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裸蓋魚

鎖定
裸蓋魚是裸蓋魚亞目裸蓋魚科裸蓋魚屬魚類, [6]  又名銀鱈魚、裸頭魚。魚體相對較長而稍側扁,呈圓筒形;頭尖,口中大,上頜略長於下頜;齒細小,呈齒帶,上下頜、鋤骨、齶骨均具齒;頭部及身體均被弱小圓鱗;背鰭分離,尾鰭深叉形。體背呈深藍灰色或綠灰色,體腹灰色或淡色。 [7]  裸蓋魚是長壽的深海魚類,最高紀錄達90歲。 [8] 
裸蓋魚分佈於北大西洋兩側,包括日本北部、堪察加半島的白令海海岸、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亞州等海域。冷水性底棲魚類。 [9]  雜食性,大都以蝦、蠕蟲或小魚為食。 [10]  幼魚生活在深海, [11]  成魚棲息水深達1000米以上。六齡魚開始性成熟, [12]  主要在秋冬季產卵, [13]  魚卵會在海中漂浮。 [11] 
裸蓋魚被稱為“海之黃金”,肉質細嫩,口感非常好。 [14]  蛋白質含量非常高,而脂肪含量極低。其脂肪中含有球蛋白、白蛋白及核蛋白,還含有兒童生長髮育所必需的各種氨基酸,且極易被消化吸收。此外,裸蓋魚還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和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和B族維生素等。 [9] 
中文名
裸蓋魚
拉丁學名
Anoplopoma fimbria
別    名
裸頭魚
銀鱈魚
外文名
Anoplopoma fimbri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硬骨魚綱
鮋形目
黑鮋科
裸蓋魚屬
裸蓋魚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黑鮋亞目
亞    綱
輻鰭亞綱
亞    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Pallas,1814

裸蓋魚動物學史

別稱來源:裸蓋魚魚體延長而稍側扁,酷似鱈魚,所以得名為“黑鱈魚”,同智利海鱸魚一起經常被稱為銀鱈魚。 [2] 

裸蓋魚形態特徵

  • 成體
裸蓋魚
裸蓋魚(6張)
成體長50-70釐米。 [3]  背鰭分開良好,第一個背鰭有19-27個刺;第二條背鰭有16-20條軟刺,大小和形式均與肛門鰭相等,位置相反。肛門鰭帶有3個刺和15-19條軟刺,胸鰭16。鰓耙62-65。成體在上面是黑灰色或綠灰色;通常在上背部有輕微的斑點或鏈狀圖案;在下面變蒼白。在30-61釐米處常呈綠色,背面有淡淡的條紋。15釐米以下的幼樹是藍色,上方是黑色。白色以下。偶有純黃色、白化或其他異常顏色。 [4] 
  • 1-2齡
全長35-50釐米,體質量400-600克。體延長,梭型,體橫斷面為橢圓形,腹部較平直,背部呈弧形並向後收緊至尾部。眼中等,側位;頭中等大小,呈三角形;口前位較大,上頜略長於下頜,無頦須;口中牙齒尖鋭,前頜和下頜牙齒前端為2-3排,向後逐漸變為1排,內側上頜齒1圈;鼻孔兩對,均位於眼前側,其中靠前一對鼻孔較小,有膜覆蓋,另一對鼻孔較大,無覆蓋;眼較大,位於頭兩側;舌肉質、靈活,伸直吻前端,上附有黑色素斑點。活體背部青灰色,腹部乳白色;背鰭2個,均呈三角形;胸鰭寬闊,腹鰭胸位,較小,臀鰭1個,尾鰭叉狀;肛門位於魚體後2/3處,後有泄殖孔;側線色深,自鰓蓋後緣開始至尾鰭,連續分佈於體側。 [3] 
裸蓋魚全身被鱗片覆蓋,除鰓蓋鱗為圓鱗外,周身均為櫛鱗,且刺突極為明顯,其多少與鱗片寬度相關,為3-20個。從外部形狀上看,除側線鱗為不規則長方形外,其它各部分鱗片多呈橢圓形;裸蓋魚從頭部向後至尾部,其鱗片長寬比越來越小,即越靠近魚體尾部其鱗片越寬,如前部側線上鱗和中部側線上鱗長寬比分別為1.25和1.15,前部側線下鱗和中部側線下鱗長寬比分別為1.25和1.13,前腹鱗和後腹鱗長寬比分別為1.83和1.39。同一縱切面上,鱗片長寬比為腹鱗>背鱗>側鱗;鱗片色素主要分佈於刺突周邊,其含量從背部至腹部逐漸減少,如背鱗刺突周邊色素斑濃密,腹部刺突周邊幾乎無色素分佈。 [3] 
裸蓋魚除有頜齒外,其咽齒也較為發達,均呈犬齒狀;食道短而直,前後粗細一致;胃屬於Y型胃,胃壁較厚,胃與腸道間具有4-6個指狀幽門盲囊,長短不一;腸道明顯分為前腸和後腸兩部分,腸管較短,僅2個彎曲。 [3] 

