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裹創

鎖定
裹創,漢語詞彙,拼音guǒ chuàng,意思是包紮傷口。出自《後漢書·吳漢傳》。
中文名
裹創
拼    音
guǒ chuàng
釋    義
包紮傷口
出    處
《後漢書·吳漢傳》
注    音
ㄍㄨㄛˇ ㄔㄨㄤˋ

目錄

裹創解釋

亦作“ 裹瘡 ”。包紮傷口。

裹創出處

《後漢書·吳漢傳》:“諸將謂 漢 曰:‘大敵在前而公傷卧,眾心懼矣。’漢 乃勃然裹創而起,椎牛饗士。”
唐·張巡《守睢陽作》詩:“裹瘡猶出陣,飲血登陴。”
宋·劉克莊《四和》:再衰三韻乃引去,裹創飲血自救扶。
清·錢謙益《南征吟小引》:“主憂臣辱,以四郊多壘為恥,故其(袁可立子袁伯應)詩悽清悄厲,若劉越石登樓長嘯,使人有云深月近,裹創飲血之恐。”
清·曾國藩《金陵湘軍陸師昭忠祠記》:“雖鎗傷輔頰血漬重襟,猶能裹創巡營。”
郭孝成 《民國各團體之組織》:“惟是前敵救護裹創扶傷,本屬男子較長。”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