山雀種羣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羣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羣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