裸蓋魚生活習性

幼魚時期為浮游生活,隨着其生長逐漸向深海遷移,當其生長至60釐米左右的成魚時(約為6齡),將棲息於700-1000米的深海海底。 [3] 
在1-5月份,水温逐漸升高,裸蓋魚攝食量及增重量隨着温度的逐漸升高而增加,裸蓋魚消化吸收的能量中用於生長的比例較高,而用於基礎代謝消耗的能量較少。在5-8月份,其攝食量及增重量隨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水温的升高不利於裸蓋魚體重的增加,其用於基礎代謝消耗的能量較高。8-12月份,其攝食量及增重量隨水温降低而增加。温度降低到裸蓋魚生長的最適温度後,吸收的能量用於生長的比例增大,表現為體重的增加。裸蓋魚攝食、生長的最適水温範圍為(10.6±1.1)-(12.6±0.6) ℃。 [5] 

裸蓋魚分佈範圍

主要分佈於北太平洋兩側,包括日本北部、勘察加半島的白令海海岸、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亞州等海域。 [2] 
裸蓋魚分佈圖 裸蓋魚分佈圖

裸蓋魚繁殖方式

10-15年發育至性成熟,產卵期在春季,壽命可達100歲以上(最大為114歲)。 [3]  [4] 

裸蓋魚主要價值

裸蓋魚水分含量為69.92%,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總糖含量分別佔肌肉濕重16.48%、10.64%、1.69%和1.27%。裸蓋魚肌肉(幹樣)中含有17種氨基酸,總量為43.81%,其中必需氨基酸與總氨基酸的比值(WEAA/WTAA)為40.68%,必需氨基酸與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WEAA/WNEAA)為81.74%,符合FAO/WHO的理想模式;肌肉氨基酸的支/芳值(BCAA/AAA)為2.51,接近人體的正常水平;鮮味氨基酸總量(FAA)為16.94%,佔氨基酸總量的38.67%,高於中國北方主要海水養殖品種;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為胱氨酸+蛋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數(EAAI)為76.35,屬於氨基酸較為平衡的魚類。裸蓋魚肌肉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的比值(UFA/SFA)為2.81,脂肪質量較高。此外裸蓋魚肌肉營養元素豐富,P和Zn含量較高,並富含VA、VB6和VB3。分析認為,裸蓋魚肌肉呈味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礦物質、維生素含量豐富,味道鮮美,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 [2] 
參考資料
  • 1.    Anoplopoma fimbria (Pallas, 1814)  .biolib[引用日期2020-05-05]
  • 2.    劉長琳,陳四清,王有廷,秦搏,燕敬平,趙法箴,劉思瑋,劉春勝.裸蓋魚(Anoplopoma fimbria)肌肉的營養成分分析及評價[J].漁業科學進展,2015,(第2期):133-139
  • 3.    劉春勝,陳四清,王有廷,燕敬平,劉長琳,李鳳輝.1~2齡裸蓋魚形態特徵及其相關參數分析[J].漁業現代化,2015,(第2期):23-27,32
  • 4.    裸蓋  .fao[引用日期2020-05-05]
  • 5.    陳昭廷,陳四清,王有廷,燕敬平,劉長琳,劉春勝,潘新偉.温度對裸蓋魚工廠化養殖的影響[J].漁業現代化,2015,(第3期):12-16
  • 6.    伍漢霖著,拉漢世界魚類系統名典,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17.09,第203頁
  • 7.    史紅根,胡國勤,端堯生主編,烹飪工藝與營養 水產類,旅遊教育出版社,2011.01,第35頁
  • 8.    澳大利亞韋爾登·歐文公司原著,簡明動物百科,中國旅遊出版社,2014.01,第439頁
  • 9.    李朝霞編,中國食材辭典,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3,第553頁
  • 10.    史紅根,胡國勤,端堯生主編,烹飪工藝與營養 水產類,旅遊教育出版社,2011.01,第36頁
  • 11.    劉廣璐,董舒琪譯;(西)Sol90公司,國家地理動物百科 魚類 下,山西人民出版社,2019.06,第31頁
  • 12.    夏徵農,陳至立主編,大辭海 第29卷 生命科學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12,第846頁
  • 13.    孫滿昌主編,海洋漁業技術學,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11,第149頁
  • 14.    孫晶丹主編,食物相宜相剋速查全書,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01,第82頁
展開全部 收起