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複輔音

鎖定
兩個或更多不成音節的輔音音素結合在一起(不包括塞擦音[ts], [pf], [kx]等組合),叫複輔音。如俄語книга(書)中的кн,英語spring(春天)中的spr等。 [1]  有人認為“輔音叢”或“輔音羣”是更恰當的名稱,因為“複輔音”與“複元音”相比,性質很不相同。複元音音質的變化是連續的,而複輔音音質變化則是跳躍的。 [2] 
中文名
複輔音
外文名
Consonant Cluster
所屬學科
語音學
別    名
輔音叢;輔音簇;輔音羣;輔音組

複輔音定義

同一音節內連續出現的不夾雜元音的 [3]  兩個或多個輔音所組成的序列 [1]  ,叫複輔音。如英語split(“分離”)、brought(“帶來”)、德語Schwein(“豬”)、法語clair(“明亮的”)、俄語спутник(“旅伴”)等,就都在詞首有複輔音。在印歐語言中,大多把音節間的複輔音也包括進來,例如英語 extra(“額外的”)、德語 Angstschweiß(“冷汗”);而在東亞東南亞語言的分析中,一般只包括同一音節中的複輔音。協同發音輔音、送氣音、顎化和唇化音一般不看作複輔音。在漢語結構中,同發音部位的塞擦音也不看作複輔音。漢語中的ngzhchsh是兩個字母表示一個音素,不是複輔音。漢語普通話音節中沒有複輔音。漢語裏有“hm”“hng”等音節,這種音節中的“m”“ng”是鼻輔音,在語音學上有“次元音”的説法,在“hm”“hng”音節中已都韻母化了,所以不把它們叫做複輔音。

複輔音漢語複輔音爭議

對於上古漢語是否有複輔音聲母,存在不同意見,但可以肯定的是,原始漢語有複輔音聲母。
陸志韋李方桂丁邦新提出上古漢語是有複輔音的上古漢語濁輔音韻尾假説,例如“孔”=“窟窿”、“轂”=“軲轆”等;而且以“各”為聲旁的字中,除了“格”、“客”(k)以外,還有“路”、“略”、“賂”(l);以“䜌”為聲旁的字中,除了“戀”、“欒”、“鸞”(l),還有“變”(p);“龐”(p)從“龍”(l)得聲,等等。 [2] 
有些疊韻字也可以作為上古有複輔音或次要音節的證明。例如“角落”或作“旮旯”,就可能是上古“角”字的分拆。“命令”也有可能是上古“命”的分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